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巴黎旅遊完全攻略(一直以來的時尚之都)
2023-07-12 16:02:49
2021年3月的一個晚上,迪馬利亞照常進行著比賽,本場球員狀態極佳,一腳助攻幫助球隊扳平比分,結果忽然被教練換下,巴黎總監下場告訴他,你家被搶了,妻子被劫持,女兒還在家,萬幸這場搶劫只損失了50萬歐元,沒有發生嚴重流血事件。而馬爾基尼奧斯的父母也遭遇了犯罪,由於巴黎方面沒有接到消息,所以巴西後衛直到賽後才知道自己父母被搶,是受到歹徒襲擊的。
就這,還不是最離譜的,法國治安差,唯巴黎馬首是瞻,實現了每隔5小時就發生一起盜竊案的效率,2018-2021年,巴黎大區的盜竊案接近20萬件,相比之下,我們國家去年的盜竊案件才不過8000。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一直以來的時尚之都、旅遊聖地,法國巴黎為什麼治安如此之差?
【疲軟經濟催生社會矛盾】
不管法國如何被乳,依然是聯合國五常,國家部分工業水平和高精尖行業依然是地球online的頂級存在,尤其是法國的核電產業更是核心,內銷外售兩開花,這也是法國目前依然堅挺重要基礎。
但,法國目前經濟不行,這個國家GDP增長率已經連續萎縮了近20年,據法國政府經濟研究觀察中心(Rexecode)預計,法國2023年的經濟可能「零增長」,將這個紀錄進一步擴大。
法國並不是沒有強過,相反,以經濟發展水平來說,不打仗的法國比盟友德國還兇悍。在二戰結束以後,法國進入經濟黃金三十年時代,第一、第二產業強勢崛起,農業大國基礎和工業技術國產化,讓這個國家在1959年-1974年年均增長速度高達5.7%,英美德都喊大哥。
1973年,中東地區動蕩提高價位,地球上的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對於當時嚴重依賴便宜外部資源的歐美國家來說,這場地震打斷了所有人的發展勢頭。法國這個時候搞核能源發展,掌握自主資源生產技術,形成了法國2分靠浪漫,8分靠核電的狀態。
問題是核電發展並非一帆風順,尤其是車諾比事件的影響,而石油危機時不時掐一手也很頭疼,更重要的是,國家大量資源投資核技術,傳統基礎工業得不到支持了,加上當時市場逐漸飽和,全球都沒餘糧,這些產業沒法實現產出,那你們自生自滅吧。
為了填補這塊空當,法國人還是做了一個違背祖宗的決定——搞虛擬經濟,以金融、文創兩方面的行業迅速崛起,全球排名前十的金融碩士專業,一半出自法國。文創產品更不用說了,從奢侈品到浪漫文化,法國輸出的概念全球盛行。至此,法國從被石油危機迫害轉為被金融危機迫害。
金融危機影響是覆蓋整個社會層面,除了金融行業的相關企業,參與過融資的企業沒資金了,參與投資的人損失金錢了,靠這些人生存的企業沒市場了,整個經濟環境一起玩完。最典型的就是法國的失業率一路飆升,2015年就達到了10%以上。
當初法國迫切希望舉辦歐洲杯,很大程度是為了給國家經濟注入強心針,這種國際性的大型賽事,從來沒有賠本賺吆喝的,所有參與舉辦奧運會、世界盃的國家,一套流程走下來經濟都在起飛,當然,這需要契合當時的國家經濟發展形勢,日本東京奧運會辦的就很不是時候。
法國的16年歐洲杯賺了足足12億歐元,而所有歐洲杯場館新建和改建工作帶來了2.6萬個就業機會,相關的旅遊、餐飲、治安、信息科技領域也會提供工作崗位2.8萬個。算得上是給法國打了一針嗎啡,結果法國還沒來得及休息,疫情到了。
2020年是法國71年來經濟衰退最嚴重的,GDP翻倍下滑,部分失業人數達900萬,光是疫情兩個月的封禁就達到46萬。大量群眾失去了經濟來源。解封以後的法國並沒有迎來曙光,相反,疫情以前法國已經把歐洲杯紅利吃的差不多了,疫情結束以後,最好的結果也只是重回疫情前的經濟水平,換句話說,這些失業人群的就業環境根本得不到改善。
那他們能幹嘛呢?只能去犯罪了啊,所以我們回過頭看倒黴的巴黎球員們,他們的遭遇並不意外,從2019年開始,巴黎共有9名球員遭到犯罪,方式五花八門。
有闖空門的盜聖,蒂亞戈-席爾瓦打比賽,家裡丟了個150萬;有彩虹六號的悍匪,阿爾維斯、馬爾吉尼奧斯、庫爾扎瓦家裡都被入侵過;還有半路劫道的山賊,伊卡爾迪參加比賽路上被搶得就剩內衣;最倒黴的是埃雷拉,開個車等紅燈,被一位當地特色工作者搶了200美金,還做了一把人家的司機,也不知道這個女性是如何上他車的。
【三要素讓法國犯罪率居高不下】
前面提到,法國經濟發展讓社會兩極化更加嚴重,窮人已經處於一種極端狀態了,這個時候天降猛男,振臂高呼,巴黎公社運動再來一遍,也不是沒有可能,但法國窮人的分化也很嚴重。
最典型的就是移民潮,法國移民問題屬於歷史遺留後的變相發展,首先一戰、二戰時期,法國不願意抽本地人,只能在廣袤的非洲大陸上匹配僱傭兵,為了讓這群人為法蘭西而戰,給出了戰後變公民的優待。後來法國經濟改革,造成了兩個很離譜的問題:
一、極端自由愛情(不想負責、不想結婚、更不想生孩子)
二、搞金融、文創來錢多且輕鬆(工業勞動力嚴重缺失)。
法國決定前往非洲挖掘人才,並且用高福利高津貼留住人才,不得不說,法國hr非常有眼光,高盧雄雞實現了人種結構變化,黑人和黑白混血佔法國總人口的60%。但時間太快了,社會價值觀來不及接受,比如今年法國總統馬克龍讓一個黑人來當教育部長,引起了極大的爭議,可見當地人根深蒂固的思想。
我們現在去看法國這批黑人球星,有幾個是幼年時期出生在還算正常的家庭?博格巴,幼年家境貧寒,周遭人種族歧視嚴重;坎特,撿破爛補貼家用,幹的都是法國白人不做的活路;登貝萊,犯罪貧民窟出身,出去踢球都有生命危險;孔德生下來父親就消失了,農村長大,16歲才遇到自己爸爸;卡馬文加,難民營過來,家裡經濟來源的頂梁柱。
由此可見,法國移民在當地的生存環境和階級,與本土白人都有差距,一個地區的窮人相互之間都分割。法國移民許久,誕生了一種新的身份,在法國出生的外國人,既沒有拿到法國國籍,卻要在這片土地上生存,這批人自小生活在貧民窟,可以說是法國犯罪的主力軍。
據2021年法國國家統計與經濟研究所(INSEE)的數據,外國人口佔法國人口的7.7%。而同年法國司法部的數據,24.5%的拘留人員是外國國籍,該數據表明外國人犯罪比例非常高。這不是人種的問題了,而是法國的社會環境鑄造了這麼一批人,讓他們在法國過著非洲的生活,如果不犯罪那可能是聖母瑪利亞顯靈吧。
既然找到了源頭,為什麼政府不對症下藥呢?對不起,這裡是法國。
法國判案的尺度非常輕,對不使用武力,不攜帶武器、刀具的偷盜,法庭常予以輕判:初犯經常判緩刑,累犯也很少會判超過一年的監禁。如果犯罪對象是移民,且還未滿18歲,那基本上就走個流程,還沒送上法庭,就在拘留期結束後被釋放了。
2018年法國世界盃奪冠後,回國慶典中,幾個膽大的青年搶劫了一輛正在路上行駛中的大巴車。他們隨著行駛的大巴一起疾走,同時打開了大巴側面的行李艙門,竊取艙中乘客的行李。
在法國盜竊行業發達到什麼程度?他們甚至可以捲起來。
什麼男扮女裝吸引注意力啊,化學藥水融鎖芯啊,最典型的莫過於迪馬利亞在巴黎被偷竊,讓警方發現小偷使用的是一張郵政專用的門禁卡,卡是方便郵政員在沒法讓門衛給自己開門的情況下,用這個萬能門禁卡禁區,當然,每張卡有3天試用期,給了罪犯充足的犯罪時間。當時警方根據線索,順藤摸瓜找到了對方的工業鏈和源頭,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沒辦法,法國的警察業務水平和隊伍力量,證明了電影並非空穴來風。
法國的執法團隊分兩個團隊,警察和憲兵,兩種職業的分管地區、職權大小、業務水平都有著質的區別。因此在法國人心中,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別。
面對警察:這幫人種族歧視,害死我家鄰居家乾女兒的侄子,兄弟們跟我併肩子上,揍他。
面對憲兵:(法國國罵),憲兵來了,大家不要動,不要亂來,這次政府來真的了。
憲兵是真正的執法者,警察更像隔壁天天996的打工仔。前者是國家公務員,吃國家內政部的糧餉,後者是地方治安團隊,在法國經濟大環境下有的就不錯了。更惱火的是,治安環境太惡劣,警察的任務量非常大,當地政府經濟效益不好,所以警察隊伍也很難擴招,甚至經常流失,那麼問題來了,總價不變,數量變少了,那麼單價就要提高啊。
警察們累麻了,巴黎曾經搞出過整個市裡面一半執法工作者在請假的操作,後來覺得這樣搞不過癮。法國擁有者資本主義國家優秀的遊行傳統,警察幹得最多就是去維穩,警察們想了想,要不加入他們吧。2019年巴黎展開「憤怒遊行」,旨在引起社會各界對警察困難狀況的重視。維穩的警察一邊指揮隊伍運動,一邊喊:鐵塔區的兄弟,加一個不?
法國警察壓力大的確實離譜,當年有52名警察自殺,而且警察受到攻擊的頻率也提高了很多。加上警察本身的屬性,民眾壓根不害怕這群人,憲兵幾乎沒有人敢惹,警察則是三天兩頭被衝。
試想一下,作為一名警察,每天早出晚歸,辛苦維護治安工作,抓到罪犯沒法讓他繩之以法,維護治安還要被民眾咒罵,好不容易回到家休息一下,發現工資薪水低得離譜,這樣全方位打擊之下,警察隊伍又如何能具備戰鬥力?
這種現象正是巴黎治安差的隱射,經濟大環境整體衰退的情況下,滋生出了犯罪的土壤,移民潮的到來更是給土壤施肥,成長的過程中,治安隊伍的弱勢和法律的寬鬆,如同一場酣暢淋漓的大雨,造就如今巴黎的治安狀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