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吸塵式打磨機的製作方法
2023-04-24 01:25:01 3
專利名稱:自吸塵式打磨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金屬、非金屬表面處理的打磨設備,尤其涉及 一種應用於汽車表面塗漆或補漆修理時需要進行打磨處理的自吸塵式打磨 機。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我國汽車業的發展,機動車的數量大幅增長,給環境保護、 汽車維修與保養造成很大的壓力,同時也帶來一系列問題,諸如汽車在製造、 修理時油漆噴塗的工藝過程中,車身需要油漆打磨處理,此時便會產生大量 的粉塵對環境產生汙染,特別打磨車身所產生的粉塵對人的身體健康會造成 極大的危害,所以市場上出現了各種自吸塵式打磨機以克服打磨過程中產生 的粉塵汙染。現有的自吸塵式打磨機在吸收打磨所產生粉塵時往往採用類似家用吸塵 器的吸塵原理,即在打磨機中設有一電動機,電動機高速驅動風機葉輪旋轉, 使空氣高速排出,而風機前端吸塵部分的空氣不斷地補充風機中的空氣,致 使打磨機內部產生瞬時真空,和外界大氣壓形成負壓差,在此壓差的作用下, 吸入打磨頭處含粉塵的空氣,再經濾塵器過濾,排出清淨的空氣。採用電動 機進行吸塵的結構之缺點在於其在運轉過程中可能會產生電火花,因此可能 在吸收鋁塵操作過程中引起鋁塵的爆炸,故存在潛在的危險,而且採用電動 機之自吸塵式打磨機外形尺寸較為龐大且結構複雜、噪音大,在操作起來也 存在諸多不便。發明內審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安全可靠、噪音小而且結構緊湊簡單的自 吸塵式打磨機。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自吸塵式打磨機主要由打磨頭、氣源 管道、吸塵管道和集塵器構成,氣源管道和吸塵管道分別與打磨頭相接,氣 源管道可外接高壓氣源,從打磨頭產生的粉塵經過吸塵管道而進入集塵器, 其特徵在於在吸塵管道與集塵器之間設有一氣體噴射器,該氣體噴射器與 一高壓氣源相接,使得與氣體噴射器相連的吸塵管道內壓強低於外部大氣壓。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結構,可以在氣體噴射器與集塵器之間設一 氣體緩衝器,以緩衝從氣體噴射器中噴射出來的高壓氣體。作為該氣體緩衝 器的一種優選結構,其可以由直徑大小不同的兩套筒組成,且在直徑較小的 套筒上設有若干孔洞。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結構,氣體噴射器、氣體緩衝器與集塵器可 固定於一機柜上,機櫃背部設有可將空氣排出的百葉窗;作為該機櫃的一種優選結構,機櫃的底部設有若干滾輪,以方便整個裝置的移動和操作。 進一步地,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優選結構,上述氣源管道和氣體噴射器可以與同一高壓氣源相接。本實用新型由於採用了上述的技術方案,使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由於本實用新型採用了可以產生負壓的氣體噴射器來 替代現有技術中普遍採用的電動機實現吸塵的目的,所以在運作過程中不會 產生電火花,也就消除了鋁塵環境下發生爆炸的危險,消除了原有的安全隱 患;此外,採用電動機使得整個裝置體積大且結構複雜,用本實用新型中的 氣體噴射器替代的話則會使得裝置的外形尺寸小巧許多,噪音相對大幅降低,結構簡單而且容易操作,同時也就降低了生產和維護成本。
通過以下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並結合其附圖的描述,可以進一步理解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具體結構特徵和優點。其中,附圖為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氣體緩衝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氣體噴射器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旌方式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自吸塵式打磨機主要由打磨頭l、氣源管道2、
吸塵管道3、集塵器4、氣體噴射器5、氣體緩衝器6和機櫃7構成。其中氣 源管道2和吸塵管道3分別與打磨頭1相接,氣源管道2可外接高壓氣源, 一般是與一空氣壓縮機連接,此高壓氣源為打磨頭l提供了打磨的動力,驅 使其進行打磨工作。在打磨時從打磨頭1處會產生大量的粉塵,該粉塵在一 個強大的吸引力下經過吸塵管道3而進入集塵器4,這個吸引力就來自於在 吸塵管道3與集塵器4之間設有的氣體噴射器5:氣體噴射器5有三個埠, 其一與一高壓氣源相接, 一般也是與一空氣壓縮機相接,在此實施例中氣體 噴射器5和氣源管道2與來自於A埠處的同一高壓氣源相接,另外兩個埠 分別與吸塵管道3和氣體緩衝器6相連結,在氣體噴射器5的作用下,與氣 體噴射器5相連的吸塵管道內壓強低於外部大氣壓,所以在打磨頭1處產生 的粉塵會在大氣壓的作用下進入吸塵管道3,並隨著從氣體噴射器5進來的 高壓氣體一同進入氣體緩衝器6。氣體緩衝器6的作用是對前面所產生的高 壓粉塵混合氣體減壓緩衝,以減小其對集塵器4的衝擊力。最後,由集塵器 4將所有粉塵收集於其中,完成整個打磨、吸塵和集塵的過程,集塵器4可 用一般的集塵袋,此集塵袋可阻擋一般打磨中產生的粉塵顆粒,同時可以讓 乾淨的空氣通過集塵袋而散逸到外界。氣體噴射器5、氣體緩衝器6與集塵 器4固定在機櫃7上,機櫃7背部設有可將乾淨空氣排出的百葉窗8,機櫃7 的底部設有若干滾輪9,這樣就可以使得移動和操作整個裝置更加方便與自 由。如圖2所示,是本實用新型氣體緩衝器6的一種優選結構,其由直徑大 小不同的兩鐵皮套筒10和11套接而成,在直徑較小的套筒10上設有若干圓 形孔洞(圖中未示出),高壓粉塵混合氣體從B埠處進來後經過此孔洞再 進入大套筒ll內即可緩衝下來,最後由大套筒11上的接管12通入集塵器4中。如圖3所示,是本實用新型氣體噴射器5的一種優選結構,其有A、 B、 C三個埠,其中A埠與高壓氣源相接,B埠與氣體緩衝器6相接,C端 口與吸塵管道3相接,氣體噴射器主要由金屬套管14和15密封固定連接於 金屬套管13上而成,其上部固定有一高壓氣體通入管16,可與高壓氣源相 接。在套管15伸入套管13的一端的末端設有一凸出的環狀斜面倒口 17,與 此相對應的,在套管14伸入套管13的一端的末端設有一內凹的環狀斜面倒
口 18,這兩個倒口 17和18形狀相互配合但並不接觸。高壓氣體從A處進入 並沿著高壓氣體通入管16運動,當遇到斜面倒口 17後將改變運動方向,沿 著倒口 17的斜面進入套管14內並向B埠方向運動而不會進入套管15內, 倒口 18恰好與此改變方向的氣流運動方向相適應,並使之沿著套管14向B 埠運動,倒口 18的斜度大小可以根據需要調節,以調節套管14內的氣壓, 在高壓氣體向B埠噴射運動的同時帶走了套管15內的空氣,所以套管15 內將產生負壓,同時與套管15的C埠相接的吸塵管道3 (圖中未示出)內 的壓強也就低於外部大氣壓了。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依據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在上文中加以說明,但 這並不表示本實用新型的範圍只局限於上述的結構,如氣體噴射器不採用實 施例中的結構而採用其他結構,只要被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所覆蓋的結構 均在保護範圍之內。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閱讀上述的說明後可很容易地 發展出的等效替代結構,而這些等效的替代結構亦是在本案要求的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自吸塵式打磨機,主要由打磨頭、氣源管道、吸塵管道和集塵器構成,氣源管道和吸塵管道分別與打磨頭相接,氣源管道可外接高壓氣源,從打磨頭產生的粉塵經過吸塵管道而進入集塵器,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吸塵管道與集塵器之間設有一氣體噴射器,所述氣體噴射器與一高壓氣源相接,使得與氣體噴射器相連的吸塵管道內壓強低於外部大氣壓。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自吸塵式打磨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氣體噴射器與集 塵器之間設有氣體緩衝器。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吸塵式打磨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氣體緩衝器由直 徑大小不同的兩套筒組成,且在直徑較小的套筒上設有若干孔洞。
4.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吸塵式打磨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氣體噴射器、氣 體緩衝器與集塵器固定於一機柜上,機櫃背部設有可將空氣排出的百葉
5.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自吸塵式打磨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機櫃的底部設有 若干滾輪。
6. 如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自吸塵式打磨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氣 源管道和氣體噴射器與同一高壓氣源相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金屬、非金屬表面處理的自吸塵式打磨機,它主要由打磨頭、氣源管道、吸塵管道和集塵器構成,在吸塵管道與集塵器之間設有一氣體噴射器,該氣體噴射器與一高壓氣源相接,使得與氣體噴射器相連的吸塵管道內壓強低於外部大氣壓,所以從打磨頭產生的粉塵會經過吸塵管道而進入集塵器。採用上述結構的打磨機不僅可以消除電動機吸收鋁塵等情況下的安全隱患,而且裝置外形尺寸小、噪音低、結構緊湊簡單。
文檔編號B24B41/00GK201042778SQ20072007049
公開日2008年4月2日 申請日期2007年5月31日 優先權日2007年5月31日
發明者梁雄鈞 申請人:梁雄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