鉸接列車車列以及構成這種車列的車廂的製作方法
2023-04-29 06:54:06 1
專利名稱:鉸接列車車列以及構成這種車列的車廂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一般地涉及一種鉸接列車車列以及一種構成這種車列的車廂。
背景技術:
該類型的車列在現有技術中是已知的。圖1示出了這種車列的一部分,該部分包括多個通過通道C連接的車廂V,乘客們可以通過通道C從一節車廂V走到另一節。車列的底板P在走道區域比車廂中心即乘客所乘坐的客艙相對高些。高度差大約為125毫米。
這個高度差對希望穿過一節車廂通過到另一節車廂的乘客來說是不方便的,尤其如果這些乘客拖著包或輪式行李箱。
發明內容
在本文中,本發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種鉸接列車車列,在其內部車廂間走動比現有技術的車列更容易。
為此,根據第一方面,本發明涉及一種鉸接列車車列,包括-多個縱向對齊的車廂,各具有縱向前端和後端,-對於各車廂,在所述車廂的前端和車列中前面車廂的後端之間有一個球節接頭,每個車廂均包括車身、至少一個車身所擱置的轉向架,以及用於連接車身到轉向架上的樞軸連接裝置,其特徵在於,球節接頭在垂直高度上相對於該車列的運動平面低於或等於樞軸連接裝置。
該鉸接列車車列也可以有一個或多個下述特徵,以任何技術上的可行組合出現-該樞軸連接裝置使得車身可以圍繞垂直於該車列行進平面的軸線可樞轉地安裝在轉向架上;-每節車廂包含一個單獨的轉向架,其支撐所述車廂的前端,該車廂的後端由車列中的後車廂的前端通過球節接頭支撐;-該車列的每節車廂包括一個步行通道,該通道使所述車廂車身內部空間與前面車廂車身的內部空間相連通,在該兩節車廂間的球節接頭被布置在步行通道的下面;-每個車身具有階梯形底板,其包括垂直位置相對於車列行進平面更高的前後底板,以及相對更低的中心底板;-樞軸連接裝置被布置在該前底板的下面;-轉向架部分地在前底板下延伸以及部分地在步行通道下延伸,球節接頭垂直地插入在轉向架和步行通道之間;-每個車廂的轉向架部分地在前面車廂車身的後端下延伸;-各車身的內部空間和使該內部空間與前面車身的內部空間相連通的步行通道的下側由相應的地板限定,該地板大致在與車列行進平面相同高度的水平面上延伸;-每個轉向架包括兩個縱向間隔開的平行橫向軸,球節接頭被縱向布置在該兩個軸間;-用於連接每個車廂與前面車廂的球節接頭以距位於車身和該車廂的轉向架之間的樞軸連接裝置少於2米的距離縱向布置;以及-該車列包括一個能沿著懸索滑動的伸縮臂,並且該伸縮臂安裝在上述車廂中的一個上,與這個車廂的樞軸連接裝置垂直對齊。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個方面涉及一種能夠構成一個包括多個縱向排列的車廂的鉸接車列一部分的車廂,該車廂包括車身、至少一個車身擱置在其上的轉向架、用於連接車身到轉向架上的樞軸連接裝置和能夠與車列中前面車廂的互補球節接頭裝置配合作用的球節接頭裝置,通過這種方式使得車廂組由球節接頭連接在一起,其特徵在於該球節接頭裝置被布置成相對於車廂的行進平面的垂直高度低於或等於該樞軸連接裝置。
該車廂也可以有一個或更多的從屬特徵,以任何技術上的可行組合出現-該車廂在前端包括一個能夠與前面車廂的配套通道部分相配合的步行通道部分,以便建立起一個能夠連通兩節車廂的車身內部空間的通道,車廂球節接頭裝置布置在步行通道之下;-車身具有一個階梯形底板,其包括垂直位置相對於車列行進平面更高的前後底板,以及相對更低的中心底板,樞軸連接裝置被布置在該前底板的下面;以及
-車身的內部空間和步行通道部分在下側由各自的基本上以相同水平延伸的地面限定。
本發明的進一步特點和優勢將從下面參照附圖給出的非限制性例子的描述中顯現出來,其中圖1是根據現有技術的鉸接列車車列的部分側視圖;圖2是根據本發明的列車車列的與圖1類似的視圖;圖3是圖2所示轉向架細節部分III的放大圖,示出了關於車廂車身的相軸連接和在該車廂和前車廂之間的球節接頭,為了清晰起見兩車廂之間的行走通道沒有示出;圖4是圖3沿箭頭IV方向的平面圖,為了顯示轉向架和球節接頭,行走通道和該車廂組的右手側半部沒有示出;圖5是圖3和圖4中的球節接頭的水平面局部剖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鉸接列車車列的一部分如圖2所示包括一個前動力車廂,一個後動力車廂和多個位於兩動力車廂之間的縱向排列的車廂組。車廂組2相互連接,並且連接到前後動力車廂上。前動力車廂能夠以一由圖2中箭頭F表示的縱向向前的方向驅動車列。後動力車廂能夠以相反的方向驅動車列。
在本篇餘下的部分,將以限定在車列被前動力車廂驅動時車列的移動方向為參照,參考前、後、右側和左側方向。
每節車廂2包括一個車身4,一個車身前端所擱置的轉向架6,連接該車身4到轉向架6上的樞軸連接裝置8和與車列中前面車廂4的配套球節接頭裝置12相配合作用的球節接頭裝置10。
球節接頭裝置10設在車廂2的前端,與之配套的球節接頭裝置12設在前面車廂2的後端上。球節接頭裝置10和配套球節接頭裝置12在兩車廂間通過車廂2的前端支撐前面車廂2的後端來形成了一個球節接頭14。
因此,每節車廂由轉向架6支撐在前端,由車列中後面車廂4經球節接頭14支撐在後端。
另外,該車列對於每對連續車廂2之間都包括行走通道16,使得兩車廂2的車身4的各自內部空間18連通。為此目的,每節車廂2在前側包括能夠與前面車廂2後側的互補通道部分22相配合的通道部分20,該兩個通道部分縱向相連並由此形成步行通道16。
每個車身4的內部空間18被分成與通向前面車廂2的通道16相連的前部24,容納乘客的中部26和與通向車列中後面車廂2的通道16連通的後部28。
內部空間18的前部24、中部26和後部28以及車廂4的兩個相對縱向側的步行通道16在下側由地板29限定,該地板基本上以相對車列行進平面的相同水平面延伸穿過內部空間18和步行通道16。
參照圖2,每節車身4具有一個階梯形底板30,其包括垂直方向相對於車列的行進平面相對較高的前底板32和後底板34,和一個相對於車列的行進平面較低的中心底板35。
前底板32、中心底板35和後底板34位於內部空間18的相應的前部24、後部28和中部26之下。
在圖3中轉向架6包括一個車架36、兩個安裝在車架36上的軸38、成對安裝在軸38上的四個輪子40和兩個內置於車身4的前底板32和車架36之間的減震器42。
更確切地,圖4示出了架36包括兩個相互平行的縱向底杆44和兩個連接兩個底杆44的相互平行的橫臂46。軸38安裝在底杆44的兩個相對的縱向端。橫臂46相對於兩個軸38中間的橫向垂直面對稱布置,各在此平面和軸38中的一個之間延伸。轉向架6進一步包括安裝在軸38上的制動盤48,其與安裝在橫臂46上的制動執行元件50相配合作用。
每個減震器42擱置在底杆44上並且被布置在兩軸38之間的中央橫向垂直面上。
樞軸連接裝置8布置在前底板32下面,並且使得車身4的前底板32圍繞樞軸A可樞轉地安裝於轉向架6上,該樞軸A垂直於車列的行進平面。樞軸連接裝置8布置在兩軸38之間的中央橫向垂直面上,並且也位於兩橫臂46的中央縱向垂直面上。這些已知類型的裝置不在這裡詳細描述了。
球節接頭裝置10包括一個前臂52從在連接通道16下面的前底板32和與前臂52整體成型的鐙形板54延伸出來。
如圖3和圖4所示的前臂52包括一從前底板32向下和向前延伸的第一部分和一水平向前延伸第一部分的第二部分。鐙形板54從前臂52的第二部分延伸出來,並且包括兩平行彎臂56,每個臂56包括一個從前臂52橫向向右延伸的第一部分58和一個垂直延伸該第一部分58的第二部分60。
互補的球節接頭裝置12包括一個從後底板底34基本上水平縱向向後延伸的牽引臂62。該牽引臂62直接垂直位於該彎臂56的第一部分58之上。互補的球節接頭裝置12進一步包括一個從牽引臂62橫向向右延伸出來的中心板64。該中心板64接合在鐙形板54的第二部分60之間。如圖5所示,在平板64和彎臂56的第二部分60之間的中心板64的每一側上留有間隙G。
該第二部分60和中心板64分別被圓柱形孔66和68穿過,這兩個孔同軸於一個縱軸線。
參照圖5,孔68內容納球70,一個彈性材料製成的套筒72插入在球70和孔68的內表面之間。球70典型地由橡膠製造。
球節接頭裝置10進一步包括一穿過兩彎臂56的孔66延伸出來的軸74,並且該軸也經為此目的設置在球70上的軸孔來穿過球70。
球70通過適當的裝置剛性安裝用來沿軸74平行移動。彈性套筒72與球70和中心板64形成整體。
因此可以理解在牽引臂62和鐙形板54之間圍繞球70的角位移是可能的。
轉向架6位於樞轉軸線A後側的部分完全位於車身4前底板32的下面。轉向架6延伸到樞轉軸線A前面的部分首先在前底板32下延伸,然後在步行通道16下面延伸並且最後部分地在前面車廂2的後底板34的下面延伸。更前面的軸38大致在該前車廂2的後端區域延伸。
如圖4所示球節接頭14縱向位於步行通道16之下。球節接頭14也位於轉向架的兩軸38之間,更確切地在轉向架的前軸38和樞轉軸線A之間,甚至更確切地在前橫臂46和前軸38之間。
球節接頭14垂直插在轉向架6和連接通道16的地板之間,更具體地說,在前軸38和連接通道16的地板之間。
相對於車列滾動平面來說,球節接頭14的垂直高度低於或等於樞軸連接裝置8的垂直高度。
球節接頭14的球70縱向布置在距樞軸連接裝置8的樞轉軸線A不到2米的位置上,並且優選位於距樞軸連接裝置8的樞轉軸線A1米遠處。
車列可以包括具有一安裝在車身4頂板上的伸縮臂76的車廂2,該伸縮臂76更有利地布置在該頂板的前端與樞軸連接裝置8的樞轉軸線A對齊。
上述列車車列具有許多優點。
球節接頭14將一節車廂2相對於該車廂2的位於轉向架6上的樞軸連接裝置8向前偏移鉸接到前車廂2上。另外,球節接頭14布置在低於或等於該樞軸連接裝置的高度。因此能以與車廂2的內部空間18的地板相同的高度布置通道16的地板。
在現有技術中,步行通道16的地板布置得比車廂內部空間18的中心部分的地板高,因為球節接頭被布置在樞軸連接裝置上方和步行通道的下方,如圖1所示。
球節接頭14和樞軸連接裝置8的新布局允許步行通道16的地板高度相對現有技術降低約125毫米。
因此這樣可以建立起一個具有沿著車列的所有車廂都具有相同高度的地板,以此方式使得從一節車廂到另一節車廂的乘客不會遇到高度差。
應該注意從樞軸連接分離的球節接頭減小了被車廂拐彎處所佔用的整個橫向空間。對於一給定橫向寬度的車廂,當其行駛在彎道上時,車廂相對於鐵軌側向突出的距離會更短。
根據另一方面的內容,對於彎道的一給定最大整體橫向尺寸來說,可以增加車身的橫向寬度。球節接頭和樞軸接頭裝置之間1米的位移,車身寬度可能增加接近35毫米。
此外,由於樞軸接頭裝置8被布置在車身4的前部下面,可以將伸縮臂76安裝成與樞軸連接裝置8垂直對齊。這種布置簡化了伸縮臂相對於懸索78的位移。
最後,樞軸連接裝置8布置在車身前部下面,並且布置在步行通道16的下面的方式能夠使減震器42直接配置在車身4的前底板32上。
上述列車車列可以具有許多不偏離本發明保護範圍的變化。
因此可替代地,通過共同降低兩地板的高度,車身內部空間的地板和步行通道的地板之間可以具有高度差。這使得從站臺進入車身內部的入口臺階高度可以減小。
在一個變化中,在車廂2與前車廂之間的球節接頭14布置在前車廂的後底板34下面,而不是位於使兩車連通的步行通道的地板下面。
車廂2的轉向架6不連接到車身4的前底板32上而是連接到車身的後底板34上。在這種情況下,車廂2的前端通過球節接頭14來被前面車廂的後端支撐。
本發明也適用於每節車廂2均具有兩個轉向架6的鉸接列車車列,一個轉向架6位於車身4的前底板32的下面,而一個轉向架6位於車身4的後底板34的下面。在這種情況下,球節接頭14的唯一作用是將車廂2的一端鉸接到前車廂2的一端上;其不再具有支撐一節車廂端部的作用。
上述列車車列可以是電或熱動力的。
具有相時於樞軸連接接頭8懸掛的球節接頭14的車廂可以機動化的(動力機車)或者是非機動化的。動力機車可以布置在車列的一端或者在兩個非機動化車廂之間的居中位置。
權利要求
1.鉸接列車車列,包括多節縱向排列的車廂(2),每節具有縱向前端和後端,用於每個車廂(2)的在所述車廂(2)的前端和車列中前車廂(2)的尾端之間的球節接頭(14),每個車廂(2)均包括車身(4)、車身(4)擱置於其上的至少一個轉向架(6)、以及用於連接車身(4)到轉向架(6)上的樞軸連接裝置(8),其特徵在於,球節接頭(14)布置成在垂直高度上相對於該車列的行進平面低於或等於樞軸聯接裝置(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列,其特徵在於樞軸連接裝置(8)使得車身(4)圍繞著垂直於車列行進平面的軸線(A)可樞轉地安裝在轉向架(6)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的車列,其特徵在於備車廂(2)包括支撐所述車廂(2)前端的一個單獨的轉向架(6),該車廂的後端由車列中後面的車廂(2)的前端通過球節接頭(14)支撐。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車列,其特徵在於對於每節車廂(2),都包括一個步行通道(16),該通道將所述車廂(2)車身的內部空間(18)與前面車廂(2)車身(4)的內部空間(18)相連通,在該兩個車廂(2)間的球節接頭(14)被布置在步行通道(16)的下面。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車列,其特徵在於每節車身(4)具有一個階梯形底板(30),其包括垂直位置相對於車列行進平面更高的前後底板(32、34),以及相對更低的中心底板(35)。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車列,其特徵在於樞軸連接裝置(8)被布置在該前底板(32)的下面。
7.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的車列,其特徵在於轉向架(6)部分地在前底板(32)下面和部分地在步行通道(16)下面延伸,球節接頭(14)垂直地插入在轉向架(6)和步行通道(16)間。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車列,其特徵在於每個車廂(2)的轉向架(6)部分地在前面車廂(2)的車身(4)的後端(34)下面延伸。
9.根據權利要求4至8中任意一項所述的車列,其特徵在於各車身(4)的內部空間(18)和使該內部空間(18)與前面車身(4)的內部空間(18)相連通的步行通道(16)的下側由相應的地板限定,該地板大致在與車列行進平面相同高度的水平上延伸。
10.根據上述權利要求中任意一項所述的車列,其特徵在於每個轉向架(6)包括兩個縱向間隔開的平行橫向軸(38),球節接頭(14)被縱向布置在該兩軸(38)間。
11.根據上述權利要求中任意一項所述的車列,其特徵在於用於連接每個車廂(2)到前面車廂(2)的球節接頭(14)以距位於車身(4)和該車廂(2)的轉向架(6)之間的樞軸連接裝置(8)少於2米的距離縱向布置。
12.根據上述權利要求中任意一項所述的車列,其特徵在於它包括一個能沿著懸索(78)滑動的伸縮臂(76),並且該伸縮臂(76)安裝在上述車廂(2)中的一個的上方,與這個車廂(2)的樞軸連接裝置(8)垂直對齊。
13.一種能夠構成一個包括多個縱向排列的車廂(2)的鉸接車列一部分的車廂,該車廂(2)包括車身(4)、車身(4)擱置於其上的至少一個轉向架(6)、用於連接車身(4)到轉向架(6)上的樞軸連接裝置(8)和能夠與車列中前面車廂(2)的互補球節接頭裝置(12)配合作用的球節接頭裝置(10),通過這種方式使得車廂(2)由球節接頭(14)連接在一起,其特徵在於該球節接頭裝置(10)被布置成相對於車廂的行進平面的垂直高度低於或等於該樞軸連接裝置(8)。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車廂,其特徵在於該車廂在前端包括一個能夠與前面車廂(2)的配套通道部分(22)相配合的步行通道部分(20),以便建立起一個能夠連通兩節車廂(2)的車身(4)各內部空間(18)的通道(16),車廂(2)球節接頭裝置(10)布置在步行通道(16)之下。
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車廂,其特徵在於車身具有一個階梯形底板(30),其包括垂直位置相對於車列行進平面更高的前後底板(32、34),以及相對更低的中心底板(35),樞軸連接裝置(8)被布置在該前底板(32)的下方。
16.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車廂,其特徵在於車身(4)的內部空間(18)和步行通道部分(20)在下側由各自的基本上以相同水平延伸的地板限定。
全文摘要
一種鉸接列車車列,包括多節縱向排列的車廂,各具有縱向前端和後端,每節車廂都有一個位於所述車廂的前端和車列中前面車廂的尾端之間的球節接頭,每個車廂均包括車身、車身擱置於其上的至少一個轉向架、以及用於連接車身到轉向架上的樞軸連接裝置。根據本發明的球節接頭布置在垂直高度上相對於該車列的行進平面低於或等於樞軸連接裝置。
文檔編號B61D17/04GK1880142SQ20061010548
公開日2006年12月20日 申請日期2006年5月9日 優先權日2005年5月9日
發明者S·熱納奧姆, E·庫爾斯莫奧克斯, A·吉諾 申請人:阿爾斯通運輸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