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乾燥房的製作方法
2023-05-13 04:49:36 2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新型乾燥房,屬於乾燥機構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
烘房是一種用於烘烤產品的設備,其在農副產品加工和藥材行業等方面有廣泛的應用。傳統的烘房主要依靠煤爐加熱,並通過循環風機把熱空氣吹送至房內的每個角落,從而實現對房內的產品進行烘烤,由於使用煤炭進行加熱,該設備不僅能耗高、汙染環境嚴重,而且操作繁瑣,勞動強度大。一些產品通過高溫乾燥後產品質量達不到自然風乾的效果。
為解決上述問題,近年來出現了熱泵式烘房,其主要包括蒸發器、壓縮機、冷凝器和節流裝置,通過讓工質不斷完成蒸發(吸取室外環境中的熱量)→壓縮→冷凝(在室內烘乾中放出熱量)→節流→再蒸發的熱力循環過程,從而將外部低溫環境裡的熱量轉移到烘乾房中,對房內的產品進行燒烤。熱泵式烘房相比於傳統的依靠煤加熱的烘房,更加環保和節能,可適應不同乾燥工藝的要求,但該結構的烘房大多採用風扇直排進排溼,雖然排溼效果明顯,但熱能得不到循環利用,造成能源浪費;也不能提供低溫抽乾的功能。
技術實現要素:
: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新型乾燥房。
本發明的一種新型乾燥房,它包含熱房、冷房、隔板、控制電箱、熱循環變換器、抽溼管道、入風管道、調節風門、高速離心風機、排溼管道、副機、高速高溫風機、主機、抽溼機組;所述熱房與冷房之間設置有隔板,所述冷房的側壁上安裝有控制電箱,所述熱房內分別穿接有抽溼管道、入風管道,所述抽溼管道、入風管道均與熱循環變換器連接,所述熱循環變換器上安裝有調節風門,所述熱循環變換器的排風口上安裝有高速離心風機,所述高速離心風機上安裝有排溼管道,所述熱房的內部分別安裝有副機與高速高溫風機,所述冷房的內部分別安裝有高速高溫風機、主機、抽溼機組。所述的主機通過設備內液態的吸熱工質(冷媒)吸收抽溼機組抽溼運行產生的熱量輸送到熱房的副機上,(即將冷房所需要的冷源轉換到熱房所需要的熱源),從而令熱房產生熱量而冷房達到低溫抽乾的效果,採用此能量回收的方法從而達到高效節能。
作為優選,所述抽溼管道通過卡箍安裝在熱房的內側壁上。
作為優選,所述高速高溫風機為高速高溫九州風機。
作為優選,所述熱房、冷房的前端均設置有進入口。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提供了一種高溫烘乾和低溫抽乾的一體化的乾燥房,其溫度均勻,乾燥周期短,乾燥效率高,烘出的產品質量高,能耗低,生產成本低。
附圖說明:
為了易於說明,本發明由下述的具體實施及附圖作以詳細描述。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俯視圖;
圖3為本發明中熱房內部側視圖;
圖4為本發明中冷房內部側視圖。
圖中:1-熱房;2-冷房;3-隔板;4-控制電箱;5-熱循環變換器;6-抽溼管道;7-入風管道;8-調節風門;9-高速離心風機;10-排溼管道;11-副機;12-高速高溫風機;13-主機;14-抽溼機組。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過附圖中示出的具體實施例來描述本發明。但是應該理解,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並非要限制本發明的範圍。此外,在以下說明中,省略了對公知結構和技術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發明的概念。
如圖1-4所示,本具體實施方式採用以下技術方案:它包含熱房1、冷房2、隔板3、控制電箱4、熱循環變換器5、抽溼管道6、入風管道7、調節風門8、高速離心風機9、排溼管道10、副機11、高速高溫風機12、主機13、抽溼機組14;所述熱房1與冷房2之間設置有隔板3,所述冷房2的側壁上安裝有控制電箱4,所述熱房1內分別穿接有抽溼管道6、入風管道7,所述抽溼管道6、入風管道7均與熱循環變換器5連接,所述熱循環變換器5上安裝有調節風門8,所述熱循環變換器5的排風口上安裝有高速離心風機9,所述高速離心風機9上安裝有排溼管道10,所述熱房1的內部分別安裝有副機11與高速高溫風機12,所述冷房2的內部分別安裝有高速高溫風機12、主機13、抽溼機組14。
進一步的,所述抽溼管道6通過卡箍安裝在熱房1的內側壁上。
進一步的,所述高速高溫風機12為高速高溫九州風機。
進一步的,所述熱房1、冷房2的前端均設置有進入口。
本具體實施方式的工作原理為:乾燥房後面設有熱循環變換器,循環變換器左分別連接有高速離心風機,熱循環變換器通過冷風管道與內部的主機連接,熱循環變換器設有抽溼管道直接連接熱房內部,一臺高速離心機上設有入風管道直接連接烘房內部,另一臺高速離心機上設有排溼管道放置在冷熱烘房頂部。
高溫熱泵組件主要有翅片式蒸發器(主機)、壓縮機、翅片冷凝器(副機)和膨脹閥四部分組成,通過讓工質不斷完成蒸發(吸取冷房環境中的熱量)→壓縮→冷凝(在熱乾燥房中放出熱量)→節流→再蒸發的熱力循環過程,從而將冷房低溫環境裡的熱量轉移到熱乾燥房中,冷媒在壓縮機的作用下在系統內循環流動。它在壓縮機內完成氣態的升壓升溫過程(溫度高達100℃),它進入內機釋放出高溫熱量加熱熱乾燥房內空氣,同時自己被冷卻並轉化為流液態,當它運行到主機後,液態迅速吸熱蒸發再次轉化為氣態,同時溫度可下降至-20℃~-30℃,這時主機周邊的空氣就會源源不斷地將熱量傳遞給冷媒,將冷房空氣降低形成0℃~10℃左右冷房。在空氣溫度較低的時候空氣中的熱能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這是高溫熱泵組件的加熱功能可能提供不了足夠的熱量,影響烘乾的效率。因此,本乾燥房設備中還配置有輔助加熱組件,客戶能根據需要來操作其工作狀態,從而彌補高溫熱泵組件在冷熱天時的發熱和冷卻的差距。
烘乾效率除了依靠加熱組件的快速加溫和良好的內循環風道設計,還依賴該烘乾房設備的排溼功能是否合理。排溼實際上是指用含水低的環境空氣替換含水高的烤房內溼氣,達到排溼乾燥的目的。傳統排溼模式大多為風扇直排,其優點是簡單、方便、排溼效果明顯;其缺點是溫度散失大,浪費能源。本烘乾房設備中使用的排溼組件為熱循環交換器。熱循環交換器是利用主機制熱過程中排出來的高壓乾燥冷風在冷凝器內部與房內通過高溫離心風機抽出的高溫高溼熱風產生非直接接觸式對流,使高溫高溼熱風中的水分在冷凝器中被快速冷凝成水通過排水管和排風口排走,對流後產生的乾燥熱風通過高速離心風機從新回進房內,達到良好的排溼效果,相對傳統風扇直排有著更加高效與節能的效果。
本烘乾設備在烘乾房內設置有溫溼度感應器,時刻監測著房內的溫溼度,同時會根據房內的溫溼度來確定當時所有組件的運行狀態。其中在烘乾機組處於運行狀態而室內溫溼度未能達到排溼條件時,烘乾房除排溼組件外所有組件均全力運行。排溼組件中熱循環交換器通過變頻器控制在低頻率持續運作,這樣有利於控制室內的空氣在升溫過程中由於空氣中的水分逐漸飽和而形成水珠地落在地板上的現象,優化烘乾效果。當房內溫溼度滿足排溼條件時,房內循環風機停止,同時熱循環交換器在額定頻率高速運轉,使房內水分最大限度快速排出,高溫乾燥熱風迅速回進房內,乾燥房內的空氣。排溼動作完成後循環風機再次全力啟動,熱循環交換器重回低頻率運轉,等待下一次的排溼動作信號,如此循環。隨著房內的水分慢慢排出,房內空氣水分不能滿足飽和時,在未有排溼動作信號前,熱循環交換器停止動作,加快房內升溫速度,縮短排溼周期,從而最大程度上提高烘乾效率。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徵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範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