捻股合繩機的製作方法
2023-05-24 20:29:46 5
專利名稱:捻股合繩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生產鋼繩的機器,尤其涉及由直徑大於0.3-4.4mm的鋼絲製造鋼繩的設備。
現有的捻股合繩機,一般由芯線架、電動機、主減速機、機筒、安全罩、軸承座、壓線瓦、變速機、換向變速機、減速機、牽引輪、收排線裝置、張緊鏈輪、地軸組成。它們的主要特點是放線部分是由裝在機筒內的多個輪子(其上裝有鋼絲)組成,和輪子上引出的鋼絲隨機筒一起旋轉並經壓線瓦合股而扭成繩,再經收排線裝置收在工字輪上。這種股繩機造價高,特別是多個重型軸承磨損後需要更換,而一個該種軸承就要將近一萬元人民幣。由於需要經常換機筒內的輪子,而又必需停機,造成生產率低。生產中,當機筒內輪子上的鋼絲用完後更換輪子時需要將鋼絲接上造成接頭多,進而浪費材料,還會造成鋼繩上的鋼絲接頭多。當中心股鋼絲接頭處斷以後還會使鋼絲纏住杆子即所謂的「櫓杆子」。另外由於輪子裝在機筒內,固定輪子的緊固體鬆動或斷裂後使輪子飛出造成嚴重的安全事故。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點,提供一種生產效率高,設備成本低、安全性能好,生產中廢絲少、不易櫓杆子以及因此而改件,工人勞動強度低、不易大修,並且可取締卷線工序的捻股合繩機。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該捻股合繩機由電機、帶傳動裝置、齒輪傳動副、制動裝置、主軸、分線盤、壓線瓦、應力消除器、收排線裝置組成。收排線裝置包括牽引輪、抱閘、排線器、收線輪,該捻股合繩機還包括兩個分別安裝於兩主軸上的兩個圓輪,兩個大輪的下方還分別設置有兩託輪,兩託輪的軸分別安裝在兩支座上;兩個大圓輪之間用兩根連接軸連接,左邊大圓輪上設置有捻向輪,兩根主軸都是空心的,其上分別設置有導輪,右邊大圓輪和連接軸之一有為鋼繩導向的部分,兩根主軸的一端分別與箱體兩端的軸頸用兩軸承座及滾動軸承聯接,使兩主軸旋轉而箱體不隨之旋轉;收排線裝置均安裝在箱體內,右邊的主軸的另一端上設置有壓線瓦,壓線瓦隨主軸一起旋轉,在壓線瓦的前面設置有分線盤,工作時分線盤是靜止不動的,但需要時可以沿主軸軸向調整其位置。
本實用新型由於採用了上述結構,即放線部分(包括分線盤)靜止不動,收排線裝置(包括牽引箱、牽引輪、抱閘、排線器、收線輪、排線傳動裝置)全在箱體內,並不隨主軸旋轉而旋轉,這樣就使結構簡單,不需要多個重型軸承,使該捻股合繩機造價低。由於不需要多個裝在機筒內的放線輪,從而使安全性能提高,即不會出現輪子飛出的嚴重安全事故。並且可取締卷線工序,從而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另外鋼絲接頭少甚至無接頭,從而節約了原材料,也不會出現櫓杆子,而且不會出現改件,工人勞動強度降低,機器噪音小。
本實用新型的捻股合繩機不但可用來生產鋼繩,也可用來生產股。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實施例1
圖1中,放線部分(包括分線盤45)是與旋轉的主軸52分開的,即它不隨主軸52一起旋轉,但需要時分線盤45可沿主軸52的軸向調整其位置。箱體36兩端的軸頸分別與主軸6、主軸52的一端採用軸承座22、軸承座37聯接,軸承座22、軸承座37分別固定在主軸6、主軸52的一端,箱體36兩端的軸頸與滾動軸承的內圈緊配合,而滾動軸承的外圈與軸承座22、軸承座37的孔緊配合,這樣,主軸6、主軸52旋轉不會帶動箱體36旋轉。箱體36左端的軸頸是空心的,以便鋼繩19通過,在箱體36內依次設置有應力消除器27、牽引輪28、牽引輪30,還有抱閘31、排線器33、收線輪35,抱閘31、排線器33、收線輪35分別裝在軸32、軸34以及相應的收線輪軸上,並且這幾根軸都由箱體36支承。箱體36內還固定有牽引箱56,牽引箱56內有一對嚙合的錐齒輪58、錐齒輪57,它們分別固定在捻距軸24、軸59上,捻距軸24上還固定有捻距齒輪25,軸59上則固定有齒輪29和鏈輪60。軸32上還固定有鏈輪54和鏈輪55,收線輪軸上有螺紋,與其上帶內螺紋的套筒配合,一端有手柄,搖動手柄,套筒作軸向移動,收線輪軸上還固定有鏈輪53。捻距軸23上固定有齒輪21、捻距齒輪26。主軸6上固定有齒輪13、齒輪20、大圓輪17,主軸52上固定有齒輪42、大圓輪39,主軸6、主軸52上還分別安裝有導輪15、導輪40,為鋼繩導向。大圓輪17、39用兩根連接軸18連接,連接軸18中的一根做成空心的,以便鋼繩19從孔中通過並為鋼繩導向。大圓輪17、大圓輪39上分別安裝有捻向輪16、導輪38,導輪38為鋼繩導向。大圓輪17、大圓輪39的下方分別安裝有託輪8、託輪51,該兩託輪的軸分別由支座7、支座51支承。支承座10。分別支承主軸6、軸Ⅰ、軸4,支承座41分別支承主軸52、軸Ⅱ、軸4。主軸6和主軸52都是空心的,以便鋼繩通過為其導向。軸Ⅰ上固定有齒輪14和帶輪12,軸Ⅱ上固定有齒輪47和帶輪48,軸4上固定有帶輪11、帶輪3、帶輪49。軸Ⅰ、軸Ⅱ、軸4上分別設置有制動器9、制動器46、制動器5,電機1的軸上固定有帶輪2。
該實用新型的傳動路線為電機1-帶輪2-帶輪3-軸4,然後分兩條路線傳動到兩根主軸一條是帶輪11-帶輪12-軸Ⅰ-齒輪14-齒輪13-主軸6。另一條路線是帶輪49-帶輪48-軸Ⅱ-齒輪47-齒輪42-主軸52。主軸6和主軸52的轉速相同。收排線裝置的傳動路線是主軸6-齒輪20一齒輪21-捻距軸23-捻距齒輪26-捻距齒輪25-捻距軸24-錐齒輪58-錐齒輪57-軸59,然後又分兩條路線,一條是軸59一齒輪29,然後通過齒輪29與兩牽引輪28、30上的齒輪嚙合使兩牽引輪旋轉。另一條路線是軸59-鏈輪60-鏈輪55-軸32-鏈輪54-鏈輪53-收線輪35。根據不同的捻距應更換捻距齒輪25和26。
該捻股合繩機工作時,從入線部分引出的鋼絲穿過分線盤45的孔,經壓線瓦處匯合,然後經主軸52的孔,經導輪40至導輪38,再經連接軸18上的過線孔至捻向輪16(需在捻向輪16上繞一圈),經導輪15,通過主軸6的孔以及箱體36左端軸頸的孔進入箱體36,經過應力消除器27消除應力,再由牽引輪28和30至收排線裝置,將鋼繩卷在收線輪35上。鋼絲在經過壓線瓦匯合後,由於主軸的旋轉即開始扭成鋼繩19。鋼繩19在通過捻向輪16之前為正轉,通過捻向輪16後的鋼繩19為反轉,再經過導輪15後又為所需捻距的正轉。
實施例2主要結構均與實施例1相同,不同之處在於連接軸18為實心的,而在連接軸18之一上安裝導輪。
實施例3主要結構與實施例1相同,不同之處在於大圓輪39上不設置導輪38,而在大圓輪39上設過線孔。
實施例4主要結構與實施例2相同,不同之處在於大圓輪39上不設置導輪38,而在大圓輪39上設過線孔。
權利要求1.一種捻股合繩機,由電機、帶傳動裝置、齒輪傳動副、制動裝置、分線盤、壓線瓦、應力消除器、收排線裝置組成,收排線裝置包括牽引輪(28)和(30)、抱閘(31)、排線器(33)、收線輪(35),其特徵是它還包括兩個分別安裝於兩主軸(6)、主軸(52)上的兩大圓輪(17)、大圓輪(39),大圓輪(17)、大圓輪(39)的下方還分別設置有託輪(8)、託輪(51),託輪(8)、託輪(51)的軸分別安裝在兩支座(7)、支座(50)上;大圓輪(7)、大圓輪(39)之間用兩根連接軸(18)連接,左邊大圓輪(17)上設置有捻向輪(16),主軸(6)、(52)主軸是空心的,其上分別設置有導輪(15)和導輪(40),右邊大圓輪(39)和連接軸(18)之一上有為鋼繩導向的部分,主軸(6)、主軸(52)的一端分別與箱體(36)兩端的軸頸用軸承座(22)、軸承座(37)及滾動軸承聯接,收排線裝置均安裝在箱體(36)內;右邊的主軸(52)的另一端上設置有壓線瓦(43),在壓線瓦(43)的前面設置有分線盤(45)。
專利摘要一種由電機、帶傳動裝置、齒輪偉動副、制動裝置、主軸、分線盤、壓線瓦、應力消除器、收排線裝置組成的捻股合繩機,該捻股合繩機的關鍵是放線部分不隨主軸一起旋轉,壓線瓦隨主軸一起旋轉,而收排線裝置在一個箱體內也不隨主軸一起旋轉。通過捻向輪保證正確的捻距。該實用新型可省去卷線工序,生產率高,產品質量好,而且安性好,生產中不易櫓杆子。
文檔編號D07B3/00GK2447360SQ00244328
公開日2001年9月12日 申請日期2000年8月28日 優先權日2000年8月28日
發明者鄧興紅 申請人:鄧興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