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生產中的除鐵方法
2023-04-24 01:07:26 1
陶瓷生產中的除鐵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陶瓷生產中的除鐵方法,其包含如下步驟:a、將除球土以外的部分原料進行球磨,並對球磨後的漿料進行除鐵;b、除鐵後的漿料再次進行球磨,並同時將球土加入進去進行球磨。本發明給出了一種除鐵效率更高的除鐵方法,減少甚至無需引入成本很高的矽酸鋯來人為增加所需要的白度。
【專利說明】陶瓷生產中的除鐵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關於一種陶瓷生產中的除鐵方法,特別是指一種應用於瓷質磚、衛生瓷的生產製作時對原料進行除鐵以提高原料白度的工藝方法。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礦山的不斷開採和原材料的大量運用,白度好的原材料日趨緊缺,很難滿足產品在白度或者豔度方面的要求,故而行業人士在不斷的尋求原材料的深加工方式方法,來提升原材料的利用價值。
[0003]另外,在現代及未來建築裝修應用中,瓷質磚以其在技術上已經仿製具有豐富多彩的天然石材的效果,而且更具有高硬度、低吸水率、高耐磨、無放射性元素等高理化性能的優勢,以及產品規格多樣化和色彩豐富的特點,已被廣泛應用。衛生瓷在居家裝飾中也必不可少。
[0004]上述的建築衛生陶瓷產品,在其生產製作中,都需要提高其原料的白度和純度,以使其在裝飾效果上,表現得更加沁透靚麗,更富質感和檔次。
[0005]業內人士都知道,影響陶瓷產品原料的白度純度的主要因素就是鐵元素。所以,相關的陶瓷生產廠家、研發人員,莫不在生產製作中不斷探索更佳的辦法,努力對原料提前進行除鐵更徹底來提高原料的白度。
[0006]現有技術的除鐵工藝主要是採用磁選法來分離原料中的含鐵礦物,磁棒除鐵是陶瓷廠普遍應用的現有傳統技術。隨著人們對瓷質磚白度要求的越來越高,傳統一次球磨並採用磁棒除鐵,已經達不到白度的要求,所以,為了再能增加產品的白度,生產廠家都採用了引入矽酸鋯添加進入原料來提高白度,而這種原料,一方面價格昂貴,使得成本大大增加,另一方面其僅限在一定的放射性檢測標準範圍內方可應用,所以使用範圍受到局限,添加矽酸鋯的辦法實際成了一種不得已`而為之的辦法。所以,減少鐵含量才是各相關廠家探尋解決的目標。
【發明內容】
[0007]本發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陶瓷生產中的除鐵方法,該方法主要在瓷質磚、衛生瓷等產品的生產過程中,對原料在進入球磨的工藝環節上進行分類、分序處理,以此使得用該原料生產出的瓷質磚、衛生瓷等產品在白度、純度上相較於傳統生產方法生產出的產品更加的白和純,並且大大減少了為增加白度而人為添加容易引起放射性超標的價格又高增加了成本的鋯元素的物質。
[0008]本發明所採用的技術手段如下所述。
[0009]一種陶瓷生產中的除鐵方法,其包含如下步驟:a、將除球土以外的部分原料進行球磨,並對球磨後的漿料進行除鐵;b、除鐵後的漿料再次進行球磨,並同時將球土加入進去進行球磨。
[0010]除了添加球土外,還加入其他所需原料,例如水磨料,化工料。[0011]步驟b之後還有步驟c:c、再次進行除鐵。
[0012]步驟a中除球土以外的部分原料的含鐵量在0.001-2.0%,混合料抗折強度小於IMpa0
[0013]步驟b中所加入的球土其含鐵量在0.001-1.2%,抗折強度4Mpa以上。
[0014]步驟a中採用高梯度除鐵機進行除鐵。
[0015]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6]由於球土的粘性大,加入到配方中會使得漿料濃度變大,流動性大大減弱,粘性強,很不利於除掉漿料裡面的鐵質,尤其是磁性較弱的鐵。
[0017]所以分開進球的方法,雖然工藝方法上有二次進球,但因為本發明首先根據原料的含鐵量及粘度的特性來優化分配,再進入二次入球球磨,是將能夠把鐵清除乾淨的部分的原料更徹底地清除,得到更好的預期的原料。
[0018]以一種現有的陶瓷生產的配方來說,其將粘性不高但在所需全部配方原料的佔比例高達80%以上而含鐵量較少的砂、石料和鐵含量高達1.3%或1.5%以上的但在全部配方原料中佔比例較低的坭料作為第一次入球的原料,因為其中的坭料的鐵含量高需要進行除鐵,但因為其在全部原料中的佔比不高,所以在第一次入球的漿料中形成不了太大的粘性,對球磨過程中的流動性影響較小,較易破碎成更細的漿料。而在傳統的現有工藝,是所有原料放入球磨機進行球磨,那就相當於把本發明另外的球土也同時加入一起進行球磨,這部分的佔比達20%以下(約15%左右,具體按配方組成),抗折強度4Mpa以上,從比例範圍上,業內人士都知道,這將大大增加球磨內的原料的粘度,大大降低了球磨內原料的流動性,從而也會大大影響另外80%左右的原料鐵含量的清除
[0019]本發明採用分兩次球磨的方式`,把80%左右的那部分可以更徹底清除鐵含量的部分的原料,進行了更徹底的清除,使此部分的原料相比較混入在全部配方原料中一次球磨的白度可以提高約6度。所以,本發明的除鐵方法,得到了更白、更純的漿料。
[0020]因為白度和純度的提高,使得球磨後的漿料的配色更純、發色更鮮,提高了色料量的利用率(也相當於節約了色料的成本),可以在二次球磨中,加入其它化工料。
[0021]因為原料本身自然白度的充分發揮展現,減少甚至無需引入成本很高的矽酸鋯來人為增加所需要的白度,而且自然的白度更純,因為鋯會引起乳濁狀,雖然其能增加白度,但效果不夠清透。而且用量大的話,會超標,形成一定的放射性不良影響。此方法可以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較大程度的提高漿料的白度,減少矽酸鋯的用量,降低配方成本。
【具體實施方式】
[0022]本發明一種陶瓷生產中的除鐵方法,其主要是將原料球磨步驟分為兩步進行,將粘性不高但在所需全部配方原料所佔比例較高,而含鐵量較少的砂、石料以及鐵含量比較高,但在全部配方中佔比例較低的泥料,作為第一次進行球磨的原料。而其中泥料的鐵含量較高需要進行除鐵,但因為其在全部原料中所佔比例較低,因此,其在第一次球磨的漿料中形成不了太大的粘性,對球磨過程中的流動性影響較小,較易破碎成更細的漿料。這樣,使得第一次球磨後的漿料進行除鐵以後,白度有了顯著的提高,有了更好的除鐵效果。
[0023]具體的,本發明的除鐵方法其包含如下步驟:
[0024]a、將除球土以外的部分原料進行球磨,並對球磨後的漿料進行除鐵;[0025]b、除鐵後的漿料再次進行球磨,並同時將球土加入進去進行球磨。
[0026]在二次球磨過程中除了添加球土外,還可以加入其他所需原料,例如色料等。在這裡,原料的配方都是現有技術,本案的方法關鍵在於進行二次球磨,不涉及配方的改進,針對現有的生產瓷磚的原料配方均可以使用本方法進行除鐵。
[0027]並且,為了增加除鐵效果,可以在步驟b之後增加步驟C、再次進行除鐵。
[0028]優選方案中,步驟a中除球土以外的部分原料的含鐵量在0.001-2.0%,混合料抗折強度小於IMpa。步驟b中所加入的球土其含鐵量在0.001-1.2%,抗折強度4Mpa以上。步驟a中採用高梯度除鐵機進行除鐵。
[0029]以下為具體實施例。
[0030]本發明一種陶瓷生產中的除鐵方法,將瓷質磚的配方組成(重量份)中的砂石,及原礦坭(或者混合泥)通過餵料機加入到球磨機中,控制漿料的水份在35%左右、250目篩餘10-15%、流速20s左右,待漿料性能達到上述要求之後將此部分漿料放入漿池I中進行除鐵,然後按照配方組成(重量份)添加球土以及化工料進行二次進球球磨(水磨料因為已經很細,且外購時已加工除鐵,也考慮二次進球時才加入),表1為本專利配方1#組成分析成分對照表:
[0031]表1:配方1#組成表
[0032]
【權利要求】
1.一種陶瓷生產中的除鐵方法,其特徵在於,其包含如下步驟: a、將除球土以外的部分原料進行球磨,並對球磨後的漿料進行除鐵; b、除鐵後的漿料再次進行球磨,並同時將球土加入進去進行球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生產中的除鐵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b中,除了添加球土外,還加入其他所需原料。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生產中的除鐵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b之後還有步驟c: C、再次進行除鐵。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生產中的除鐵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a中除球土以外的部分原料的含鐵量在0.001-2.0%,混合料抗折強度小於IMpa。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生產中的除鐵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b中所加入的球土其含鐵量在0.001-1.2%,抗折強度4Mpa以上。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生產中的除鐵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a中採用高梯度除鐵機進行除鐵。`
【文檔編號】C04B35/626GK103819199SQ201410010360
【公開日】2014年5月2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9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9日
【發明者】葉德林, 簡潤桐, 沈永健, 覃寒凌, 付亞玲 申請人:廣東格萊斯陶瓷有限公司, 廣東新明珠陶瓷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