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內分叉固定器的製作方法
2023-04-25 04:02:31 1
專利名稱:髓內分叉固定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骨折內固定器械。現有的骨折內固定器械,如普通接骨鋼板,加壓接骨鋼板,Ender釘、梅花形髓內釘以及自鎖式髓內針等,對長骨骨折雖可達到固定作用,但有其缺點1.對長骨骨端骨折的固定不理想;2.手術中暴露廣、損傷大,對骨質及其血供均有嚴重損害;3.由於手術操作會對關節功能造成很大影響。
本發明利用內固定器械本身的特殊結構,結合長骨的解剖形態特點,以達到骨折斷端的牢固固定。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結構及組裝方法進行說明。
圖1導釘結構圖(1)頭部(2)釘體(3)尖部(4)螺帽(5)導槽(6)弧道(7)弧道開口圖2固定針示意圖(8)頭部(9)針體(10)尖部圖3髓內分叉固定器總裝圖參照附圖本發明是由一根導釘(見圖1)和2~3根固定針(見圖2)組成。導釘分頭部(1)、釘體(2)和尖部(3)等三部分。頭部(1)用螺帽(4)固定,導釘上有2~3條供固定針穿插用的縱嚮導槽(5)。導槽(5)靠近尖部(3)有一呈由內向外,逐漸彎曲的弧道(6),弧道末端有一開口(7)。固定針分頭部(8)、針體(9)和尖部(10)等三部分。頭部(8)膨大,尖部(10)微尖。當2~3根固定針(圖2)沿導槽(5)穿過弧道(6)和開口(7)後,固定針(圖2)尖部(10)逐漸叉開,向外伸展而形成分叉,嵌插在骨髓腔內。另外,導釘的頭部(1)則利用螺帽(4)對導釘頭部(1)固定。
與已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是1.可牢固地固定骨折斷端,對靠近骨端骨折的固定作用更是優越,它能有效控制旋轉,防止骨折斷端分離。
2.本髓內分叉固定器雖通過骨髓腔,但因體積小而細,故對骨質、骨髓腔以及髓腔內血管損傷甚小。而且手術操作主要不在骨折端進行,以及操作容易,因此對骨折斷端的幹擾亦少,故有利於骨折癒合。
3.本髓內分叉固定器不通過關節,其頭端雖留置在關節附近,但不影響關節活動,故保證完好的關節功能。
權利要求
1.一種髓內分叉固定器,其特徵在於它是由2~3根固定針和一根導釘組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髓內分叉固定器,其特徵在於導釘上有2~3條供固定針穿插用的縱嚮導槽,導槽靠近尖部有一呈由內向外逐漸彎曲的弧道,弧道末端有一開口。當2~3根固定針沿導釘上導槽插入,在穿過弧道及開口後,固定針尖部向外伸展而形成分叉,並嵌插在骨髓腔內。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髓內分叉固定器,其特徵是其導釘頭部有螺帽等固定部件。
全文摘要
髓內分叉固定器,屬於一種骨折內固定器械。它是由導釘一根和固定針2~3根所組成。導釘分頭部針體和尖部等三部分。頭部有螺帽固定。導釘上有2~3條供固定針穿插用的縱嚮導槽,導槽靠近尖部有一呈由內向外,逐漸彎曲的弧道,弧道末端有一開口。固定針分頭部、針體和尖部等三部分。頭部膨大,尖部微尖。當2~3根固定針沿導釘上導槽插入,在穿過弧道及開口後,固定針尖部向外伸展而形成分叉,並嵌插在骨髓腔內。
文檔編號A61B17/58GK1036693SQ89105880
公開日1989年11月1日 申請日期1989年3月23日 優先權日1989年3月23日
發明者李懷先, 吳紹堯 申請人:重慶醫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