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針後貼組合的製作方法
2023-04-24 21:24:06 2
專利名稱:一種針後貼組合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針後貼組合。
背景技術:
目前的針後貼只有單獨的一片,揭口側為隔離紙與基材組合,在使用時每次需雙手操作才能將針後貼取出,使用不便,作業效率低。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針後貼組合,它不但攜帶方便,而且使用也很方便。本實用新型採用了以下技術方案一種針後貼組合,所述的針後貼組合包括若干 片針後貼,每片針後貼包括基材層、隔離層I和隔離層II,基材層內表面的中間部分粘貼有吸水墊,基材層的上部為揭口側,揭口側為基材層摺疊而成的揭口隔離層,揭口隔離層將揭口側與隔離層I分離,在基材層內表面塗有膠黏層,基材層和膠黏層的長度長於吸水墊,隔離層I的上部向上延伸,延伸部分的隔離層I反面通過膠層與隔離層II粘貼,若干針後貼是通過隔離層I的延伸部分連成一體,每片針後貼的基材層是分開。所述的針後貼組合中包括5片針後貼。所述的基材層為無紡布或PE、PU、PVC薄膜。所述的隔離層I為隔離紙,隔離紙為單矽離型紙。所述的隔離層II為隔離紙,隔離紙為單矽離型紙。所述的膠黏層為醫用壓敏膠,膠層為壓敏膠。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發明的針後貼一般採用5張為I組,反面設有隔離層II和膠層,撕開隔離層II通過膠層可以固定在治療臺和診療臺上,這樣實現單手操作,方便使用。另外各片針後貼基材分開,通過隔離層延伸部分連成一體。可以單獨使用,提高作業效率。本實用新型基材層的上部為揭口側,為基材層摺疊而成揭口隔離層,這樣便於將基材層和吸水墊從隔離層上剝離。
圖I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的A-A剖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5片針後貼連接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在圖I、圖2和圖3中,本實用新型為一種針後貼組合,所述的針後貼組合包括5片針後貼,每片針後貼包括基材層I、隔離層I 2和隔離層II 6,隔離層I 2為隔離紙,隔離紙為單矽離型紙,基材層I為無紡布或PE、PU、PVC薄膜,基材層I內表面的中間部分粘貼有吸水墊3,基材層I的上部為揭口側,揭口側為基材層I摺疊而成的揭口隔離層,揭口隔離層將揭口側與隔離層I 2分離,在基材層I內表面塗有膠黏層4,基材層I和膠黏層4的長度長於吸水墊3,膠黏層4為醫用壓敏膠,膠層5為壓敏膠,隔離層I 2的上部向上延伸,延伸部分的隔離層I 2反面通過膠層5與隔離層II 6粘貼,若干針後貼是通過隔離層I 2的延伸部分連成一體,每片針後貼的基材層I是分開。·
權利要求1.一種針後貼組合,其特徵是所述的針後貼組合包括若干片針後貼,每片針後貼包括基材層(I)、隔離層I (2)和隔離層II (6),基材層(I)內表面的中間部分粘貼有吸水墊(3),基材層⑴的上部為揭口側,揭口側為基材層⑴摺疊而成的揭口隔離層,揭口隔離層將揭口側與隔離層I (2)分離,在基材層(I)內表面塗有膠黏層(4),基材層(I)和膠黏層(4)的長度長於吸水墊(3),隔離層1(2)的上部向上延伸,延伸部分的隔離層1(2)反面通過膠層(5)與隔離層II (6)粘貼,若干針後貼是通過隔離層I (2)的延伸部分連成一體,每片針後貼的基材層(I)是分開。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針後貼組合,其特徵是針後貼組合中包括5片針後貼。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針後貼組合,其特徵是所述的基材層(I)為無紡布、PE、PU或PVC薄膜。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針後貼組合,其特徵是所述的隔離層1(2)為隔離紙,隔離紙為單矽離型紙。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針後貼組合,其特徵是所述的隔離層II(6)為隔離紙,隔離紙為單矽離型紙。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針後貼組合,其特徵是所述的膠黏層(4)為醫用壓敏膠,膠層(5)為壓敏膠。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針後貼組合,所述的針後貼組合包括若干片針後貼,每片針後貼包括基材層(1)、隔離層I(2)和隔離層II(6),基材層(1)內表面的中間部分粘貼有吸水墊(3),基材層(1)的上部為揭口側,揭口側為基材層(1)摺疊而成的揭口隔離層,揭口隔離層將揭口側與隔離層I(2)分離,在基材層(1)內表面塗有膠黏層(4),基材層(1)和膠黏層(4)的長度長於吸水墊(3),隔離層I(2)的上部向上延伸,延伸部分的隔離層I(2)反面通過膠層(5)與隔離層II(6)粘貼,若干針後貼是通過隔離層I(2)的延伸部分連成一體,每片針後貼的基材層(1)是分開。本實用新型不但攜帶方便,而且使用也很方便。
文檔編號A61F13/02GK202568629SQ20112057752
公開日2012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31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31日
發明者王文, 黃愛軍, 萬長春, 鄒華, 周仕才 申請人:泰州市精衛醫療器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