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熔套氣密試驗專用接頭的製作方法
2023-05-25 01:22:46 1
熱熔套氣密試驗專用接頭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熱熔套氣密試驗專用接頭,包括三通、進氣嘴、橡膠圈、封氣嘴,所述三通上口設有壓力表,中口設有進氣閥,下口設有進氣嘴,所述進氣嘴用M16螺栓改制,中心設有進氣孔,螺帽修成圓柱形,下頂部呈截園錐形,下部設有螺母、平墊圈、橡膠圈,所述橡膠圈用彈性好的橡膠製成,高20-25mm,內徑16mm,外徑稍小於測試孔,所述封氣嘴用M16螺栓改制,用於封堵不用的孔,其下部同樣設有螺母、平墊圈、橡膠圈。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的優點是:可固定在測試孔上不需人工按壓、扶持,節省了人力,保證了測試結果的準確性。
【專利說明】熱熔套氣密試驗專用接頭
所屬【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氣密試驗接頭,更具體的說是一種熱熔套氣密試驗專用接頭。
【背景技術】:
[0002]當前我國保溫管安裝中熱熔套的安裝,按建設部CJ/T3002-1992標準;要求熱熔套安裝後100%合格,100%做氣密試驗,試壓0.02MPa、保壓30秒、用肥皂水試無洩漏才能認定氣密試驗合格,熱熔套的氣密試驗是利用熱熔套上兩個聚氨脂注料孔、排氣孔進行的。目前國內做氣密試驗所用接頭大多為自製的,頭部為一圓錐形橡膠塞,做氣密試驗時靠人工向下按壓,勞動強度較大,有跑氣現象,測試結果不準確。
【發明內容】
:
[0003]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熱熔套氣密試驗專用接頭,可固定在測試孔上不需人工按壓、扶持,節省了人力,保證了測試結果的準確性。
[0004]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熱熔套氣密試驗專用接頭,包括三通、進氣嘴、橡膠圈、封氣嘴,所述三通上口設有壓力表,中口設有進氣閥,下口設有進氣嘴,所述進氣嘴用M16螺栓改制,中心設有進氣孔,螺帽修成圓柱形,下頂部呈截園錐形,下部設有螺母、平墊圈、橡膠圈,所述橡膠圈用彈性好的橡膠製成,高20-25mm,內徑16mm,外徑稍小於測試孔,所述封氣嘴用M16螺栓改制,用於封堵不用的孔,其下部同樣設有螺母、平墊圈、橡膠圈。
[0005]根據以上技術方案,所述壓力表最大量程為0.16MPa。
[0006]本發明與現有技術 相比的優點是:可固定在測試孔上不需人工按壓、扶持,節省了人力,保證了測試結果的準確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0008]圖1中:1、進氣閥,2、三通,3、壓力表,4、進氣嘴,5、螺母,6、平墊圈,7、橡膠圈,8、
封氣嘴。
【具體實施方式】:
[0009]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0010]參見圖1,一種熱熔套氣密試驗專用接頭,包括三通(2)、進氣嘴(4)、橡膠圈(7)、封氣嘴(8),所述三通(2)上口設有壓力表(3),中口設有進氣閥(I),下口設有進氣嘴(4),所述進氣嘴(4)用M16全扣螺栓改制,中心設有進氣孔,螺帽修成圓柱形,下頂部呈截園錐形,其下部設有螺母(5)、平墊圈(6)、橡膠圈(7),所述橡膠圈(7)用彈性好的橡膠製成,高20-25mm,內徑16mm,外徑稍小於測試孔,所述封氣嘴⑶用M16全扣螺栓改制,用於封堵不用的孔,其頂部設有防止轉動的橫柄,下部同樣設有螺母(5)、平墊圈(6)、橡膠圈(7)。
[0011 ] 使用時,先將進氣嘴及橡膠圈插入一測試孔,然後旋壓螺母,橡膠圈受上下擠壓後中部突出,與測試孔壁漲緊。再將封氣嘴插入另一測試孔,旋壓螺母進行封堵。此時打開進氣閥,將0.02MPa的壓縮空氣注滿測試空間,當壓力表顯示0.02MPa時關閉進氣閥,保壓30秒完成氣密試驗操作。
[0012]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發明的結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做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熱熔套氣密試驗專用接頭,包括三通(2)、進氣嘴(4)、橡膠圈(7)、封氣嘴(8),所述三通(2)上口設有壓力表(3),中口設有進氣閥(I),下口設有進氣嘴(4),所述進氣嘴(4)用M16全扣螺栓改制,中心設有進氣孔,螺帽修成圓柱形,下頂部呈截園錐形,其下部設有螺母(5)、平墊圈(6)、橡膠圈(7),所述橡膠圈(7)用彈性好的橡膠製成,高20-25_,內徑16mm,外徑稍小於測試孔,所述封氣嘴(8)用M16全扣螺栓改制,用於封堵不用的孔,其頂部設有防止轉動的橫柄,下部同樣設有螺母(5)、平墊圈(6)、橡膠圈(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熔套氣密試驗專用接頭,其特徵是,所述壓力表(3)最大量程為 0.16MPa。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Φ熱熔套氣密試驗專用接頭,其特徵是,所述進氣嘴(4)、封氣嘴(8)下部同樣設有螺母(5)、 平墊圈(6)、橡膠圈(7)。
【文檔編號】G01M3/26GK103674442SQ201210327580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6日
【發明者】付德明, 董子運 申請人:天津博鑫隆塑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