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卸拼裝式水翼結構及其構成的輕型船隻的製作方法
2023-04-24 09:04:41 3
可拆卸拼裝式水翼結構及其構成的輕型船隻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拆卸拼裝式水翼結構,包括水翼,下端固定在該水翼兩端的側翼,以及設置在該側翼內側的定位結構。所述定位結構包括通過壓板螺栓固定在所述側翼頂部內側的壓板,和位於該壓板下方且一端固定在所述側翼中部內側的上託裝置。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由上述可拆卸拼裝式水翼結構構成的輕型船隻,通過上述水翼結構,可以使輕型船隻在行駛時減小吃水,降低能源消耗,進而提高船隻的經濟價值,具有很高的實用性。
【專利說明】可拆卸拼裝式水翼結構及其構成的輕型船隻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輕型船隻,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可拆卸拼裝式水翼結構及其構成的輕型船隻。
【背景技術】
[0002]衝鋒舟、快艇等輕型船隻都是十分靈巧的水上交通工具。它採用發動機提供動力,動力大、重量輕、速度快、機動靈活。但正因為其重量輕、動力大,使得其在行駛時,安裝發動機的船身尾部,因螺旋槳的工作而吃水很深,而船身前端因自身重力小而向上翹,進而使得整個船身與水面之間形成一個夾角。船隻動力越大,該夾角越大;夾角越大,陷入水面以下的船身面積就越大,受到水的阻力也就越大,相應地就需要更大的動力來推動船隻行駛,因而加大了能源消耗,嚴重影響了輕型船隻的經濟效益。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拆卸拼裝式水翼結構及其構成的輕型船隻,解決現有技術中輕型船隻在行駛時因船身吃水深造成的能源消耗大、經濟效益低的問題。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可拆卸拼裝式水翼結構,包括水翼,下端固定在該水翼兩端的側翼,以及設置在該側翼內側的定位結構。
[0006]進一步地,所述定位結構包括通過壓板螺栓固定在所述側翼頂部內側的壓板,和位於該壓板下方且一端固定在所述側翼中部內側的上託裝置。
[0007]優選地,所述上託裝置為託板或託杆。
[0008]優選地,所述上託裝置通過螺栓固定在所述側翼的內側。
[0009]優選地,所述側翼與所述水翼相互垂直。
[0010]以上述水翼結構為基礎,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輕型船隻方案如下:
[0011]由可拆卸拼裝式水翼結構構成的輕型船隻,包括設置有發動機的船隻本體,還包括安裝在所述船隻本體尾部下方的可拆卸拼裝式水翼結構,該可拆卸拼裝式水翼結構包括位於所述船隻本體下方的水翼,位於所述船隻本體兩側且下端固定在該水翼兩端的兩個側翼,以及位於所述船隻本體側邊緣上方且一端固定在該側翼內側頂部的壓板,和位於所述船隻本體側邊緣下方且一端固定在該側翼內側中部的上託裝置。
[0012]由於快艇、衝鋒舟之類的輕型船隻其船身上邊緣通常為弧面,為提高水翼結構與船身的契合度,在本技術中,所述壓板為弧形板或角形板。
[0013]優選地,所述上託裝置為託板或託杆。
[0014]進一步地,為便於水翼結構的拆裝,所述壓板通過壓板螺栓固定在所述側翼的頂部,而所述上託裝置則通過螺栓固定在所述側翼的中部。
[0015]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I)本實用新型利用水翼在運動狀態可產生浮力的原理,將水翼裝置應用於輕型船隻上,尤其是衝鋒舟、快艇、橡皮艇等速度快的輕型船隻上,可以使這種快速的輕型水面交通工具在行駛過程中在很大程度上減小與水面之間的夾角,從而降低能源消耗,降低使用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0017](2)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拆裝方便,成本低,非常適合對現有的輕型船隻進行升級改造,適合大規模推廣應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實用新型中可拆卸拼裝式水翼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安裝有可拆卸瓶裝式水翼結構的船隻結構示意圖。
[0020]上述附圖中,附圖標記對應的部件名稱如下:
[0021]1-水翼,2-側翼,3-壓板,4-上託裝置,5-船身。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包括但不限於下列實施例。
[0023]實施例
[0024]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公開的可拆卸拼裝式水翼結構,主要包括一水翼1、兩側翼2、兩壓板3和兩上託裝置4。
[0025]水翼I作為整個水翼結構的主體,用於產生向上的作用力,在本實施例中,水翼I為一塊長條形面板。兩側翼2為兩塊直板,分別垂直固定在水翼I的兩端,其作為水翼I與船身5之間的橋梁,用於將水翼I產生的浮力傳遞給船身5。一壓板3與一上託裝置4相互配合,將側翼2固定在船身5的邊緣上。其中,壓板3為弧形面板,一端通過壓板螺栓固定在側翼2的內側頂部,另一端懸空;而上託裝置4則可選擇託板或託杆,與壓板3類似,其一端通過螺栓固定在側翼2的內部中部,上託裝置4在側翼2上的位置視船隻高度而定,以船隻邊緣能卡進壓板與上託裝置之間的間隙為準。
[0026]安裝時,如圖2所示,首先將側翼2和水翼I固定好,然後根據船身5的高度在側翼2的中部固定好上託裝置4,再將船身5置於兩側翼2之間的上託裝置4上,最後在側翼2的頂部用壓板螺栓固定好壓板3,將船身5壓緊,使整個水翼結構完全固定在船身上,安裝即可完成。
[0027]上述水翼結構,能在水中運動時產生浮力,且阻力小,浮力隨運動速度而變化,速度越大浮力越大。一般來說,將水翼結構固定在距船尾0.5米、距船底0.6米處即可。船隻行駛時,安裝有發動機的船身後部因螺旋槳工作而吃水較深,而船身前部吃水較淺,使得整個船身與水面之間形成了一個明顯的夾角,而水翼由於水的相對流動而產生的浮力,會通過側翼對船身後部產生向上的作用力,使船身後部吃水變淺,從而減小船身與水面之間的夾角,進而減小船隻行駛過程中受到的水的阻力,從而使得相同速度下消耗的能源有效降低,經濟價值明顯提高。
[0028]本實用新型可應用於各種小型的輕便快船之中,實現船隻的升級改造,實用價值很聞。
[0029]上述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並非對本實用新型保護範圍的限制,但凡採用本實用新型的設計原理,以及在此基礎上進行非創造性勞動而做出的變化,均應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可拆卸拼裝式水翼結構,其特徵在於,包括水翼(I),下端固定在該水翼(I)兩端的側翼(2),以及設置在該側翼(2)內側的定位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拼裝式水翼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定位結構包括通過壓板螺栓固定在所述側翼(2)頂部內側的壓板(3),和位於該壓板(3)下方且一端固定在所述側翼⑵中部內側的上託裝置(4)。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拆卸拼裝式水翼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上託裝置(4)為託板或託杆。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可拆卸拼裝式水翼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上託裝置(4)通過螺栓固定在所述側翼(2)的內側。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可拆卸拼裝式水翼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側翼(2)與所述水翼⑴相互垂直。
6.由可拆卸拼裝式水翼結構構成的輕型船隻,包括設置有發動機的船隻本體,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安裝在所述船隻本體尾部下方的可拆卸拼裝式水翼結構,該可拆卸拼裝式水翼結構包括位於所述船隻本體下方的水翼(I),位於所述船隻本體兩側且下端固定在該水翼(I)兩端的兩個側翼(2),以及位於所述船隻本體側邊緣上方且一端固定在該側翼(2)內側頂部的壓板(3),和位於所述船隻本體側邊緣下方且一端固定在該側翼(2)內側中部的上託裝置⑷。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由可拆卸拼裝式水翼結構構成的輕型船隻,其特徵在於,所述壓板(3)為弧形板或角形板。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由可拆卸拼裝式水翼結構構成的輕型船隻,其特徵在於,所述上託裝置(4)為託板或託杆。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由可拆卸拼裝式水翼結構構成的輕型船隻,其特徵在於,所述壓板(3)通過壓板螺栓固定在所述側翼(2)的頂部,而所述上託裝置(4)則通過螺栓固定在所述側翼(2)的中部。
【文檔編號】B63B1/28GK203921115SQ201420214929
【公開日】2014年11月5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22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22日
【發明者】陳濤 申請人: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