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物染色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05-24 19:15:41 2
專利名稱:織物染色工藝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到印染行業中的染色工藝。
背景技術:
目前,印染行業的染色工藝大致有三種軋烘軋蒸染色工藝、溼短蒸染色 工藝和軋蒸染色工藝。其中軋烘軋蒸染色工藝,其步驟為將織物送入均勻 軋車浸軋染液,接著將浸軋染液後的織物送入烘燥機烘乾——通常情況下烘千 後的織物的含水量在8%,然後,將烘乾後的織物送入浸液軋車浸軋固色劑,接 著將浸軋固色劑後的織物送入固色汽蒸箱、用100土2。C的飽和蒸汽對其進行汽 蒸固色,然後對汽蒸固色後的織物依進行水洗和烘乾;溼短蒸染色工藝,其步 驟為將織物送入均勻軋車浸軋按要求比例配製的染料和固色劑的混合液,然 後將浸軋後的織物送入溫度控制在125 130。C之間、相對溼度控制在25~30%之 間的反應箱中、用熱風和蒸汽對織物進行反應固色,然後將反應固色後的織物 進行水洗和烘乾;軋蒸染色工藝,其步驟為將織物浸軋染料和固色劑的混合 液,接著將浸軋混合液後的織物送入固色汽蒸箱中、用100土2'C的飽和蒸汽對 織物進行汽蒸固色,然後對汽蒸固色後的織物進行水洗和烘乾。在這三種染色 工藝中,軋烘軋蒸染色工藝是一種傳統的染色工藝,是目前用的最多的,穩定 可靠是其最大的特點,但是這種工藝流程較長,設備佔據的空間較大,能源和 水的消耗較多,染料的利用率即織物的得色率較低, 一般在60% 70%,流失的 染料不僅對環境造成汙染,也增大了生產成本;溼短蒸染色工藝的能耗相對較 低,但對染料和固色劑有選擇性,尤其是織物反應固色的條件(溫度在125 130 。C之間、相對溼度在25~30%之間)是很難控制穩定的,這種設備目前還只能依 賴於進口,既要達到恆定的溫度,又要保持恆定的相對溼度,這種工藝條件十 分苛刻,使得染色質量很難得到保障;軋蒸染色是一種新興的染色工藝,其較
低的能耗和較短的工藝流程得到了業內人士的認可,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染料利
用率即織物的得色率較低, 一般只能達到55%~65%,與傳統的軋烘軋蒸染色工
藝一樣,流失的染料不僅對環境造成汙染,也增大了生產成本。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提高染料的利用率、從而降低 生產成本的織物染色工藝。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為織物染色工藝,將織物 浸軋染料和固色劑的混合液,然後對浸軋後的織物進行預烘,接著將經過預烘 後的織物送入固色汽蒸箱、用100士2'C的飽和蒸汽對織物進行汽蒸固色,然後 對汽蒸固色後的織物進行水洗和烘乾。
經過上述的預烘工序後,控制織物的含水量在55~25%之間。 經過上述的預烘工序後,控制織物的含水量在45~28%之間。 上述的預烘工序可採用遠紅外線或微波烘燥。 上述的預烘工序可採用熱風烘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所述的織物染色工藝,是在原來的軋蒸染色 工藝中的浸軋工序之後、汽蒸固色工序之前增加了一道預烘工序。而就因為增 加了這一道預烘工序,將經過浸軋工序後的織物通過烘燥去掉了織物中的一部 分水份,使得織物的含水量在55~25%之間,這樣的織物在經過100士2t:飽和汽 蒸固色後,織物的得色率可以達到90%以上,大大提高了染料的利用率,從而 降低了生產成本,而且減少了流失的染料對環境造成的汙染。
圖1是本發明所述的工藝流程圖中1、平幅進布架,2、均勻軋車,3、預烘燥機,4、固色汽蒸箱,5、 平幅水洗機組,6、烘燥機,7、平幅落布架,8、織物。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本發明所述的織物染色工藝,其步驟為將由平幅進布架1 送來的織物8導入均勻軋車2中浸軋染料和固色劑的混合液,染料和固色劑可
以用比例泵連續送入均勻軋車2的軋槽內,接著將浸軋了上述混合液的織物8 送入預烘燥機3中進行預烘,控制織物8的含水量在50±5%,接著將織物8導 入固色汽蒸箱4中、用100士2。C的飽和蒸汽對織物8進行汽蒸固色,然後將汽 蒸固色後的織物8送入平幅水洗機組5中進行水洗,經過水洗後的織物8導入 烘燥機6中進行烘乾,最後由平幅落布架7落布。本實施例中,所述的預烘燥 機3可以是遠紅外線或微波烘燥機,也可以是熱風烘燥機。 實施例2:
如圖1所示,本發明所述的織物染色工藝,其步驟為將由平幅進布架1 送來的織物8導入均勻軋車2中浸軋染料和固色劑的混合液,染料和固色劑可 以用比例泵連續送入均勻軋車2的軋槽內,接著將浸軋了上述混合液的織物8 送入預烘燥機3中進行預烘,控制織物8的含水量在30±5%,接著將織物8導 入固色汽蒸箱4中、用100士2。C的飽和蒸汽對織物8進行汽蒸固色,然後將汽 蒸固色後的織物8送入平幅水洗機組5中進行水洗,經過水洗後的織物8導入 烘燥機6中進行烘乾,最後由平幅落布架7落布。本實施例中,所述的預烘燥 機3可以是遠紅外線或微波烘燥機,也可以是熱風烘燥機。
實施例3:
如圖1所示,本發明所述的織物染色工藝,其步驟為將由平幅進布架1 送來的織物8導入均勻軋車2中浸軋染料和固色劑的混合液,染料和固色劑可 以用比例泵連續送入均勻軋車2的軋槽內,接著將浸軋了上述混合液的織物8 送入預烘燥機3中進行預烘,控制織物8的含水量在40±5%,接著將織物8導 入固色汽蒸箱4中、用100士2。C的飽和蒸汽對織物8進行汽蒸固色,然後將汽 蒸固色後的織物8送入平幅水洗機組5中進行水洗,經過水洗後的織物8導入 烘燥機6中進行烘乾,最後由平幅落布架7落布。本實施例中,所述的預烘燥 機3可以是遠紅外線或微波烘燥機,也可以是熱風烘燥機。
本發明所述的織物染色工藝,是在原來的軋蒸染色工藝中的浸軋工序之後、 汽蒸固色工序之前增加了一道預烘工序。而就因為增加了這一道預烘工序,將
經過浸軋工序後的織物8通過預烘燥機3烘燥,去掉了織物8中的一部分水份, 使得織物8的含水量在55~25%之間,這樣的織物8在經過100土2'C飽和汽蒸固 色後,織物8的得色率可以達到90%以上,大大提高了染料的利用率,從而降 低了生產成本,而且減少了流失的染料對環境造成的汙染。
權利要求
1.織物染色工藝,其步驟為將織物浸軋染料和固色劑的混合液,然後對浸軋後的織物進行預烘。接著將經過預烘後的織物送入固色汽蒸箱、用100±2℃的飽和蒸汽對織物進行汽蒸固色,然後對汽蒸固色後的織物進行水洗和烘乾。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織物染色工藝,,其物徵在於經過所述的預烘工序後,控制織物的含水量在55~25%之間。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織物染色工藝,,其物徵在於經過所述的預烘工 序後,控制織物的含水量在45 28%之間。
4. 如權利要求l、 2或3所述的織物染色工藝,,其物徵在於所述的預烘 工序可採用遠紅外線或微波烘燥。
5. 如權利要求l、 2或3所述的織物染色工藝,,其物徵在於所述的預烘 工序可採用熱風烘燥。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可提高染料的利用率、從而降低生產成本的織物染色工藝,其步驟為將織物浸軋染料和固色劑的混合液,然後對浸軋後的織物進行預烘,接著將經過預烘後的織物送入固色汽蒸箱、用100±2℃的飽和蒸汽對織物進行汽蒸固色,然後對汽蒸固色後的織物進行水洗和烘乾。本發明可以提高織物的得色率,從而降低生產成本,減少環境汙染。
文檔編號D06B15/00GK101096805SQ20071002416
公開日2008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07年7月18日 優先權日2007年7月18日
發明者孫建華, 閔平強 申請人:江蘇江海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