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鋪裝機纖維密度調節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20 21:45:3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鋪裝機結構,尤其涉及一種鋪裝機纖維密度調節機構。
背景技術:
纖維板是由木質纖維素纖維交織成型並利用其固有膠粘性能製成的人造板。在纖維板的製造過程中,需要用到鋪裝機來使得纖維鋪裝成型。
一般的鋪裝機結構複雜,並且鋪裝後纖維板兩邊的密度與中間的密度偏差很大,通常是兩邊密度比中間密度低,並且成型後不易調整,導致生產出的纖維板不平整,品質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針對一般的鋪裝機鋪裝後纖維板兩邊的密度與中間的密度偏差很大,並且成型後不易調整,導致生產出的纖維板不平整,品質差的問題,提出了一種鋪裝機纖維密度調節機構。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鋪裝機纖維密度調節機構,該鋪裝機纖維密度調節機構包括:進料倉,其頂部和底部分別開設有進料口和出料口;皮帶擺動機,設置於進料倉內,通過設置於進料倉底部的擺動機構支撐並擺動,皮帶擺動機的兩側均設置有第一擋板,進料口與皮帶擺動機的一端上下對應設置,進料口底部連接有第二擋板,第二擋板傾斜向皮帶擺動機遠離進料口的一端設置,皮帶擺動機遠離進料口一端的底部安裝有傾斜設置的導向板,導向板遠離皮帶擺動機的一端與出料口連接;壓料裝置,設置於出料口處,包括上下開口的外殼以及設置於外殼內的多個壓料輥,多個壓料輥從上到下依次交錯設置,外殼的上開口與出料口連通;調節倉,設置於壓料裝置的一側,其底部為開口結構;調節機構,設置有多個,包括連接部和壓杆,連接部的一端安裝於調節倉兩側的側壁上,其另一端開設有多個導向孔,壓杆穿插於導向孔中,壓杆的底部彎曲後呈水平方向延伸;傳輸帶,設置於調節倉和壓料裝置的底部,纖維經過壓料裝置壓料後落到傳輸帶上,再經過調節倉內的壓杆壓緊後,通過傳輸帶運往成型室。
其中,擺動機構設置有兩個,擺動機構包括支撐柱和設置於支撐柱上的橡膠彈性萬向節,皮帶擺動機安裝於橡膠彈性萬向節的頂部。
其中,傳輸帶靠近壓料裝置的一端上設置有第三擋板,第三擋板的頂部與壓料裝置的底部牴觸設置。
其中,調節倉兩側的側壁上分別設置有兩組調節機構,且兩組調節機構的連接部的長度不同。
其中,調節倉底部遠離壓料裝置的一端設置有擠壓板,擠壓板底部與傳輸帶平行。
實施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鋪裝機纖維密度調節機構結構簡單,解決了纖維板生產時兩邊密度與中間密度偏差較大的問題,達到了調節板材密度的目的,生產效率高。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鋪裝機纖維密度調節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調節倉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鋪裝機纖維密度調節機構,請參見圖1及圖2,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鋪裝機纖維密度調節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中調節倉的結構示意圖。該鋪裝機纖維密度調節機構包括:進料倉10、進料口11、出料口12、皮帶擺動機20、擺動機構21、第一擋板22、第二擋板23、導向板24、壓料裝置30、調節倉40、調節機構41、連接部42、壓杆43、導向杆44、擠壓板45、傳輸帶50以及第三擋板51。
進料倉10的頂部和底部分別開設有進料口11和出料口12。
皮帶擺動機20設置於進料倉10內,通過設置於進料倉10底部的擺動機構21支撐並擺動。擺動機構21設置有兩個,擺動機構21包括支撐柱25和設置於支撐柱25上的橡膠彈性萬向節26,皮帶擺動機20安裝於橡膠彈性萬向節26的頂部。皮帶擺動機20的兩側均設置有第一擋板22,進料口11與皮帶擺動機20的一端上下對應設置,進料口11底部連接有第二擋板23,第二擋板23傾斜向皮帶擺動機20遠離進料口11的一端設置,皮帶擺動機20遠離進料口11一端的底部安裝有傾斜設置的導向板24,導向板24遠離皮帶擺動機20的一端與出料口連接。
壓料裝置30設置於出料口12處,包括上下開口的外殼31以及設置於外殼31內的多個壓料輥32。多個壓料輥32從上到下依次交錯設置,外殼31的上開口與出料口12連通。
調節倉40設置於壓料裝置30的一側,其底部為開口結構。調節倉40底部遠離壓料裝置30的一端設置有擠壓板45,擠壓板45底部與傳輸帶50平行。
調節機構41包括連接部42和壓杆43,連接部42的一端安裝於調節倉40兩側的側壁上,其另一端開設有多個導向孔44,壓杆43穿插於導向孔44中,壓杆43的底部彎曲後呈水平方向延伸。調節倉40兩側的側壁上分別設置有兩組調節機構41,且兩組調節機構41的連接部42的長度不同。
傳輸帶50間隔設置於調節倉40和壓料裝置30的底部,纖維經過壓料裝置30壓料後落到傳輸帶50上,再經過調節倉40內的壓杆43壓緊後,通過傳輸帶50運往成型室(未圖示)。傳輸帶50靠近壓料裝置30的一端上設置有第三擋板51,第三擋板51的頂部與壓料裝置30的底部牴觸設置。
在使用該鋪裝機纖維密度調節機構時,將纖維從進料口11連續送入進料倉10中,並使其掉入皮帶擺動機20上,皮帶擺動機20通過擺動機構21左右前後不停晃動,且皮帶擺動機20上的皮帶一直向前勻速移動,纖維通過從皮帶擺動機20與第二擋板23之間的埠掉落,經過導向板24進入壓料裝置30中,通過交錯設置的壓料輥32進行壓料,位於外殼31開口處左邊的壓料輥32的旋轉方向都是順時針旋轉,位於右邊的壓料輥32的旋轉方向都是逆時針旋轉,纖維從兩邊的壓料輥32之間通過並被壓緊,然後落到傳輸帶50上,經過調節倉40的底部時,調節機構41的壓杆43壓緊纖維,並從擠壓板與傳輸帶50之間通過,運往成型室。通過檢測成型室內板材兩邊及中間的密度,可調節機構41連接部42的長度,使壓杆43剛好壓於密度偏低的地方,也可適當下壓和抬高壓杆43來調節密度低和高的地方。
實施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鋪裝機纖維密度調節機構結構簡單,解決了纖維板生產時兩邊密度與中間密度偏差較大的問題,達到了調節板材密度的目的,生產效率高。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