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帶機的上模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25 11:51:56
專利名稱:銅帶機的上模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細徑金屬材料端頭用銅皮包覆鉚接的銅帶機,特別是對其上模結構的改進。
背景技術:
已有銅帶機由模座和滑板組成,滑板前端用軸銷連接衝刀,模座前端鑲嵌有左右刀軌,並用螺釘連接固定,衝刀與刀軌滑動配合。其缺點是上述鑲嵌和螺釘連接結構比較複雜,加工難度大,若需更換刀軌,則需更換整個模座,材料浪費,換裝過程也較麻煩。另外,由於工作時衝刀對刀軌的衝擊力較大,而螺釘受整機所限,只能用小徑螺釘,使刀軌的螺釘容易產生鬆動甚至斷裂而導致衝刀與刀軌錯位,造成機器故障不能工作。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需更換刀軌時無需更換模座,且換裝簡便、衝刀與刀軌穩定配合運行的銅帶機上模結構。
本實用新型具有模座、滑板前端銷連衝刀,後端通過圓周—直線運動轉換機構與位於模座後端的轉軸連接,其特徵在於模座前端與刀軌座板後端榫式插接成一體。位於座板前端的刀軌由左右刀軌組成,並與座板一體製成。所述的榫式插接為模座前端制有水平榫槽,座板尾端製成水平榫頭。衝刀的截面呈中部寬、上下窄的形狀;左右刀軌的相向內側構成的軌槽製成與衝刀配合的形狀。
本實用新型的模座與刀軌座板採用榫式接插連接,需換裝刀軌時只需換掉座板即可,而且換裝特別方便,只需將舊座板沿模座的榫槽水平撥出,插入新座板即可,節約材料和時間;另外,由於左右刀軌組成的軌槽與座板一體製成,避免使用螺釘連接,杜絕了刀軌與座板產生鬆動的可能,減少機器故障率。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構造圖。
圖2為圖1部件組裝後的形狀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上模包括模座1、滑板9,兩者通過圓周—直線運動轉換機構連接。該轉換機構為貫穿模座1的轉軸2固套於連杆3後端,連杆3的前端與連杆5的後端通過軸4可轉動連接,連杆5的前端與滑板9的後端通過軸6可轉動連接,使轉軸2的圓周運動轉變為滑板9的直線往復運動。滑板9前端的凹槽14內通過銷軸與衝刀15尾端連接,模座1前端與刀軌座板12榫式連接。實施例模座1前端制有榫槽8,座板12尾端製成榫頭11,當然榫槽、榫頭位置互換也具有相同的連接效果。刀軌由左右刀軌16、17相向構成,其間構成衝刀15的軌槽,並制於座板12的上平面13的前端。為保證刀軌軌槽的直線精度,實際製作時,座板12的榫頭11、刀軌16、17製成一體,即在一塊金屬材料上通過線切割製成圖1所示形狀。衝刀15的截面製成上下窄、中部寬形狀,刀軌軌槽也製成相應地配合形狀,可防止衝刀在前後往復運動中向上竄動,以保證衝壓質量。滑板9下表面制有寬槽10,以與模座1的榫槽8處的凸起凹凸配合,使滑板9的前後下平面沿模座上平面7和座板上平面13貼合滑動,如圖2所示。
權利要求1.一種銅帶機的上模結構,具有模座(1),滑板(9)前端銷連衝刀(15),後端通過圓周—直線運動轉換機構與位於模座後端的轉軸(2)連接,其特徵在於模座(1)前端與刀軌座板(12)後端榫式插接成一體,由左右刀軌(16、17)組成的軌槽與座板(12)一體製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銅帶機的上模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榫式插接為模座(1)前端制有水平榫槽(8),座板(12)尾端製成水平榫頭(11)。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銅帶機的上模結構,其特徵在於衝刀(15)的截面呈中部寬、上下窄的形狀,左右刀軌(16、17)的相向內側構成的軌槽製成與衝刀(15)配合的形狀。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銅帶機的上模結構,具有模座,滑板前端銷連衝刀,後端通過圓周一直線運動轉換機構與位於模座後端的轉軸連接,模座前端與刀軌座板後端榫式插接成一體,刀軌與座板一體製成。本實用新型的模座與刀軌座板採用榫式接插連接,在需要換裝刀軌時,只需換掉刀軌座板即可,換裝方便,節約材料和時間。
文檔編號B21J15/00GK2825163SQ20052001503
公開日2006年10月11日 申請日期2005年9月21日 優先權日2005年9月21日
發明者李順利 申請人:李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