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調扳手的製作方法
2023-05-20 08:42:01 1
專利名稱:可調扳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手工工具,尤其涉及一種可調節的扳手。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的呆扳手、梅花扳手等只能適用於一種尺寸的六角螺母或螺栓。如果有 大小不同各種規格的螺母或螺栓需要旋擰時,必須配用多種規格的扳手才能工作,使操作 變得繁鎖,一方面降低了操作工人的勞動效率,相對來說還提高了生產成本。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主要是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從而開發一種使用範圍可調,操作簡 單的可調扳手。本發明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一種可調扳手,其 特徵在於由扳手主體、調節杆、調節螺母組成;所述扳手主體一端設有小扳手頭,另一端 設有大扳手頭,中間為軸向通孔;所述軸向通孔內設有調節杆,所述調節螺母與調節杆相配
I=I O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還可以進一步完善
作為優選,所述調節杆為左、右二根,直徑相同,調節杆的前段即與調節螺母相配合段 設有螺紋。作為優選,所述左、右二根調節杆對稱布置,調節螺母設在二調節杆的中間。作為優選,所述扳手主體由核心體和套接在核心體兩端的大扳手頭、小扳手頭組 合而成。所述大、小扳手頭採用合金鋼;所述核心體與大扳手頭和小扳手頭之間為緊配合連接。作為優選,所述小扳手頭與大扳手頭的頭部呈不等邊六邊形的框形結構。作為優選,所述調節杆為圓杆,調節杆的後段(即深入大小扳手頭的部分)由圓弧 面銑成二平行平面,二平行面的厚度與大、小扳手頭的厚度相一致。作為優選,所述調節杆與大、小扳手頭交聯端設有導向套,所述導向套外徑與大、 小扳手頭的內徑緊配合,導向套的內孔與調節杆後段的平行平面相一致並形成滑動配合關 系。作為優選,所述調節杆與調節螺母上的螺紋為左旋螺紋。作為優選,所述調節螺母的兩個端面上設有具有一定彈性的橡皮圈,所述橡皮圈 與調節杆之間為可滑動的緊配合。作為優選,所述調節杆位於大、小扳手頭一段的外徑與大、小扳手頭的內徑呈滑動 配合關係。本發明的有益效果與傳統的呆扳手、梅花扳手相比,使用範圍廣,公英制通用; 用一把扳手可以扳公制6-19、英制1/4"-3/4"範圍內的所有六角螺母或螺栓,而且操作簡單,使用方便,提高了操作工人的工作效率。
附圖1是本發明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圖1的A-A剖面附圖3是圖1的調節杆結構示意圖; 附圖4是圖3的B-B剖面圖。附圖標記2、導向套,3、調節杆,31、螺紋段,32擴徑段,33、平行平面段,4、扳手主 體,41、核心體,42、小扳手頭,43、大扳手頭,5、橡皮圈,6、調節螺母。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通過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說明。實施例1
如圖1所示的可調扳手,由扳手主體4、調節杆3、調節螺母6組成;所述扳手主體4由 核心體41和套接在核心體兩端的大扳手頭43、小扳手頭42組合而成。小扳手頭與大扳手 頭的頭部呈不等邊六邊形的框形結構,其中大、小扳手頭採用合金鋼,核心體41與大扳手 頭43和小扳手頭42之間為緊配合連接。扳手主體4的中間有軸向通孔,所述調節杆3位 於軸向通孔內,與調節杆3相配合的調節螺母6設在核心體41的調節螺母孔內。所述調節 杆3與調節螺母6的螺紋為左旋螺紋。所述調節螺母6的兩個端面上設有具有一定彈性的 橡皮圈5,所述橡皮圈與調節杆緊配合。所述調節杆3為左、右二根,直徑相同,長度相同, 對稱布置。調節杆的前段即與調節螺母相配合段設有螺紋,為螺紋段31,後段,即深入大小 扳手頭頭部的部分,銑有一對平行平面,稱作平行平面段33,在平行平面段33前面,為擴徑 段32(見圖2、3、4)。所述調節杆3與大、小扳手頭交聯端設有導向套2,所述導向套外徑與 大、小扳手頭的內徑相同,並形成緊配合關係,內孔與調節杆後段的平行平面的形狀相同並 形成滑動配合關係。所述調節螺母6的兩個端面上設有具有一定彈性的橡皮圈5,所述橡皮 圈與調節杆形成可以滑動的緊配合關係。使用時,由於調節杆3與調節螺母6上的螺紋為左旋螺紋,當順時針旋轉調節螺母 6時,因為調節杆後段的平行平面33與導向套2之間的配合作用,調節杆不會隨調節螺母的 旋轉而旋轉,只產生向左移動,使小板手頭42工作範圍縮小,大扳手頭43工作範圍擴大,可 以根據工作需要調節到希望達到的開度;若逆時針旋轉調節螺母6,調節杆3向右移動,使 小扳手頭42工作範圍擴大,大扳手頭43工作範圍縮小,直至調節到符合要求為止。實施例2:
所述調節杆3與調節螺母6的螺紋為右旋螺紋。其餘同實施例1。
權利要求
一種可調扳手,其特徵在於由扳手主體(4)、調節杆(3)、調節螺母(6)組成;所述扳手主體(4)一端設有小扳手頭(42),另一端設有大扳手頭(43),中間為軸向通孔;所述軸向通孔內設有調節杆(3),所述調節螺母(6)與調節杆(3)相配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調扳手,其特徵在於調節杆(3)為左、右二根,直徑相同, 前段設有與調節螺母(6)相配合的螺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調扳手,其特徵在於左、右二根調節杆(3)對稱布置,調節 螺母(6 )設在二調節杆的中間。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可調扳手,其特徵在於扳手主體(4)由位於中間的 核心體(41)和套接在核心體兩端的大扳手頭(43)、小扳手頭(42)三部分組合而成。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可調扳手,其特徵在於大扳手頭(43)與小扳手頭 (42)的頭部呈不等邊六邊形的框形結構。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可調扳手,其特徵在於調節杆(3)為圓杆,調節杆 的後段有一對平行平面。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可調扳手,其特徵在於調節杆(3)與大、小扳手頭 (43,42)交聯端設有導向套(2),導向套外徑與大、小扳手頭的內徑緊配合,內孔與調節杆後 段的平行平面呈滑動配合。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可調扳手,其特徵在於調節杆(3)與調節螺母(6) 上的螺紋為左旋螺紋。
9.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可調扳手,其特徵在於調節螺母(6)的兩個端面上 設有具有一定彈性的橡皮圈(5),所述橡皮圈與調節杆緊配合。
10.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可調扳手,其特徵在於調節杆位於大、小扳手頭 一段的外徑與大、小扳手頭的內徑呈滑動配合關係。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可調扳手,其特徵在於由扳手主體、調節杆、調節螺母組成;所述扳手主體一端設有小扳手頭,另一端設有大扳手頭,中間為軸向通孔;所述軸向通孔內設有調節杆,調節杆為左、右二根,直徑相同對稱布置,調節螺母設在二調節杆的中間;調節杆與大、小扳手頭交聯端設有導向套。本發明與傳統的呆扳手、梅花扳手相比,使用範圍廣,公英制通用;用一把扳手可以扳公制6-19、英制1/4″—3/4″範圍內的所有六角螺母或螺栓,而且操作簡單,使用方便,提高了操作工人的工作效率。
文檔編號B25B13/16GK101920483SQ20101023978
公開日2010年12月22日 申請日期2010年7月29日 優先權日2010年7月29日
發明者潘善明 申請人:杭州潘工工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