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十二指腸癌、胃癌的藥物組合物的製作方法
2023-04-24 04:00:41 2
一種治療十二指腸癌、胃癌的藥物組合物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十二指腸癌、胃癌的藥物組合物,所述的藥物組合物以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製成:黨參12-24份、黃芪12-24份、白朮12-24份、莪朮12-24份、三七12-24份、大黃12-24份、黃藥子12-24份、徐長卿12-24份、蚤休12-24份、木香12-24份、香附12-24份、青皮12-24份、枳實12-24份、元胡9-21份、蓯蓉9-21份、附子9-21份、烏梅9-21份、烏賊骨9-21份、蜈蚣9-21份、麝香9-21份、乳香9-21份、蛇舌草9-21份、沒藥9-21份、龍葵9-21份、青黛9-21份、輕粉9-21份、露蜂房9-21份、百草霜9-21份的組合為活性成分,且治療十二指腸癌、胃癌效果較好的藥物組合物及其用途。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十二指腸癌、胃癌的藥物組合物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中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十二指腸癌、胃癌的藥物組合物。
【背景技術】
[0002]癌症(Cancer),亦稱惡性腫瘤(Malignant neoplasm),為由控制細胞生長增殖機制失常而引起的疾病。癌細胞除了生長失控外,還會局部侵入周遭正常組織甚至經由體內循環系統或淋巴系統轉移到身體其他部分。癌症是一大類惡性腫瘤的統稱。癌細胞的特點是無限制、無止境地增生,使患者體內的營養物質被大量消耗;癌細胞釋放出多種毒素,使人體產生一系列症狀;癌細胞還可轉移到全身各處生長繁殖,導致人體消瘦、無力、貧血、食欲不振、發熱以及嚴重的臟器功能受損等等。癌症(惡性腫瘤)還可破壞組織、器官的結構和功能,引起壞死出血合併感染,患者最終由於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0003]十二指腸癌是一種病因不明、診斷困難的疾病,約佔消化道惡性腫瘤的
0.4-1.8%,以噁心、嘔吐、腹脹、上腹無規律性疼痛、幽門梗阻、黑便、消瘦及體重減輕等為主要臨床表現,與十二指腸潰瘍相似,但進食及抑酸藥物不能緩解疼痛。為十二指腸其它各種惡性腫瘤中預後最差者,很少有超過5年生存者報導,其發病率呈增高趨勢。
[0004]胃癌起源於胃壁上表層的黏膜上皮細胞,可發生於胃的各個部位(胃竇幽門區最多、胃底賁門區次之、胃體部略少),可侵犯胃壁的不同深度和廣度。全球每年新發胃癌100餘萬,中國佔42%,死亡約80萬,中國佔35%,是胃癌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國家之一,發病率和死亡率均是世界平均水平兩倍多。目如國人死因1/4是癌症,癌症死因的1/4是胃癌,在消化系統惡性腫瘤死亡病例中,約半數死於胃癌。胃癌療效與病期早晚和診治方法及手段密切相關,早期胃癌經足夠的治療後90%以上患者能生存5年以上或治癒,而晚期胃癌患者,治療後5年生存率不足5%。因此,早發現是改善療效、提高生存率的關鍵。
[0005]目前,治療十二指腸癌、胃癌,西醫普遍採用化療、放療,而放、化療所產生的毒副作用對人體損害極大,患者往往得不到滿意的效果,卻反而引起身體免疫功能低下等不良後果。為避免西醫治療缺陷,我國中醫界推出以中草藥組合物治療癌症的施治方案。中醫治療癌症現在已經被國內外醫療專家廣泛的認可,大量的臨床試驗及科研研究已經證實了中醫治療癌症的效果。比如中國專利CN101612281B,公開了一種治療胃癌的中藥,治療乳腺癌及胃癌的中藥由生草烏、血竭、地龍、木鱉子、王不留行、乳香、全蠍、穿山甲、楓香脂和威靈仙製成。又如中國專利CN101773647B,公開了一種治療十二指腸癌的中藥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主要由以下原料藥組成:青黛、薏苡仁、茯苓、白朮、降香、蘇合香、大黃、延胡索、炙乳香、炙沒藥、京三稜、蓬莪朮、苦參、熟地黃、血竭、公英、地丁、紫草、魚腥草、半邊蓮、鬱李仁、厚樸、積實、沉香等。以上專利都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都是針對單一的一種癌症。
[0006]中醫對癌症的研究是無止境的,開發能同時針對十二指腸癌、胃癌的中藥藥物組合物十分必要。
【發明內容】
[0007]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治療十二指腸癌、胃癌效果較好的藥物組合物。
[0008]本發明藥物組合物中各組分的用量是發明人經過大量實踐總結得出的,由下述重
量份的原料製成:
[0009]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十二指腸癌、胃癌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徵在於:該藥物組合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製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十二指腸癌、胃癌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徵在於:該藥物組合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製成: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十二指腸癌、胃癌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徵在於:該藥物組合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製成:
4.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藥物組合物在製備治療十二指腸癌、胃癌的藥物中的應用。
【文檔編號】A61K35/55GK103977356SQ201410233656
【公開日】2014年8月13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29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29日
【發明者】李紹華 申請人:李紹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