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箱式摺疊自行車前後輪的收放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4-24 12:08:41 3
專利名稱:旅行箱式摺疊自行車前後輪的收放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摺疊自行車的結構。
背景技術:
摺疊式自行車在專利文獻中有大量的記載,與普通自行車比較,從其結構分析,它們的創意多圍繞著對主車架部分,如三角架、前支架、後支架等進行摺疊,並沒有對主車架考慮用一種箱體結構的形式來代替,因而無論按其所述,具有多麼輕便、堅固、便於攜帶的優點,但按其摺疊方式實施後的實際效果,均未達到將主車架用箱體取代,並仿飛機起落架的使用方法,使用時打開箱體放下前後輪就可騎行,不使用時收起前後輪、關閉箱體即成為一個旅行箱式的自行車的效果。因此,諸如此類的自行車都有待於進一步改進,使之成為更加方便攜帶具有多用途的自行車。
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實用新型一種自行車箱體、用於取代自行車主車架的旅行箱式摺疊自行車前後輪的收放裝置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提供一種旅行箱式摺疊自行車前後輪的收放裝置,所述自行車前支架的下半部分與自行車前叉活動連接,將自行車龍頭和把手沿與其連接的自行車的前支架上半部分的軸摺疊,使自行車龍頭和把手與前支架的上半部分平行且適配,再將前支架的上半部分縮入到前支架的下半部分後、擱置於自行車前叉側;前叉與自行車前輪連接,前叉上用作第一支點的第一旋轉軸設置在箱體的剛性外殼上;後叉與自行車後輪連接,後叉上用作第二支點的第二旋轉軸與自行車牙盤和可摺疊的腳蹬的軸心重合併設置在箱體的剛性外殼上;通過第一旋轉軸收於箱體內的自行車前輪、通過第二旋轉軸收於箱體內的後輪、前支架上半部分、與前支架上半部分聯接的被摺疊後的自行車龍頭和把手、與前支架上半部分聯接的前支架的下半部分共同佔用的空間,與箱體內容腔的形狀、大小相配合。
如上所述的旅行箱式摺疊自行車前後輪的收放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自行車前支架的下半部分容置在前叉的軸套內。
如上所述的旅行箱式摺疊自行車前後輪的收放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自行車前叉的軸套設置為兩個。
如上所述的旅行箱式摺疊自行車前後輪的收放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自行車前叉的兩個軸套,與自行車左側前支架下半部分、自行車右側前支架下半部分對應設置。
如上所述的旅行箱式摺疊自行車前後輪的收放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自行車左側前支架下半部分與自行車左側龍頭及把手、左側前支架上半部分對應設置;自行車右側前支架下半部分與自行車右側龍頭及把手、右側前支架上半部分對應設置;經摺疊後,所述自行車左側前支架下半部分與自行車左側龍頭及把手、左側前支架上半部分、自行車右側前支架下半部分與自行車右側龍頭及把手、右側前支架上半部分置於自行車前輪的兩側。
如上所述的旅行箱式摺疊自行車前後輪的收放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自行車剛性外殼上設置有前輪門和後輪門,剛性外殼上連接有摺疊式活動鞍座;後叉上設置的減震器可與後輪門上對應設置的減震器接頭連接而固定。
如上所述的旅行箱式摺疊自行車前後輪的收放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自行車剛性外殼上設置有前叉定位扣,前叉定位扣的前緣與前叉上設置的第一定位卡頭扣合、前叉定位扣的後緣與自行車前輪門上設置的第二定位卡頭壓合。
如上所述的旅行箱式摺疊自行車前後輪的收放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自行車前輪門上設置有前輪門搭蓋,前輪門搭蓋軸接於自行車剛性外殼上,前輪門搭蓋與自行車前輪門搭合而鎖定。
如上所述的旅行箱式摺疊自行車前後輪的收放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自行車後叉上設置有鏈條穿過的傾斜形孔。
如上所述的旅行箱式摺疊自行車前後輪的收放裝置,其特徵在於自行車剛性外殼上連接有提把。
具有本實用新型所述裝置的自行車,設計合理,美觀大方,構思巧妙、各部件間配合協調,可實施性強,箱體取代主車架的結構,使其一物多用,為人類生活提供了一種方便的交通工具。
圖1是本實用新型摺疊狀態自行車各部件所處位置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騎行狀態自行車各部件所處位置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前叉定位扣的平面形狀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請參見附圖1至附圖3,提供一種旅行箱式摺疊自行車前後輪的收放裝置,它的自行車前支架的下半部分1與自行車前叉2活動連接,將自行車龍頭和把手沿與其連接的自行車的前支架上半部分3的軸4摺疊,使自行車龍頭和把手與前支架上半部分3平行且適配,再將前支架的上半部分3縮入到前支架的下半部分1後、擱置於自行車前叉2的側面;前叉2與自行車前輪5連接,前叉2上用作第一支點的第一旋轉軸6設置在箱體的剛性外殼7上;後叉8與自行車後輪9連接,後叉8上用作第二支點的第二旋轉軸10與自行車牙盤11和可摺疊的腳蹬的軸心重合併設置在箱體的剛性外殼7上;通過第一旋轉軸6收於箱體12內的自行車前輪5、通過第二旋轉軸10收於箱體12內的後輪9、前支架上半部分3、與前支架上半部分3聯接的被摺疊後的自行車龍頭和把手、與前支架上半部分3聯接的前支架的下半部分1共同佔用的空間,與箱體12內容腔的形狀、大小相配合。
所述自行車前支架的下半部分1容置在前叉2的軸套13內。
所述自行車前叉2的兩個軸套13,與自行車左側前支架下半部分1和自行車右側前支架下半部分對應設置。
所述自行車左側前支架下半部分1與自行車左側龍頭及把手、左側前支架上半部分3對應設置;自行車右側前支架下半部分與自行車右側龍頭及把手、右側前支架上半部分對應設置;經摺疊後,所述自行車左側前支架下半部分1與自行車左側龍頭及把手、左側前支架上半部分3、自行車右側前支架下半部分與自行車右側龍頭及把手、右側前支架上半部分置於自行車前輪5的兩側。
所述自行車剛性外殼7上設置有前輪門14和後輪門15,剛性外殼7上連接有摺疊式活動鞍座16;後叉8上設置的減震器17可與後輪門15上對應設置的減震器接頭18連接而固定。
所述自行車剛性外殼7上設置有前叉定位扣19,前叉定位扣19的前緣20與前叉2上設置的第一定位卡頭21扣合、前叉定位扣19的後緣22與自行車前輪門14上設置的第二定位卡頭23壓合。
所述自行車前輪門上設置有前輪門搭蓋24,前輪門搭蓋軸25接於自行車剛性外殼7上,前輪門搭蓋24與自行車前輪門14搭合而鎖定。
所述自行車後叉8上設置有鏈條26穿過的傾斜形孔27。
所述自行車剛性外殼7上連接有提把28。
經上述設置完成後的自行車剛性殼體7因設置有第一旋轉軸6和第二旋轉軸10,因此,在剛性殼體7上覆蓋有一裝飾材料做成的保護層,該保護層的邊沿經壓合與剛性殼體7形成一整體。
本實用新型所述剛性殼體7實施時,將其製作成圈鋼板,使其堅固耐用、承載負荷達到涉重要求120公斤以上。
具有本實用新型所述裝置的使用方法將處於箱式狀態的自行車放置於地上,打開前輪門14,放下前輪5,用前叉定位扣19卡住第一定位卡頭21,然後關上前輪門14,放下前輪門搭蓋24,前輪門14上設置的第二定位卡頭23卡住前叉定位扣19,形成環環相扣;這樣,將前叉2牢固地鎖定;避免因騎行時,震蕩脫扣而引發事故;依次從位於前叉2的軸套內拔出前支架下半部分1、前支架上半部分3,從前支架上半部分3內拔出自行車龍頭和把手旋轉90度後固定,其前支架上半部分3和前支架下半部分1及自行車龍頭和把手的固定設置因與本實用新型無關,不予描述;打開後輪門15,放下後輪9,關上後輪門15,將位於後叉8上的減震器17與後輪門15上設置的減震器接頭18連接,固定住後輪9,將搭接在剛性殼體7上鞍座16組件打開並支撐,鞍座16的結構及使用方法也因與本實用新型主題無關,不予描述,經上述動作完成後,該箱式結構的自行車就進入了可騎行狀態,不使用時,逆上述動作完成操作,即可將處於可騎行狀態的自行車復原成箱式狀態的自行車。
在後叉8上設置用於固定減震器接頭18設置的卡座。當自行車處於摺疊狀態時,用於固定減震器17。
為了方便騎行,具有本實用新型所述裝置的自行車採用了免充氣輪胎,以示與普通輪胎相區別,減少車輛使用中的維修量。
為了便於攜帶,具有本實用新型所述裝置的自行車採用輕質金屬合金材料製作,如鋁鎂合金,鈦鎂合金製作。
具有本實用新型所述裝置的自行車尤其適合於製作成中高檔的自行車供人們使用。
權利要求1.旅行箱式摺疊自行車前後輪的收放裝置,其特徵在於自行車前叉上用作第一支點的第一旋轉軸設置在箱體的剛性外殼上;後叉上用作第二支點的第二旋轉軸與自行車牙盤和可摺疊的腳蹬的軸心重合也設置在箱體的剛性外殼上;通過第一旋轉軸收於箱體內的自行車前輪、通過第二旋轉軸收於箱體內的後輪、前支架上半部分、與前支架上半部分聯接的被摺疊後的自行車龍頭和把手、與前支架上半部分聯接的前支架的下半部分共同佔用的空間,與箱體內容腔的形狀、大小相配合。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旅行箱式摺疊自行車前後輪的收放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自行車前支架的下半部分與自行車前叉活動連接,將自行車龍頭和把手沿與其連接的自行車的前支架上半部分的軸摺疊,使自行車龍頭和把手與前支架的上半部分平行且適配,再將前支架的上半部分縮入到前支架的下半部分後、擱置於自行車前叉側;前叉與自行車前輪連接,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旅行箱式摺疊自行車前後輪的收放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自行車前支架的下半部分容置在前叉的軸套內。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旅行箱式摺疊自行車前後輪的收放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自行車前叉的軸套設置為兩個。與自行車左側前支架下半部分、自行車右側前支架下半部分對應設置。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旅行箱式摺疊自行車前後輪的收放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自行車左側前支架下半部分與自行車左側龍頭及把手、左側前支架上半部分對應設置;自行車右側前支架下半部分與自行車右側龍頭及把手、右側前支架上半部分對應設置;經摺疊後,所述自行車左側前支架下半部分與自行車左側龍頭及把手、左側前支架上半部分、自行車右側前支架下半部分與自行車右側龍頭及把手、右側前支架上半部分置於自行車前輪的兩側。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旅行箱式摺疊自行車前後輪的收放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自行車剛性外殼上設置有前輪門和後輪門,剛性外殼體外連接有摺疊式活動鞍座;後叉上設置的減震器可與後輪門上對應設置的減震器接頭連接而固定。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旅行箱式摺疊自行車前後輪的收放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自行車剛性外殼上設置有前叉定位扣,前叉定位扣的前緣與前叉上設置的第一定位卡頭扣合、前叉定位扣的後緣與自行車前輪門上設置的第二定位卡頭壓合。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旅行箱式摺疊自行車前後輪的收放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前輪門上設置有前輪門搭蓋,前輪門搭蓋軸接於自行車剛性外殼上,前輪門搭蓋與自行車前輪門搭合而鎖定。
9.如權利要求1、2、3、6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旅行箱式摺疊自行車前後輪的收放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自行車後叉上設置有鏈條穿過的傾斜形孔。
10.如權利要求1至8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旅行箱式摺疊自行車前後輪的收放裝置,其特徵在於自行車剛性外殼上連接有提把。
專利摘要旅行箱式摺疊自行車前後輪的收放裝置,自行車前叉上用作第一支點的第一旋轉軸設置在箱體的剛性外殼上;後叉上用作第二支點的第二旋轉軸與自行車牙盤和可摺疊的腳蹬的軸心重合併設置在箱體的剛性外殼上;通過第一旋轉軸收於箱體內的自行車前輪、通過第二旋轉軸收於箱體內的後輪、前支架上半部分、與前支架上半部分聯接的被摺疊後的自行車龍頭和把手、與前支架上半部分聯接的前支架的下半部分共同佔用的空間,與箱體內容腔的形狀、大小相配合;該裝置的自行車,設計合理,美觀大方,構思巧妙、各部件間配合協調,箱體取代主車架的結構,具有一物多用的功能。
文檔編號B62K15/00GK2897798SQ200620102960
公開日2007年5月9日 申請日期2006年4月21日 優先權日2006年4月21日
發明者王歡 申請人:王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