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體控制閥的製作方法
2023-05-22 12:19:16 2
專利名稱:流體控制閥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流體控制閥組件,其用於控制流體管道內流動的流體流的。
背景技術:
提供帶有廢氣再循環裝置(EGR裝置)的排氣系統是已知的。在這些裝置中,在車輛的排氣系統內流動的車輛廢氣與在進氣管內流動的進氣混合,從而降低氣體溫度。由此,減少了廢氣中的有害成分(例如氮氧化物)。然而,廢氣的這種再循環(即返回)會引起內燃機的輸出及驅動性能的降低。因此,調整再循環的廢氣從排氣管到進氣管的體積是必要的。
針對這種需求,已經提出了這樣的排氣系統,它包括廢氣再循環體積控制閥(EGR控制閥),該控制閥可控地改變廢氣再循環通道的開口面積以調整再循環的廢氣的體積。這種傳統的EGR控制閥的一個例子包括安裝在閥軸頂端的蝶形閥,而且傳遞驅動器(例如,帶有齒輪減速機構的電機)的轉動動作以使蝶形閥圍繞閥軸在打開位置和關閉位置之間進行轉動。更具體地,一個圓形環槽形成在蝶形閥的外圍面,密封環被裝配在此密封環槽內,當閥被關閉時防止高溫流體的洩漏。換句話說,當所述閥被關閉時,密封環徑向擴張,緊靠在圓形管狀的襯墊的內周面(即密封表面)上進行密封,所述襯墊容納蝶形閥。
由於密封環和襯墊之間的熱膨脹差異,所述密封環可能被彎曲。為了減少彎曲的可能性,在密封環內設置徑向切口間隙。然而,多個密封環被彼此重疊放置,而且密封環相對彼此轉動,使得每個環上的切口間隙不能對準。因此,通過切口間隙的流體洩漏是不可能的。此外,還可在兩個密封環之間設置支撐環以防止流體通過密封環槽的底部以及通過所述切口間隙洩漏。(例如參見日本專利公開文獻No.60-245880)。
然而,這種類型的EGR控制閥是昂貴的,因為其中包括多個昂貴的密封環以及支撐環。此外,維持密封環相對彼此轉動需要昂貴的部件。而且,為了將支撐環安裝在密封環槽內,兩個蝶形板的底面被安裝成彼此緊密接觸,以構成一個圓形的圓盤狀蝶形閥。即,蝶形閥由兩個蝶形板的兩部分構成。這使得結構複雜而且增加了零件的數量。因此,裝配被複雜化,成本增加。
發明內容
一方面,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控制流體流量的流體控制閥組件。所述閥部件包括限定流體通道的外殼和帶有環狀槽的閥。所述閥被放置在流體通道內。此外,所述閥具有用於允許流體在流體通道內流動的打開位置,具有用於降低流體在流體通道內流量的關閉位置。所述閥部件還包括密封環,該密封環具有在其外徑和內徑之間延伸的間隙,而且密封環包括一對軸向相對的側表面。所述密封環設置在所述槽內,當所述閥處於關閉位置時,密封環靠著所述外殼進行密封,因此減少流體流過外殼的流量。此外,所述閥部件包括設置在位於密封環的一個軸向側表面附近的槽內的支撐環,從而當所述閥處於關閉位置時阻礙流體流過密封環的間隙。
另一方面,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控制流體流量的流體控制閥組件。所述閥部件包括限定流體通道的外殼和閥,所述閥帶有環狀槽和一對在所述槽的相對側面上的環狀突起部分。所述閥設置在流體通道內。另外,所述閥具有用於允許流體在流體管道內流動的打開位置,而且所述閥具有用於減少流體在流體通道內的流量的關閉位置。所述閥部件還包括密封環,該密封環具有在其外徑和內徑之間延伸的間隙,而且所述密封環設置在所述槽內。當所述閥處於關閉位置時,密封環靠著所述外殼進行密封,以減少流體流過外殼的流量。此外,所述閥部件包括設置在所述槽內的支撐環,從而當所述閥處於關閉位置時,阻礙流體流過密封環的間隙。一個環狀突起部分的外徑比另一個環狀突起部分的外徑小。
又一方面,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控制流體流量的流體控制閥組件。所述閥部件包括限定流體通道的外殼和具有設置在流體通道內的環狀槽的閥。所述閥具有用於允許流體在流體通道內流動的打開位置,而且所述閥具有用於減少流體在流體通道內的流量的關閉位置。所述閥部件還包括設置在所述槽內的密封環。當所述閥處於關閉位置時,所述密封環靠著外殼進行密封,從而減少流體流過外殼的流量。一個環狀突起部分的外徑比另一個環狀突起部分的外徑小。
圖1是流體控制閥組件的一個實施例的剖視圖;圖2A是所述流體控制閥組件的一部分的剖視圖;圖2B是所述流體控制閥組件的一部分從下方看時的端視圖;圖3A至3D是所述流體控制閥組件中密封環的各個實施例的局部透視圖;圖4是所述流體控制閥組件中密封環和支撐環的另一個實施例的透視圖;圖5是所述流體控制閥組件中支撐環的另一個實施例的透視圖;和圖6A和6B是帶有圖5的支撐環的流體控制閥組件的剖視圖,
其中圖6A是流體控制閥組件的分解視圖,圖6B是流體控制閥組件的組裝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圖1、圖2A和2B表示流體控制閥組件1的一個實施例。在一個實施例中,流體控制閥組件1被用作廢氣再循環體積控制閥組件。然而,那些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將認識到,流體控制閥組件1能夠用在任何適當的流體控制系統內,而沒有脫離本發明的範圍。
在一個實施例中,流體控制閥組件1用在內燃機中(後面稱作「發動機」),比如用在汽車等車輛中的柴油機中。流體控制閥組件1被流體連接於廢氣再循環管道(沒有畫出),該管道被流體連接於發動機中的排氣通道。在一個實施例中,廢氣再循環管道的上遊端被連接到排氣管的排氣支管,而且廢氣再循環管道的下遊端被連接到進氣管的進氣支管。一部分廢氣(後面稱為「EGR氣體」)被再循環進入進氣管的進氣通道。流體控制閥組件1(後面稱為EGR控制閥組件1)控制流入廢氣再循環通道內的再循環EGR氣體的體積。
該實施例的EGR控制閥組件1包括限定流體通道的外殼2。在所示實施例中,流體通道包括第一和第二廢氣再循環通道15、17。外殼2還限定通道15、17之間的圓柱形襯墊裝配部分10。外殼2還包括設置在第一和第二通道15、17之間的管狀襯墊3。
EGR控制閥組件1還包括設置在外殼2的襯墊3內的蝶形閥4。所述閥4能夠置於打開位置,用於允許流體從第一廢氣再循環通道15流到第二廢氣再循環通道17。所述閥4還能置於關閉位置,用於減少(例如阻止)廢氣的流量。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閥4還能被放置並保持在介於完全打開和完全關閉位置之間的中間位置,用於調整流過通道15、17的流體流量。在圖1中,閥4處於關閉位置。閥部件1還包括閥偏置裝置(沒有畫出),比如復位彈簧,用於將該蝶形閥4偏置到打開位置或者關閉位置中的一個位置。
在所示實施例中,蝶形閥4具有閥軸5,其接受比如電機的驅動器和傳動機構的驅動力。如此,閥軸5被轉動並且保持在位。
此外,圓形的環狀密封環槽6(即,環狀槽6)形成在蝶形閥4的外周面上。密封環7和支撐環8設置在密封環槽6內。
當所述閥4處於關閉位置時,蝶形閥4被設定在與襯墊3的表面大體正交(即垂直)以及和在襯墊3內流動的EGR氣體(即高溫流體)的流動方向正交的方向。由於密封環7在徑向的膨脹,如下面將詳細描述的,在密封環7和襯墊3的表面之間產生密封。
在一個實施例中,由於打開或者關閉蝶形閥4的閥驅動裝置是包括電源單元的電操作的驅動器。所述驅動器包括電機和用於傳遞電機的電機軸(即輸出軸)的轉動動作給閥軸5的傳動機構(例如,齒輪減速機構)。在一個實施例中,比如為不帶電刷的DC電機或者帶電刷的DC電機的直流(DC)電機被用作電機。比如為三相感應電機的交流(AC)電機可被用作電機。齒輪減速機構降低電機的電機軸的轉速,以產生預定減速比,用於傳遞電機的電機輸出軸的轉矩(即驅動力)給閥軸5。在一個實施例中,電機被發動機控制單元(後面稱為「ECU」)激勵和控制。
ECU具有用於執行控制處理和操作處理的CPU,用於存儲各種程序和數據的存儲裝置(即,比如ROM和RAM的存儲器),和包括輸入電路、輸出電路等功能的具有熟知結構的微型計算機。此外,ECU這樣被構成,即當點火開關(沒有畫出)被開啟時,在存儲於存儲器內的控制程序的基礎上電子控制蝶形閥4的打開(即閥開口)程度。在一個實施例中,當點火開關被關閉時,ECU還完成基於控制程序的上述控制。ECU這樣被構成,即來自各種傳感器的傳感信號通過A/D轉換器被轉換,然後被輸入到建立在ECU內的微型計算機。所述微型計算機具有EGR體積傳感器,曲軸角傳感器,加速器位置傳感器,氣體流量計,冷卻水溫度傳感器,和連接到它的其它傳感器。
所述外殼2通過壓鑄法由鋁合金形成為特定的形狀。外殼2具有通過廢氣再循環管道連接到排氣支管的入口側開口端,和通過廢氣再循環通道連接到進氣支管(或者緩衝罐或者節流閥體)的出口側開口端。外殼2通過使用緊固件(沒有畫出),比如螺釘,被固定到發動機的廢氣再循環管道或者進氣管道。
另外,還包括轉動地支撐閥軸5的圓柱形閥軸承件13,閥軸5通過比如為襯套11或者球軸承的軸承件以及比如為橡膠密封的油密封12或者比如為橡膠密封的襯墊(packing),與蝶形閥4一體地轉動。此外,冷卻水管(沒有畫出)被連接到外殼2,用於通過冷卻水循環管道14使發動機冷卻水在具體的溫度範圍(例如75℃到80℃)內進行循環。例如,循環管道14內藏在完全關閉的閥位置附近或者圍繞襯墊裝配部分10或者圍繞閥軸軸承件13。
襯墊3是形成廢氣再循環管道的一部分的圓柱形件,並且以這樣的方式容納蝶形閥4,即蝶形閥4能夠自由地打開和關閉。在一個實施例中,襯墊3由抵抗高溫的耐熱材料(比如不鏽鋼)製成。襯墊3限定了廢氣再循環管道16(即流體通道),其流體連通廢氣再循環通道15、17。襯墊3的內徑表面限定了密封環座表面19(即圓柱形徑向表面)。當所述閥4處於關閉位置時,如後面詳細描述的,密封環7靠著密封環座表面19進行密封。
蝶形閥4是由耐熱材料(比如不鏽鋼)製成的蝶型轉動閥。所述閥4大致為圓形和盤形,並且控制要與流進進氣管的進氣混合的EGR氣體的EGR體積。基於來自ECU的控制信號,蝶形閥4從完全關閉的閥位置到完全打開的閥位置連續地或者逐步地被關閉和打開,以改變廢氣再循環通道16的開口面積,從而控制EGR體積。在完全關閉的閥位置(例如,θ=0°),蝶形閥4的外徑向側端面(即閥的外周面)和襯墊3的內周面之間的間隙最小。由此,當閥被完全關閉時,EGR氣體的洩漏體積是最小的(即流量被減少)。此外,在打開的閥位置(例如θ=70°至90°),蝶形閥4的外徑向側端面和襯墊3的內周面之間的間隙最大。由此,當閥被完全打開時,EGR氣體的洩漏體積是最大的(即流量被增加)。
此外,如圖2A所示,密封環槽6(即周向槽或者環狀槽)在周向方向連續地形成在蝶形閥4的外徑表面的端面上。密封環7被安裝在密封環槽6內,並且當被安裝後能夠在徑向和軸向運動。
如圖2A所示,一對第一和第二環狀突起部分24、25(即環狀槽壁)被內藏在與密封環槽6相對側上、位於蝶形閥4的外徑向側端部(閥的外周向部分)的位置。更具體地,閥4包括下遊突起部分24和上遊突起部分25。因此,密封環槽6包括通常面向上遊的上遊表面21,通常面向下遊的下遊表面22,和通常面向徑向外部的底表面23。在圖2A的剖視圖中,上遊和下遊表面21、22大體垂直於底表面23。在所示實施例中,上遊突起部分25的外經R』(即上遊壁的高度)小於下遊突起部分24的外徑R(即下遊壁的高度)。
閥軸5由耐熱材料(例如不鏽鋼)整體製成,並且通過外殼2的閥軸承件13可轉動地或者可滑動地被支撐。齒輪減速機構的閥側齒輪(沒有畫出)在閥軸5的軸向被固定到另一端部(即在與閥側相對的端部部分上)。閥軸5的一端軸向通過孔26穿過軸,並且突出(即,被露出)進入廢氣再循環通道16、17,該孔26形成在外殼2的襯墊裝配部分10內。通過固定裝置,比如焊接,用於固定和安裝蝶形閥4的閥安裝部分形成在閥軸5的軸向的一端。在圖1所示的實施例中,閥軸5被連接到蝶形閥4,於是閥軸5和蝶形閥4(當處於關閉位置時)彼此相互處於正的銳角。
密封環7由耐熱材料(比如不鏽鋼)製成並且採用圓形環的形狀。密封環7包括外徑表面33和內徑表面34。外徑表面33足夠大,以至於從密封環槽6徑向突出。內徑表面34足夠小,以至於可以移動地容納在密封環槽6內。另外,密封環7包括下遊軸向側表面31和上遊軸向側表面32。密封環7的厚度(即軸向側表面31,32之間的距離)小於槽6的長度,於是密封環7能夠在槽6內軸向運動。
當閥4處於關閉位置時,外徑表面33靠著襯墊3的密封環座表面19進行密封。由此,密封環7減少(例如阻止)流過廢氣再循環通道16的廢氣流量,如下面更詳細地說明的。
如圖2B所示,密封環7包括在外徑表面33和內徑表面34之間延伸的切口間隙35。由此,密封環7通常成C形。由於密封環7和襯墊3之間在熱膨脹係數上的差異,切口間隙35允許密封環7膨脹和收縮。
切口間隙35可以具有任何適當的形狀。例如,圖3A-3D畫出了切口間隙35的四種不同的實施例。例如,密封環7的相對端部可以形成為對接接頭(圖3A),搭接接頭(圖3B),楔形接頭(圖3C),或者搭接接頭(圖3D)。此外,由外徑表面33和軸向側表面31、32之間的交叉限定的邊緣可以是削邊的或者彎曲的,以促進閥4的打開和關閉。
支撐環8由耐熱材料(比如不鏽鋼)製成並且具有圓環形狀。支撐環8包括外徑表面43,內徑表面44,下遊軸向側表面41,和上遊軸向側表面42。支撐環8在槽6內可移動地被支撐,使得外徑表面43從槽6的內徑向突出。內徑表面44和支撐環8的厚度是這樣的,即使得支撐環8能夠在槽6內徑向和軸向地移動。支撐環8設置在槽6內靠近密封環7的下遊軸向側表面31的位置。如圖2A所示,支撐環8的外徑表面43的直徑小於密封環7的外徑表面33的直徑。
如圖2A和2B所示,當閥4處於關閉位置時,支撐環8至少部分地阻礙密封環7的切口間隙35,以阻礙(例如阻止)流過間隙35的流體流量。此外,支撐環8的下遊軸向側表面41抵靠(例如密封)閥4的上遊表面21,而且支撐環8的上遊軸向側表面42抵靠密封環7的下遊軸向側表面31。
在圖2B所示的實施例中,支撐環8還包括在外徑表面43和內徑表面44之間徑向延伸的細槽45。如圖所示,細槽45在X方向比密封環7的間隙35狹窄。細槽45足夠狹窄以至於顯著地抑制(即防止洩漏)在此流過的EGR氣體。在圖2B所示的實施例中,細槽45和間隙35在軸向對齊。然而,在圖4所示的另一個實施例中,細槽45和間隙35在軸向沒有對齊。更具體地,支撐環8和密封環7繞著軸線彼此轉動大約180度,於是細槽45和間隙35間隔大約180度並且在軸向不對齊。
接著,將簡要地說明本實施例的廢氣再循環裝置的操作。
當發動機被啟動並且發動機的缸蓋的進氣口的進氣閥被打開時,由空氣濾清器過濾的進氣通過進氣管和節流閥體並被分配給相應汽缸的進氣支管,然後被吸入到發動機相應汽缸的燃燒室。進氣被壓縮直到溫度上升到燃燒溫度,然後燃料被噴出並點燃。在燃燒室內產生的燃燒氣體從缸蓋的排氣口被排出,並且通過排氣支管和排氣管被排出。
電源通過ECU被供應給電機,將蝶形閥4打開至預定閥打開位置(即轉角)。更具體地,電機的電機軸被轉動。當電機的驅動力(即電機輸出軸轉矩)被傳遞給閥軸5時,閥軸5轉動特定的轉角。由此,蝶形閥4被轉動並且在蝶形閥4被打開的方向被驅動。然後,至少一部分廢氣(EGR氣體)流過在發動機的排氣管內形成的排氣通道、廢氣再循環通道、外殼2的廢氣再循環通道15、襯墊3的廢氣再循環通道16、外殼2的廢氣再循環通道17、廢氣再循環管內的廢氣再循環通道,然後流經進氣支管。
從外殼2的廢氣再循環通道17被引入進氣支管的EGR氣體與從節流閥體被引入進氣支管的進氣混合。通過來自進氣量傳感器(即空氣流量計)、進氣溫度傳感器和EGR體積傳感器的檢測信號,預定的EGR體積被維持在預定值。由此,為了降低排放,蝶形閥4的閥開口被控制,以按照發動機的操作狀態保持EGR體積,而且進氣與再循環進入進氣支管的EGR氣體混合。
與此對照,當電機的電源供應被終止時,通過閥偏置裝置的偏置力將蝶形閥4返回到完全關閉的閥位置(圖1)。由此,密封環7的密封環外徑表面33被置於襯墊3的密封環座表面19附近,並且靠著該表面進行密封。在一個實施例中,密封環7的熱膨脹係數是這樣的,即密封環7由於升高的溫度而徑向膨脹,並且來自密封環7的靠在環座表面19上的拉力維持兩者之間的密封。在圖2A所示的實施例中,在支撐環8和座表面19之間保持著間隙,而且只有密封環7靠著座表面19密封。
此外,當閥4處於關閉位置時,密封環7由於EGR氣體的壓力(即廢氣壓力)而在密封環槽6中沿軸向向下遊移動。結果,密封環7的下遊密封環側表面31被壓在上遊支撐環側表面42上(即抵靠密封),而且下遊支撐環側表面41被壓到上遊槽壁表面21(即抵靠密封)。因此,當閥被完全關閉時,由於EGR壓力作用密封環7和支撐環8的軸向運動以及由於密封環7在徑向的熱膨脹,通道16被密封。
如所述的,切口間隙35設置在密封環7內。然而,通過切口間隙35的EGR氣體的洩漏被限制(例如被防止),原因是支撐環8與密封環7重疊並且阻礙這樣的流動。因此,通過切口間隙35的EGR氣體的洩漏是不可能的,而且EGR氣體不會與進氣混合。
因此,減少了零件數量,於是簡化了裝配並降低了成本。具體地,只有一個密封環7被用於抵靠襯墊3的座表面19密封。此外,只包含一個支撐環8。
此外,如上所述,上遊突起部分25的外徑R』(即上遊壁的高度)小於下遊突起部分24的外徑R(即下遊壁的高度)。由此,密封環7更好地暴露在EGR氣體中並且接受氣體的壓力(即廢氣壓力)。因此,密封環7和支撐環8更容易在軸向因為氣體壓力而移動。相應地,密封作用被增強。
現在參照圖5,6A,6B,說明另一個控制閥組件1的實施例。對應於上述部件的部件在圖中具有相應的序號。
在所示實施例中,支撐環8在圓周方向是連續的。換句話說,支撐環8不包括上述實施例的細槽45。
此外,閥4包括主體4a和可拆卸地連接到主體4a的擋板(retainer)4b。主體4a包括上述的下遊突起部分24,擋板4b包括上述的上遊突起部分25。換句話說,槽6被限定在主體4a和擋板4b之間。因此,密封環7和支撐環8設置在主體4a和擋板4b之間。
在所示實施例中,主體4a和擋板4b螺紋連接。更具體地,主體4a包括陽螺紋,擋板4b包括用於螺紋連接主體4a和擋板4b以及從連接主體4a解除連接的陰螺紋。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密封環7直接靠著通道16的內徑表面密封,而不包括襯墊3。因此,零件的數量進一步被減少,由此降低了成本並簡化了裝配。
此外,在一個實施例中,蝶形閥4通過使用緊固件,比如緊固螺釘或者固定螺栓,被擰緊固定到閥軸5。
此外,在一個實施例中,用於打開或者關閉閥4的閥驅動裝置是具有電磁型或電動型負壓控制閥的負壓操作驅動器,或者是比如為電磁流體控制閥的電磁型操作驅動器。因此,比如為彈簧的偏置裝置是不必要的。
另外,在上述實施例中,蝶形閥4圍繞閥軸5的中心旋轉軸轉動。然而,應當意識到,其它的閥,比如平板閥,提升閥,雙口閥,或者迴轉閥也可以用作所述的閥。
在上述公開的實施例中,外殼2被連接到廢氣再循環管道的中間。然而,外殼可以構成進氣管的一部分和發動機的廢氣再循環管道的一部分。此外,外殼可以構成排氣管的一部分和發動機的廢氣再循環管道的一部分。此外,本發明的閥可以應用於進氣控制閥,比如用於控制吸入到發動機的燃燒室內的進氣量的節流閥,用於控制從發動機的燃燒室排放的廢氣量的廢氣控制閥,和/或用於控制經過節流閥的進氣量的空轉轉速控制閥。進一步,本發明的閥可以應用到控制流體比如氣體和液體的流速的流體控制閥的閥體(即流速控制閥)。
在上述實施例中,流體控制閥被用作用於控制流體比如EGR氣體(即高溫流體)的流量的EGR控制閥1。然而,流體控制閥不需要被限定為這樣的流體流量控制閥,而還可以用作流體通道打開/關閉閥,流體通道開關閥,和流體壓力控制閥。此外,本發明的流體控制閥可以用作進氣流量控制閥,比如滾流(tumble)控制閥和渦流控制閥,以及用作進氣變動閥,用於改變通道長度或者進氣通道的橫截面積。
本發明已經以示例的方式進行了說明。應當理解,使用的術語意圖在於詞語的說明性質而不是用於限定的性質。本發明的許多改進和變動按照上述教導是可能發生的。因此,在權利要求的範圍內,除了具體描述的外,本發明可以進行實施。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控制流體流量的流體控制閥組件,包括限定流體通道的外殼;具有環狀槽的閥,所述閥設置在流體通道內,其中所述閥具有用於允許流體在流體通道內流動的打開位置,還具有用於降低流體在流體通道內的流量的關閉位置;密封環,其具有在所述密封環的外徑和內徑之間延伸的間隙,其中密封環包括一對相反的軸向側表面,其中密封環設置在所述槽內,並且當所述閥處於關閉位置時,密封環抵靠著所述外殼密封,以便減少流過外殼的流體流量;和支撐環,其設置在所述槽內、靠近密封環的一個軸向側表面,於是當所述閥處於關閉位置時,阻礙流過密封環間隙的流體流量。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流體控制閥組件,其中所述支撐環包括在支撐環的外徑和內徑之間延伸的細槽。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流體控制閥組件,其中所述支撐環包括下遊軸向側表面和上遊軸向側表面;其中所述槽包括上遊表面;其中當所述閥處於關閉位置時,支撐環的所述上遊軸向側表面抵靠密封環的軸向側表面之一,所述下遊軸向側表面抵靠所述槽的上遊表面。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流體控制閥組件,其中所述細槽和間隙沿軸向不對齊。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流體控制閥組件,其中所述細槽比密封環的所述間隙窄。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流體控制閥組件,其中所述支撐環包括外徑和內徑,其中支撐環的外徑比密封環的外徑小。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流體控制閥組件,其中所述支撐環在周向方向是連續的。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流體控制閥組件,其中所述閥包括主體和可拆卸地連接到主體的擋板,其中所述支撐環和密封環被連接到閥,位於主體和擋板之間。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流體控制閥組件,其中所述擋板通過螺紋連接到所述主體。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流體控制閥組件,其中所述密封環具有熱膨脹係數,當所述閥處於關閉位置時,密封環在徑向膨脹以密封外殼。
11.一種用於控制流體流量的流體控制閥組件,包括限定流體通道的外殼;閥,其具有環狀槽以及一對位於所述槽的相對側上的環狀突起部分,所述閥設置在流體通道內,其中所述閥具有用於允許流體在流體通道內流動的打開位置,還具有用於降低流體在流體通道內的流量的關閉位置;密封環,其具有在密封環的外徑和內徑之間延伸的間隙,其中密封環設置在所述槽內,並且當所述閥處於關閉位置時,密封環抵靠著所述外殼密封,於是減少流過外殼的流體流量;和支撐環,其設置在所述槽內,於是當所述閥處於關閉位置時,阻礙流過密封環間隙的流體流量;其中一個環狀突起部分的外徑小於另一個環狀突起部分的外徑。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流體控制閥組件,其中當所述閥處於關閉位置時,所述支撐環設置在密封環的下遊;當所述閥處於關閉位置時,其中一個環狀突起部分設置在所述支撐環和密封環的上遊;和當所述閥處於關閉位置時,另一個環狀突起部分設置在所述支撐環的下遊。
13.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流體控制閥組件,其中所述密封環具有熱膨脹係數,於是當所述閥處於關閉位置時,密封環在徑向膨脹以密封外殼。
14.一種用於控制流體流量的流體控制閥組件,包括限定流體通道的外殼;具有環狀槽的閥,所述閥設置在流體通道內,其中所述閥具有用於允許流體在流體通道內流動的打開位置,以及具有用於降低流體在流體通道內的流量的關閉位置;和設置在所述槽內的密封環,其中當所述閥處於關閉位置時,密封環抵靠著所述外殼密封,於是減少流過外殼的流體流量;其中一個環狀突起部分的外徑小於另一個環狀突起部分的外徑。
15.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流體控制閥組件,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密封環下遊的所述槽內的支撐環,其中當所述閥處於關閉位置時,所述密封環抵靠著所述支撐環密封,而且所述支撐環抵靠著所述閥的環狀突起部分之一密封。
16.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流體控制閥組件,其中所述密封環具有熱膨脹係數,於是當所述閥處於關閉位置時,密封環在徑向膨脹以密封外殼。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流體控制閥組件,其包括外殼,具有環狀槽的閥,和具有在外徑和內徑之間延伸的間隙的密封環。所述密封環包括一對相反的軸向側表面並且設置在所述槽內。當所述閥處於關閉位置時,所述密封環抵靠著外殼密封。所述閥組件還包括支撐環,其設置在槽內靠近密封環的軸向側表面之一,於是當所述閥處於關閉位置時,阻礙流過密封環間隙的流體流量。
文檔編號F02M25/07GK1924338SQ200610125749
公開日2007年3月7日 申請日期2006年8月29日 優先權日2005年8月30日
發明者島根修, 難波邦夫 申請人:株式會社電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