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曾止步,從玩家追求看ATX機箱進化史
2025-05-02 15:48:24
對於追求無止境,只求更好沒有最好的DIY玩家而言,機箱的架構是絕對不容忽視的。好的機箱架構,既能保證你安裝後整機酷炫光汙染效果完美,又能助力內部硬體發揮出更好的性能。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ATX機箱架構的進化史吧!
現在市面上ATX機箱基本分為三個版本,ATX,ATX2.0以及ATX3.0。
ATX架構
傳統的ATX架構,電源上置,顏控玩家對其是不接受,不接受,還是不接受。總覺得機箱頂端的小黑盒與流光溢彩的機箱內部格格不入。因此目前主流機箱都是採取電源下置的方式。
ATX2.0架構
到了ATX2.0架構,電源上置已經被設計師們所摒棄了。但是玩家們的煩惱又來了:顯卡的水平放置,在受到長期的重力影響時,會對主板卡槽以及顯卡外觀造成一定程度的形變。整機外觀受影響,主板的兼容性也受影響,只能用著用著再為它加個固件,著實不方便美觀。
顯卡水平放置造成變形
還有的玩家問起顯卡與電源的兼容性考量,由於機箱架構的不動性,大多數時候我們在挑選機箱配置的時候,是需要考慮到五金的尺寸的。這對玩家選擇硬體有了一定局限性。
ATX2.0的立體風道,對要求散熱性能較好的玩家來說,也無法滿足其需求。
ATX3.0架構
進化到ATX3.0架構時,設計師們做了更大的改進,顯卡已經可以垂直安裝了,水平風道也讓整機散熱性能得到更大的提升!
但也並非無懈可擊,比如安裝M-ATX主板時顯卡無法安裝在第一個插槽。
ATX機箱結構總是從玩家高能的追求與需求中不斷進化升級的,說不定接下來會出現更加兼顧性能與外觀的機箱結構,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