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錶單針齒輪機構及其應用方法與流程
2023-05-12 00:20:37

本發明屬於電子領域,尤其涉及手錶單針齒輪機構及其應用方法。
背景技術:
在目前的能正反轉調整的石英表領域,一般都採用雙線圈結構,此時一個線圈控制正轉,另一個線圈控制反轉;日本及德國的此類石英表都是採用這樣的結構;並且正轉的驅動方波與反轉的驅動方波的電流方向是雙向的;也就是正轉驅動採用正向電流驅動,反轉驅動採用反向電流驅動;這時,由於線圈多,結構複雜,且控制繁瑣。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鑑於此,本發明提供一種手錶單針齒輪機構,以解決在現有技術中線圈多,結構複雜,且控制繁瑣的問題。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手錶單針齒輪機構,包括主夾板;在所述主夾板的上部設有用於限定位置的定子片;在所述定子片的上部設有上夾板;在所述定子片上設有轉子孔;在所述轉子孔中設有帶有第一齒輪的轉子;在所述轉子的側邊設有傳動輪;在所述傳動輪上設有與所述第一齒輪相嚙合的第二齒輪;在所述傳動輪上還設有第三齒輪;在所述傳動輪的另一側設有時過輪;在所述時過輪上設有與所述第三齒輪相嚙合的第四齒輪;在所述時過輪上還設有第五齒輪;在所述時過輪的另一側設有小秒輪;在所述小秒輪上設有與所述第五齒輪相嚙合的第六齒輪;在所述主夾板與所述上夾板的側面還設有通過頻率變化驅動所述轉子正轉或反轉的線圈。
進一步地,在所述定子片上還設有包裹所述傳動輪的傳動輪孔。
進一步地,在所述小秒輪的下方還設有秒輪簧。
進一步地,在所述主夾板和所述上夾板上還設有將所述主夾板和所述上夾板固定為一體的第一螺絲和第二螺絲。
進一步地,在所述主夾板上還設有將所述線圈與所述主夾板相固定的第三螺絲。
進一步地,在所述定子片上設有與所述第三螺絲相對應的螺絲孔。
進一步地,在所述主夾板上分別設有所述轉子、傳動輪、時過輪、小秒輪的軸承。
進一步地,在所述上夾板上分別設有所述轉子、傳動輪、時過輪、小秒輪的軸承。
本發明還提供了應用上述手錶單針齒輪機構的方法;所述轉子正轉時用64Hz頻率方波驅動。
進一步地,所述轉子反轉時用32Hz頻率方波驅動。
在本發明提供的手錶單針齒輪機構中,由於採用了單線圈控制正反轉,從而達到的了結構簡單、控制方便的目的。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提供的手錶單針齒輪機構在第一方向的分解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提供的手錶單針齒輪機構在第一方向的整體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提供的手錶單針齒輪機構在第二方向的分解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提供的手錶單針齒輪機構在第二方向的整體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提供的手錶單針齒輪機構在64Hz時的驅動脈衝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提供的手錶單針齒輪機構在64Hz時的驅動脈衝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7是本發明提供的手錶單針齒輪機構在32Hz時的驅動脈衝示意圖。
圖8是本發明提供的手錶單針齒輪機構在32Hz時的驅動脈衝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並不用於限定本發明。
本發明提供一種手錶單針齒輪機構,一種手錶單針齒輪機構,包括主夾板;在所述主夾板的上部設有用於限定位置的定子片;在所述定子片的上部設有上夾板;在所述定子片上設有轉子孔;在所述轉子孔中設有帶有第一齒輪的轉子;在所述轉子的側邊設有傳動輪;在所述傳動輪上設有與所述第一齒輪相嚙合的第二齒輪;在所述傳動輪上還設有第三齒輪;在所述傳動輪的另一側設有時過輪;在所述時過輪上設有與所述第三齒輪相嚙合的第四齒輪;在所述時過輪上還設有第五齒輪;在所述時過輪的另一側設有小秒輪;在所述小秒輪上設有與所述第五齒輪相嚙合的第六齒輪;在所述主夾板與所述上夾板的側面還設有通過頻率變化驅動所述轉子正轉或反轉的線圈。
由於採用了單線圈控制正反轉,從而達到的了結構簡單、控制方便的目的。
以下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實現進行詳細的描述。
如圖1、圖2、圖3、圖4、圖5、圖6、圖7、圖8所示,是本發明提供的手錶單針齒輪機構的示意圖,包括主夾板1;在主夾板1的上部設有用於限定位置的定子片2;在定子片2的上部設有上夾板3;在定子片2上設有轉子孔4;在轉子孔4中設有帶有第一齒輪5的轉子6;在轉子6的側邊設有傳動輪7;在傳動輪7上設有與第一齒輪5相嚙合的第二齒輪8;在傳動輪7上還設有第三齒輪9;在傳動輪7的另一側設有時過輪10;在時過輪10上設有與第三齒輪9相嚙合的第四齒輪11;在時過輪10上還設有第五齒輪12;在時過輪10的另一側設有小秒輪13;在小秒輪13上設有與第五齒輪12相嚙合的第六齒輪14;在主夾板1與上夾板3的側面還設有通過頻率變化驅動轉子6正轉或反轉的線圈15;在高檔手錶中,常需要根據網絡自動快速對時;這時就需要轉子6能根據需要正轉或反轉;按正常的思路,一般需要在正轉時向轉子6通一方向的脈衝電流;而在反轉時向轉子6通另一方向的脈衝電流;這樣就可以實現正反轉;然而本發明在研發過程中,偶然發現對轉子6通同一方向的脈衝電流,只要頻率不一樣,同樣可以使轉子6實現正反轉;一般轉子6由轉子齒軸、轉子磁鋼和磁鋼套組成;轉子磁鋼一般由釤鉻(SmCO5)永磁合金製作;磁鋼套大多為銅或鋁等非導磁的金屬;磁鋼和磁鋼套之間用環氧黏結劑粘結;轉子6採用硬磁性材料製成,其在外界磁場消失後自身仍保持很強的磁性;具有磁阻高、不易退磁並能較長時間保持器磁場強度幾乎不變的特性;常用的有釤鈷磁鋼、鋁鎳鈷磁鋼等;線圈部件由線圈架、線圈、接線板和擋片組成,線圈架一般用坡莫合金衝壓而成;在線圈繞制前線在線圈架上塗上絕緣層;擋片用於防止線圈塌邊,一般由塑料片製成;線圈採用高強度漆包線,φ0.02mm左右,圈數在11000匝左右,電阻值在3kΩ左右,線圈接線板由單面線路板製成,厚度為0.40mm,與線圈架的結合採用鉚合,也可以採用環氧黏結劑粘結;接線板是焊接線圈的兩個線頭,與電路板的兩個輸出端導通;通過上面的製造細節,初步猜測可能是線圈15和轉子6在充磁和去磁曲線的變化中以及磁能積的相互作用下,出現了上述現象;無論怎麼,通過改變線圈15驅動頻率來控制轉子6的正反轉,帶來了很好的控制效果;同時在高檔手錶中用單線圈來實現正反轉達到結構簡單緊湊的效果。
進一步地,在定子片2上還設有包裹傳動輪7的傳動輪孔16;定子片2上的孔可能對線圈15所產生的磁路有影響;在定子片2上設置傳動輪孔16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使傳動輪7運轉更為平穩。
進一步地,在小秒輪13的下方還設有秒輪簧17;秒輪簧17作為壓簧可以使小秒輪13運轉不死板,不容易卡死。
進一步地,在主夾板1和上夾板3上還設有將主夾板1和上夾板3固定為一體的第一螺絲18和第二螺絲19;這樣就可以把主夾板1和上夾板3固定為一體;另一方面對磁路也有一定影響。
進一步地,在主夾板1上還設有將線圈15與主夾板1相固定的第三螺絲20;這樣就把主夾板1與線圈15固定為一體。
進一步地,在定子片2上設有與第三螺絲20相對應的螺絲孔21;這樣就可以保證線圈15所產生的磁路暢通。
進一步地,在主夾板1上分別設有轉子6、傳動輪7、時過輪10、小秒輪13的軸承;作為高檔手錶,採用鑽石作為軸承可以經久耐磨,保證質量。
進一步地,在上夾板3上分別設有轉子6、傳動輪7、時過輪10、小秒輪13的軸承;作為高檔手錶,採用鑽石作為軸承可以經久耐磨,保證質量。
本發明還提供了應用上述手錶單針齒輪機構的方法,轉子6正轉時用64Hz頻率方波驅動;實踐中發現,採用64Hz頻率的方波脈衝驅動,轉子6正轉;在圖5中,t1=15.625ms;t2=15.625ms;在圖6中,t3=900us;t4=400us;採用3個脈衝的好處是可以防止磁場過衝,使驅動磁場過渡平滑,這樣可以增加轉子6的運行的穩定性;有效地防止轉子6的卡死和/或回跳現象;當然可以根據轉子的慣量採用其他的t3和t4值,這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進一步地,轉子6反轉時用32Hz頻率方波驅動;實踐中發現,採用32Hz頻率的方波脈衝驅動,轉子6反轉;在圖8中,t5=0.2ms;t6=0.2ms;t7=1ms;t8=2.2ms;t9=3.6ms;t10=0.5ms;t11=0.5ms;t12=0.5ms;t13=0.4ms;t14=0.8ms;t15=0.2ms;t16=0.5ms;t17=0.3ms;其中t8的反向可以有效地改變線圈和轉子的去磁曲線,這樣就可以充分利用轉子6的慣性,使其快速到到達磁場位置;其他的多個脈衝可以防止磁場過衝,使驅動磁場過渡平滑,這樣可以增加轉子6的運行的穩定性;有效地防止轉子6的卡死和/或回跳現象;當然可以根據轉子的慣量採用其他的t5、t6、t7、t8、t9、t10、t11、t12、t13、t14、t15、t16和t17值,也可以把上述脈衝作適當的合併,這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總之,由於採用了單線圈控制正反轉,從而達到的了結構簡單、控制方便的目的。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方式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