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設備基礎處理錘的製作方法
2023-04-24 20:50:31
一種設備基礎處理錘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的一種設備基礎處理錘,包括錘頭和錘把,錘頭的上端和下端分別設置有上錘尖和下錘尖,上錘尖和下錘尖的橫截面均為三角形且頂部均設置有直線形的刀刃,上錘尖頂部的刀刃所在直線與下錘尖頂部的刀刃所在的直線互成直角,錘把上連接有防墜繩,所述防墜繩末端連接有鎖扣。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上下轉換錘頭可以改變錘擊的方向,無需工作人員變換工作位置,便於處理邊緣及空間狹窄的基礎,適用於多個場合的基礎處理工作,在基礎處理過程中還可以防止錘從基礎孔洞墜落,避免了高空落物源,保證了施工人員人身安全。
【專利說明】一種設備基礎處理錘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明涉及一種設備基礎處理錘。
【背景技術】
[0002]在墊鐵形式安裝的大型設備中,設備基礎的墊鐵部位處理要求非常高,以汽輪發電機為例,要求基礎安放墊鐵的部位四角無翹動、接觸密實、水平度偏差小於0.lmm/m,常規的基礎處理錘工作部角度單一,在基礎邊緣及空間較小的基礎處理時不能靈活的轉變角度,導致基礎處理效率底下,消耗大量的人力,同時基礎處理大多在設備孔洞的邊緣,常規的基礎處理錘無防墜裝置,存在錘高空墜落的風險。
【發明內容】
[0003]為解決以上技術上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使用安全方便的設備基礎處理錘。
[0004]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措施實現的:
本發明的一種設備基礎處理錘,包括錘頭和錘把,所述錘頭的上端和下端分別設置有上錘尖和下錘尖,所述上錘尖和下錘尖的橫截面均為三角形且頂部均設置有直線形的刀刃,上錘尖頂部的刀刃所在直線與下錘尖頂部的刀刃所在的直線互成直角,所述錘把上連接有防墜繩,所述防墜繩末端連接有鎖扣。
[0005]上述錘把上設置有環形的繞線槽,所述錘把的末端豎直設置有與鎖扣相配合的磁性卡槽,所述鎖扣上設置有磁鐵塊。
[0006]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上下轉換錘頭可以改變錘擊的方向,無需工作人員變換工作位置,便於處理邊緣及空間狹窄的基礎,適用於多個場合的基礎處理工作,在基礎處理過程中還可以防止錘從基礎孔洞墜落,避免了高空落物源,保證了施工人員人身安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0008]圖2為圖1的左視結構示意圖。
[0009]其中:I錘頭,2錘把,3防墜繩,4上錘尖,5下錘尖,6繞線槽,7鎖扣,8磁性卡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如圖1、2所示,本發明的一種設備基礎處理錘,包括錘頭I和錘把2,錘把2通過錘頭I中部的安裝孔裝入錘頭I中,錘頭I的上端和下端分別設置有上錘尖4和下錘尖5,上錘尖4和下錘尖5的橫截面均為三角形且頂部均設置有直線形的刀刃,上錘尖4頂部的刀刃所在直線與下錘尖5頂部的刀刃所在的直線互成直角,錘把2上連接有防墜繩3,防墜繩3末端連接有鎖扣7。錘把2上設置有環形的繞線槽6,錘把2的末端豎直設置有與鎖扣7相配合的磁性卡槽8,鎖扣7上設置有磁鐵塊。
[0011]基礎處理錘使用時,首先將防墜繩3上的鎖扣7扣在工作區域周圍的固定物體上(如系在地腳螺栓上),施工人員握住錘把2的後端,通過變換錘頭I的上錘尖4和下錘尖5,可以在縱向和橫向兩個方向敲擊基礎地面,在敲擊側面距離固定物體很近的基礎時,可使用與錘把2平行的錘頭I 一端,在敲擊對面距離固定物體很近的基礎時,可使用與錘把2垂直的錘頭I 一端,敲擊處理基礎接觸面積時,先使用一端敲擊完一遍,再將錘頭11旋轉90°,使用另一端敲擊一遍,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不使用時,將防墜繩3纏繞在繞線槽6內,並將鎖扣7吸附在磁性卡槽8內,方便攜帶。
[0012]以上所述僅是本專利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替換,這些改進和替換也應視為本專利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設備基礎處理錘,包括錘頭和錘把,其特徵在於:所述錘頭的上端和下端分別設置有上錘尖和下錘尖,所述上錘尖和下錘尖的橫截面均為三角形且頂部均設置有直線形的刀刃,上錘尖頂部的刀刃所在直線與下錘尖頂部的刀刃所在的直線互成直角,所述錘把上連接有防墜繩,所述防墜繩末端連接有鎖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設備基礎處理錘,其特徵在於:所述錘把上設置有環形的繞線槽,所述錘把的末端豎直設置有與鎖扣相配合的磁性卡槽,所述鎖扣上設置有磁鐵塊。
【文檔編號】B25D1/14GK104044116SQ201410276027
【公開日】2014年9月17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20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20日
【發明者】董林霞, 李廣軍, 蘭京成, 陳彪 申請人:山東電力建設第一工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