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土木工程地基水處理系統及其處理方法與流程
2023-05-13 07:59:56

本發明涉及土木工程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土木工程地基水處理系統及其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地基的施工建設是施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施工質量的優劣也直接影響著整個工程的質量問題和安全問題,其中建築地基防水問題是建築地基施工過程中所面臨的一個基礎問題。從地基滲漏的幾個原因進行深入分析,就是想通過地基防水處理技術提出最有效措施,旨在不斷的提高地基承載能力、強度、穩定性、保證施工的安全和質量等問題。
但是目前地基水處理系統或者設施在使用時受到諸多外部因素的影響,導致其處理和防潮效果降低,另外受到施工方面的影響,也會出現施工監督不嚴格導致的水處理不到位因素的發生。初次之外,還有受到材料自身隱私的影響,不好的防水和地基建築材料的建構,影響工程後期的整體質量。再次,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建築物整體熱脹冷縮導致的地基滲水現象的發生,還有受到地質因素的影響,環水帶以及地下水流等影響也會導致地基空洞現象的發生。上述諸多因素要求地基在建築的過程中,必須處理好底部防水和防潮作業,從整體嚴格把控和利用結構性建築完成土木工程地基水處理。
因此,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工作和運行效率高,安全係數高,處理機構嚴謹到位,整體牢固使用壽命長,方法簡單易行的土木工程地基水處理系統及其處理方法,具有廣泛的市場前景。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工作和運行效率高,安全係數高,處理機構嚴謹到位,整體牢固使用壽命長,方法簡單易行的土木工程地基水處理系統及其處理方法,用於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土木工程地基水處理系統,包括設置在地表下部地基坑中的基礎地基,所述的基礎地基的上部設置有一級水處理裝置,在基礎地基的外側設置有二級水處理裝置,在二級水處理裝置的外側設置有三級水處理裝置,所述的一級水處理裝置包括固定鉚接在基礎地基頂部的預埋件,在基礎地基和預埋件的上表面設置有防水水泥層,在防水水泥層的上表面設置有防水層。
所述的二級水處理裝置包括設置在基礎地基外側面的縱向防水隔斷層,在縱向防水隔斷層外側面的邊角位置設置有立柱,縱向防水隔斷層與相鄰的兩根立柱之間設置有縱向防水隔板;所述的三級水處理裝置包括設置在基礎地基外側一端的第一防水牆,第一防水牆的內側練級有第二防水牆,第一防水牆和第二防水牆均設置在縱向防水隔板的外側。
所述的預埋件是由至少四個帶有預埋抓的預埋塊組成的,每個預埋塊均為正方形塊狀結構,預埋塊的底部與基礎地基的底部固定預埋連接,預埋塊的頂部以及側面與防水水泥層的底部相連接,所述的防水水泥層的底面為帶有與預埋塊形狀相配合的柵格狀結構,在防水水泥層和基礎地基內設置有建築物地基鋼筋連接柱。
所述的縱向防水隔斷層的高度不低於基礎地基的高度,所述的縱向防水隔板得高度不低於縱向防水隔斷層的高度,所述的立柱得高度不低於縱向防水隔板的高度,所述的第一防水牆和第二防水牆的高度相等,並且,第一防水牆和第二防水牆的高度均不低於立柱的高度。
所述的縱向防水隔斷層為密封式牆體狀結構,所述的縱向防水隔板為長方體板狀結構,所述的立柱為圓柱形結構,所述的第一防水牆為半圓形牆體狀結構,所述的第二防水牆為兩條,兩條第二防水牆的一端均與第一防水牆的內側端面固定連接,所述的第一防水牆得直徑不小於基礎地基的寬度,所述的第二防水牆的長度不低於基礎地基的長度。
所述的縱向防水隔斷層是採用珍珠巖製成的,所述的縱向防水隔板是採用高密度聚乙烯製成的,所述的立柱是採用鋼筋混凝土製成的,在立柱的底部設置有預埋承重墩,預埋承重墩設置在縱向防水隔板下方的外側,預埋承重墩的頂部開設有槽體,立柱的底部安裝在該槽體內,所述的第一防水牆和第二防水牆均採用混凝土製成。
一種如上所述的土木工程地基水處理系統的處理方法,其處理方法如下:首先採用防水水泥層和防水層對基礎地基的上部進行防水處理,防治上部滲透水,同時採用縱向防水隔斷層和縱向防水隔板對基礎地基的側面進行防水處理,保證其外側面滲水以及水流衝刷,再次,利用第一防水牆和第二防水牆對基礎地基外側的地理水流、河道以及排水設備進行隔離,保證整體建築基塊沉降流失。
本發明具有如下的積極效果:本產品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採用三級處理裝置對基礎地基的上部、外側以及整體板塊進行水處理,實現地基不受外部因素造成的沉降、斷裂、裂縫、傾斜或者其他危險因素的發生,保證建築工程的整體質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俯視結構示意圖之一。
圖2為本發明的俯視結構示意圖之二。
圖3為本發明的縱向內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3所示,一種土木工程地基水處理系統,包括設置在地表下部地基坑中的基礎地基6,所述的基礎地基6的上部設置有一級水處理裝置,在基礎地基6的外側設置有二級水處理裝置,在二級水處理裝置的外側設置有三級水處理裝置,所述的一級水處理裝置包括固定鉚接在基礎地基6頂部的預埋件,在基礎地基6和預埋件的上表面設置有防水水泥層8,在防水水泥層8的上表面設置有防水層9。
所述的二級水處理裝置包括設置在基礎地基6外側面的縱向防水隔斷層5,在縱向防水隔斷層5外側面的邊角位置設置有立柱3,縱向防水隔斷層5與相鄰的兩根立柱3之間設置有縱向防水隔板4;所述的三級水處理裝置包括設置在基礎地基6外側一端的第一防水牆1,第一防水牆1的內側練級有第二防水牆2,第一防水牆1和第二防水牆2均設置在縱向防水隔板4的外側。所述的預埋件是由至少四個帶有預埋抓的預埋塊7組成的,每個預埋塊7均為正方形塊狀結構,預埋塊7的底部與基礎地基6的底部固定預埋連接,預埋塊7的頂部以及側面與防水水泥層8的底部相連接,所述的防水水泥層8的底面為帶有與預埋塊7形狀相配合的柵格狀結構,在防水水泥層8和基礎地基6內設置有建築物地基鋼筋連接柱10。
所述的縱向防水隔斷層5的高度不低於基礎地基6的高度,所述的縱向防水隔板4得高度不低於縱向防水隔斷層5的高度,所述的立柱3得高度不低於縱向防水隔板4的高度,所述的第一防水牆1和第二防水牆2的高度相等,並且,第一防水牆1和第二防水牆2的高度均不低於立柱3的高度。所述的縱向防水隔斷層5為密封式牆體狀結構,所述的縱向防水隔板4為長方體板狀結構,所述的立柱3為圓柱形結構,所述的第一防水牆1為半圓形牆體狀結構,所述的第二防水牆2為兩條,兩條第二防水牆2的一端均與第一防水牆1的內側端面固定連接,所述的第一防水牆1得直徑不小於基礎地基6的寬度,所述的第二防水牆2的長度不低於基礎地基6的長度。所述的縱向防水隔斷層5是採用珍珠巖製成的,所述的縱向防水隔板4是採用高密度聚乙烯製成的,所述的立柱3是採用鋼筋混凝土製成的,在立柱3的底部設置有預埋承重墩11,預埋承重墩11設置在縱向防水隔板4下方的外側,預埋承重墩11的頂部開設有槽體,立柱3的底部安裝在該槽體內,所述的第一防水牆1和第二防水牆2均採用混凝土製成。
一種如上所述的土木工程地基水處理系統的處理方法,其特徵在於,其處理方法如下:首先採用防水水泥層8和防水層9對基礎地基6的上部進行防水處理,防治上部滲透水,同時採用縱向防水隔斷層5和縱向防水隔板4對基礎地基6的側面進行防水處理,保證其外側面滲水以及水流衝刷,再次,利用第一防水牆1和第二防水牆2對基礎地基6外側的地理水流、河道以及排水設備進行隔離,保證整體建築基塊沉降流失。
本發明在具體操作時如下:按照上述陳述根據建築面積和具體造型,首先建設第一防水牆1和第二防水牆2,第一防水牆1和第二防水牆2要求建設在外部水流下遊順勢方向,保證將整體建築板塊包裹,如有需要,可以見著多道第二防水牆,形成密封式包裹結構,在第二防水牆內側或外側設置有底部關道或上部排水渠,並與排水井連通,保證水流順暢排出。建造基礎地基6,然後進行防水水泥層8和防水層9的鋪設,鋪設完成後,在基礎地基6外側設置縱向防水隔斷層5和縱向防水隔板4,縱向防水隔斷層5內側與基礎地基6外側面貼合,縱向防水隔板4與縱向防水隔斷層5內側面貼合,立柱3與縱向防水隔板4的接觸面採用密封式結構,密封防水處理,保證不滲透。第一防水牆1和第二防水牆2的深度根據實地水流情況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