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又快滅絕的動物(比熊貓還瀕危的綠孔雀)
2023-05-24 13:20:46 1
來源:果殼
提起孔雀,無人不知。
你也許會說:孔雀,動物園裡不多的是嗎?一些公園裡面不是也挺多嗎?如果接著問你:你看到的是藍孔雀還是綠孔雀呢?可能大多朋友都會顯現出一臉驚詫的樣子:孔雀還有藍、綠之分?
沒錯,原產亞洲的孔雀分兩種,一種是動物園裡常見的藍孔雀(Pavo cristatus),另一種是更加仙氣的綠孔雀(P. muticus)。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後一種。
比大熊貓還瀕危的綠孔雀「孔雀東南飛,五裡一徘徊。」這首樂府民歌裡講的是哪一種孔雀?
明 呂紀 杏花孔雀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明代呂紀所繪的《杏花孔雀圖》或許能給我們答案:樹中站在杏花下的這隻亭亭玉立的大鳥,正是綠孔雀。這種鳥原產於中國和東南亞,而藍孔雀原產於印度和斯裡蘭卡,在很晚的時候才被引入中國。在古代中國,絕大多數中國人是沒有見過藍孔雀的,而綠孔雀卻曾在中華民族的腹地廣泛分布。
綠孔雀開屏。注意它頭上的羽冠、臉色和脖子上羽毛的花紋。
讓我們來對比一下綠孔雀和藍孔雀的外貌:從體型上看,綠孔雀要大一些,腿更長,顯得很高挑;綠孔雀的冠羽呈長長的一簇,而藍孔雀的呈扇形;綠孔雀的臉是鮮黃色的,藍孔雀的是白的;綠孔雀頸部和胸部的羽毛如同魚鱗般的排列,藍孔雀的是藍色的絲狀。另外,藍孔雀的雌鳥「很醜」,沒有雄鳥那樣華麗的羽衣。而綠孔雀的雌鳥除了長不出華麗的尾屏外,其餘各處幾乎和雄鳥一樣華麗。
雌性綠孔雀,可見外形與雄性幾乎一樣,只是沒有長尾巴。
如果你能近距離觀看綠孔雀,會更加深刻感受到它們的魅力:雖然叫「綠」孔雀,但這種鳥身上的羽毛可不僅僅是綠色,它可以隨著光線角度的不同呈現從翠綠、藍綠、到古銅、金黃變化無窮的金屬光澤。魔幻又迷人。
這麼美的鳥,又原產於中國,為什麼現在幾乎看不到了?要知道,現在在大陸的動物園裡也基本看不到綠孔雀了。
綠孔雀身材高挑,顏色變換無窮。拍攝者:Dr. Raju Kasambe。
答案或許很老套:增長的人口奪去了綠孔雀的棲息地,加之禁不止的盜獵讓它們越來越少,人類引入的藍孔雀又威脅著野生綠孔雀的血統。現在,綠孔雀僅在雲南零星有分布。迄今為止最為全面的針對雲南省全省範圍的綠孔雀種群數量的調查已經是九十年代初的事情了。當時估計綠孔雀在雲南省的普洱、玉溪、楚雄、大理、保山、德宏、臨滄、西雙版納等地的偏遠地區還有生存,但也只剩下了800-1100隻——現在有多少,沒有準確的數字,但很可能比這個數字小很多。
在亞洲其他地方,綠孔雀曾廣泛分布於緬甸、寮國、泰國、柬埔寨、越南和印度尼西亞。印度東北部以前也有分布,但是現在可能已經絕跡。雖然看上去它的分布範圍很廣,但是比起它的親戚藍孔雀,綠孔雀的情況的確不妙。在過去的幾十年時間裡,它已經從原有分布區的大多數地方徹底消失。因此,2009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將它的保護等級上調為瀕危(EN)。IUCN估計,在最近約18年內,綠孔雀數量很可能少了一半,減少的趨勢非常恐怖。
圖片來自美國國家地理少兒頻道。
藍孔雀,注意頭冠、臉色、脖子上羽毛花紋顏色和綠孔雀的區別。如今,中國的綠孔雀還面臨外來的藍孔雀的生物入侵的問題。
與此同時,因為數量的穩定增加,熊貓的保護等級已經從瀕危(EN)下降到了易危(VU)。這就是說,綠孔雀滅絕的風險要遠大於熊貓。
綠孔雀的次次「撤退」作為百鳥之王,作為主要熱帶和亞熱帶低海拔地區生存的大型雉類,綠孔雀對於自己棲息地的選擇也非常挑剔。它們的生存離不開至關重要的幾個因素:連片的保存完好的森林、濱水的沙灘、平坦的但同時也得背風的地形。
但不是所有類型的森林植被都適合綠孔雀生存。
雲南紅河上遊河谷的熱帶季雨林。左圖為旱季時的群落外貌,可以看到大多數喬木都落葉,右圖是雨季時的群落外貌。
綠孔雀最適宜的棲息地是熱帶季雨林。這裡注意,熱帶季雨林和熱帶雨林完全不同。熱帶季雨林在國外被稱為「Monsoon Forest」或「Tropical Dry Deciduous Forest」。相較於溼潤且常綠的熱帶雨林,熱帶季雨林的生境非常乾燥,在旱季基本落葉,群落結構較為簡單。更為重要的是,不同於熱帶雨林的蔭鬱濃密,熱帶季雨林林下非常空曠、樹木也較為稀疏。你可以想像,對於綠孔雀這樣大體型的雉類,如此空曠的生境對它來說非常適宜。更為重要的是,空曠的生境使得林下的草本層非常發達,能夠生長更多綠孔雀較為喜歡的食物。
熱帶季雨林曾較為廣泛的分布在雲南南部、西南部和西部海拔900m以下的寬谷盆地。這些地方地勢平坦、熱量充足、土地肥沃、季節變化明顯,河流從盆地中間蜿蜒流過,對於綠孔雀,這是名副其實的風水寶地,它們可以在河邊的沙灘上求偶、覓食,在河岸邊的大樹上睡覺、在季雨林草木茂盛的地方築巢。
不過,這地方也非常適宜人類定居和耕作。因此,這裡的季雨林植被在過去的幾十年時間裡早已被開墾,消失殆盡、取而代之的是香蕉、橡膠、芒果等大片熱帶經濟作物。綠孔雀也隨之在這些地方消失。
在雲南,這類有著沙灘、大樹、乾淨河水的保存完整的乾熱河谷生態系統成了綠孔雀最後的完整棲息地。
在這些寬谷盆地的熱帶季雨林消失後,分布在瀾滄江和紅河流域深切河谷中的季雨林就成了雲南目前僅存的保存較為完整的熱帶季雨林。得益於河谷險要的地勢,幾百年來人類的刀耕火種沒有傷害這裡。但是,此處的季雨林大多生長在較陡的山坡上,因此在這些大江的峽谷中,留給只能在坡度較為平緩的地帶生存的綠孔雀的棲息地並不多。河谷底部較為開闊的河漫灘和沙灘就成為了綠孔雀求偶、覓食的重要場所:河邊的沙子可供綠孔雀「洗澡」,清除身上的寄生蟲;旱季來到,當山上的水源乾涸時,綠孔雀只能來到河邊飲水;綠孔雀睡覺時只會選擇胸徑較大的喬木,大樹周圍的生境還得相對空曠,在這深切河谷中,這些大樹往往沿著河谷底部的河漫灘生長。由此看來,在今天的雲南,這些保存完好,呈相對原始狀態的河谷就是綠孔雀在雲南最後的棲息地。
但是到了21世紀的今天,這些因為偏僻和人口密度較低而得以倖存的棲息地也遇到了麻煩:水電開發!瀾滄江流域的河谷季雨林已經因為這幾年梯級電站的相繼建成而沉入水底,大片的綠孔雀適宜的棲息地在這個過程中消失殆盡。我們還沒來得及對瀾滄江幹流和支流河谷中生存的綠孔雀做一個較為全面的調查,它們卻已經悄然離去。
正在進行「清庫」作業的瀾滄江支流羅扎河河谷季雨林。由於下遊的電站即將蓄水,庫區處於淹沒線下的所有植被必須清楚乾淨,即使是圖中保存完好,生物多樣性極其豐富,具有很大保護和研究價值的河谷季雨林。
中國綠孔雀的棲息地正處於生死存亡之際在瀾滄江的梯級電站紛紛蓄水之後,位於紅河中上遊的嘎灑江、石羊江、禮社江、和支流綠汁江、小江河河谷就成了綠孔雀目前在全國最大的、也是最為適宜的棲息地。這幾條江的河谷沿線分布著大面積保存完好的熱帶季雨林,谷底的沙灘和大樹是綠孔雀嬉戲的樂土。前些年,在石羊江上玩漂流的朋友就曾與在沙灘上嬉戲的綠孔雀「擦肩而過」。
紅河上遊的支流小江河,這裡還有著一片完整的乾熱河谷生態系統。圖片攝於今年三月,可以看到河谷兩岸的季雨林已經落葉。清澈的河水流過遍布卵石與沙灘的河谷。目前這樣的生境已是綠孔雀在中國最後的避難所。
但是,這僅存的綠孔雀在雲南最後一塊兒完整的棲息地如今也面臨著重大危機:位於這片區域下遊的紅河幹流嘎灑江上,一個名為戛灑江一級電站的水電項目已經開工。它的裝機電量僅27萬千瓦,與之作為對比的是,河南小浪底電站一個發電機組的裝機電量就有30萬千瓦,更不用和三峽大壩對比了。
正在建設中的戛灑江一級電站,圖片來自野性中國。
而這座水電站的建設,又處於雲南省中小水電站發展受挫、全局性剎車的大環境下。《中國能源報》認為,中國東部火電過剩,擠壓了西南水電東輸的空間,雲南總發電能力嚴重過剩。去年,《南方周末》也報導過雲南水電過度開發導致日益虧損的現狀。2016年7月,雲南省政府印發《關於加強中小水電開發利用管理的意見》,強調原則上不再開發建設25萬千瓦以下的中小水電站,已建成的中小水電站也不再擴容。戛灑江一級電站的裝機容量剛好位於《意見》所限之上,因早已獲批也不受該《意見》管轄,但其經濟效益也頗為值得懷疑。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官方網站上,公示著一份《雲南省紅河(元江)幹流戛灑江一級電站環境影響報告書》。這份2014年公布的報告書認為:電站施工可能迫使該物種(綠孔雀)放棄緊靠江邊的覓食地點,但江邊地段人為幹擾強烈,其活動機率小,因此,不會影響該物種在當地生存和繁殖。
央視在2016年5月公布的綠孔雀求偶畫面。
然而,新的發現卻告訴我們這個結論並不成立。2016年5月,央視曾發布過水庫影響範圍內綠孔雀的求偶畫面,這段視頻就在江邊河谷地區拍攝——這也與綠孔雀喜生活在河谷底部的觀察經驗相符。2017年3月,戛灑江一級電站所在的玉溪市官方宣布:他們在電站影響範圍內拍攝到了大量綠孔雀的照片,充分證明了該地區確實是中國綠孔雀重要的分布區,對中國綠孔雀的研究和保護工作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一旦水電站開始蓄水,這片綠孔雀棲息地將毀於一旦。
孔雀東南飛,五裡一徘徊。中國境內還能有綠孔雀飛翔嗎?拍攝者:SasiSmit。
在如此緊要關頭,中國的環保組織們也行動了起來。3月,野性中國發布的《是誰在"殺死"綠孔雀? 中國最後一片綠孔雀完整棲息地即將消失》點燃了輿論。隨後,山水自然保護中心、自然之友、野性中國這3家環保NGO聯名向環保部發出緊急建議函,建議暫停紅河流域水電項目,挽救瀕危物種綠孔雀最後完整棲息地。4月初,國家林業局下屬雲南專員辦參加嘎灑江一級水電站建設對綠孔雀及棲息地影響考察活動,並表示將儘快督促地方政府和相關單位,落實保護綠孔雀及棲息地的各項措施。
但直到現在,戛灑江一級電站的建設還沒有停止。
我們真的要用一種神鳥僅剩的棲息地,來換這樣一個小水電站嗎?
中國綠孔雀的存亡,需要大家的關注。經濟建設勢在必行,建設水壩很多時候也是利國利民的。但我們也需要考慮環境成本。如今,生態工作者在戛灑江一級電站影響區域內發現了綠孔雀分布的新數據,得知水壩對它們的影響遠比之前所想的要大。而如今的經濟形勢,又和戛灑江一級電站環評公示的2014年迥然不同。這個水壩的收益或低於預期,但環境成本卻陡然升高。因此急需重新考慮它的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