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孕體質一碰就容易懷孕嗎(真的有人一碰就懷孕)
2023-05-25 16:08:08 1
「看到有姐妹說要不上孩子,我真的好羨慕啊。」
不知道從何時起,社交媒體上多了一群自稱「易孕體質」的年輕女性,對於她們而言,懷孕好似吃飯喝水一樣簡單,「一碰就懷」也絕非虛言。
當別人「久備不孕」之時,擁有「易孕體質」的她們卻飽受困擾,乃至於在一次次地流產之後,將習慣性流產所帶來的無法生育視為「福報」,興奮溢於言表。
然而,傳說中的「易孕體質」真存在嗎?同為女性,大家的生育能力竟會有如此大的差別?
事實上,所謂的「易孕體質」,不過是沒有採用正確的避孕方法,運氣又足夠差的「倒黴蛋」,根本原因不過是「避孕失敗」而已。
真有「易孕體質」嗎?對於「易孕體質」,網上有人專門總結出了一套標準,其中包括月經規律、體重適中、處於最佳孕齡、手腳暖和等諸多特徵,如果某個女性能滿足其中的大部分特徵,那麼就可以被視為是「易孕體質」,很容易「一發命中」。
而如果某人天生「體質不佳」,也不必過於擔心,通過後天向著「易孕體質」努力,也能慢慢靠近,提高懷寶寶的概率。
可我們仔細思考不難發現,這些所謂的特徵,不過是一名健康適齡女性備孕的基本條件,根本無法與「易孕」畫等號。
尤其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女性明明已經具備了這些「易孕體質」的特徵,肚子卻久久沒有動靜,僅憑這些所謂的特徵,顯然是不足以來判斷一名女性是否易孕的。
另外,從醫學上來講,也並沒有「易孕體質」這一說法,之所以有些女性容易懷孕,實際上只是有一個比較好的身體狀態,再加上沒有做好避孕措施,才會給人一種「一不小心就中招」的錯覺。
很多人在社交軟體上分享自己是「易孕體質」時,儘管言之鑿鑿稱煩不勝煩,但字裡行間卻充斥著微妙的炫耀情緒,甚至有人還專門給那些懷不上寶寶的女性留言,把生育能力當做資本感到沾沾自喜。
但事實卻是,之所以這些人懷孕會如此簡單,不過是沒有做好避孕措施,從而導致「避孕失敗」。
比如有人覺得自己是安全期,疏忽大意;有人覺得邊緣性行為無傷大雅;還有人認為哺乳期是天然的安全期,所以根本不用避孕。
殊不知,安全期永遠「不安全」,邊緣性行為也未必不會懷孕,「一次中招」不是自己體質特殊,而是自我保護意識匱乏,缺少基本的醫學常識。
如果因為沒有做好避孕措施,一而再再而三地懷孕,就誤以為自己是百裡挑一的「易孕體質」,習慣性流產後反而感到開心,還以此而自豪,這並不會引來別人的羨慕,反而會覺得可悲。
「不孕」應該去看醫生,而不是「接好孕」在這些宣稱自己是「易孕體質」的動態下面,我們常常可以見到有些人會評論「接好孕」,希望能藉此得到虛無縹緲的運氣,讓自己也能「沾喜氣」,懷上寶寶。
很難想像,在高等教育愈發普及的今天,仍有人會如此愚昧,「病急亂投醫」之下,通過迷信來圓自己的「生子夢」。
如果真的不孕不育的話,最緊要的事情應該是去看醫生,進行一次全面的身體檢查,而非寄希望於「接好孕」之中,才能早日如願以償。
尤其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有些年輕夫妻遲遲要不上孩子,會承擔很大的心理壓力,感到非常焦慮。
其實,心態對於懷孕成功概率也有很大的影響,如果整天因為社交軟體上某些人口中的「易孕體質」而擔憂,對自己失去自信,那麼反而容易引發一系列的身體問題,生育變得越來越困難。
我們只有調整好自身的心態,儘量用順其自然的態度來對待生育問題,才能與好消息「不期而遇」,更容易懷上寶寶。
老苗結語:
所謂的「易孕體質」,不過是「避孕失敗」所帶來的一種錯覺,是徹徹底底的「偽命題」。
如果年輕夫妻久備不孕,大可不必為此感到焦慮,只要確認夫妻二人身體確實沒有問題,那麼調整心態、積極備孕就已經足夠了,不必去那些稱自己是「易孕體質」的動態下「接好孕」。
今日話題:你聽過「易孕體質」這種說法嗎?
我是老苗——一名80後超級奶爸,也是醫院裡最扎眼的男性護士長,歡迎一起討論孕育問題,也請你關注老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