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管與軟管組合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04 18:20:21 1
專利名稱:金屬管與軟管組合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組合裝置,特別涉及一種金屬管與軟管組合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大量遷移至就業容易的都市及工業區,形成許多人口密集的商業區及住宅區,相形的下住家及辦公用的高樓大廈如雨後春筍般林立,且在人們對消防意識的高漲下,高樓大廈內部的火災警示設備及消防撒水頭的管路施工,更需緊密規劃及審慎評估後,再施工裝設,其中以消防撒水頭的管路施工為例,一般現有金屬管與軟管連接結構A(請參閱圖1所示),在軟管2的二端頭分別設有金屬管1、12,所述金屬管1一端頭設有外螺部11,且在所述金屬管1的另一端開口是設為平整端面,而在金屬管12一端開口是設為平整端面,並在金屬管12另一端頭是設為向內縮的開口,當進行配管施工時,是將金屬管1端頭的端面與軟管2端頭的端面相併合後,在二者1、2間利用焊接加工,而形成有焊接物21,使二者1、2結合成一體,且在金屬管12端頭的端面與軟管2另一端頭的端面相併合後,在二者12、2間同樣利用焊接加工,而形成有焊接物21,使二者12、2結合成一體,然而現有金屬管與軟管連接裝置A的二處焊接物21僅能作連接用途,且二金屬管1、12與軟管2間相併合處,容易在施工者力道不穩定狀況下,產生併合處位置的偏差及不準確,而提高焊接加工不良率,在面對三者1、12、2內部的水量壓力時,容易在焊接物21不均勻處產生滲水,造成工安問題及水資源的浪費。
現有技術具有如下缺失1.現有結構在二金屬管與軟管間相併合處,容易在施工者力道不穩定狀況下,產生併合處位置的偏差及不準確,而提高焊接加工不良率。
2.在面對水量壓力時,容易在焊接物不均勻處產生滲水,造成工安問題及水資源的浪費。
3.現有結構不具實用性。
本發明人有鑑於上述現有金屬管與軟管連接結構所衍生的問題,乃亟思加以改良創新,終於成功研發完成本件金屬管與軟管組合裝置。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金屬管與軟管組合裝置,有利於第二金屬管的內螺部與撒水頭間可順利扳轉螺固組合,進而縮短施工人員在實施配管的工程時間,及強化二管間焊接處的耐壓性及防漏性。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金屬管與軟管組合裝置,是由第一金屬管、軟管及第二金屬管所組成,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金屬管的一端頭設有外螺部,所述外螺部鎖固於消防水管的管接頭上,且在第一金屬管的另一端頭設有向內漸縮的接合部,所述接合部前端面的中間處設有環狀凹穴,且在環狀凹穴的相鄰處設有外突的環耳,所述環耳外周圍與軟管一端頭設置的套合部嵌合,而所述套合部可插置於所述環狀凹穴內,並在接合部與套合部間的間隙處,利用點焊加工而形成有焊接物;而在軟管另一端頭同樣設有套合部,並在第二金屬管一端頭設有內螺部,在第二金屬管另一端頭的端面中間處設有環狀凹穴,所述環狀凹穴的相鄰處設有外突的環耳,軟管的套合部嵌合於所述環耳外周圍,而所述套合部插置於所述環狀凹穴內,且在第二金屬管端頭與套合部間的連接間隙處,是利用點焊加工而形成有焊接物。
所述第一金屬管的環耳與接合部前端部具有垂直角,而環耳與第一金屬管相互平行。
所述第二金屬管的環耳與第二金屬管端頭的端面具有一垂直角,而環耳與第二金屬管相互平行。
所述第二金屬管中間段設有八角形扳動部。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1.本實用新型設有環耳,有助於第一金屬管、軟管及第二金屬管間可迅速達成嵌合定位,以提升工作效率。
2.可迅速達成第一金屬管、軟管及第二金屬管間相併合處的準確度,而提高焊接良率。
3.縮短施工人員在實施接配管的工程時間,且可強化第一金屬管與軟管、軟管與第二金屬管間焊接處的耐壓性及防漏性。
4.在第二金屬管中間段設有八角形扳動部,以利第二金屬管的內螺部與撒水頭間可順利扳轉螺固組合。
5.本實用新型具有實用性。
圖1為現有金屬管與軟管連接結構的部分剖面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金屬管與軟管組合裝置的分解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金屬管與軟管組合裝置的部分剖面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金屬管與軟管組合裝置的實施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金屬管1、12;外螺部11;軟管2;焊接物21;金屬管與軟管組合裝置3;第一金屬管31;接合部311;環耳312;凹穴313;外螺部314;軟管32;套合部321、322;第二金屬管33;環耳331;凹穴332;內螺部333;扳動部334;焊接物34;夾緊器4;支撐架5;天花板6;撒水頭7;水8;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考圖2及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金屬管與軟管組合裝置,由圖中可知,所述金屬管與軟管組合裝置3是由第一金屬管31、軟管32及第二金屬管33所組成,所述第一金屬管31的一端頭設有外螺部314,所述外螺部314可螺固於消防水管的管接頭上,且在第一金屬管31的另一端頭設有向內漸縮的接合部311,所述接合部311前端面的中間處設有環狀凹穴313,且在環狀凹穴313的相鄰處設有外突的環耳312,構成環耳312與接合部311前端部間具有垂直角,而環耳312與第一金屬管31相互平行,所述接合部311的環耳312外周圍可供軟管32一端頭設置的套合部321作嵌合,有助於二管31、32間可迅速達成嵌合定位,以提升工作效率,且可迅速達成第一金屬管31及軟管32間相併合處的準確度,而提高焊接的良率,所述套合部321可插置於環狀凹穴313內,並在接合部311與套合部321間的間隙處,是利用點焊加工而形成有焊接物34,使第一金屬管31與軟管32間連接結合成一體,而在軟管32另一端頭同樣設有套合部322,並在第二金屬管33一端頭設有內螺部333,在第二金屬管33另一端頭的端面中間處設有環狀凹穴332,所述環狀凹穴332的相鄰處設有外突的環耳331,構成環耳331與第二金屬管33端頭的端面間具有一垂直角,而環耳312與第二金屬管33相互平行,所述軟管32的套合部322可嵌合於第二金屬管33一端頭的環耳331外周圍,並插置於所述第二金屬管33端頭的端面中間處所設的環狀凹穴332內,有助於二管32、33間可迅速達成嵌合定位,以提升工作效率,且可迅速達成第二金屬管33及軟管32間相併合處的準確度,以提高焊接的良率,且在第二金屬管33端頭與套合部322間的連接間隙處,是利用點焊加工而形成有焊接物34,使軟管32與第二金屬管33連接結合成一體,並在第二金屬管33中間段設有八角形扳動部334,以利第二金屬管33的內螺部333與撒水頭間可順利扳轉螺固組合,由於軟管32與第一金屬管31及第二金屬管33間是以插置焊接,進而縮短施工人員在實施配管的工程時間,及強化第一金屬管31與軟管32,及軟管32與第二金屬管33間焊接處的耐壓性及防漏性,所述軟管32是採用可撓性的材質,可作任一彎折動作,以利第二金屬管32可輕易移動定位。
請參考4圖所示,本實用新型金屬管與軟管組合裝置,由圖中可知,在天花板6上方的金屬管與軟管組合裝置3,首先是將第一金屬管31與消防水管管路作螺固連接,然後所述軟管32端頭與第一金屬管31端頭作插置嵌合後,再進行焊接加工,使第一金屬管31與軟管32組合成一體,再通過工具套住咬合於第二金屬管33的扳轉部334,在工具扳轉帶動下,使第二金屬管33與撒水頭7間能迅速螺固組合,利用螺固於牆壁上支撐架5的夾緊器4,所述夾緊器4將第二金屬管32及撒水頭7夾固定位於天花板6上所預留的撒水頭7的洞孔處,再將軟管32作彎折,使軟管32端頭與第二金屬管33端頭作插置嵌合,並在軟管32與第二金屬管33連接間隙處進行焊接加工,使軟管32與第二金屬管33間組合成一體,當火災發生時,所述撒水頭7可正常噴撒水8滅火。
上列詳細說明是針對本實用新型的一可行實施例的具體說明,所述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範圍,凡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藝精神所為的等效實施或變更,均應包含於本案的專利範圍中。
權利要求1.一種金屬管與軟管組合裝置,是由第一金屬管、軟管及第二金屬管所組成,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金屬管的一端頭設有外螺部,所述外螺部鎖固於消防水管的管接頭上,且在第一金屬管的另一端頭設有向內漸縮的接合部,所述接合部前端面的中間處設有環狀凹穴,且在環狀凹穴的相鄰處設有外突的環耳,所述環耳外周圍與軟管一端頭設置的套合部嵌合,而所述套合部可插置於所述環狀凹穴內,並在接合部與套合部間的間隙處,利用點焊加工而形成有焊接物;而在軟管另一端頭同樣設有套合部,並在第二金屬管一端頭設有內螺部,在第二金屬管另一端頭的端面中間處設有環狀凹穴,所述環狀凹穴的相鄰處設有外突的環耳,軟管的套合部嵌合於所述環耳外周圍,而所述套合部插置於所述環狀凹穴內,且在第二金屬管端頭與套合部間的連接間隙處,是利用點焊加工而形成有焊接物。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金屬管與軟管組合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金屬管的環耳與接合部前端部具有垂直角,而環耳與第一金屬管相互平行。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金屬管與軟管組合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金屬管的環耳與第二金屬管端頭的端面具有一垂直角,而環耳與第二金屬管相互平行。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金屬管與軟管組合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金屬管中間段設有八角形扳動部。
專利摘要一種金屬管與軟管組合裝置,是由第一金屬管、軟管及第二金屬管所組成,在第一金屬管與第二金屬管的一端面上設有環狀凹穴,在環狀凹穴相鄰處設有環耳,所述環耳外周圍可供軟管作嵌合,而所述環狀凹穴可供軟管作插置,並在第一金屬管、軟管及第二金屬管間施予焊接加工,而連接結合成一體,在第二金屬管中間段設有八角形扳動部,以利第二金屬管與撒水頭間可順利扳轉螺固組合,進而縮短施工人員在實施配管的工程時間,及強化二管間焊接處的耐壓性及防漏性。
文檔編號F16L33/26GK2874181SQ20052014191
公開日2007年2月28日 申請日期2005年11月23日 優先權日2005年11月23日
發明者羅吉良, 黃宗邦 申請人:商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