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玻璃容器的模具的製作方法
2023-04-24 07:22:31 1
專利名稱:製作玻璃容器的模具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模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製作玻璃容器的模具。
技術背景玻璃容器的用途十分廣泛,而加工各種玻璃容器需要使用相應的模具, 以日常所見的帶有頸的諸如啤酒瓶、飲料瓶或其它類似的瓶子為例,在由模 具加工這類瓶子的過程中,由於頸部玻璃溫度低,因此極易造成料液的分布 不均勻,從而影響瓶子頸部的壁厚不一,使瓶子的整體質量無法保障。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任務是要提供一種有利於料液分布均勻而藉以保障瓶子頸部的壁厚一致的製作玻璃容器的模具。本發明的任務是這樣來完成的, 一種製作玻璃容器的模具,它包括一對彼此對置的瓶半模,各瓶半模的內壁形成有由瓶體腔和瓶頸腔所共同構成的瓶模腔,特點是在所述的瓶半模的上部並且在圍繞所述瓶頸腔的周圍開設有第一、第二保溫孔,第一、第二保溫孔彼此一隔一分布,其中第一保溫孔的深度是與第二保溫孔的深度不同的。本發明所述的第一保溫孔的深度是與所述的瓶頸腔的高度一致的。 本發明所述的第一保溫孔的直徑為4 6咖,深度為56 65咖,而第二保溫孔的直徑與第一保溫孔的直徑相同,而第二保溫孔的深度為45 55mm。 本發明所述的第一保溫孔與相鄰的第二保溫孔之間的間隔距離為6 8 mm。 本發明所述的第一保溫孔上配設有第一孔蓋,並且在第一保溫孔的內壁上設有第一內螺紋,而所述的第一孔蓋上設有第一外螺紋,第一內、外螺紋相互配合。本發明所述的第二保溫孔上配設有第二孔蓋,並且在第二保溫孔的內壁 上設有第二內螺紋,而所述的第二孔蓋上設有第二外螺紋,第二內、外螺相互配合。本發明所述的一對瓶半模中的其中一個瓶半模上延設有榫突,而另一個 瓶半模上開設有用於供所述的榫突榫入的榫突腔,所述的榫突有兩組,每組 有一對,其中的一組對應於瓶模腔的一側,而另一組對應於瓶模腔的另一側。本發明所述的榫突的形狀為矩形的長條狀,而所述的榫突腔為矩形長條 狀凹腔。本發明所述的榫突的形狀為圓柱體,而所述的榫突腔為圓形孔。 本發明由於在一對瓶半模的上部並且對應於瓶頸腔的周圍開設了第一、第二保溫孔,從而能使瓶頸腔周圍的溫度得以提高,有助於在成模過程中兩次吹氣時的料的分布均勻,保障瓶子頸部的壁厚一致。
附圖為本發明的一個具體的實施例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敬請見附圖,給出了用於製作啤酒瓶的一對彼此對置的形狀構造相同的 瓶半模1,在各瓶半模1的內壁居中部位加工有用於成型出啤酒瓶的瓶模腔ii,該瓶模腔ii包括下部的瓶體腔m和上部的瓶頸腔112,其中瓶頸腔112的高度為60 mm。在一對瓶半模1的上部並且圍繞於瓶頸腔112的四周間隔開 設第一、第二保溫孔12、 13,第一、第二保溫孔12、 13彼此呈一隔一分布, 第一保溫孔12與相鄰的第二保溫孔13之間的間隔距離為6 mm,該間距是指 第一保溫孔12的中心至第二保溫孔13的中心之間的距離。第一保溫孔12的 深度為60咖,直徑為6咖,第二保溫孔13的直徑也為6咖,而深度為50咖。 在各個第一保溫孔12上均配置有第一孔蓋122,並且在各個第一保溫孔12 的孔口部位均加工有第一內螺紋121,而在第一孔蓋122上加工有第一外螺紋 1221,通過第一內、外螺紋121、 1221的配合而使第一孔蓋122可靠地保持 在第一保溫孔12上;在各個第二保溫孔13上均配置有第二孔蓋132,並且在各個第二保溫孔13的孔口部位均加工有第二內螺紋131,而在第二孔蓋132 上加工有第二外螺紋1321,通過第二內、外螺紋131、 1321的配合而將第二 孔蓋132可靠地保持在第二保溫孔13上。
請繼續見附圖,依據公知的常識, 一對瓶半模1是配合使用的,更具體 地講是合併(合模)使用的,因此為了有利於改善一對瓶半模1的合併效果, 在一對瓶半模1中的其中一個瓶半模1上即目前圖示位置狀態的左邊的一個 瓶半模上延設有兩組每組為一對榫突14,兩組共四個榫突14分別對應地布置 在瓶模腔11兩側的上下部位,與此相適應地,在另一個瓶半模1上即目前圖 示位置狀態的右邊的一個瓶半模上開設有兩組每組為一對榫突腔,榫突腔的 位置應當與榫突14的位置相對應,形狀應當與榫突14的形狀相適配。在本 實施例中,推薦的榫突14的形狀為矩形的長條狀,作為回報,那麼榫突腔的 形狀為矩形長條狀凹腔或稱凹槽。當將一對瓶半模1彼此面對面合攏時,榫 突14便榫入到圖中雖未示出但依據常識完全可以推知的榫突腔中,確保一對
瓶半模l的合模效果。 實施例2:
圖略,僅將第一保溫孔12與相鄰的第二保溫孔13之間的間距改為7 mm, 第一、第二保溫孔12、 13的直徑改為5咖,第一保溫孔12的深度改為65咖, 第二保溫孔13的深度改為55皿,瓶模腔11的瓶頸腔112的高度改為65 mm, 將榫突14改為圓柱體或稱圓柱銷,榫突腔改為圓形孔,其餘均同對實施例l 的描述。
實施例3:
圖略,僅將第一保溫孔12與相鄰的第二保溫孔13之間的間距改為8咖,第一、 第二保溫孔12、 13的直徑改為4. 5咖,第一保溫孔12的深度改為55咖,第二保溫 孔13的深度改為45皿,瓶模腔11的瓶頸腔112的高度改為55 mm,其餘均同對實施 例1的描述。
權利要求
1、一種製作玻璃容器的模具,它包括一對彼此對置的瓶半模(1),各瓶半模(1)的內壁形成有由瓶體腔(111)和瓶頸腔(112)所共同構成的瓶模腔(11),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的瓶半模(1)的上部並且在圍繞所述瓶頸腔(112)的周圍開設有第一、第二保溫孔(12、13),第一、第二保溫孔(12、13)彼此一隔一分布,其中第一保溫孔(12)的深度是與第二保溫孔(13)的深度不同的。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製作玻璃容器的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第 一保溫孔(12)的深度是與所述的瓶頸腔(112)的高度一致的。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製作玻璃容器的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第 一保溫孔(12)的直徑為4 6咖,深度為56 65咖,而第二保溫孔(13)的直 徑與第一保溫孔(12)的直徑相同,而第二保溫孔(13)的深度為45 55 mm。
4、 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製作玻璃容器的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 的第一保溫孔(12)與相鄰的第二保溫孔(13)之間的間隔距離為6 8mm。
5、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製作玻璃容器的模具,其特徵在於 所述的第一保溫孔(12)上配設有第一孔蓋(122),並且在第一保溫孔(12)的 內壁上設有第一內螺紋(121),而所述的第一孔蓋(122)上設有第一外螺紋 (1221),第一內、外螺紋(121、 1221)相互配合。
6、 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製作玻璃容器的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 的第二保溫孔(13)上配設有第二孔蓋(132),並且在第二保溫孔(13)的內壁 上設有第二內螺紋(131),而所述的第二孔蓋(132)上設有第二外螺紋 (1321),第二內、外螺紋(131、 1321)相互配合。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製作玻璃容器的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一 對瓶半模(1)中的其中一個瓶半模(1)上延設有榫突(14),而另一個瓶半模(l) 上開設有用於供所述的榫突(14)榫入的榫突腔,所述的榫突(14)有兩組,每組 有一對,其中的一組對應於瓶模腔(ll)的一側,而另一組對應於瓶模腔(ll) 的另一側。
8、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製作玻璃容器的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榫 突(14)的形狀為矩形的長條狀,而所述的榫突腔為矩形長條狀凹腔。
9、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製作玻璃容器的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榫 突(14)的形狀為圓柱體,而所述的榫突腔為圓形孔。
全文摘要
一種製作玻璃容器的模具,屬於模具技術領域。它包括一對彼此對置的瓶半模,各瓶半模的內壁形成有由瓶體腔和瓶頸腔所共同構成的瓶模腔,特點是在所述的瓶半模的上部並且在圍繞所述瓶頸腔的周圍開設有第一、第二保溫孔,第一、第二保溫孔彼此一隔一分布,其中第一保溫孔的深度是與第二保溫孔的深度不同的。優點由於在一對瓶半模的上部並且對應於瓶頸腔的周圍開設了第一、第二保溫孔,從而能使瓶頸腔周圍的溫度得以提高,有助於在成模過程中兩次吹氣時的料的分布均勻,保障瓶子頸部的壁厚一致。
文檔編號C03B9/24GK101298356SQ20081012344
公開日2008年11月5日 申請日期2008年6月4日 優先權日2008年6月4日
發明者陸衛平 申請人:常熟市偉恆模具鑄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