剎車鼓的製作方法
2023-05-14 16:18:06 1
專利名稱:剎車鼓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剎車裝置,特別是一種剎車鼓。
背景技術:
現有的機動車以及一些設備的剎車裝置,剎車時,利用油壓裝置驅動剎車片與制動盤摩擦阻力來剎車的,剎車片與制動盤摩擦的溫度較高,剎車片以及制動盤容易磨損,影響了剎車片以及制動盤的使用壽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機動車以及設備使用的剎車鼓,利用剎車盤於磁流體中受到的浮力驅動剎車盤的剎車片與制動盤摩擦剎車,利用磁流體來降低剎車片以及制動盤的溫度。本發明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剎車鼓包括有外殼、制動盤、轉動軸、剎車盤、磁流體、電磁線圈以及控制器;制動盤與轉動軸固定連接,轉動軸的軸線與制動盤的軸線相同,轉動軸與外殼動配合連接,制動盤密封於外殼的制動型腔內,磁流體設於制動型腔內;外殼的制動型腔設有剎車導向套,剎車盤動配合於剎車導向套內,剎車盤位於制動盤的下方,剎車盤的剎車片位於制動盤制動面的對面;電磁線圈設於外殼上,電磁線圈的磁力線經過磁流體,控制器設有控制線與電磁線圈連接,剎車盤的比重大於磁流體的比重,剎車盤的重力大於剎車盤於磁流體中受到的浮力。使用時,外殼與機動車或者設備的機架固定連接,轉動軸與需要制動的轉軸固定連接;制動時,利用控制器接通電磁線圈的電源,電磁線圈產生磁場,磁場將制動型腔內的磁流體磁化,利用控制器控制電磁線圈的磁場強度不斷增加,使磁流體的比重不斷增加,使磁流體的比重大於剎車盤的比重,剎車盤在磁流體浮力的作用下向上移動,使剎車盤的剎車片與制動盤摩擦,利用剎車片與制動盤摩擦力阻礙制動盤轉動,利用剎車盤在磁流體中受到的浮力剎車,剎車片與制動盤摩擦力隨著電磁線圈磁場強度的不斷增加而增加;剎車解除時,利用控制器控制電磁線圈的磁場強度不斷減少,剎車片與制動盤摩擦力隨著電磁線圈磁場強度的不斷減少而減少,隨著控制器切斷電磁線圈的電源,電磁線圈的磁場消失,磁流體恢復到未磁化的狀態,磁流體的比重小於剎車盤的比重,剎車盤在重力的作用下復位,剎車盤的剎車片離開制動盤的制動面,剎車解除;利用控制器控制剎車盤在磁流體以及外殼的剎車導向套內上升以及下降,利用剎車盤於磁流體受到的浮力剎車,利用剎車盤的重力下降解除剎車。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剎車鼓包括有外殼、制動盤、轉動軸、剎車盤、磁流體、電磁線圈以及控制器;利用控制器控制電磁線圈的磁場,利用磁場控制磁流體的比重,利用磁流體的比重控制剎車盆於磁流體受到的浮力,利用剎車盤於磁流體受到的浮力來驅動剎車盤的剎車片與制動盤摩擦剎車,利用磁流體降低剎車片以及制動盤的溫度,提高剎車片以及制動盤的使用壽命,減少剎車抱死故障的發生。
圖1是剎車鼓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的說明:圖1所示的剎車鼓的結構示意圖,剎車鼓,包括有外殼1、制動盤2、轉動軸3、剎車盤4、磁流體5、電磁線圈6以及控制器7 ;制動盤2與轉動軸3固定連接,轉動軸3的軸線與制動盤2的軸線相同,轉動軸3與外殼I動配合連接,制動盤2密封於外殼I的制動型腔8內,磁流體5設於制動型腔8內;外殼I的制動型腔8設有剎車導向套9,剎車盤4動配合於剎車導向套9內,剎車盤4位於制動盤2的下方,剎車盤4的剎車片10位於制動盤2制動面11的對面;電磁線圈6設於外殼I上,電磁線圈6的磁力線經過磁流體5,控制器7設有控制線與電磁線圈6連接,剎車盤4的比重大於磁流體5的比重。剎車導向套9與外殼I剎車導向套9的中心線與剎車盤4的軸線垂直;制動盤2於磁流體5中受到浮力與制動盤2的軸線垂直;電磁線圈6設有鐵芯24,用於加強電磁線圈6的磁場強度。為了阻礙剎車盤的轉動實施剎車,制動盤2的剎車片10與制動盤2的制動面11摩擦產生的摩擦力經剎車導向套9施加於外殼I,利用此摩擦力阻礙制動盤2轉動;剎車盤4包括有剎車片10、剎車座12以及導向管13,剎車片10與剎車座12固定連接,剎車座12與導向管13固定連接,導向管13與剎車導向套9動配合連接。剎車盤4剎車片11的形狀為圓弧形,圓弧形的半徑與制動盤2制動面10的半徑相同。為了使剎車盤4的下方充滿磁流體5,導向管13的管壁設有第一溢流孔14,剎車導向套9的套壁設有第二溢流孔15,制動型腔8內的磁流體5經第一溢流孔14以及剎車導向套9流動到剎車導向套9內。為了調節剎車盤4的剎車片10與制動盤2的間隙,外殼I設有調節螺栓16,調節螺栓16通過螺紋與外殼I連接,調節螺栓16的上端設有彈簧孔17,彈簧孔17內設有彈簧18,彈簧18為壓縮彈簧,彈簧18的彈力大於剎車盤4的重力,彈簧18的下端與彈簧孔17的孔底接觸,彈簧18的上端與剎車盤4的盤底19接觸,利用調節螺栓16調節剎車盤4的剎車片11與制動盤2的間隙;剎車片11與制動盤2的間隙的調節方法是:調節螺栓16順時針方向轉動,剎車片11與制動盤2的間隙減少,調節螺栓16逆時針方向轉動,剎車片11與制動盤2的間隙增加。為了防止磁流體5洩露,外殼I設有第I密封圈20,第一密封圈20與調節螺栓15以及外殼I密封連接,轉動軸3與外殼I的軸承座21之間設有第二密封圈22。為了降低剎車片11與制動盤4摩擦的溫度,磁流體5充滿制動型腔8,外殼I設有散熱片23,提高外殼I的散熱效率。為了減少鐵磁材料對電磁線圈6磁場的幹擾,外殼1、制動盤2以及剎車盤4為非鐵磁材料構成,外殼I以及制動盤2由鋁合金構成。
權利要求
1.車鼓,其特徵在於:剎車鼓包括有外殼(I)、制動盤(2)、轉動軸(3)、剎車盤(4)、磁流體(5)、電磁線圈(6)以及控制器(7);制動盤⑵與轉動軸(3)固定連接,轉動軸(3)的軸線與制動盤(2)的軸線相同,轉動軸(3)與外殼(I)動配合連接,制動盤(2)密封於外殼(I)的制動型腔(8)內,磁流體(5)設於制動型腔(8)內;外殼(I)的制動型腔(8)設有剎車導向套(9),剎車盤(4)動配合於剎車導向套(9)內,剎車盤⑷位於制動盤(2)的下方,剎車盤⑷的剎車片(10)位於制動盤(2)制動面(11)的對面;電磁線圈(6)設於外殼(I)上,電磁線圈(6)的磁力線經過磁流體(5),控制器(7)設有控制線與電磁線圈(6)連接,剎車盤⑷的比重大於磁流體(5)的比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剎車鼓,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剎車導向套(9)與外殼(I)剎車導向套(9)的中心線與剎車盤(4)的軸線垂直。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剎車鼓,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制動盤(2)於磁流體(5)中受到浮力與制動盤(2)的軸線垂直。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剎車鼓,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剎車盤(4)包括有剎車片(10)、剎車座(12)以及導向管(13),剎車片(10)與剎車座(12)固定連接,剎車座(12)與導向管(13)固定連接,導向管(13)與剎車導向套(9)動配合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剎車鼓,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導向管(13)的管壁設有第一溢流孔(14),剎車導向套(9)的套壁設有第二溢流孔(15),制動型腔⑶內的磁流體(5)經第一溢流孔(14)以及剎車導向套(9)流動到剎車導向套(9)內。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剎車鼓,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外殼⑴設有調節螺栓(16),調節螺栓(16)通過螺紋與外殼(I)連接,調節螺栓(16)的上端設有彈簧孔(17),彈簧孔(17)內設有彈簧(18),彈簧(18)的下端與彈簧孔(17)的孔底接觸,彈簧(18)的上端與剎車盤(4)的盤底(19)接觸。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剎車鼓,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外殼⑴設有第I密封圈(20),第一密封圈(20)與調節螺栓(15)以及外殼(I)密封連接,轉動軸(3)與外殼(I)的軸承座(21)之間設有第二密封圈(22),用於防止磁流體(5)洩露。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剎車鼓,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彈簧(18)為壓縮彈簧,彈簧(18)的彈力大於剎車盤(4)的重力。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剎車鼓,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剎車盤(4)剎車片(11)的形狀為圓弧形,圓弧形的半徑與制動盤(2)制動面(10)的半徑相同。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剎車鼓,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電磁線圈(6)設有鐵芯(24)。
全文摘要
剎車鼓包括有外殼、制動盤、轉動軸、剎車盤、磁流體、電磁線圈以及控制器;利用控制器控制電磁線圈的磁場,利用磁場控制磁流體的比重,利用磁流體的比重控制剎車盆於磁流體受到的浮力,利用剎車盤於磁流體受到的浮力來驅動剎車盤的剎車片與制動盤摩擦剎車,利用磁流體降低剎車片以及制動盤的溫度,提高剎車片以及制動盤的使用壽命,減少剎車抱死故障的發生。
文檔編號F16D65/80GK103089856SQ20131002359
公開日2013年5月8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3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3日
發明者鄭運婷 申請人:鄭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