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化膿性扁桃體炎的中藥的製作方法
2023-05-12 05:28:16 2
一種治療化膿性扁桃體炎的中藥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化膿性扁桃體炎的中藥,其特徵在於,它是由以下重量份數配比的藥材製備成:金銀花30份、出山虎20份、魚腥草20份、大青葉30份、板藍根30份、白柳15份、夏枯草20份、桔梗9份、牛蒡子9份、淡竹葉12份、生地10份、玄參12份、丹皮12份、赤芍12份、馬勃6份、薄荷12份、蒲公英15份、黃芩9份、連翹10份、山豆根10份、蘆根30份、生石膏20份、僵蠶9份、生大黃(後下)3份、華南紫萁12份、射幹6份、七葉一枝花20份、白藥子9份、八仙草15份、北方點地梅15份、鉤藤12份、僵蠶10份、生薏苡仁20份、焦山梔子12份、土牛膝10份、芒硝(衝)5份、白茅根10份、仙鶴草12份、瓜蔞10份、麥冬12份、杏仁9份、浙貝母9份。臨床實驗證明,本發明能夠安全有效的治療化膿性扁桃體炎。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化膿性扁桃體炎的中藥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領域,特別是一種治療化膿性扁桃體炎的中藥。
【背景技術】
[0002]扁桃體炎是咽部扁桃體發生急性或慢性炎症的一種病症。好發於兒童及青壯年。現代醫學認為扁桃體是人體咽部的兩個最大的淋巴組織,一般4?5歲後逐漸增大,到12歲以後開始逐漸萎縮。正常情況下扁桃體能抵抗進入鼻和咽腔裡的細菌,對人體起到保護作用,但是小兒由於身體抵抗力低,加上受涼感冒,就會使扁桃體抵抗細菌的能力減弱,從而導致口腔、咽部、鼻腔以及外界的細菌侵入扁桃體、發生炎症。嚴重者扁桃體紅腫化膿,形成化膿性扁桃體炎、久治不愈可轉成慢性扁桃體炎,容易引起腎炎、心臟病、風溼等全身性疾病和雞胸、漏鬥胸。中醫學因其形狀似乳頭或蠶蛾,故稱其為「乳蛾」,主要由於風熱邪毒從口鼻而入侵犯肺胃兩經,邪毒燻蒸於咽喉遂成本病。或肺胃素有積熱,或熱毒較甚,灼熱肺胃之陰,津液不足,虛火上炎而成,常反覆發作。目前,用於治療化膿性扁桃體炎的藥物較多,但其存在治療效果較差、治療時間長、副作用大等不足。
[0003]根據中醫辨證論治理論和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調整陰陽、調理氣血、調理臟腑等治療原則,才能達到根治的目的,否則只能治標不治本。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治療化膿性扁桃體炎的中藥,通過選擇合適的藥材及其配比,達到安全有效治癒化膿性扁桃體炎的目的。
[0005]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6]一種治療化膿性扁桃體炎的中藥,其特徵在於,它是由以下重量份數配比的藥材製備成:金銀花30份、出山虎20份、魚腥草20份、大青葉30份、板藍根30份、白柳15份、夏枯草20份、桔梗9份、牛蒡子9份、淡竹葉12份、生地10份、玄參12份、丹皮12份、赤芍12份、馬勃6份、薄荷12份、蒲公英15份、黃芩9份、連翹10份、山豆根10份、蘆根30份、生石膏20份、僵蠶9份、生大黃(後下)3份、華南紫萁12份、射幹6份、七葉一枝花20份、白藥子9份、八仙草15份、北方點地梅15份、鉤藤12份、僵蠶10份、生薏苡仁20份、焦山桅子12份、土牛膝10份、芒硝(衝)5份、白茅根10份、仙鶴草12份、瓜萎10份、麥冬12份、杏仁9份、浙貝母9份。
[0007]下面結合臨床實驗數據說明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0008]1、一般材料
[0009]發明人2009年12月-2013年12月間共收集60例化膿性扁桃體炎的門診患者,年齡6-49歲。隨機分為:治療組40例,對照組20例。兩組年齡、病情等資料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
[0010]2、試驗方法
[0011]對照組口服普通抗菌消炎藥,按照藥物說明書服用。
[0012]治療組口服本發明按照具體實施例1製得的膠囊,每日分早晚2次服用。療程3天。
[0013]3、療效標準與治療結果
[0014]3.1療效標準
[0015](I)痊癒:臨床症狀和體徵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
[0016](2)顯效:臨床症狀和體徵大部分好轉或明顯好轉;
[0017](3)無效;臨床症狀和體徵均無明顯改善,症狀如前,效果不明顯。
[0018]3.2治療統計結果見表I。
[0019]表I兩組療效比較
[0020]
組別病例人數痊癒顯效無效不良反應總有效率%
治療組3244 0(0% ) 90%
WeIT20 2 2 16 0(0% ) 20%
[0021]可見,本發明優選實施方式製得的藥物能夠安全有效的治療化膿性扁桃體炎。
【具體實施方式】
[0022]為了更好地理解和實施本發明,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
[0023]具體實施例1
[0024]稱取金銀花30克、出山虎20克、魚腥草20克、大青葉30克、板藍根30克、白柳15克、夏枯草20克、桔梗9克、牛蒡子9克、淡竹葉12克、生地10克、玄參12克、丹皮12克、赤芍12克、馬勃6克、薄荷12克、蒲公英15克、黃芩9克、連翹10克、山豆根10克、蘆根30克、生石膏20克、僵蠶9克、華南紫萁12克、射幹6克、七葉一枝花20克、白藥子9克、八仙草15克、北方點地梅15克、鉤藤12克、僵蠶10克、生薏苡仁20克、焦山桅子12克、土牛膝10克、白茅根10克、仙鶴草12克、瓜萎10克、麥冬12克、杏仁9克、浙貝母9克。加10倍量水,煎煮I小時,加入生大黃3克,繼續煎煮半小時,過濾;濾渣加8倍量水,煎煮I小時,過濾;合併濾液,濃縮,乾燥,與芒硝5克混合均勻、裝入空膠囊中,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膠囊劑。
[0025]用於治療化膿性扁桃體炎。口服,每日分早晚兩次服用。
[0026]具體實施例2
[0027]稱取金銀花30克、出山虎20克、魚腥草20克、大青葉30克、板藍根30克、白柳15克、夏枯草20克、桔梗9克、牛蒡子9克、淡竹葉12克、生地10克、玄參12克、丹皮12克、赤芍12克、馬勃6克、薄荷12克、蒲公英15克、黃芩9克、連翹10克、山豆根10克、蘆根30克、生石膏20克、僵蠶9克、華南紫萁12克、射幹6克、七葉一枝花20克、白藥子9克、八仙草15克、北方點地梅15克、鉤藤12克、僵蠶10克、生薏苡仁20克、焦山桅子12克、土牛膝10克、白茅根10克、仙鶴草12克、瓜萎10克、麥冬12克、杏仁9克、浙貝母9克。加12倍量水,煎煮I小時,加入生大黃3克,繼續煎煮I小時,過濾;濾渣加10倍量水,煎煮1.5小時,過濾;合併濾液,濃縮,乾燥,與芒硝5克混合均勻,包裝,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散劑。
[0028]用於治療化膿性扁桃體炎。口服,每日分早晚兩次服用。
[0029]具體實施例3
[0030]稱取金銀花30克、出山虎20克、魚腥草20克、大青葉30克、板藍根30克、白柳15克、夏枯草20克、桔梗9克、牛蒡子9克、淡竹葉12克、生地10克、玄參12克、丹皮12克、赤芍12克、馬勃6克、薄荷12克、蒲公英15克、黃芩9克、連翹10克、山豆根10克、蘆根30克、生石膏20克、僵蠶9克、華南紫萁12克、射幹6克、七葉一枝花20克、白藥子9克、八仙草15克、北方點地梅15克、鉤藤12克、僵蠶10克、生薏苡仁20克、焦山桅子12克、土牛膝10克、白茅根10克、仙鶴草12克、瓜萎10克、麥冬12克、杏仁9克、浙貝母9克。加8倍量水,煎煮I小時,加入生大黃3克,繼續煎煮I小時,過濾;濾渣加6倍量水,煎煮1.5小時,過濾;合併濾液,濃縮,乾燥,與芒硝5克混合均勻,再加入適量的糊精和矯味劑,按照本領域常規工藝制粒,包裝,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顆粒劑。
[0031]用於治療化膿性扁桃體炎。口服,每日分早晚兩次服用。
[0032]經過大量的臨床醫療實踐證明,本發明治療化膿性扁桃體炎的中藥,屬於純中藥製劑,對人體毒、副作用小,對治療化膿性扁桃體炎具有可靠、安全、顯著的治療效果。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化膿性扁桃體炎的中藥,其特徵在於,它是由以下重量份數配比的藥材製備成:金銀花30份、出山虎20份、魚腥草20份、大青葉30份、板藍根30份、白柳15份、夏枯草20份、桔梗9份、牛蒡子9份、淡竹葉12份、生地10份、玄參12份、丹皮12份、赤芍12份、馬勃6份、薄荷12份、蒲公英15份、黃芩9份、連翹10份、山豆根10份、蘆根30份、生石骨20份、僵蠶9份、生大黃(後下)3份、華南紫萁12份、射幹6份、七葉一枝花20份、白藥子9份、八仙草15份、北方點地梅15份、鉤藤12份、僵蠶10份、生薏苡仁20份、焦山桅子12份、土牛膝10份、芒硝(衝)5份、白茅根10份、仙鶴草12份、瓜萎10份、麥冬12份、杏仁9份、浙貝母9份。
【文檔編號】A61K35/64GK104127747SQ201410391744
【公開日】2014年11月5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9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9日
【發明者】楊其義 申請人:楊其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