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油箱置於上橫梁液壓機的下橫梁內活塞缸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12 05:04:21 3
專利名稱:一種油箱置於上橫梁液壓機的下橫梁內活塞缸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液壓傳動與液壓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油箱置於上橫梁液壓機的下橫梁內活塞缸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液壓機下橫梁內安裝的液壓缸通常只有兩種形式:一種採用普通的柱塞缸,它主要由缸筒、端蓋、柱塞組成。柱塞缸僅有一個油口,工作時由油口進入壓力油將柱塞頂出加載,回程時依靠柱塞及其負載的自重回程,或者依靠其他外力回程。另一種方式是採用普通的活塞缸,它主要由缸筒、端蓋、活塞、活塞杆組成。活塞缸具有兩個油口,分布在活塞的兩側。依靠兩個油口的進油回油可實現活塞杆的伸縮。現有的油箱上置到上橫梁的液壓機,液壓油都是通過油箱連接油路鋼管,油路鋼管向下延伸並連接到下橫梁內的柱塞缸或者活塞缸的油口上,實現供油。上述的液壓機下橫梁內兩種液壓缸的缺點首先是柱塞缸只有一個進油口,不能獨自完成回程,需要自重或者其他輔助外力協助回程。自重回程時速度緩慢,若安排其他輔助液壓缸導致下橫梁內的液壓缸位置布置以及液壓管路的布置比較複雜。其次雖然活塞缸可以獨立完成回程動作,但常規液壓缸的進出油口分布在活塞的兩側,而一般情況下橫梁內的活塞缸鎖緊在下橫梁內,導致其中一個進油口沒有合適的空間布置油管,油管的布置十分繁瑣,大大限制了活塞式液壓缸液壓機上的應用。再次,中小型液壓機為節省空間一般都會把油箱上置到上橫梁上,上橫梁與下橫梁距離遠,下橫梁內液壓缸鎖緊在下橫梁內,導致從上橫梁上的油箱到下橫梁內的油管佔用空間大,管路長而且折彎多,導致整個液壓系統的壓降大,系統能耗高;這樣的下橫梁內液壓缸結構顯然不能滿足各種類型和規格的液壓機設備的需要。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油箱置於上橫梁液壓機的下橫梁內活塞缸結構,既可以獨立完成活塞杆的升降動作,又方便油管的接入,供油管路佔用空間小、管路長度短、液壓系統壓降小、能耗低。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採取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油箱置於上橫梁液壓機的下橫梁內活塞缸結構,包括油箱13,油箱13安裝在液壓機的上橫梁15上,油箱13的進出油口和鎖緊拉杆14的頂端連接,鎖緊拉杆14的底端通過兩根油管和缸筒2底部的缸筒底部管接頭12及通油鋼管管接頭11連接,缸筒底部管接頭12及通油鋼管管接頭11伸出下橫梁16的底面外。 所述的缸筒2內部安裝有活塞杆4及與活塞杆4外壁配合的活塞3,活塞杆4底端的中心處開設一個階梯形盲孔6,階梯形盲孔6的下端與通油鋼管導向套9配合,並用緊定螺釘10鎖死,在通油鋼管導向套9的孔壁上開設密封槽及導向槽,在活塞杆4上遠離活塞3上通油鋼管導向套9的一側開設一個徑向通孔8,徑向通孔8連通缸筒2的內腔與階梯形盲孔6,缸筒2底部中心位置開設一個底部通孔,同時在底部通孔的孔壁上開設密封槽及導向槽,底部通孔內裝有通油鋼管7,底部通孔直徑與通油鋼管7外徑相同,通油鋼管7穿過缸筒2的底部通孔及通油鋼管導向套9插入到階梯形盲孔6的上端,通油鋼管7的底部連接通油鋼管管接頭11,在缸筒2底部還開一個底部油口安裝缸筒底部管接頭12。在通油鋼管7內安裝位移或速度傳感器,傳感器的檢測波導管穿過通油鋼管7深入到活塞杆的階梯形盲孔6上端,並且檢測波導管擰緊在缸筒2外部通油鋼管7接頭上,磁環安裝在通油鋼管導向套9內壁,位移傳感器的磁環隨著活塞杆4運動而運動,從而能夠輕易測得該液壓缸的行程,此時連接在通油鋼管7上的通油鋼管管接頭11需要在通油鋼管7的接頭的側面另外開孔連接。該發明同樣適用於直接將活塞與活塞杆加工為一個整體的液壓缸結構。一種油箱置於上橫梁液壓機的下橫梁內活塞缸結構,裝配時將活塞3擰到活塞杆4上,將活塞3、活塞杆4、通油鋼管導向套9連接為一個整體,再將活塞杆4、通油鋼管導向套9與活塞3連接成的整體插入到缸筒2中,蓋上缸蓋5並用螺釘擰緊;通油鋼管7穿過在缸筒2底部通孔,並且與安裝在活塞杆4階梯形盲孔6下端的通油鋼管導向套9相配合,最後插入到活塞杆4的階梯形盲孔6上端去,通油鋼管7、以及缸筒2底部油口分別擰上通油鋼管管接頭11及缸筒底部管接頭12,完成整個下橫梁內活塞缸17的裝配。下橫梁內活塞缸17安裝到下橫梁16時,下橫梁內活塞缸17尾部插入到下橫梁內活塞缸安裝孔18中,頭部的凸緣壓緊下橫梁內活塞缸安裝孔18的上表面,在下橫梁內活塞缸17尾部採用細牙大螺母I將缸筒2鎖緊在 下橫梁16內部,缸筒2底部通油鋼管管接頭11以及缸筒2底部油口的缸筒底部管接頭12露出在整個下橫梁16的最下端並分別與兩根油管相連接,兩根油管的另一端分別與液壓機上開設有通孔的鎖緊拉杆14的尾端相連,鎖緊拉杆14的頂端與油箱13的進出油口分別相連接。本發明的進出油口均在活塞缸的缸底,方便油管的接入,既克服了柱塞缸需要其他輔助液壓缸的缺點,又克服了普通活塞液壓缸進出油管路不不方便接入的缺點。一種油箱置於上橫梁液壓機下橫梁內活塞缸的新供油方式考慮到液壓機的鎖緊拉杆貫通上下橫梁,在鎖緊拉杆開設通孔來實現下橫梁內活塞缸的供油,克服了從上橫梁上的油箱到下橫梁內的油管佔用空間大,管路長而且折彎多,導致整個液壓系統的壓降大,系統能耗高的缺點。
圖1是本發明結構剖視圖。圖2是本發明的活塞缸供油原理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參照圖1和圖2,一種油箱置於上橫梁液壓機的下橫梁內活塞缸結構,包括油箱13,油箱13安裝在液壓機的上橫梁15上,油箱13的進出油口和鎖緊拉杆14的頂端連接,鎖緊拉杆14的底端通過兩根油管和缸筒2底部的缸筒底部管接頭12及通油鋼管管接頭11連接,缸筒底部管接頭12及通油鋼管管接頭11伸出下橫梁16的底面外。
所述的缸筒2內部安裝有活塞杆4及與活塞杆4外壁配合的活塞3,活塞杆4底端的中心處開設一個階梯形盲孔6,階梯形盲孔6的下端與通油鋼管導向套9配合,並用緊定螺釘10鎖死,在通油鋼管導向套9的孔壁上開設密封槽及導向槽,在活塞杆4上遠離活塞3上通油鋼管導向套9的一側開設一個徑向通孔8,徑向通孔8連通缸筒2的內腔與階梯形盲孔6。缸筒2底部中心位置開設一個底部通孔,同時在底部通孔的孔壁上開設密封槽及導向槽,底部通孔內裝有通油鋼管7,底部通孔直徑與通油鋼管7外徑相同,通油鋼管7穿過缸筒2的底部通孔及通油鋼管導向套9插入到階梯形盲孔6的上端,通油鋼管7的底部連接通油鋼管管接頭11,在缸筒2底部還開一個底部油口安裝缸筒底部管接頭12。在通油鋼管7內安裝位移或速度傳感器,傳感器的檢測波導管穿過通油鋼管7深入到活塞杆的階梯形盲孔6上端,並且檢測波導管擰緊在缸筒2外部通油鋼管7接頭上,磁環安裝在通油鋼管導向套9內壁,位移傳感器的磁環隨著活塞杆4運動而運動,從而能夠輕易測得該液壓缸的行程,此時連接在通油鋼管7上的通油鋼管管接頭11需要在通油鋼管7的接頭的側面另外開孔連接。該發明同樣適用於直接將活塞與活塞杆加工為一個整體的液壓缸結構。裝配時將活塞3擰到活塞杆4 上,將活塞3、活塞杆4、通油鋼管導向套9連接為一個整體,再將活塞杆4、通油鋼管導向套9與活塞3連接成的整體插入到缸筒2中,蓋上缸蓋5並用螺釘擰緊;通油鋼管7穿過在缸筒2底部通孔,並且與安裝在活塞杆4階梯形盲孔6下端的通油鋼管導向套9相配合,最後插入到活塞杆4的階梯形盲孔6上端去,通油鋼管7、以及缸筒2底部油口分別擰上通油鋼管管接頭11及缸筒底部管接頭12,完成整個下橫梁內活塞缸17的裝配。下橫梁內活塞缸17安裝到下橫梁16時,下橫梁內活塞缸17尾部插入到下橫梁內活塞缸安裝孔18中,頭部的凸緣壓緊下橫梁內活塞缸安裝孔18的上表面,在下橫梁內活塞缸17尾部採用細牙大螺母I將缸筒2鎖緊在下橫梁16內部,缸筒2底部通油鋼管管接頭11以及缸筒2底部油口的缸筒底部管接頭12露出在整個下橫梁16的最下端並分別與兩根油管相連接,兩根油管的另一端分別與液壓機上開設有通孔的鎖緊拉杆14的尾端相連,鎖緊拉杆14的頂端與油箱13的進出油口分別相連接。本發明的工作原理為:下橫梁內活塞缸17的活塞杆4向上伸出時,液壓油從油箱13的出油口流入一根開設通孔的鎖緊拉杆14端部進入到鎖緊拉杆14內部,液壓油沿著鎖緊拉杆14的內部通孔向下流動到鎖緊拉杆14的尾端,最後進入到缸筒2底部的缸筒底部管接頭12,推動活塞3、活塞杆4、通油鋼管導向套9連接成的整體向上運動。有杆腔的液壓油通過活塞杆3上的徑向通孔8流入到活塞杆4內階梯形盲孔6上端中,最後液壓油通過通油鋼管7內的通路流出下橫梁內活塞缸17,流入到另一根開設通孔的鎖緊拉杆14的尾端,液壓油沿著鎖緊拉杆14的內部通孔向上流動到鎖緊拉杆14的端部,最後通過連接這根開設通孔的鎖緊拉杆14端部與油箱13回油口的油管流回油箱13。同理,下橫梁內活塞缸17的活塞杆4向下縮回時,液壓油從油箱13的出油口流出進入到一根鎖緊拉杆14內部的通孔中並向下流動到鎖緊拉杆14的尾端,最後液壓油通過油路連接進入到通油鋼管7的油路通道中,液壓油進入到活塞杆4內階梯形盲孔6上端,並通過活塞杆4上的徑向通孔8流到遠離通油鋼管導向套9的那一側的活塞3處,推動活塞
3、活塞杆4、通油鋼管導向套9連接成的整體向下運動,無杆腔的液壓油通過缸筒底部管接頭12流出並流入到另一根鎖緊拉杆14的尾部並向上流動到鎖緊拉杆14的端部,最後通過連接這根開設通孔的鎖 緊拉杆14端部與油箱13回油口的油管流回油箱13。
權利要求
1.一種油箱置於上橫梁液壓機的下橫梁內活塞缸結構,包括油箱(13),油箱(13)安裝在液壓機的上橫梁(15)上,其特徵在於:油箱(13)的進出油口和鎖緊拉杆(14)的頂端連接,鎖緊拉杆(14)的底端通過兩根油管和缸筒(2)底部的缸筒底部管接頭(12)及通油鋼管管接頭(11)連接,缸筒底部管接頭(12)及通油鋼管管接頭(11)伸出下橫梁(16)的底面外; 所述的缸筒(2)內部安裝有活塞杆(4)及與活塞杆(4)外壁配合的活塞(3),活塞杆(4)底端的中心處開設一個階梯形盲孔(6),階梯形盲孔(6)的下端與通油鋼管導向套(9)配合,並用緊定螺釘(10)鎖死,在通油鋼管導向套(9)的孔壁上開設密封槽及導向槽,在活塞杆(4)上遠離活塞(3)上通油鋼管導向套(9)的一側開設一個徑向通孔(8),徑向通孔(8)連通缸筒(2)的內腔與階梯形盲孔(6),缸筒(2)底部中心位置開設一個底部通孔,同時在底部通孔的孔壁上開設密封槽及導向槽,底部通孔內裝有通油鋼管(7),底部通孔直徑與通油鋼管(7)外徑相同,通油鋼管(7)穿過缸筒(2)的底部通孔及通油鋼管導向套(9)插入到階梯形盲孔(6)的上端,通油鋼管(7)的底部連接通油鋼管管接頭(11),在缸筒(2)底部還開一個底部油口安裝缸筒底部管接頭(1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油箱置於上橫梁液壓機的下橫梁內活塞缸結構,其特徵在於:在通油鋼管(7)內安裝位移或速度傳感器,傳感器的檢測波導管穿過通油鋼管(7)深入到活塞杆的階梯形盲孔(6)上端,並且檢測波導管擰緊在缸筒(2)外部通油鋼管(7)接頭上,磁環安裝在通油 鋼管導向套(9)內壁,位移傳感器的磁環隨著活塞杆(4)運動而運動,從而能夠輕易測得該液壓缸的行程,此時連接在通油鋼管(7)上的通油鋼管管接頭(11)需要在通油鋼管(7)的接頭的側面另外開孔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油箱置於上橫梁液壓機的下橫梁內活塞缸結構,其特徵在於:本發明同樣適用於直接將活塞與活塞杆加工為一個整體的液壓缸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一種油箱置於上橫梁液壓機的下橫梁內活塞缸結構的裝配工藝,其特徵在於:裝配時將活塞(3)擰到活塞杆(4)上,將活塞(3)、活塞杆(4)、通油鋼管導向套(9)連接為一個整體,再將活塞杆(4)、通油鋼管導向套(9)與活塞(3)連接成的整體插入到缸筒(2)中,蓋上缸蓋(5)並用螺釘擰緊;通油鋼管(7)穿過在缸筒(2)底部通孔,並且與安裝在活塞杆(4)階梯形盲孔(6)下端的通油鋼管導向套(9)相配合,最後插入到活塞杆(4)的階梯形盲孔(6)上端去,通油鋼管(7)、以及缸筒(2)底部油口分別擰上通油鋼管管接頭(11)及缸筒底部管接頭(12),完成整個下橫梁內活塞缸(17)的裝配,下橫梁內活塞缸(17)安裝到下橫梁(16)時,下橫梁內活塞缸(17)尾部插入到下橫梁內活塞缸安裝孔(18)中,頭部的凸緣壓緊下橫梁內活塞缸安裝孔(18)的上表面,在下橫梁內活塞缸(17)尾部採用細牙大螺母(I)將缸筒(2 )鎖緊在下橫梁(16 )內部,缸筒(2 )底部通油鋼管管接頭(11)以及缸筒(2)底部油口的缸筒底部管接頭(12)露出在整個下橫梁(16)的最下端並分別與兩根油管相連接,兩根油管的另一端分別與液壓機上開設有通孔的鎖緊拉杆(14)的尾端相連,鎖緊拉杆(14)的頂端與油箱(13)的進出油口分別相連接。
全文摘要
一種油箱置於上橫梁液壓機的下橫梁內活塞缸結構,活塞杆位於缸筒和端蓋組成的密閉空間內部,通油鋼管插入到活塞杆的階梯形盲孔上端去,通油鋼管管接頭以及缸筒底部管接頭與鎖緊拉杆的尾端相連,鎖緊拉杆的頂端與油箱的進出油口連接,活塞缸向下運動時液壓油從油箱到鎖緊拉杆通孔然後進入到通油鋼管,經過活塞杆的階梯形盲孔的上端以及徑向通孔進入到液壓缸有杆腔,無杆腔的油液經過缸筒底部管接頭進入到另一根鎖緊拉杆通孔中,流回油箱,其進出油口均在活塞缸的缸底,方便油管的接入,既可以獨立完成活塞杆的升降動作,又方便油管的接入,供油管路佔用空間小、管路長度短、液壓系統壓降小、能耗低。
文檔編號F15B15/14GK103216484SQ201310121870
公開日2013年7月24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9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9日
發明者趙升噸, 張晨陽, 韓曉蘭, 郭桐, 劉辰 申請人:西安交通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