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杆方向控制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4-24 02:34:06
專利名稱:搖杆方向控制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有關一種搖杆方向控制裝置的結構設計,尤指一種具有二組紅外線探測器的雙軸輸入機構的搖杆方向控制裝置。
常用的搖杆的移動量信號是利用線性信號來控制的,亦即利用可變電阻的調變來取得X軸與Y軸的值以得到一由X、Y軸的值對照繪出a的直線線性絕對座標向量圖(如
圖1所示),該線性絕對座標向量圖是將原點(0,0)設於線性絕對座標向量圖的中央如(50,50)點,使其可對應至顯示屏的任一點。
但可變電阻是由電阻調整杆的旋轉來調整電阻值,其阻值所組成的線性絕對座標向量圖並無法達到直線線性向量圖的理想狀態,而呈現如圖9所示b、c的非直線性絕對座標向量圖,故需利用手動微調校正以取得機械歸零(如圖10所示),其雖可將原點校正歸零,但其所取得的絕對座標向量圖還是呈曲線狀態,並無法呈現如圖1所示的理想狀態,而且可變電阻經由調整杆長期的旋轉調整之下,碳膜由於經常性的接觸磨擦故相當容易脫落,失去正確的阻值,更加容易影響其非直線性向量圖的正確性。
有鑑於此,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操控靈敏、歸零校正準確的搖杆方向控制裝置的結構設計。
本實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種於每一扇片的左右兩側至少設有二組紅外線探測器的搖杆方向控制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即在提供一可達到理想狀態的直線線性向量圖的搖杆方向控制裝置。
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本實用新型主要是由搖杆座、半球體搖杆、冂形跨片、基板及兩扇片所組成;該搖杆座的中央部份設有通孔,該通孔外緣向下突設四個樞接部,且依序排列成四方形,其中一組相鄰的樞接部於內側適當位置處設有二緊鄰的嵌合部,供嵌合預設彈簧的彈簧套筒,該扇片是分別嵌合於半球體搖杆及冂形跨片的一側,而半球體搖杆及冂形跨片的另一側則設有推動彈簧套筒的長形推片,藉由搖杆座的樞接部將半球體搖杆及冂形跨片活動樞接定位,並於基板上對應於設有ㄣ形開孔及歸零孔的每一扇片的兩側處至少設有兩組紅外線探測器。
本實用新型的控制原理是基板上對應於每一扇片的左右兩側裝有二組紅外線探測器,其中一組對應扇片上的ㄣ形開孔,另一組對應其中心歸零孔。當搖杆的移動帶動兩個扇片移動時,其中一組記錄移動中的扇片通過ㄣ形開孔接收或遮斷紅外線探測器而產生0與1通斷信號,而這兩組0,1信號即可作為控制搖杆方向的X軸與Y軸的依據。當放鬆搖杆時,扇片回彈至原位,使另一組紅外線探測器通過歸零孔而可作準確歸零校正,並給予明示。
本實用新型克服了常用搖杆易使可變電阻磨損而影響線性信號質量,以及每次使用皆需微調機械歸零的缺點,其具有操作控制靈敏,準確歸零校正的特點。
圖1是搖杆理想狀態的直線線性絕對座標向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立體外觀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元件分解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搖杆座的仰視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推片部份的剖視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扇片與紅外線探測器的動作示意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扇片與紅外線探測器的側剖視圖;圖8是扇片與紅外線探測器移動時產生的四組0、1的訊號;圖9是常用搖杆所產生的實際向量圖;圖10是常用搖杆經校正後的實際向量圖;圖1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形成的具有四個象限的絕對座標圖。
圖號說明10……搖杆座11……通孔12……樞接部13……嵌合部14……嵌槽 15……卡摯塊16……彈簧外套筒17……彈簧18……彈簧內套筒19……空間20……半球體搖杆21……推片22……樞接軸23……延伸塊24……中心凸軸30……冂形跨片 31……推片
32……中心軸孔40……扇片 41……ㄣ形開孔42……歸零孔50……基板 51……紅外線發射器52……紅外線接收器現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2、3、4所示,本實用新型主要由搖杆座10、半球體搖杆20、冂形跨片30、基板50及二扇片40所組合而成;其中,該搖杆座10由具突出卡鉤的圓圈片卡合於中央圓心部份設有中央通孔11的圓形片所構成,該中央通孔11向內延伸並於四角延伸成一弧形角,而中央通孔11的外緣向下垂直的支撐板,即為四個呈四方形排列的樞接部12,該樞接部12於中央適當位置處設有軸孔,而其中一組相鄰的樞接部12內側二端側設有兩緊鄰的嵌合部13,嵌合部13為內設嵌槽的凸塊,而二嵌合部13內設嵌槽14之間設有二相對的卡摯塊15,供嵌合卡摯預設彈簧17的彈簧內、外套筒16、18,並使彈簧內套筒18可前後滑移。
該半球體搖杆20是於左右二側由半球體中間部位設有延伸塊23,其中一側的延伸塊23上設有一長形推片21,該延伸塊23的上、下端與推片21的末端各垂直突設有具階級狀止摯面的樞接軸22,且該搖杆的底部是設有中央具有凸柱的中心凸軸24。
該冂形跨片30的中央連接部上設有一個向上凸起的四邊框,其邊框中央設有弧形凹陷以及其內部設有呈弧形凹陷的中心軸孔32,該跨片30的較短邊是設有向下延伸的長形推片31,於該推片31的上端處設有具階級狀卡摯面的樞接軸,而另一側的較長邊上則於其上、下端各設有具階級狀卡摯面的樞接軸。
該扇片40於扇片末端處設有多數個由左至右按同一方向整齊排列的ㄣ形開孔41,另於扇片40的ㄣ形開孔上方的適當位置處設有一歸零孔42,而扇柄末端設有上、下二不同大小的軸孔,該軸孔的二側均設有軸環。
將彈簧17置入彈簧內套筒18之內,並以彈簧外套筒16將其套合,一併嵌入搖杆座10嵌合部13的嵌槽14及卡摯塊15之中,每一個嵌合部13嵌合二組彈簧套筒16、18,且使二彈簧套筒預留一空間19;另將二扇片40分別嵌合於冂形跨片30及半球體搖體20的上、下樞接軸中,再將半球體搖杆20穿過搖杆座10的中央通孔11,使半球體搖杆20的推片21置於搖杆座10二彈簧套筒預留的空間19中,並使其二側的樞接軸22嵌入搖杆座10垂直設立的樞接部12的軸孔內,而冂形跨片30的推片31則置於另一相鄰的二彈簧套筒預留的空間19中,並嵌合於另二樞接部12的軸孔之中,並使冂形跨片30中間連接部的中心軸孔32套合於半球體搖杆20底部的中心凸軸24上。這樣就完成了本實用新型的組裝。
請參閱圖6、7所示,由於該扇片40是置於基板50上的二組紅外線發射器51與紅外線接收器52之間,其中一組的高度是配合扇片40上的ㄣ形開孔41,另一組則為配合歸零孔42而設,當搖杆任意移動時,帶動置於彈簧套筒間的推片21、31(如圖5所示),連帶使另一側的扇片40亦隨之移動,此時,二扇片40上的ㄣ形開孔41與紅外線探測器即產生四種0、1的通斷信號(如圖8所示),故此二組信號即可作為控制搖杆方向的X軸及Y軸的依據,又由於二扇片40的中心點是設為原點,故其可形成一具有四個象限的絕對座標圖(如圖11所示)。當搖杆放鬆時,二扇片40對側的推片21、31各經由二彈簧套筒回推之力,使二扇片40的歸零孔42回彈於另一組紅外線探測器之上,當該組紅外線探測器未被遮斷則可知搖杆已回歸於原點。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搖杆方向控制裝置關鍵是在基板上相對於二扇片的二側設有二組紅外線探測器,藉由扇片的移動使紅外線接收器記錄由ㄣ形開孔與紅外線發射器所形成的0與1的信號,使搖杆具有絕對座標可更快速對應到顯示屏上的任意點,同時,在放開搖杆之後,其是藉由彈簧將扇片彈回原位,使歸零孔通過另一組紅外線探測器而達至準確歸零校正的目的。
權利要求1.一種搖杆方向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其由搖杆座、半球體搖杆、冂形跨片、基板及兩扇片所組成;該搖杆座的中央部份設有通孔,該通孔外緣向下突設四個樞接部,且依序排列成四方形,其中一組相鄰的樞接部於內側適當位置處設有二緊鄰的嵌合部,供嵌合預設彈簧的彈簧套筒;該扇片是嵌合於半球體搖杆及冂型跨片的一側,而半球搖杆及冂型跨片的另一側則設有推動彈簧套筒的長形推片,藉由搖杆座的樞接部將半球體搖杆及冂跨片活動樞接定位,並於基板上對應於每一扇片的二側處,至少設有二組紅外線探測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搖杆方向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扇片上設有多數個ㄣ形開孔,且其上方適當位置處設有歸零孔。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搖杆方向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扇片上的ㄣ形開孔按同一方向排列。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搖杆方向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紅外線探測器是對應扇片上的ㄣ形開孔及歸零孔而設。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搖杆方向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搖杆座的樞接部為一垂直的支撐板,該支撐板上於適當位置處設有軸孔。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搖杆方向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搖杆座的嵌合部為內設嵌槽的凸塊,其間設有二相對的止摯塊。
7.如權利要求1或6所述的搖杆方向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每一嵌合部是嵌合二彈簧套筒,此二彈簧套筒間預留有一空間,該空間是為配合半球體搖杆及冂形跨片的長形推片而設。
專利摘要一種搖杆方向控制裝置包括有搖杆座、半球體搖杆、冂形跨片、基板及兩個扇片;該基板上對應於每一扇片的左右兩側邊至少設有二組紅外線探測器,藉由半球體搖杆的移動帶動兩扇片,使移動中的扇片上排列的
文檔編號G05D3/00GK2333020SQ9820670
公開日1999年8月11日 申請日期1998年7月8日 優先權日1998年7月8日
發明者陳楠珍 申請人:松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