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用防轉墊片的輪間差速器總成的製作方法
2023-05-21 06:42:46 1
專利名稱:採用防轉墊片的輪間差速器總成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差速器,特別是一種輪間差速器總成。
背景技術:
現有重型車橋,其主減速器總成的差速器總成的行星齒輪墊片與半軸齒輪墊片採 用傳統的普通結構,如中國2008年6月11日授權公告,授權公告號為CN201071918Y的專 利所述改進的重型汽車車橋差速器,這種差速器的行星齒輪墊片與半軸齒輪墊片經過氮化 處理或滲碳淬火處理,表面硬度達到HV450以上,行星齒輪墊片、半軸齒輪墊片與差速器殼 體發生相對運動時,噪音大且差速器殼體容易磨損,如果潤滑不良,差速器殼過度磨損將導 致差速器總成報廢。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價格低廉、噪音低且能延長輪間差速器 總成的使用壽命的採用防轉墊片的輪間差速器總成。本實用新型為實現上述目的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採用防轉墊片的輪間差速器 總成,包括差速器殼體、半軸齒輪、十字軸、行星齒輪、左右殼連接螺栓,所述差速器殼體包 括差速器左殼、差速器右殼,差速器左殼與差速器右殼的內孔分別裝有所述半軸齒輪,所述 左右殼連接螺栓將差速器左殼與差速器右殼連接為一整體,所述十字軸設置於差速器左殼 與差速器右殼內,且十字軸上裝有所述行星齒輪,行星齒輪與半軸齒輪相嚙合,所述行星齒 輪與差速器殼體間設有行星齒輪墊片,所述半軸齒輪與差速器殼體間設有半軸齒輪墊片, 所述行星齒輪墊片的內孔設有防止行星齒輪墊片相對差速器殼體轉動的防轉扁位,所述十 字軸設有與防轉扁位相配合的防轉卡位,所述半軸齒輪墊片突出設有防止半軸齒輪墊片相 對差速器殼體轉動的防轉齒,所述差速器左殼與差速器右殼相對應安裝半軸齒輪墊片部位 分別設有與防轉齒相配合的防轉槽。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行星齒輪墊片的防轉扁位為形成於行星齒 輪墊片內孔一側的玄壁,所述十字軸上的防轉卡位由十字軸的各軸末端一側向軸心方向凹 陷形成。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半軸齒輪墊片包括為環狀的主體部,所述 防轉齒由主體部相對兩側外緣向外延伸形成,兩個防轉齒在半軸齒輪墊片上相對稱。由於採用上述結構,本實用新型之採用防轉墊片的輪間差速器總成具有以下有益 效果1、結構簡單、容易製造維修、價格低廉本實用新型之採用防轉墊片的輪間差速器總成由於行星齒輪墊片的內孔設有防 止行星齒輪墊片相對差速器殼體轉動的防轉扁位,十字軸設有與防轉扁位相配合的防轉卡 位,半軸齒輪墊片突出設有防止半軸齒輪墊片相對差速器殼體轉動的防轉齒,差速器左殼 與差速器右殼相對應安裝半軸齒輪墊片部位分別設有與防轉齒相配合的防轉槽,即可防止行星齒輪墊片及半軸齒輪墊片相對差速器殼相對運動,行星齒輪墊片與半軸齒輪墊片整體 結構簡單,容易製造維修、價格低廉。2、能有效延長輪間差速器總成的使用壽命且噪音低本實用新型之採用防轉墊片的輪間差速器總成由於行星齒輪墊片的內孔設有防 止行星齒輪墊片相對差速器殼體轉動的防轉扁位,十字軸設有與防轉扁位相配合的防轉卡 位,半軸齒輪墊片突出設有防止半軸齒輪墊片相對差速器殼體轉動的防轉齒,差速器左殼 與差速器右殼相對應安裝半軸齒輪墊片的部位分別設有與防轉齒相配合的防轉槽,即可防 止行星齒輪墊片及半軸齒輪墊片相對差速器殼體相對運動,行星齒輪墊片及半軸齒輪墊片 相對差速器殼沒有相對運動,即使長時間使用後,也僅是行星齒輪與行星齒輪墊片之間或 半軸齒輪與半軸齒輪墊片之間產生摩擦,而導致的磨損也僅僅是行星齒輪墊片或半軸齒輪 墊片本身,而差速器殼體沒有被磨損,因此能有效延長輪間差速器總成的使用壽命,由於行 星齒輪墊片及半軸齒輪墊片相對差速器殼沒有相對運動也能有效降低噪音。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採用防轉墊片的輪間差速器總成作進一步 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採用防轉墊片的輪間差速器總成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採用防轉墊片的輪間差速器總成的行星齒輪墊片的結構示意 圖。圖3是圖2的A-A方向剖視圖。圖4是圖2中十字軸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圖十字軸與行星齒輪墊片的組合示意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採用防轉墊片的輪間差速器總成的半軸齒輪墊片的結構示意 圖。圖7是圖2中差速器右殼的結構示意圖。圖8是圖7的B-B方向剖視圖。元件標號說明1-差速器左殼,2-半軸齒輪,3-左右殼連接螺栓,4-行星齒輪,5-錐齒輪,6_十字 軸,61-防轉卡位,7-襯套,8-行星齒輪墊片,81-防轉扁位,9-半軸齒輪墊片,91-主體部, 92-防轉齒,10-差速器右殼,11-防轉槽,12-六角螺栓,13-襯套擋圈。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8所示,本實用新型採用防轉墊片的輪間差速器總成,包括差速器殼 體、半軸齒輪、十字軸6、行星齒輪4、左右殼連接螺栓3,其中差速器殼體包括差速器左殼1、 差速器右殼10,差速器左殼與差速器右殼的內腔分別裝有半軸齒輪2,左右殼連接螺栓3將 差速器左殼1與差速器右殼10連接為一整體,十字軸6設置於差速器左殼與差速器右殼 內,且十字軸6上裝有四個行星齒輪4,每一行星齒輪4與十字軸間設有襯套7,襯套7內側 連接有襯套擋圈13,行星齒輪4與半軸齒輪2相嚙合。行星齒輪4與差速器殼體間設有行 星齒輪墊片8,行星齒輪墊片8的內孔設有防止星齒輪墊片相對差速器殼體轉動的防轉扁位81,十字軸在行星齒輪安裝處設有與防轉扁位81相配合的防轉卡位61,其中行星齒輪墊 片的防轉扁位81為形成於行星齒輪墊片內孔一側玄壁(如圖3所示),十字軸上的防轉卡位 61由十字軸的各軸末端一側向軸心方向凹陷形成,十字軸上的防轉卡位與行星齒輪墊片的 防轉扁位形狀相互對應。半軸齒輪2與差速器殼體間設有半軸齒輪墊片9,半軸齒輪墊片突 出設有防止半軸齒輪墊片相對差速器殼體轉動的防轉齒92,半軸齒輪墊片9包括為環狀的 主體部91,防轉齒92由主體部91相對兩側的外緣向外延伸形成,兩個防轉齒92在半軸齒 輪墊片上相對稱,差速器左殼1與差速器右殼10相對應安裝半軸齒輪墊片的部位分別設有 與防轉齒相配合的防轉槽11,差速器左殼上的防轉槽由差速器左殼與其連接的半軸齒輪的 齒輪端面連接的端面凹陷形成,差速器右殼上的防轉槽由差速器右殼與半軸齒輪的齒輪端 面連接的端面凹陷形成。在行星齒輪墊片內孔設計一防轉扁位,與其配合的十字軸在行星齒輪墊片安裝處 相應設計一防轉卡位,可完全控制行星齒輪墊片、差速器殼體、十字軸不做相對運動;半軸 齒輪墊片在其外圓設計二個防轉齒,在差速器殼相對應安裝部位設計二個防轉槽,卡住半 軸齒輪墊片,也能完全控制半軸齒輪墊片與差速器殼體不做相對運動;從而可以避免行星 齒輪墊片及半軸齒輪墊片相對差速器殼體相對運動而磨損差速器殼體,達到延長差速器殼 體使用壽命的目的。在差速器殼體的上側連接有錐齒輪5,在差速器殼體的下側通過六角螺 栓12連接錐齒輪。作為本實用新型的變換行星齒輪墊片的內孔上的防轉扁位及十字軸上的防轉卡 位也不限於上述實施例所述的形式,只要能達到防轉的目的均為本實用新型的範疇,如在 行星齒輪墊片的內孔同時設置多個防轉扁位,在十字軸上設置有與行星齒輪墊片上的防轉 扁位相對應的防轉卡位,也能達到防轉的目的;而半軸齒輪墊片上的防轉齒也不限於上述 實施例所述的形狀及數量,將其形狀及數量稍作修改,只要能達到防轉的目的均為本實用 新型的範疇。
權利要求1. 一種採用防轉墊片的輪間差速器總成,包括差速器殼體、半軸齒輪、十字軸、行星齒 輪、左右殼連接螺栓,所述差速器殼體包括差速器左殼、差速器右殼,差速器左殼與差速器 右殼的內腔分別裝有所述半軸齒輪,所述左右殼連接螺栓將差速器左殼與差速器右殼連接 為一整體,所述十字軸設置於差速器左殼與差速器右殼內,且十字軸上裝有所述行星齒輪, 行星齒輪與半軸齒輪相嚙合,所述行星齒輪與差速器殼體間設有行星齒輪墊片,所述半軸 齒輪與差速器殼體間設有半軸齒輪墊片,其特徵在於,所述行星齒輪墊片的內孔設有防止 行星齒輪墊片相對差速器殼體轉動的防轉扁位,所述十字軸設有與防轉扁位相配合的防轉 卡位,所述半軸齒輪墊片突出設有防止半軸齒輪墊片相對差速器殼體轉動的防轉齒,所述 差速器左殼與差速器右殼相對應安裝半軸齒輪墊片部位分別設有與防轉齒相配合的防轉 槽。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採用防轉墊片的輪間差速器總成,其特徵在於所述行星齒輪 墊片的防轉扁位為形成於行星齒輪墊片內孔一側的玄壁,所述十字軸上的防轉卡位由十字 軸的各軸末端一側向軸心方向凹陷形成。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採用防轉墊片的輪間差速器總成,其特徵在於所述半軸齒輪 墊片包括為環狀的主體部,所述防轉齒由主體部相對兩側外緣向外延伸形成,兩個防轉齒 在半軸齒輪墊片上相對稱。
專利摘要一種採用防轉墊片的輪間差速器總成,涉及一種差速器,其包括差速器左殼、差速器右殼、半軸齒輪、十字軸、行星齒輪、左右殼連接螺栓,差速器左右殼的內孔分別裝有半軸齒輪,十字軸設置於差速器左右殼內,十字軸上裝有行星齒輪,行星齒輪與半軸齒輪相嚙合,行星齒輪與差速器殼體間設有行星齒輪墊片,半軸齒輪與差速器殼體間設有半軸齒輪墊片,行星齒輪墊片的內孔設有防止星齒輪墊片相對差速器殼體轉動的防轉扁位,十字軸設有與防轉扁位相配合的防轉卡位,半軸齒輪墊片突出設有防止半軸齒輪墊片相對差速器殼體轉動的防轉齒,差速器左右殼分別設有與防轉齒相配合的防轉槽。本實用新型輪間差速器總成具有結構簡單、價格低廉、使用壽命長等優點。
文檔編號F16H57/08GK201779229SQ20102029262
公開日2011年3月30日 申請日期2010年8月16日 優先權日2010年7月30日
發明者代昌權, 唐鹹能, 汪同春, 祝顯奇, 胡萬良, 韋文儒 申請人:方盛車橋(柳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