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炒菜機的製作方法
2023-05-14 14:42:36 3
本發明涉及家庭烹飪電器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多功能炒菜機。
背景技術:
炒菜機是一種可以實現自動化烹飪過程的智能化設備。現有的炒菜機採用專業烹飪程序模擬技術,無需人工看管,將準備好的主料、配料、佐料全部一次性投入,設定程序後,自動熱油、自動翻炒,自動控制火候,無需學廚經驗,十分受家庭主婦的青睞。但是現有炒菜機卻存在以下不足之處:(一)現有的炒菜機的炒菜電機和炒菜刀均設置在頂蓋,導致其翻炒效果差,翻炒不充分、不均勻,或者導致菜受熱不均勻,影響炒菜的口感,炒菜機炒菜的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導致產生糊鍋的危險。(二)現有的炒菜機功能單一,只有炒菜的功能。(三)現有的炒菜機的油煙是直接排出機殼,油煙中的熱量沒有利用,而且也會導致室內充滿油煙。因此現有的炒菜機不節能、不環保,不衛生、不健康。(四)現有的炒菜機的炒菜電機和炒菜刀均設置在頂蓋,會導致炒菜機的頂蓋體積過大,從而導致炒菜機外觀不美觀。因此,現有的炒菜機急需作進一步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炒菜機翻炒不充分、功能單一、不節能、不環保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合理、翻炒充分均勻、節能、環保、加熱效率高的多功能炒菜機。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多功能炒菜機,包括機殼,所述機殼內設有分隔座,機殼被分隔座分隔成加熱炒菜腔、油煙循環腔、以及電器安裝腔,所述加熱炒菜腔內設有電磁感應加熱器、鍋體和炒菜刀,所述油煙循環腔與加熱炒菜腔連通,分隔座上設置有可被拆卸的炒菜刀架,所述炒菜刀通過炒菜刀架一起安裝在分隔座上、且所述炒菜刀伸延入鍋體內,所述電器安裝腔內設置有炒菜電機,所述炒菜電機的電機軸延伸入加熱炒菜腔內並與鍋體驅動連接,所述鍋體轉動設置在加熱炒菜腔內並位於電磁感應加熱器上方,所述油煙循環腔內設有加熱裝置,所述機殼內設有用於在加熱炒菜腔和油煙循環腔之間循環油煙或熱空氣的油煙循環風機。本發明炒菜機將炒菜刀設計成固定式,而鍋體是由炒菜電機帶動轉動,鍋體轉動設置在加熱炒菜腔內,鍋體轉動時,炒菜刀不斷翻炒鍋體內的蔬菜,從而使得炒菜刀的翻炒效果更好,翻炒更加充分、更加均勻,鍋裡的菜受熱均勻,增加了菜的口感,炒菜機炒菜的效果大大提高。而且,本發明的機殼被分隔成加熱炒菜腔、電器安裝腔和油煙循環腔,本發明炒菜機利用了油煙的餘熱(炒菜機)或熱空氣(空氣炸鍋)來加熱食物,油煙(或熱空氣)一直在機殼內循環加熱食物,從而提高本發明炒菜機的加熱速度和能源利用率,因此本發明十分節能環保,而且健康衛生、功能多樣。本發明既可以作為炒菜機使用,也可以作為空氣炸鍋使用。
本發明還可以作以下進一步改進。
所述分隔座上設置有連通加熱炒菜腔與油煙循環腔的出煙口和回煙口。
所述分隔座上設置有下凹形的鍋體容置腔,鍋體容置腔位於加熱炒菜腔內,所述鍋體置於鍋體容置腔內、且鍋體與鍋體置腔內壁之間存有間隙,從而有效防止了鍋體容置腔內壁對鍋體產生幹涉,以便鍋體由炒菜電機帶動在鍋體容置腔內可自由轉動。
所述鍋體容置腔的底部環形設有多個從動小滾輪,所述鍋體底壁與所述從動小滾輪相抵,所述鍋體底壁與電磁感應加熱器相離設置,鍋體底壁貼著小滾輪轉動,從而有效地降低了鍋體的摩擦力,鍋體轉動容易、順暢,節能,鍋體不會偏心轉動。
所述炒菜刀架固定在鍋體容置腔上部開口周邊位置的分隔座上,炒菜刀固定在炒菜刀架下部、並伸延伸至鍋體內。優選的是,所述炒菜刀架與鍋體同軸線設置。
所述炒菜刀架是由至少兩條冂字狀的固定架交叉連接構成,炒菜刀固定在炒菜刀架中心下部,所述炒菜刀架的端部設置成球形,所述分隔座的鍋體容置腔上部開口周邊位置設置有對應的球型扣槽,炒菜刀架的球形端部插入所述球型扣槽內,以實現固定炒菜刀架和炒菜刀,因此本發明的炒菜刀固定牢靠,同時拆裝方便。優選的是,炒菜刀架是由兩固定架呈x字型交叉連接構成。
所述電磁感應加熱器包括電磁線圈盤及其微晶板,電磁線圈盤和微晶板上均開有通孔,所述炒菜電機位於電磁電線圈盤下方,炒菜電機的電機軸穿過所述電磁線圈盤和微晶板上的通孔。
所述出煙口位於鍋體容置腔的底部,所述回煙口位於鍋體的上方。
所述油煙循環風機的風輪位於油煙循環腔內,所述油煙循環風機的電機設於電器安裝腔內,所述油煙循環風機的電機是雙輸出軸電機,雙輸出軸電機的一輸出軸延伸入油煙循環腔內、並與油煙風輪連接,另一輸出軸與電器安裝腔內的散熱風葉連接,機殼上對應散熱風葉位置開有散熱風口。
所述電器安裝腔內還設有散熱風扇,機殼上對應散熱風扇位置開有散熱風扇口。散熱風扇和散熱風葉能夠很好地為電器安裝腔內散熱,保證油煙循環風機、炒菜電機、控制面板、面板電路板以及主控電路板等電器部件能夠正常工作。
所述機殼包括底座、蓋體和可被打開的蓋板,分隔座設置在底座上,蓋體設置在底座的上部,所述蓋體對應加熱炒菜腔設有開口,蓋板蓋住所述開口,從而保證油煙不會排放出機殼外,油煙的餘熱不會被浪費。該開口方便用戶下菜,拆卸鍋體和炒菜刀,清洗十分方便。
所述蓋體上設有控制面板、所述開口以及與蓋板配合使用的微動開關,所述微動開關與控制面板電性連接。用戶可以通過打開蓋板,放置食物到鍋體內,放置完畢後再合上蓋板、關閉炒菜加熱腔,只有當蓋板關閉該開口時,蓋板抵壓微動開關,微動開關接通炒菜機的電路,炒菜機才會工作,從而有效地避免了用戶,特別是兒童被旋轉的炒菜刀割傷。
所述鍋體容置腔的底部設置有安裝孔,所述電磁感應加熱器設置在安裝孔上,所述從動小滾輪環形設置於安裝孔的周邊。
所述鍋體底壁設置有從動凹槽,炒菜電機的輸出軸上設置有驅動塊,驅動塊卡置在鍋體底壁的從動凹槽,以構成炒菜電機與鍋體驅動連接。
所述驅動塊為六角螺母,鍋體底壁的從動凹槽為六角形螺母槽,六角螺母嵌置在鍋體底壁的六角形螺母槽內。
所述發熱裝置設於回煙口旁並位於風輪的上方。
所述加熱裝置是發熱管或發熱絲或發熱片。
所述出煙口和油煙循環腔之間通過回煙管連通。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一)本發明炒菜機將炒菜刀設計成固定式,而鍋體是由炒菜電機帶動轉動,鍋體轉動設置在加熱炒菜腔內,鍋體轉動時,炒菜刀不斷翻炒鍋體內的蔬菜,從而使得炒菜刀的翻炒效果更好,翻炒更加充分、更加均勻,鍋裡的菜受熱均勻,增加了菜的口感,炒菜機炒菜的效果大大提高。而且,本發明的機殼被分隔成加熱炒菜腔、電器安裝腔和油煙循環腔,油煙在加熱炒菜腔和油煙循環腔之間循環,本發明炒菜機利用了油煙的餘熱(炒菜機)或熱空氣(空氣炸鍋)來加熱食物,油煙(或熱空氣)一直在機殼內循環加熱食物,從而提高本發明炒菜機的加熱速度和能源利用率,本發明既可以作為炒菜機使用,也可以作為空氣炸鍋。當然本發明還可以用作油炸、燒烤、蒸煮、火鍋等烹飪用途。因此本發明十分節能環保,而且健康衛生、功能多樣。
(二)而且,本發明炒菜刀架是通過其球形的端部扣入分隔座的球形扣槽上,相比現有炒菜機的炒菜刀的結構,本發明的炒菜刀固定牢靠,同時拆裝容易、清洗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省略控制面板)的另一角度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的俯視圖。
圖4為圖3中a-a處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4中實線箭頭表示油煙或者熱空氣的流動方向,所述電器安裝腔的空氣的流動方向。)
圖5為圖4中a處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的分隔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圖6的另一角度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圖1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9為圖8的另一角度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參見圖1至圖9所示,一種炒菜機,包括機殼1,所述機殼1內設有分隔座2,機殼1被分隔座2分隔成加熱炒菜腔3、油煙循環腔4、以及電器安裝腔5,所述加熱炒菜腔3上方的機殼上還設置有可被打開的蓋板21,所述加熱炒菜腔3內設有電磁感應加熱器6、鍋體7和炒菜刀8,所述油煙循環腔4與加熱炒菜腔3連通,分隔座2上設置有可被拆卸的炒菜刀架9,所述炒菜刀8通過炒菜刀架9一起安裝在分隔座2上、且所述炒菜刀8伸延入鍋體7內,所述電器安裝腔5內設置有炒菜電機10和散熱風扇33,所述炒菜電機10的電機軸延伸入加熱炒菜腔3內並與鍋體7驅動連接,所述鍋體7轉動設置在加熱炒菜腔3內並位於電磁感應加熱器6上方,所述油煙循環腔4內設有加熱裝置11,所述機殼1內設有用於在加熱炒菜腔3和油煙循環腔4之間循環油煙或熱空氣的油煙循環風機12。
作為本發明更具體的技術方案。
所述機殼1具體包括底座19、蓋體20和可被打開的蓋板21,蓋體20設置在底座19的上部,所述分隔座2設於底座19上,所述蓋體20對應加熱炒菜腔3設有開口22,蓋板21蓋住所述開口22,即關閉所述加熱炒菜腔,因此本發明炒菜時產生的油煙不會排放到機殼外。
所述蓋體20上設有控制面板23、所述開口22以及與蓋板21配合使用的微動開關24,所述微動開關24與控制面板23電性連接。用戶可以通過打開蓋板,放置食物到鍋體內,放置完畢後再合上蓋板、關閉炒菜加熱腔,只有當蓋板21關閉該開口22時,蓋板21抵壓微動開關24,微動開關24接通炒菜機的電路,炒菜機才會工作,從而有效地避免了用戶,特別是兒童被旋轉的炒菜刀割傷。
作為本發明更具體的技術方案。
所述分隔座2上設置有下凹形的鍋體容置腔13,鍋體容置腔13位於加熱炒菜腔3內,所述鍋體7置於鍋體容置腔13內、且鍋體7與鍋體容置腔13內壁之間存有間隙,鍋體容置腔13內壁不會對轉動的鍋體產生幹涉,以便鍋體7由炒菜電機10帶動,在鍋體容置腔13內可自由轉動。
所述炒菜刀架9固定在鍋體容置腔13上部開口周邊位置的分隔座2上,炒菜刀8固定在炒菜刀架9下部、並延伸至鍋體7內。優選的是,所述炒菜刀架9與鍋體7同軸線設置。
所述炒菜刀架9是由至少兩條冂字狀的固定架91交叉連接構成,,炒菜刀8固定在炒菜刀架9中心下部,所述炒菜刀架9的端部設置成球形,所述分隔座2的鍋體容置腔13上部開口周邊位置設置有對應的球型扣槽14,炒菜刀架9的球形端部插入所述球型扣槽14內,以實現固定炒菜刀架和炒菜刀。優選的是,炒菜刀架是由兩固定架呈x字型交叉連接構成。
所述鍋體容置腔13的底部環形設有多個從動小滾輪15,所述鍋體7底壁與所述從動小滾輪15相抵,所述鍋體7底壁與電磁感應加熱器相離設置,鍋體底壁貼著小滾輪轉動,從而有效地降低了鍋體的摩擦力,鍋體轉動容易、順暢,節能,鍋體不會偏心轉動。
作為本發明更具體的技術方案。
所述電磁感應加熱器6包括電磁線圈盤16及其微晶板17,電磁線圈盤16和微晶板17上均開有通孔171,所述炒菜電機10位於電磁線圈盤16下方,炒菜電機10的電機軸穿過所述電磁線圈盤16和微晶板17上的通孔171並與鍋體7驅動連接。
所述鍋體容置腔13的底部設置有安裝孔18,所述電磁感應加熱器6設置在安裝孔18上,所述從動小滾輪15環形設置於安裝孔18的周邊。
所述鍋體7底壁設置有從動凹槽25,炒菜電機10的輸出軸上設置有驅動塊26,驅動塊26卡置在鍋體7底壁的從動凹槽25,以構成炒菜電機10與鍋體7驅動連接。
所述驅動塊26為六角螺母,鍋體7底壁的從動凹槽25為六角形螺母槽,六角螺母嵌置在鍋體7底壁的六角形螺母槽內。
所述分隔座2上設置有連通加熱炒菜腔3與油煙循環腔4的出煙口27和回煙口28,所述出煙口27位於鍋體容置腔13的底部,所述回煙口28位於鍋體7的上方。
所述出煙口27和油煙循環腔4之間通過一回煙管29連通。
所述加熱裝置11設於回煙口27旁並位於風輪30的上方。
所述加熱裝置11是發熱管或發熱絲或發熱片。
所述油煙循環風機12的風輪30位於油煙循環腔4內,所述油煙循環風機12的電機31設於電器安裝腔5內,所述油煙循環風機12的電機31是雙輸出軸電機,雙輸出軸電機的一輸出軸延伸入油煙循環腔4內、並與風輪30連接,另一輸出軸與電器安裝腔5內的散熱風葉35連接,機殼1上對應散熱風葉35位置開有散熱風口32。
所述機殼1上對應散熱風扇33和散熱風葉35的位置開有散熱風扇口34。散熱風扇33和散熱風葉35能夠很好地為電器安裝腔內散熱,保證油煙循環風機、炒菜電機、控制面板、面板電路板36以及主控電路板37等電器部件能夠正常工作。
本發明炒菜機的工作原理:
本發明炒菜機使用前,用戶先接上市電,打開蓋板,往鍋體內放入想要加熱烹飪的生食,然後蓋上蓋板,蓋板下壓微動開關24,之後用戶再通過控制面板控制本發明炒菜機工作,當本發明作為炒菜機使用時,電磁感應加熱器6通電工作,而加熱裝置11不工作,由於電磁感應,金屬制的鍋體7開始發熱,同時炒菜電機10和油煙循環風機12啟動,鍋體7轉動而炒菜刀8不動,炒菜刀8開始翻炒鍋體7的蔬菜等食物,同時,風輪30轉動,鍋體7產生的油煙上升,加熱炒菜腔3內的油煙從鍋體7與鍋體容置腔13之間的間隙通過,然後通過出煙口27、回煙管29進入到油煙循環腔4內,接著油煙再從回煙口28回到加熱炒菜腔3內,油煙在加熱炒菜腔3和油煙循環腔4之間循環流動,如此重複,油煙不排放到機殼1外,油煙循環過程中,油煙的餘熱加熱食物。本發明不僅利用油煙的餘熱加熱食物,而且十分節能環保,提高本發明炒菜機的加熱速度和能效。
當本發明作為空氣炸鍋使用時,加熱裝置11通電工作,而電磁線圈不工作,同時炒菜電機10和油煙循環風機12啟動,炒菜刀8開始翻炒鍋體7的蔬菜等食物,風輪30轉動,加熱炒菜腔3內的空氣從鍋體7與鍋體容置腔13之間的間隙通過,然後通過出煙口27、回煙管29進入到油煙循環腔4內,空氣被加熱裝置11加熱升溫後再從回煙口28回到加熱炒菜腔3內,高溫的熱空氣燜熟食物,空氣在加熱炒菜腔3和油煙循環腔4之間循環流動,如此重複,直至食物被加熱熟。
本發明不僅可以用作炒菜機炒熟食物,同時也可以作為空氣炸鍋使用,功能多樣,而且十分節能環保,能效高、加熱速度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