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泥脫水減量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4-24 00:34:1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汙水汙泥處理技術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汙泥脫水減量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口規模的不斷的擴大,人們對水汙染的控制的日益更新和法律法規的完善,汙水處理所產生的汙泥隨之不斷的增長。目前,活性汙泥是應用最為廣泛的汙廢水的生物處理方法,但活性汙泥處理汙水的方法最大的弊端就是系統需要不斷的向外排外大量的汙泥,且汙泥的成分很複雜,汙泥是由多種微生物種群及其吸附在菌膠團上的有機物和無機物構成,其含有極大量的水分,還存在難生物降解的有機物,重金屬、其它鹽類及少量病原寄生蟲卵和微生物等。如果處理不當將會造成二次汙染,對環境構成嚴重的威脅。
現有技術的汙泥處理裝置中對汙泥進行處理時,一般採用電解、化學調質、機械壓濾脫水、超聲波破膜和臭氧及化學品氧化溶胞法等的一種或者多種的串聯,隨著汙水處理量的增大,汙泥處理的需求也相應的增大了,但是現有的汙泥處理裝置處理汙泥的量過小,若需要處理大量的汙泥則需要汙泥處理裝置也相應的增大或增多,從而導致裝置佔地面積較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汙泥脫水減量裝置,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的汙泥處理裝置處理汙泥的量過小,若需要處理大量的汙泥則需要汙泥處理裝置也相應的增大或增多,從而導致裝置佔地面積較大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汙泥脫水減量裝置,包括固定架、連接組件和裝置組件,所述裝置組件設置在所述固定架的一側,所述裝置組件包括通過連接組件依次連接的水力空化預處理裝置、多級電解裝置和儲泥缸,所述水力空化預處理裝置連接至所述多級電解裝置的底部,所述多級電解裝置連接至所述儲泥缸的頂部。
進一步的,所述多級電解裝置包括一級電解槽、中轉缸和二級電解槽,所述一級電解槽和所述中轉缸的頂部通過刮泥裝置相連接,所述二級電解槽與所述儲泥缸的頂部通過刮泥裝置相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刮泥裝置包括設置於所述一級電解槽和所述二級電解槽頂部的兩側壁的傳動輪和連接所述傳動輪的傳動帶,所述傳動帶上設置有若干刮泥板,所述刮泥板的兩端分別固定於兩個相對設置的所述傳動帶上。
進一步的,所述一級電解槽和所述二級電解槽的底部均設置有超聲波發生器。
進一步的,所述一級電解槽上設置有第一內循環管,所述第一內循環管包括第一抽泥管和第一進泥管,所述第一抽泥管位於所述一級電解槽的上部,所述第一進泥管設置於所述一級電解槽的下部,所述二級電解槽上設置有第二內循環管,所述第二內循環管包括第二抽泥管和第二進泥管,所述第二抽泥管位於所述二級電解槽的上部,所述第二進泥管設置於所述二級電解槽的下部。
進一步的,所述水力空化預處理裝置包括腔室和設置於所述腔室內的水力空化器,所述腔室的內側壁豎直設置有濾網板。
進一步的,所述水力空化預處理裝置、所述多級電解裝置和所述儲泥缸的底部均為傾斜平面。
進一步的,所述水力空化預處理裝置的一側設置有添加槽,所述添加槽與所述水力空化預處理裝置通過加料泵相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連接組件包括用於連接所述裝置組件的連接管、與所述連接管相連接傳動泵、設置於所述裝置組件上的排水管以及設置於所述排水管上的排水閥。
進一步的,所述固定架包括用於支撐所述裝置組件的底板、設置於所述裝置組件一側的支撐架、和設置於所述支撐架端部的扶梯,所述支撐架的頂部形成有走道。
基於上述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出的汙泥脫水減量裝置,通過固定架將裝置組件拼裝在一起,減小佔地面積並通過連接組件將水力空化預處理裝置、多級電解裝置和儲泥缸相連接,從而依次對汙泥進行處理,水力空化預處理裝置處理後的汙泥從多級電解裝置的底部流入,然後在多級電解裝置內發生氣浮,使得汙泥浮起後從頂部移至儲泥缸內,由下至上的方式輸送汙泥,有效的加長了汙泥在多級電解裝置內的停留時間,並通過多級電解裝置對汙泥進行處理,使得汙泥處理的更加充分,在較少的裝置內實現多次電解,有效的節省了佔地面積。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出的汙泥脫水減量裝置的主視圖;
圖2為圖1中提出的汙泥脫水減量裝置的立體圖;
圖3為圖1中提出的汙泥脫水減量裝置的主視圖,其中前側的組合板未示;
圖4為圖1中提出的汙泥脫水減量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1中提出的汙泥脫水減量裝置中水力空化預處理裝置的立體圖,其中前側的組合板未示;
圖6為圖5中水力空化預處理裝置的主視圖,其中前側的組合板未示;
圖7為圖1中提出的汙泥脫水減量裝置中一級電解槽和中轉缸的立體圖,其中前側的組合板未示;
圖8為圖7中一級電解槽和中轉缸的另一角度的立體圖,其中前側的組合板未示;
圖9為圖1中提出的汙泥脫水減量裝置中二級電解槽和儲泥缸的立體圖,其中前側的組合板未示;
圖10為圖9中二級電解槽和儲泥缸的俯視圖;
圖11為圖9中二級電解槽和儲泥缸的另一角度的立體圖,其中前側的組合板未示;
圖12為圖9中二級電解槽和儲泥缸的另一角度的立體圖,其中前側的組合板未示;
圖13為圖1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
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定於」或「設置於」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當一個元件被稱為是「連接於」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
另外,還需要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語,僅是互為相對概念或是以產品的正常使用狀態為參考的,而不應該認為是具有限制性的。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實現進行詳細的描述。
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出了一種汙泥脫水減量裝置,包括固定架1、連接組件2和裝置組件3,裝置組件3設置在固定架1的一側,裝置組件3包括通過連接組件2依次連接的水力空化預處理裝置31、多級電解裝置32、和儲泥缸33,水力空化預處理裝置31連接至多級電解裝置32的底部,多級電解裝置32連接至儲泥缸33的頂部。
通過固定架1將裝置組件3拼裝在一起,減小佔地面積並通過連接組件2將水力空化預處理裝置31、多級電解裝置32和儲泥缸33相連接,從而依次對汙泥進行處理,水力空化預處理裝置31處理後的汙泥從多級電解裝置32的底部流入,然後在多級電解裝置32內發生氣浮,使得汙泥浮起後從頂部移至儲泥缸33內,由下至上的方式輸送汙泥,有效的加長了汙泥在多級電解裝置32內的停留時間,並通過多級電解裝置32對汙泥進行處理,使得汙泥處理的更加充分,在較少的裝置內實現多次電解,有效的節省了佔地面積。
具體的,裝置組件3均由由多個組合板34和連接部35拼接而成,並且組合板34採用透明PVC(Polyvinyl chloride)板製造,能夠便於觀察汙泥實時情況,拼裝的結構解決了拆裝不便且不便於運輸的問題。儲泥缸33的底部可以與壓濾裝置4相連接,經過多級電解裝置32後的汙泥內的水多為自由水,壓濾很容易將自由水擠出。水力空化預處理裝置31、多級電解裝置32和儲泥缸33的頂部的橫截面均為倒梯形結構,即為裝置頂部的橫截面面積均大於裝置其他部的橫截面積,水力空化預處理裝置31、多級電解裝置32和儲泥缸33的頂部均為相互接觸或者相互連通的,此時的佔地面積最小。
進一步的,多級電解裝置32包括一級電解槽321、中轉缸322和二級電解槽323,一級電解槽321和中轉缸322的頂部通過刮泥裝置324相連接,二級電解槽323與儲泥缸33的頂部通過刮泥裝置324相連接。具體的,對汙泥進行多級電解時,水力空化預處理後的汙泥從一級電解槽321的底部進入一級電解槽321,然後在一級電解槽321內進行電解時產生氫氣等氣體,氣體託動電解後的汙泥上浮至一級電解槽321的頂部,汙泥浮起後由刮泥裝置324刮至中轉缸322內,連接組件2從中轉缸322的底部連接至二級電解槽323的底部,再次進行電解產生氣浮,從而託動電解後的汙泥上浮至二級電解槽323的頂部,汙泥浮起後由刮泥裝置324刮至儲泥缸33內,連接組件2從儲泥缸33的底部連接至壓濾裝置4,然後通過壓濾裝置4對汙泥進行壓濾,由下至上的方式輸送汙泥,有效的加長了汙泥在多級電解裝置32內的停留時間,並通過多級電解裝置32對汙泥進行處理,使得汙泥處理的更加充分。
優選的,如圖8和圖11所示,電極板36豎直設置於一級電解槽321和二級電解槽323內,且電極板36之間的間距為2cm至3cm。一級電解槽321和二級電解槽323的內壁上設置有多個固定板37,電極板36通過固定板37均勻的豎直設置在一級電解槽321和二級電解槽323內部,電極板36分為陰極和陽極,其中陽極採用以鈦為基體的網狀或者板裝的電極且表面塗覆有釕銥氧化物塗層,陰極採用網狀或者板狀的以鈦或者不鏽鋼為基體電極。陰極和陽極均與高頻脈衝電源或者直流電源相連接。當然,根據實際情況和具體需求,在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實施例中,陽極還可以採用以鈦為基體的網狀電極且表面塗覆有釕銥鉭氧化物塗層,此處不作唯一限定。
優選的,如圖7和8所示,一級電解槽321的中間設置有擋板3211,電極板36設置於擋板3211的兩側。具體的,電源組件7分別與一級電解槽321和二級電解槽323,相連接一級電解槽321和二級電解槽323的電解能力的強弱均與電源組件7的電壓和電流密度等相關,為滿足汙泥處理量的增大,需要一級電解槽321和二級電解槽322的體積也隨之增大,即電極板36數量也增大,為滿足電極板36的電壓和電流密度的需求,此時電源組件7的體積和功率也會增大,即會帶來電源組件7不便於運輸的問題,在一級電解槽321的中間設置擋板3211,其中擋板3211的頂部不影響刮泥裝置324的工作。擋板3211兩側的電極板36分別連接一個電源組件7,將一個一級電解槽321一分為二,有效的節約了空間,且不會因為電源組件7的體積和質量過大影響運輸。當然,根據實際情況和具體需求,在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實施例中,二級電解槽323的中間也可以設置一個擋板3211,此處不作唯一限定。
進一步的,如圖7至圖10所示,刮泥裝置324包括設置於一級電解槽321和二級電解槽323頂部的兩側壁上的傳動輪3241以及連接傳動輪3241的傳動帶3242,傳動帶3242上設置有若干刮泥板3243,刮泥板3243的兩端分別固定於兩個相對設置的傳動帶3242上。刮泥裝置324設在一級電解槽321的頂部並延伸至中轉缸322的頂部或者設置在二級電解槽323的頂部並延伸至儲泥缸33的頂部,用於將氣浮至一級電解槽321或二級電解槽323頂部的汙泥轉移至中轉缸322或者儲泥缸33的內部進行短暫的儲存。傳動帶3242設置在一級電解槽321或二級電解槽323頂部的兩側,傳動帶3242在傳動輪3241的帶動下實現轉動,刮泥板3243橫跨在兩個傳動帶3242上即刮泥板3243的兩端分別固定在兩個傳動帶3242上。刮泥板3243能夠在兩側的兩個傳動帶3242的支撐和帶動下將汙泥刮至中轉缸322或儲泥缸33的內部。
優選的,傳動輪3241包括第一齒輪32411、第二齒輪32412、第三齒輪32413和第四齒輪32414,第一齒輪32411與驅動件3244相連接,第一齒輪32411和第二齒輪32412設置於一級電解槽321或二級電解槽323內部的同一側並通過一個傳動帶3242相連接,第三齒輪32413和第四齒輪32414均設置於一級電解槽321或二級電解槽323內部的另一側並通過另一個傳動帶3242相連接,第一齒輪32411和第三齒輪32413通過第一傳動軸32415傳動連接,第二齒輪32412和第四齒輪32414通過第二傳動軸32416傳動連接。第一齒輪32411、第二齒輪32412、第三齒輪32413和第四齒輪32414均設置在一級電解槽321或二級電解槽323頂部的側壁上,驅動件3244可以設置在一級電解槽321或二級電解槽323的外部,驅動件3244的轉動軸穿過一級電解槽321或二級電解槽323頂部的側壁帶動第一齒輪32411的轉動,第一齒輪32411通過傳動帶3242帶動第二齒輪32412的轉動,第一齒輪32411通過傳動軸帶動第三齒輪32413的轉動,第三齒輪32413通過傳動帶3242帶動第四齒輪32414的轉動。當然,根據實際情況和具體需求,在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實施例中,驅動件3244還可以為多個,驅動件3244分別與第一齒輪32411、第二齒輪32412、第三齒輪32413和第四齒輪32414中任意一個或多個相連接,此處不作唯一限定。
優選的,如圖13所示,刮泥板3243包括固定件32431和刮泥件32432,固定件32431固定於傳動帶3242的外側,刮泥件32432固定於固定件32431上且向遠離固定件32431的方向延伸。具體的,固定件32431為「L」形的板體,固定件32431的底部固定於傳動帶3242上,並且,固定件32431的頂部與刮泥件32432固定連接,刮泥件32432與傳動帶3242之間成一定的角度,根據實際情況和具體需求,角度優選為90度。
優選的,刮泥裝置324一側設有噴嘴組3245,噴嘴組3245位於中轉缸322或者儲泥缸33的上部,且噴嘴組3245與刮泥板3243相對設置。具體的,噴嘴組3245由多個噴嘴組成,設置在中轉缸322或儲泥缸33的上部,且噴嘴組3245噴出的水噴至刮泥裝置324,噴嘴組3245中噴出汙水將刮泥板3243上的汙泥衝刷至中轉缸322或儲泥缸33的內部,避免刮泥板3243上攜帶過多的汙泥影響刮泥效率。優選的,噴嘴組3245連接至汙水處理裝置5,從而將汙水處理裝置5處理後的廢水再次用來進行衝刷,節約了水資源,且此時噴入的水為自由水,通過壓濾裝置4很容易壓出。
進一步的,如圖4所示,一級電解槽321和二級電解槽323的底部均設置有超聲波發生器325。具體的,在一級電解槽321和二級電解槽323的底部設置超聲波發生器325能夠通過超聲波對汙泥進行破膜處理,採用兩次的電解和超聲波對含有電解質的剩餘汙泥進行電解破膜處理,可以進一步的破壞剩餘汙泥的結構,改變汙泥的絮體結構和汙泥的活性,將其內部結合水釋放成為比較容易的去除的自由水。微生物細胞在強大的剪切力作用下也被破壞,部分細胞結合水被釋放出來,增強汙泥的流變性和脫水性能。
進一步的,如圖4、圖8和圖11所示,一級電解槽321上設置有第一內循環管326,第一內循環管326包括第一抽泥管3261和第一進泥管3262,第一抽泥管3261位於一級電解槽321的上部,第一進泥管3262設置於一級電解槽321的下部,二級電解槽323上設置有第二內循環管327,第二內循環管327包括第二抽泥管3271和第二進泥管3272,第二抽泥管3271位於二級電解槽323的上部,第二進泥管3272設置於二級電解槽323的下部。具體的,氣浮至一級電解槽321頂部的汙泥再經第一內循環管326抽回至一級電解槽321的底部進行循環電解,同時在一級電解槽321頂部的汙泥通過刮泥裝置324刮至中轉缸322內。氣浮至二級電解槽323頂部的汙泥再經第二內循環管327重新抽回至二級電解槽323的底部進行循環電解,同時氣浮至二級電解槽323頂部的汙泥也可以通過刮泥裝置324刮至儲泥缸33內。能夠有效的加長汙泥在一級電解槽321內的停留時間,從而使得汙泥的電解和超聲波處理的更加充分,在較少的裝置內實現多次電解,有效的節省了佔地面積。
優選的,第一抽泥管3261、第一進泥管3262、第二抽泥管3271和第二進泥管3272上均套設有若干三通管。具體的,第一抽泥管3261、第一進泥管3262、第二抽泥管3271和第二進泥管3272的數量均為多個,相互平行的設置在一級電解槽321或二級電解槽323的上方和下方,每個第一抽泥管3261、第一進泥管3262、第二抽泥管3271和第二進泥管3272上均設置多個三通管,能夠多角度的將一級電解槽321或二級電解槽323上方的汙泥抽至一級電解槽321或二級電解槽323的下方,並且能夠將汙泥均勻的分散至一級電解槽321或二級電解槽323的下方,使得電解和超聲波處理更加充分。
進一步的,如圖5和圖6所示,水力空化預處理裝置31包括腔室311和設置於腔室311內的水力空化器(圖未示),腔室311的內側壁豎直設置有濾網板312。水力空化預處理裝置31的內部設置有水力空化器。水力空化是指在液流中由於壓力的突然變化而產生氣泡的爆發和潰滅,其中,達到水力空化效應最常用的裝置為超聲波水力空化器和多孔孔板水力空化器,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採用多孔孔板水力空化器,其中孔板的開孔直徑在2至3mm,孔板厚度5至8mm,開孔數30至50個。濾網板312為一板體上均勻的開設若干個孔,孔內套設有濾網,能夠增大濾網板312所能承受的最大壓力,濾網板312設置在水力空化預處理裝置31的內側壁上,且濾網板312和內側壁之間有一定的距離,能夠在汙泥進入水力空化器的內部時,隨著壓力的增大將汙泥和水進行分離,對汙泥進行簡單的過濾。在一級電解槽321、中轉缸322、二級電解槽323和儲泥缸33的上部的內側壁也豎直設置若干濾網板312,對汙泥進行簡單的過濾。當然,根據實際情況和具體需求,在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實施例中,水力空化器還可以採用超聲波水力空化器,此處不作唯一限定。
優選的,水力空化預處理裝置31還與水力空化泵313相連接,其中,水力空化泵313的流量為10m3/h至18m3/h。具體的,水力空化為電解前的預處理,汙泥能夠在水力空化的作用下將少量的汙泥進行溶解,改變部分剩餘汙泥的絮體結構,方便使得汙泥的電解進行的更加完全,其中水力空化處理時的流速是由水力空化泵313進行控制的。當然,水力空化處理時的流速是根據實際情況和具體需求而確定的,在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實施例中,孔板的開孔直徑、孔板厚度和開孔數等發生改變時,流量也隨之發生改變。
進一步的,水力空化預處理裝置31、多級電解裝置32和儲泥缸33的底部均為傾斜平面。具體的,底面傾斜平面能夠避免汙泥在水力空化預處理裝置31、多級電解裝置32和儲泥缸33底部堆積,同時向中間傾斜的底面結構將堆積的汙泥匯聚到底部,然後再通過傳動泵22輸送至下一步驟。優選的,傾斜平面的形狀優選為「V」形的底面是由兩個以上的相對設置的傾斜平面組合,即為裝置底部的橫截面積小於裝置其他部位的橫截面積。橫截面為「V」形的結構的底部設置有若干支撐板對裝置進行支撐。當然,根據實際情況和具體需求,在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實施例中,底面還可以為單獨的傾斜底面,傳動泵22設置於傾斜底面的較低端,此處不作唯一限定。
進一步的,如圖2和圖4所示,水力空化預處理裝置31的一側設置有添加槽328,添加槽328與水力空化預處理裝置31通過加料泵3281相連接。具體的,加料泵3281即為自動向水力空化預處理裝置31中的汙泥投入添加槽328內部的電解質的裝置,利用水力空化帶動整個水力空化預處理裝置31內部的汙泥運動,從而使得電解質能夠均勻的加入到汙泥中,電解質的投加量的控制能夠使電解過程中不僅能產生高電位的OH·自由基等,還有大量的活性氯產生,協同催化氧化活性汙泥,加速溶胞作用並能起到降低用電成本的效果。將電解質的濃度控制在佔剩餘汙泥總質量的0.5%~0.75%,能夠在電解過程中不會有氯氣等汙染氣體產生,導致汙染空氣。
優選的,電解質選用氯化鈉、氫氧化鈉、碳酸氫鈉、三氯化鐵、鹽酸和氯化物的任意一種或兩種以上的混合物。具體的,電解質的選擇有多種,即為NaCl、NaOH、NaHCO3、FeCl3、HCl和氯化物的任意一種或兩種以上的混合物。例如:電解質可以單獨為NaCl,也可以為NaCl和HCl的混合物。由於整個裝置未投入會造成土壤酸鹼性增強以及酸和鹽鹼化嚴重的物質,因此處理後的汙泥可用於複合肥製備、建材、燃煤替代物等綜合利用,真正實現了汙泥處理的減量化、穩定化、無害化、資源化。
進一步的,連接組件2包括用於連接裝置組件3的連接管21、與連接管21相連接傳動泵22、設置於裝置組件3上的排水管23以及設置於排水管23上的排水閥24。具體的,水力空化預處理裝置31、一級電解槽321、中轉缸322和二級電解槽323、儲泥缸33和壓濾裝置4之間均通過連接管21相連接,且連接管21上均設置有傳動泵22,通過傳動泵22進行各個裝置之間的傳動。在水力空化預處理裝置31處理時的分離水、多級電解裝置32進行電解和超聲波處理時的電解分離水、儲泥缸33內的分離水和壓濾裝置4壓濾產生的濾液均回收至汙水處理裝置5進行回收再處理,水力空化預處理裝置31多級電解裝置32、儲泥缸33和壓濾裝置4與汙水處理裝置5的連接處的排水管23上均設置有排水閥24,汙水處理裝置5上設置有排水泵25,用於將各個排水閥24出來的汙水抽至汙水處理裝置5內,汙水處理裝置5內的汙水處理的剩餘汙泥經汙泥沉澱池6進行沉澱處理後再次進入水力空化預處理裝置31內,從而形成完整的循環,有效的避免水資源的浪費。優選的,傳動泵22採用氣動隔膜泵。
進一步的,如圖2中所示,固定架1包括用於支撐裝置組件3的底板11、設置於裝置組件3一側的支撐架12、和設置於支撐架12端部的扶梯13,支撐架12的頂部形成有走道14。具體的,固定架1由多個單獨的支撐杆拼裝組成用於將裝置組件3整合為一個整體,能夠便於運輸。底板11設置於裝置組件3的底部用於將各個裝置與地面分離,支撐架12設置在裝置組件3的一側,且支撐架12的下部形成有容納空間,連接組件2中的多個傳動泵22和用於提供電能的電源組件7均設置在支撐架12的下部,且支撐架12的頂部形成有走道14,走道14的端部與扶梯13相連接,工作人員可以通過上至扶梯13和走道14上從頂部對整個裝置進行觀察和檢修,有效的利用了上層空間,減少了佔用面積。
優選的,一級電解槽321和二級電解槽323均與電源組件7相連接,一級電解槽321與高頻脈衝電源相連接,高頻脈衝電源的工作電壓為6V至24V,電流密度為150A/㎡至500A/㎡,佔空比30%~50%。將經過水力空化預處理後的汙泥以下進上出的方式輸送入二級電解槽3234內,從而對汙泥進行二次電解,在電解過程中有效的控制工作電壓、電流密度和電解時間等可以有效的避免有氯氣等汙染氣體逸出。二級電解槽323與直流電源相連接,直流電源的工作電壓為6V至24V,電流密度為150A/㎡至500A/㎡。將經過一級電解處理後的汙泥以下進上出的方式輸送入二級電解槽323內,從而對汙泥進行二次電解,在電解過程中有效的控制工作電壓、電流密度和電解時間等可以有效的避免有氯氣等汙染氣體逸出。當然,根據實際情況和具體需求,在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實施例中,二級電解槽323與高頻脈衝電源相連接,此處不作唯一限定。
以上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範圍內,可輕易想到各種等效的修改、替換和改進等等,這些修改、替換和改進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應以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