電光學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4-22 16:54:11 1
專利名稱:電光學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光學裝置,例如適用於沿著火車站或機場等所謂自動人行道等鋪設 或者鋪設在劇場或競技場上等的適於大畫面顯示的電光學裝置。
背景技術:
在大畫面的直視型顯示裝置中,例如在沿著通路配置在通路的壁面的橫寬上的顯 示裝置中,畫面的像素數非常大,且所處理的圖像的數據數巨大,故在顯示裝置中要求極高 的數據處理能力。例如,視頻信號的輸入雖然是以點順序、或利用了一行(IRAW)份的串 行·並行變換器的行順序顯示方式作為前提的像素(Pixel)順序方式等進行的,但是在這 種方式下,隨著顯示畫面的大型化、即幀·數據量的增大,輸入信號的時鐘頻率也大幅度增 大。例如,在4k X 2k的幀大小中將幀頻設為24FPS (Frame Per Second)時,輸入 像素 數據的速率 fclk(PPS,Pixel Per Second)成為 fclk > 24X4X 103X2X IO3 = 192 (MPPS)。由於24比特 彩色顯示的情況是RGB各種顏色1位元組,故例如即使8比特·串 行、即同時8比特8比特地輸入,也需要利用576MBPS(Bytes Per Second)這一極高的速率 來輸入顯示數據。若以比特·串行進行輸入,則需要4. 6IGPBS的比特·速率。因此,申請人提議日本特開2006-47901號公報所述的電光學裝置等。在這種技術 中,顯示裝置及其控制電路通過設置多枚可高清晰顯示的直視型顯示磚(tile)來形成顯 示畫面,可以說以面順序方式來更新圖像,其中,可高清晰顯示的直視型顯示磚是至少由2 層構成的多層層結構。可進行如下處理通過將數據處理時間的富餘下降到有視覺的餘感 效果為止(例如,幀周期1/60秒),以使用低速的CPU。另外,能夠通過鋪設多枚多層層結 構的可高清晰顯示的直視型顯示磚來進行超大畫面顯示。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2006-47901號公報(段落0116、圖12等)在將上述的多層層結構的直視型顯示磚鋪設在壁面等上的情況下,顯示磚必須正 確地配置在壁面上以作為顯示磚整體來正確地顯示一個畫面。但是,在所謂的自動人行道、劇場、電影院、競技場等建築物等的壁面或天花板等 的表面上正確地配置並裝配顯示磚以構成大畫面是不容易的。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使由多個顯示磚構成的電光學裝置的壁面中的裝 配變得容易的電光學裝置及其裝配方法。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的一個方式的電光學裝置包括多個顯示磚、和具有多 個區域的基礎構造體;其中,上述基礎構造體具備向上述多個顯示磚中的第一顯示磚傳 送圖像數據信號的信號總線、和電連接上述信號總線和上述第一顯示磚的第一連接部;上 述第一顯示磚具備像素元件、基於上述圖像數據信號生成驅動上述像素元件的信號的信 號處理部、和與上述第一連接部電連接的第二連接部。
通過採取這種結構,從而能沿著壁面等構成大畫面的電光學裝置。在此,所謂「電光學裝置」是如下的概念可利用將電信號變換為光信號的功能元 件來顯示圖像或信息的裝置,是包括液晶顯示裝置(LCD)、有機EL顯示裝置(高分子、低分 子)、電泳顯示裝置、發光二極體(LED)陣列顯示裝置、及等離子顯示裝置等的概念。另外, 所謂「設置對象體」包括可設置作為不動產的建築物上的構造體、即壁面、地面、天花板等顯 示器的寬闊的面(包括曲面)。另外,包括自動人行道、各種劇場(包括電影院)、各種競技 場、遊戲場、餐飲店等屏幕、顯示用板、廣告板的設置面等。另外,也可以是大型車輛、飛機、 船舶等的動產的壁面(平面部)等。也可以是有點彎曲的曲面(彎曲面)。另外,優選上述第一連接部兼作上述第一安裝部,上述第二連接部兼作上述第二 安裝部。連接部具有向顯示磚的基礎構造體安裝的安裝功能,從而簡化了裝置的構成。另外,本發明的一個方式的電光學裝置組合顯示小畫面的多個顯示磚以形成大畫 面,其中,各顯示磚具備傳送圖像數據信號的信號總線、電連接相鄰的顯示磚的上述信號 總線彼此的連接部、形成上述小畫面的多個像素元件、和根據上述圖像數據信號形成驅動 各像素元件的信號的信號處理部。通過採取這種結構,從而能沿著壁面等構成大畫面的電光學裝置。優選,上述大畫面通過二維排列上述多個顯示磚並連接相鄰的顯示磚相互的連接 部彼此之間而構成,所述電光學裝置還具備接口部,所述接口部設置在由上述多個顯示磚 構成的大畫面的至少一個端部,並將由外部提供的圖像數據信號中繼到配置在該一個端部 中的多個顯示磚的各信號總線。由此,通過從外部向接口部提供圖像信號從而能夠傳送到 各顯不磚。優選,在上述多個顯示磚中包括形狀或像素元件數不同的顯示磚。由此,能適用與 壁面的形狀或強度等各種的狀態或者製造等的事情相對應的顯示部的形成、或各種應用。優選,上述顯示磚的信號處理部進行基於層構造的信號處理,所述信號處理部包 括成為上述圖像數據的輸入接口的最上位層、排列有上述多個像素元件和與各像素元件 分別對應的多個像素元件驅動電路的最下層、和對由上位層提供的數據進行加工運算後提 供給下位層的中間層。由此,根據原始圖像數據生成了在該顯示磚的邏輯空間定義(分配) 的像素數據,並根據該像素數據形成了該顯示磚的各像素元件的像素信號組。因此,能同時 更新各顯示磚的圖像。優選,上述顯示磚包括非易失性存儲裝置,上述電光學裝置還具備每次都對上述 最下位層的像素元件的輸入值進行運算,以便抵消被存儲在該非易失性存儲器中的誤差的 機構,其中,所述非易失性存儲裝置存儲由每個像素元件的偏差或老化而引起的偏離目標 顏色或目標亮度的誤差。因此,能校正像素元件的特性的偏差,且能提供一種高畫質高清晰 度的大畫面顯示裝置。
圖1是對本發明的大畫面的電光學裝置進行說明的說明圖。圖2是對第一實施例的電光學裝置進行說明的說明圖。圖3是對基礎構造體的構成例進行說明的說明圖。圖4是對第一實施例的顯示磚的例子進行說明的說明圖。
圖5是對具有配置在顯示磚內的多個層構造的信號處理部進行說明的說明圖。圖6是對構成一個層的單元處理器的例子進行說明的說明圖。圖7是對多種顯示磚的例子進行說明的說明圖。圖8是對第二實施例的電光學裝置的例子進行說明的說明圖。圖9是對第二實施例的顯示磚的例子進行說明的說明圖。圖10是對顯示磚裝配的例子(大畫面的電光學裝置的現場製造方法)進行說明 的流程圖。圖11是對顯示磚的裝配過程進行說明的說明圖。圖12是對顯示體的校正進行說明的說明圖。圖13是對第三實施例的電光學裝置的例子進行說明的說明圖。圖14是對第三實施例的顯示磚的例子進行說明的說明圖。符號說明1-電光學顯示裝置,10-顯示面,20-基礎構造體,21-區域,22-安裝部,23-連 接部,24-信號總線,25-外部連接部、公型連接部,26-母型連接部,41-壁面,50-人行道, 51-安裝部,52-連接部,63-校正裝置,61-接口部,62-圖像傳感器,71-終端裝置,T-顯示 磚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例進行說明。圖1表示本發明相關的電光學裝置的一個例子,在火車站或機場等的通路上設 置自動人行道50。自動人行道50使用了帶式運輸(belt conveyor)方式或自動扶梯 (escalator)方式的公知方法。沿著該自動人行道50在壁面41上設置大畫面的電光學裝 置1。如以後的詳細敘述,電光學裝置1通過在壁面上以矩陣狀(二維排列)地鋪設對規定 區域的圖像進行顯示的顯示磚T而構成在通路的延伸方向的縱長。在各顯示磚中設置有 顯示面(像素顯示的元件陣列(element array))、數據處理裝置、接口等。電光學裝置1的 位置是被配置於在行人乘坐自動人行道上的狀態下容易看見的位置。例如,電光學裝置1 的畫面中所顯示的圖像能與自動人行道的移動量(或移動速度)同步地變換畫面。電光學裝置1的畫面大小是任意的,並不限定於圖示的大小。例如,被設置在構造 物的通路的整個牆壁或其一部分、天花板等上。另外,不僅僅是自動人行道,也可以是劇場、 電影院、競技場等的投影面、壁面、天花板、地面、牆等。(第一實施例)圖2至圖7表示第一實施例的大畫面電光學裝置1。如圖2所示,大畫面電光學裝 置1以組合對規定區域進行顯示的多個顯示磚T的方式構成。在該例子中,顯示磚T 二維 配置在基礎構造體20上的行(橫)向及列(縱)向。如後述(圖7),顯示磚T能使不同 的形狀進行組合。基礎構造體20通過埋入、螺栓固定、層壓(laminated)等方式被固定在 壁面上。基礎構造體20例如能夠在車間製作。在將設置場所的建築構造體的數據輸入到 計算機系統中時設計基礎構造體20。且有,在圖2中,為了方便起見,雖然使基礎構造體20 以比顯示區域(T的集合)還大若干的方式進行表現,但是兩者也可以為相同的面積(所謂 的無框狀態)。
圖3表示基礎構造體20的構成例的一部分。如圖3所示,基礎構造體20被劃定 為與顯示磚T的形狀對應的多個區域(在圖中,用雙點劃線表示的劃區),在各區域21中設 置有用於鋪設顯示磚的一個或多個第一安裝部22和一個第一連接部(連接器)23。且有, 第一連接部23並不限定為一個。另外,例如基礎構造體20利用薄板鋼板或樹脂板等而形 成為厚度小的箱狀或板狀,在其內部或裡面側配置有信號總線24,其中,信號總線24提供 在圖中用虛線表示的圖像數據信號或電源。信號總線24連接被設置在基礎構造體20的端 部上的外部連接部25和各區域21的連接部23,並將圖像數據傳送到各顯示磚T中。另外, 信號總線24能夠連接顯示磚T彼此並經由顯示磚T的內部處理器進行誤差校正等。上述的第一安裝部22雖然例如是安裝孔且4個設置在一個區域21中,但是並不 限定於此。安裝部22例如也可以是螺釘孔或卡合(門閂latch)構造、粘扣帶等。優選第 一安裝部22構成為能進行顯示面板位置的微調整。另外,第一安裝部22也可以是粘合劑, 也可以使顯示磚T層壓在基礎構造體上。連接部23雖然是進行信號總線24和顯示磚T的 電連接的連接器,但是在具有期望的機械性強度的情況下,能利用連接部23來固定顯示磚 T,且第一安裝部22及第二安裝部51是不需要的。圖4表示顯示磚的概觀,圖4(A)是主視圖,圖4(B)是側視圖,圖4(C)是後視圖。如圖4所示,顯示磚的正面成為顯示面10,且排列著像素元件。在顯示磚的背面 設置有用於安裝在基礎構造體20上的一個或多個第二安裝部51、和至少一個第二連接部 (連接器)52。第二安裝部51及第二連接部52根據需要被設置在與基礎構造體20的各區 域21中所設置的第一安裝部22及第一連接部23分別對應的位置。第二安裝部51例如是螺釘或彈性體銷(pin)、卡合構件等,但是並不限定於此。例 如,也可以是粘扣帶或粘合劑等。優選第二安裝部51構成為能進行顯示面板位置T的位置 的微調整。如圖5所示,顯示磚T在內部具備作為對規定區域進行顯示的顯示裝置的功能。顯 示磚T例如能夠使用日本特開2006-47901號公報所述的顯示磚。由於在同一公報中記載 了組合顯示磚後得到的大畫面的顯示裝置,故在此限於簡單的說明。從蓄積大畫面圖像的數據的外部的主處理器經由信號總線24向該顯示磚T傳送 應顯示的各區域的圖像數據。顯示磚T的信號處理部構成為在多個層進行信號處理。例如, 構成信號處理系統的單元處理器被分開設置在三個層且相互連接。S卩、按照從最下層開始的順序依次設置第一單元處理器組EPG1、第二單元處理器 組EPG2、以及第三單元處理器組EPG3。最下層的第一單元處理器組EPGl對應於像素元件 組,其中,所述像素元件組配置為對規定區域進行顯示的η行Xm列的矩陣狀。數據從最上位層流向最下層。即、從主處理器向第三單元處理器組EPG3輸入圖像 數據。從上位的第三單元處理器組EPG3向第二單元處理器組EPG2的各第二單元處理器 ΕΡ2提供像素數據。構成第二單元處理器組EPG2的各第二單元處理器ΕΡ2向該第一單元處 理器組EPGl的規定數的各區域提供像素數據。在第一單元處理器組EPGl的區域邊界,越過邊界提供針對相互的單元處理器的 誤差數據,並以不變得不連續而計測誤差方差(error variance)的方式相互設置通信信 道。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三單元處理器組EPG3解碼被編碼後的原始圖像數據U並輸出解碼後的圖像數據V。除了進行解碼之外,也能進行由矢量數據(vector data)發生柵格 數據(raster data)這樣的處理。第二單元處理器組EPG2對解碼後的圖像數據V進行運 算處理。即、在邏輯像素空間內進行規定的處理、旋轉、放大/縮小、翻頁等的三維處理、和 包括顏色反轉等的顏色變換處理,在作為柵格圖像的物理像素空間內輸出規定了位置(地 址)的各像素數據X。第一單元處理器組EPGl對各像素數據X實施量子化(誤差擴散)處 理並輸出被誤差擴撒後的降低了灰度的圖像數據Y。像素驅動器⑶利用與該像素數據Y對應的電流(功率)量來驅動顯示要素GE, 進行與像素數據Y的濃度對應的像素顯示。各層的單元處理器(組)具備用於實施分配 給每一個的圖像處理的構成。例如,第三單元處理器EP3具備可向第二單元處理器EP2 提供像素基(pixel base)的圖像數據V、即用於解碼被壓縮後的圖像數據U的協處理器 (coprocessor)、幀存儲器、RAM等存儲器、以及用於匹配時間軸的FIFO存儲器等。第二單 元處理器EP2具備用於進行坐標變換處理的協處理器或DSP、幀存儲器、RAM等存儲器、以 及FIFO存儲器等。圖6作為單元處理器的例子而表示第一單元處理器EPl的構成例。如圖6所示, 該第一單元處理器EPl按照由內部總線104相互連接非同步CPU100、R0M101、RAM102、驅動 接口電路103、輸入埠 ΡΙ0、輸入埠 PIl ΡΙ4、輸出埠 POl Ρ04的方式構成。來自 上位層的像素數據到達輸入埠 ΡΙ0。來自同一層相鄰的第一單元處理器的量子化誤差數 據到達輸入埠 PIl ΡΙ4。從輸出埠 POl Ρ04向同一層相鄰的第一單元處理器輸出 量子化誤差數據。在R0M101中能保存如下的數據以從後述(圖12)的校正裝置輸出並經 由基礎構造體輸入到最上位層的數據作為基礎所生成的像素的校正用數據。在上述構成的信號處理部中優選包括非易失性存儲裝置,例如在R0M101中存儲 這些數據,其中,非易失性存儲裝置存儲由各像素元件的偏差或老化而引起的偏離目標顏 色、目標亮度的誤差等。另外,優選在CPUlOO中每次都計算上述最下位層的像素元件的輸 入值,以便抵消被存儲在ROMioi中的誤差。由此,能校正像素元件的特性偏差,且能提供一 種高畫質高清晰度的大畫面顯示裝置。由此,在從主處理器向電光學顯示裝置1提供一畫面份的圖像數據時,在構成畫 面的各顯示磚中給各區域分配該圖像數據,並顯示大畫面。圖7表示顯示磚T的變化(variation)。圖7 (A)表示成為基礎的正方形的顯示磚 T。圖7(B)表示使基礎顯示磚朝向圖的上下方向延伸後得到的2倍面積的長方形的顯示磚 的例子。圖7(C)表示使基礎顯示磚朝向圖的上下及左右方向延伸後得到的4倍面積的正 方形的顯示磚的例子。只要是這種基礎顯示磚的整數倍的面積就能安裝在基礎構造體20 上。能夠在利用這種顯示磚時在大畫面中設置顯示特性不同的區域。例如,在大畫面 中的運動小的區域或眼睛難以跟隨的區域中使用響應性或畫質相對低的顯示磚從而實現 低成本化,即使這樣也可能不會給觀察者帶來整體畫質不好的印象。另外,能夠使用與設置 場所的壁面狀態(空間、彎曲等)對應的形狀·特性的顯示磚。且有,顯示磚T能夠利用形成在液晶元件、有機EL元件、電泳元件等的薄膜上的像 素元件陣列來作為有撓性的片狀構造體。並且,通過以薄膜狀構成基礎構造體20,從而即使 在壁面上有彎曲也能沿著該彎曲構成大畫面的電光學顯示裝置。此時,顯示磚T和基礎構造體20都能利用粘合劑來層壓。顯示磚T與基礎構造體20的電連接能夠經由各向異性導 電膜進行。(第二實施例)圖8至圖11是對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進行說明的說明圖。在第二實施例中,不使用基礎構造體20而在壁面上鋪設顯示磚。因此,構成為在 各顯示磚內內置信號總線並連接各顯示磚的信號總線彼此之間的結構。如圖8所示,在第二實施例中,行列狀地排列各顯示磚T,連接顯示磚T彼此之間 以構成大畫面的電光學顯示裝置1。在橫寬畫面的一個端部(短邊側)設置有接口部61, 並將由外部提供的圖像數據信號傳送到顯示磚的陣列中。在顯示磚陣列內聯結各磚的信號 總線以形成一個信號總線。在橫寬畫面的另一端部(端邊側)設置有終端裝置71以防止 在信號總線的終端中的信號反射。各顯示磚T例如通過用粘合劑將其背面直接層壓在壁面 上,從而能固定在壁面上。且有,雖然未特別圖示,但是也與圖4(A)同樣地在各顯示磚T的正面形成有顯示 面10,並內置有信號處理部。並且,在第一實施例中被設置在背面上的連接部52在第二實 施例中被設置在顯示磚T的側面。圖9表示第二實施例的顯示磚T和接口部61。如圖9所示,在顯示磚T的左側面 形成有母型連接部26,在顯示磚T的右側面形成有公型連接部25,並在母型連接部26與公 型連接部25之間形成有橫向的信號總線24。另外,在顯示磚T的上側面設置有母型連接 部26,在顯示磚T的下側面設置有公型連接部25,並在母型連接部26與公型連接部25之 間形成有縱向的信號總線24。且有,如後述(圖13及圖14),能夠將接口部61或終端裝置71內置在顯示磚T的 內部。顯示磚T的公型連接部25與相鄰的顯示磚T的母型連接部26嵌合,顯示磚T彼 此被連接部結合。由此結合形成的顯示磚陣列利用左端部的各母型連接部26連接在接口 部61的公型連接部25上。通過母公型連接部25、26聯結顯示磚陣列和接口部61。在接口 部61內,各公型連接部25彼此之間通過信號總線24連接。在從外部向接口部61的連接 部25提供圖像數據信號時被傳送到各顯示磚T中。由此能夠通過組合顯示磚來構成大畫面的電光學顯示裝置。(組裝)接著,參照圖10的流程圖及圖11的說明圖以向壁面鋪設為例對顯示磚的裝配進 行說明。首先,如圖Il(A)所示,在壁面上設定基準點Ps (步驟S12)。如圖Il(B)所示,由 未圖示的雷射計測裝置將通過該基準點Ps的雷射標記(marker)(雷射光線)照射到壁面, 並設定縱向的基準線。沿著該基準線將接口部61安裝在壁面上。接著,選定安裝的顯示磚的型號(類型)。例如,選擇圖7 (A)所示的基礎型(步驟 S14)。從未圖示的裝載多個顯示磚的收納箱中取出顯示磚(步驟S16)。如圖11 (C)所示,將對顯示磚的安裝位置進行表示的縱標記及橫標記(雷射光線) 照射到以基準點Ps作為左上角的區域中,並將顯示磚T移動到該位置來進行對位(步驟 S18)。接著,將顯示磚T連接在接口部61上,並利用粘合劑或粘合帶等固定在壁面上(步驟 S20)。且有,若是需要則進行對顯示磚的位置、色調、亮度等進行調整的校正。關於校正 見後述(步驟S22)。以下,反覆進行同樣的步驟(步驟S12 S22),如圖11⑶至圖Il(H)所示,按照 與用來定位的標記相符合的方式,從左上角向右下角依次進行顯示磚的裝配從而形成大畫 面。最後,將終端部71安裝在非顯示磚陣列的右端的連接部上,並將終端電阻連接在各行 的信號總線24上。圖12是對顯示磚T彼此之間的校正進行說明的說明圖。調整各顯示磚T使其在 車間裝運時成為基準狀態或成為設計狀態,通常需要校正的時候少。但是,實際中考慮到每 個顯示磚都會存在顯示元件的特性偏差是很自然的。例如,在彩色顯示器的情況下,考慮來 自額定色溫的偏差、即各3原色的色調和亮度的差異成為原因而發生顯示磚間的色斑。另 外,在驅動電路形成時例如在使用低溫多晶矽(LTPS)薄膜電晶體(TFT)等的情況下,該差 異不僅僅是像素元件會成為其原因,像素元件驅動電路的特性偏差也會成為其原因。因此, 在現場鋪設顯示磚時優選按照每個顯示磚來微調整色調、亮度、安裝位置等。對於顯示磚T 的參數的調整而言,能夠使用已述的日本特開2006-47901號公報所述的校正方法。例如,在顯示磚Tl與T2的邊界配置CXD傳感器等的圖像傳感器62,從校正裝置63 經由接口部61向顯示磚Tl與T2發送測試圖(test pattern),並顯示於兩顯示磚中。在圖 像傳感器62中讀取被顯示於顯示磚Tl與T2上的測試圖,在校正裝置中判別差異,並調整 顯示磚T2的位置。只要在粘合劑固化之前都能進行微調整。另外,向顯示磚Tl與T2發送 相同顏色信號及亮度信號的測試圖,在圖像傳感器62中讀取被顯示於顯示磚Tl與T2上的 測試圖。在校正裝置中判別差異,只要有差異就調整顯示磚T2或Tl。調整的誤差信號被保 存在已述的單元處理器的R0M102中。因此,能夠防止各顯示磚間的顯示的差異。在顯示磚 T超過基準內的誤差時,交換為其他顯示磚T。即使對於已經設置並使用了一定期間的顯示 裝置而言,為了校正環境變化(溫度、明亮度等)和顯示磚的顯示特性的老化等,能夠利用 校正裝置63來進行顯示磚的重新配置。(第三實施例)圖13及圖14表示第三實施例。在兩圖中,對與圖9對應的部分附同一符號且相 關部分的說明省略。在該實施例中,如圖13所示,在圓柱狀的柱等的構造體中設置了電光學裝置1。電 光學裝置1通過使可撓性的片狀的顯示磚T或已經彎曲的顯示磚T組合為圍繞構造體的外 壁一周的圓筒狀而構成。在該實施例中,為了無邊界線地形成顯示面來顯示圖像,而已述的 接口部61及終端裝置71未作為單體進行設置(參照圖8),卻將相同功能內置於規定的顯 示磚T內。圖14對裝配為圓筒狀的多個顯示磚T中的規定的一列(縱向)進行說明,在該列 (中央列)的顯示磚T中設置有已述的第二連接部52 (參照圖4)和終端部54。連接部52 被設置在顯示磚T的背面,從主處理器(主機計算機)向信號總線24發送圖像數據信號。 信號總線24經由(在右側)相鄰的顯示磚T的信號總線24和母公型連接部25、26而被電 連接。通過反覆進行這種連接從而形成有圍繞裝配為圓筒狀的顯示磚T大致一周的信號總 線。
終端部54是通過終端電阻組構成的,與顯示磚T的母型連接部26電連接。母型 連接部26經由公型連接部25與(在左側)相鄰的顯示磚T的信號總線24 (相當於大致一 周的信號總線)電連接。圍繞信號總線一周後傳送到終端部54上的圖像數據信號在終端 部54中被吸收了能量,且防止信號反射。由此,通過在顯示磚中內置輸入接口部61及終端裝置71的功能,從而能構成具有 無邊界線或所謂的無框的顯示面的電光學裝置1。且有,雖然在實施例中在構造體的外壁鋪設了顯示磚T,但是根據上述實施例可知 也能適用於中空構造體的(筒狀的)內壁等。另外,構造體並不限定於建築物或柱等,也可 以是作為機械構造的框架(frame)而製作出的基礎構造體20。另外,顯示磚的內部構造並不限定於實施例。只要根據圖像數據信號形成該區域 的圖像,就能組合顯示磚以形成大畫面的電光學裝置。另外,即使在本實施例中顯示磚T也能利用形成在液晶元件、有機EL元件、電泳元 件等的薄膜上的像素元件陣列來作為有撓性的片狀構造體。並且,通過使用這種顯示磚T, 從而即使在壁面上有彎曲也能沿著該彎曲構成大畫面的電光學顯示裝置。此時,顯示磚T 和壁面都能利用粘合劑層壓。另外,顯示磚T彼此之間能夠在顯示磚T的端部邊形成一部 分突出的口,在該部分形成連接器,與相鄰的顯示磚T重合併經由各向異性導電膜進行電 連接。另外,即使在各實施例中,也可以使用圖7所示的多種顯示磚。
權利要求
一種電光學裝置,包括多個顯示磚、和具有多個區域的基礎構造體,所述基礎構造體具備信號總線,其向所述多個顯示磚中的第一顯示磚傳送圖像數據信號;和第一連接部,其電連接所述信號總線和所述第一顯示磚,所述第一顯示磚具備像素元件;信號處理部,其基於所述圖像數據信號生成驅動所述像素元件的信號;和第二連接部,其與所述第一連接部電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光學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基礎構造體包括將所述第一顯示磚固定在所述多個區域中的第一區域的第一安 裝部;和將所述第一顯示磚安裝在所述第一安裝部的第二安裝部。
3.一種電光學裝置,對顯示小畫面的多個顯示磚進行組合以形成大畫面, 各顯不磚具備信號總線,其傳送圖像數據信號;連接部,其電連接相鄰的顯示磚的所述信號總線彼此之間; 多個像素元件,形成所述小畫面;和信號處理部,其根據所述圖像數據信號形成驅動各像素元件的信號。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光學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大畫面通過二維排列所述多個顯示磚並連接相鄰的顯示磚相互的連接部彼此之 間而構成,所述電光學裝置還具備接口部,所述接口部設置在由所述多個顯示磚構成的大畫面的 至少一個端部,並將由外部提供的圖像數據信號中繼到配置在該一個端部中的多個顯示磚 的各信號總線。
5.根據權利要求1 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電光學裝置,其特徵在於, 在所述多個顯示磚中包括形狀或像素元件數不同的顯示磚。
6.根據權利要求1 5中任意一項所述的電光學裝置,其特徵在於, 所述顯示磚的信號處理部進行基於層構造的信號處理,所述電光學裝置包括 最上位層,其成為所述圖像數據的輸入接口 ;最下層,其排列有所述多個像素元件和與各像素元件分別對應的多個像素元件驅動電 路;和中間層,其對由上位層提供的數據進行加工運算後提供給下位層。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光學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顯示磚包括非易失性存儲裝置,所述電光學裝置還具備每次都對所述最下位層的 像素元件的輸入值進行運算,以便抵消被存儲在該非易失性存儲器中的誤差的機構,其中, 所述非易失性存儲裝置存儲由每個像素元件的偏差或老化而引起的偏離目標顏色或目標 亮度的誤差。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使由多個顯示磚構成的電光學裝置的壁面中的裝配變得容易的電光學裝置及其裝配方法。其中電光學裝置包括多個顯示磚(T)、和具有多個區域的基礎構造體(20);所述基礎構造體具備向所述多個顯示磚中的第一顯示磚傳送圖像數據信號的信號總線(24)、和電連接所述信號總線和所述第一顯示磚的第一連接部(23);所述第一顯示磚具備像素元件、基於所述圖像數據信號生成驅動所述像素元件的信號的信號處理部、和與所述第一連接部電連接的第二連接部(52)。
文檔編號G09G3/20GK101908308SQ20101015768
公開日2010年12月8日 申請日期2010年3月31日 優先權日2009年6月2日
發明者唐木信雄 申請人:精工愛普生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