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牙痛的中草藥的製作方法
2023-04-25 01:53:46 3
專利名稱:治療牙痛的中草藥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植物的配製品,更具體涉及一種治療牙痛病的中草藥製劑。
背景技術:
當地名謠「牙齒疼腳抽筋只哈氣不吞聲」。說明牙痛對廣大患者的威脅是多大的影響和可怕現代醫學認為牙齒長在口腔內,由於免疫力低下,全身受風寒溼熱外邪侵邪,身體各部就會發生疾病,牙齒是人體的一小部分,逃不掉細菌侵襲,細菌一經進入口腔, 繁殖迅速加快,人們很快就會發生口腔病,牙病,臨床中常見的牙病引起的牙齒有齲齒,牙髓炎,牙周炎,急性智齒冠周炎,等還有一些全身性癰,都會引起牙病而產生牙痛,現代醫學的治療方法是,內服藥物抗炎止痛的非手術治療,由選擇性的將病牙拔掉,但都對患者不是十全十美的治療方法和措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臨床觀察和實踐提供一種治療牙痛的中草藥口服製劑,能解決長期來治牙用藥時間長,止痛效果差的難題,取其傳統中藥治牙的精華,結合現代中醫中藥發展創新,提升多種效果共存的藥物配伍思想,選篩很有代表性治療牙痛的中草藥組, 製成口服水劑,使之服用時間短,止痛效果佳,能對多種牙痛病療效顯著,滿足廣大患者的渴求。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牙病的中草藥是由以下重量份的藥物製成 石膏30-40份;防風25-35份;細辛10-20份;生地20-30份;懷牛膝20-30份;鳳尾草
5-10份;馬鞭草3-6份;虎耳草2-5份;節節花10-20份;黃柏20-30份;桂花5_10份;知母10-20份;露蜂房3-6份;天葛萊1-3份;過江龍5-10份;十大功勞5_10份。以上中草藥加水1500份,燒開後熬煮3次,將三次熬取的上清液過濾回收,裝瓶滅菌,待用。優選的所述的治療牙病的中草藥的最佳配方是由以下重量份的藥物組成
石膏40份;防風35份;細辛20份;生地30份;懷牛膝30份;鳳尾草10份;馬鞭草6 份;虎耳草5份;節節花20份;黃柏30份;桂花10份;知母20份;露蜂房6份;天葛萊3 份;過江龍10份;十大功勞10份。上述中草藥加水濃煎取汁過濾,混合均勻、分裝瓶內,滅菌待用。本發明的配伍思想配方以石膏為君;以防風、細辛為臣;以生地、懷牛膝、鳳尾草、馬鞭草為佐,以虎耳草、節節花、黃柏、桂花、知母、露蜂房、天葛萊、過江龍、十大功勞為使。配方中各中草藥的作用
石膏為硫酸鹽類礦物硬石膏族石膏,主含含水硫酸鈣(CaS04*2H20);性味與歸經 辛、甘,微寒。歸肺、胃經;功能與主治解肌清熱,除煩止渴,清熱解毒。用於治熱病壯熱不退、心煩神昏、譫語發狂、口渴咽幹、肺熱喘急、中暑自汗、胃火頭痛、牙痛、熱毒壅盛、發斑發疹、口舌生瘡等;外治癰疽瘡瘍、潰不收口、湯火燙傷。防風為傘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防風的根。性味與歸經味辛、甘,性微溫。歸膀胱、肝、脾經;功能與主治外感表證,風疹瘙癢,風溼痺痛,破傷風。用於治外感風寒,頭痛, 目眩,項強、風寒溼痺,骨節酸痛,四肢攣急,破傷風。細辛為馬兜鈴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性味與歸經辛,溫。入肺、腎經。功能與主治祛風,散寒,行水,開竅。用於治風冷頭痛,鼻淵,齒痛,痰飲咳逆,風溼痺痛。
生地生地黃,玄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黃的新鮮或乾燥的塊根。性味與歸經味甘、 苦,性寒。歸心、肝、肺經。功能與主治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用於熱病舌絳煩渴,陰虛內熱,骨蒸勞熱,內熱消渴,吐血,衄血,發斑發疹。懷牛膝為莧科植物牛膝的根。性味與歸經苦;酸;性平。入肝;腎經;功能主治 腰膝酸痛;下肢痿軟;血滯經閉;痛經;產後血瘀腹痛;徵瘕;胞衣不下;熱淋;血淋;跌打損傷;癰腫惡瘡;咽喉腫痛。鳳尾草毛茛科金蓮花屬植物雲南金蓮花的全草;性味與歸經苦,寒。歸肝、胃、 肺、大腸、膀胱經;功能與主治敗毒抗癌,清熱除溼,涼血止血。用於痢疾、洩瀉、淋濁、帶下、黃疸、疔瘡腫毒、喉痺乳蛾、淋巴結核、腮腺炎、乳腺炎、高熱抽搐、蛇蟲咬傷吐血、衄血、 尿血、便血、外傷出血。馬鞭草為馬鞭草科植物馬鞭草的地上部分;性味與歸經苦,涼。歸肝、脾經;功能與主治活血散瘀,截瘧,解毒,利水消腫。用於症瘕積聚、經閉痛經、瘧疾、喉痺、癰腫、水腫、熱淋等。虎耳草為虎耳草科植物虎耳草的全草;性味與歸經,微苦、辛,寒,有小毒;歸肝、 膽、胃三經。功能與主治祛風,清熱,涼血解毒。用於治風疹、溼疹、中耳炎、咳嗽吐血、肺癰,崩漏,痔疾等。節節花為莧科植物蓮子草的全草或帶根全草。性味與歸經苦,涼。甘,平,無毒。」 「入心、小腸二經。」功能與主治清熱,利尿,解毒。治咳嗽吐血,痢疾,腸風下血,淋病, 癰疽腫毒,溼疹。黃柏為芸香科植物黃皮樹或黃檗的乾燥樹皮。性味與歸經苦,寒。歸腎、膀胱、 大腸經。功能與主治用於溼熱瀉痢,黃疸,帶下,熱淋,腳氣,痿闢,骨蒸勞熱,盜汗,遺精,瘡瘍腫毒,溼疹瘙癢。鹽黃柏滋陰降火。用於陰虛火旺,盜汗骨蒸。桂花桂枝為樟科常綠喬木植物肉桂的乾燥花。性味與歸經辛、甘,溫;歸心、 肺、膀胱經;功能與主治發汗解肌,溫通經脈,助陽化氣,平衝降氣。用於風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經閉,關節痺痛,痰飲,水腫,心悸,奔豚。知母為單子葉植物百合科的乾燥根莖。性味與歸經苦、甘,寒。歸肺、胃、腎經。 功能與主治清熱瀉火,生津潤燥。用於外感熱病,高熱煩渴,肺熱燥咳,骨蒸潮熱,內熱消渴,腸燥便秘。露蜂房為胡蜂科昆蟲黃星長腳黃蜂或多種近緣昆蟲的巢;性味與歸經微甘, 平,小毒。歸肝、胃、腎經;功能與主治祛風止痛,玫毒消腫,殺蟲止癢。用於風溫痺痛、風蟲牙痛、癰疽惡瘡、瘰癧、喉舌腫痛、痔漏、風疹瘙癢、皮膚頑癬等。天葛萊十字花科植物。性味與歸經甘淡,性涼。功能與主治清熱解毒,涼血利尿,化痰止咳。治感冒發燒、咽喉腫痛、肺熱咳嗽、慢性氣管炎、咳血、水腫、心氣胃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脹、頭暈目眩、小便不利、風溼性關節炎、跌打損傷、療瘡腫毒、毒蛇、蟲咬傷。過江龍為石松科植物扁枝石枝的全草或孢子。性味與歸經辛;溫;苦。肝;膀胱經。功能與主治祛風勝溼;舒筋活絡;散瘀止痛;利尿。主風溼痺痛;手足麻木;跌打損傷; 月經不調。十大功勞為小檗科十大功勞屬植株闊葉十大功勞及狹葉十大功勞,以根、莖、葉入藥;性味與歸經味苦,性寒。歸肝、胃、大腸經;功能與主治滋陰清熱,清熱解毒。用於肺結核、感冒、細菌性痢疾、急性暢胃炎、傳染性肝炎、肺炎、肺結核、支氣管炎、咽喉腫痛;外用治眼結膜炎,癰癤腫毒,燒、燙傷。本發明的製作方法本發明的中草藥製劑是按中藥炮製規範製成口服水劑,製作時可加大各藥的重量份數,根據患者病情製作,也可按比例的重量份,製作加工任何一種劑型。本發明的中草藥製劑將上述藥物除去雜質放入砂鍋內用1:1溫水,侵泡15分鐘, 加衛生食用水1500份,武火燒開後,文火熬煮20-30分鐘,過濾下收取上清液,如前加水熬煮三次看,將三次熬取的上清藥液回收冷卻沉澱後,混合均勻,過濾,分裝在無菌瓶內封蓋, 高溫滅菌,以服備用。用法與用量取藥液250-350ml放入容器中,待微熱後服用一日三次。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的治療牙病的中草藥具有製作簡便,公益易學,生產成本低,服用方便安全,無副作用。以抗炎止痛治療牙病效果明顯,臨床中所治療患者跟蹤隨訪治癒率100%,無復發病例,是目前廣大患者非常需求的理想藥物製劑。
具體實施例方式
通過下面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
一種治療牙病的中草藥,是由以下重量g的藥物組成
石膏40g;防風35g ;細辛20g ;生地30g ;懷牛膝30g ;鳳尾草IOg ;馬鞭草6g ;虎耳草 6g ;節節花20g ;黃柏30g ;桂花IOg ;知母20g ;露蜂房6g ;天葛萊3g ;過江龍IOg ;十大功勞 15g。上述16味中草藥按本發明製作方法製成口服水劑,按服藥方法服用。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牙病的中草藥是由以下重量份的藥物製成石膏30-40份;防風25-35份;細辛10-20份;生地20-30份;懷牛膝20-30份;鳳尾草 5-10份;馬鞭草3-6份;虎耳草2-5份;節節花10-20份;黃柏20-30份;桂花5_10份;知母10-20份;露蜂房3-6份;天葛萊1-3份;過江龍5-10份;十大功勞5_10份,以上中草藥加水1500份,燒開後熬煮3次,將三次熬取的上清液過濾回收,裝瓶滅菌,待用。
2.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優選的治療牙病的中草藥的最佳配方是由以下重量份的藥物組成石膏40份;防風35份;細辛20份;生地30份;懷牛膝30份;鳳尾草10份;馬鞭草6 份;虎耳草5份;節節花20份;黃柏30份;桂花10份;知母20份;露蜂房6份;天葛萊3 份;過江龍10份;十大功勞10份,上述中草藥加水濃煎取汁過濾,混合均勻、分裝瓶內,滅菌待用。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一種治療牙病的中草藥是由以下重量份的藥物製成石膏30-40份;防風25-35份;細辛10-20份;生地20-30份;懷牛膝20-30份;鳳尾草5-10份;馬鞭草3-6份;虎耳草2-5份;節節花10-20份;黃柏20-30份;桂花5-10份;知母10-20份;露蜂房3-6份;天葛萊1-3份;過江龍5-10份;十大功勞5-10份。加水1500份,燒開後熬煮3次,將三次熬取的上清液過濾回收,裝瓶滅菌,待用。配方以石膏為君;以防風、細辛為臣;以生地、懷牛膝、鳳尾草、馬鞭草為佐,以虎耳草、節節花、黃柏、桂花、知母、露蜂房、天葛萊、過江龍、十大功勞為使。該中草藥製作簡便,公益易學,無副作用。
文檔編號A61K35/64GK102397448SQ20111030007
公開日2012年4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9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9日
發明者不公告發明人 申請人:鄧華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