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開挖導向鑽杆拆卸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25 06:51:11 2
非開挖導向鑽杆拆卸機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非開挖導向鑽杆拆卸機構,包括沿前後方向布置的第一拆卸裝置及第二拆卸裝置,所述第一拆卸裝置、第二拆卸裝置左右反向布置,拆卸裝置包括基座及設置於基座上的驅動裝置、鎖緊裝置。所述非開挖導向鑽杆拆卸機構結構緊湊,可靠,能夠在沒有較大空間的管道或隧道展開作業,有效解決了傳統非開挖導向鑽杆拆卸機構在隧道或深溝槽裡面受空間限制無法工作的問題。
【專利說明】 非開挖導向鑽杆拆卸機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拆卸機構,尤其涉及一種非開挖導向鑽杆拆卸機構。
【背景技術】
[0002]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國家對基礎工程建設的投入增加,非開挖鑽具在基礎工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非開挖導向鑽作為傳遞動力的關鍵載體,是非開挖鑽具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部件。
[0003]然而,對於一些在隧道或管道或深溝槽中使用的非開挖導向鑽杆,在擴孔或拉管的過程中,由於承受導向頂力或回擴拉力,導致兩根非開挖導向鑽杆連接處公母螺紋連接過緊,不易拆卸,且由於受空間限制,市場上用於非開挖導向鑽杆拆卸的管鉗或鏈條葫蘆式的機械拆管鉗無法作業,由此,急需解決。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非開挖導向鑽杆拆卸機構,以解決現有非開挖導向鑽杆拆卸機構在隧道或深溝槽裡面受空間限制無法工作的問題。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0006]一種非開挖導向鑽杆拆卸機構,包括沿前後方向布置的第一拆卸裝置及第二拆卸裝置,所述第一拆卸裝置、第二拆卸裝置左右反向布置,拆卸裝置包括基座及設置於基座上的驅動裝置、鎖緊裝置,所述鎖緊裝置包括擺杆及上鎖緊件、下鎖緊件,所述上鎖緊件、下鎖緊件上下布置,且上鎖緊件、下鎖緊件配合圍成鎖緊圈,所述鎖緊圈的中心處形成有與非開挖導向鑽相適配的鎖孔,所述上鎖緊件由第一鎖緊塊、第二鎖緊塊構成,所述下鎖緊件由第三鎖緊塊、第四鎖緊塊構成,所述第四鎖塊的端頭a與擺杆的第一端轉動連接,且第四鎖塊的端頭b與第三鎖塊的端頭c轉動連接,所述第三鎖塊的端頭d可拆卸的與第二鎖塊的端頭e連接,所述第二鎖塊的端頭f與第一鎖塊的端頭g轉動連接,所述第一鎖塊上開有圓弧形結構的通孔,並通過連接銷安裝在基座上,且第一鎖塊的端頭h轉動連接在擺杆鄰近第一端位置處,所述擺杆的第二端與驅動裝置的輸出端轉動連接。
[0007]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所述第一鎖緊塊、第二鎖緊塊、第三鎖緊塊、第四鎖緊塊上均設置有用於增強鎖緊力的夾緊塊,所述夾緊塊的夾緊表面為鋸齒狀結構。
[0008]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所述驅動裝置通過銷轉動連接於支架上,所述支架通過螺栓固定於基座上。
[0009]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所述驅動裝置為液壓缸或氣缸。
[0010]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所述第三鎖塊的端頭d通過連接螺栓、壓緊螺母與第二鎖塊的端頭e固定連接。
[0011]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所述非開挖導向鑽杆拆卸機構結構緊湊,可靠,能夠在沒有較大空間的管道或隧道展開作業,有效解決了傳統非開挖導向鑽杆拆卸機構在隧道或深溝槽裡面受空間限制無法工作的問題。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非開挖導向鑽杆拆卸機構的主視圖;
[0013]圖2為本實用新型非開挖導向鑽杆拆卸機構的側視圖;
[0014]圖3為本實用新型鎖緊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中:
[0016]1、第一拆卸裝置;2、第二拆卸裝置;3、基座;4、驅動裝置;5、擺杆;6、第一鎖緊塊;
7、第二鎖緊塊;8、第三鎖緊塊;9、第四鎖緊塊;10、通孔;11、支架;12、夾緊塊。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結合附圖並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而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0018]請參照圖1至圖3所示,圖1為本實用新型非開挖導向鑽杆拆卸機構的主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非開挖導向鑽杆拆卸機構的側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鎖緊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9]於本實施例中,一種非開挖導向鑽杆拆卸機構,包括沿前後方向布置的第一拆卸裝置I及第二拆卸裝置2,所述第一拆卸裝置1、第二拆卸裝置2左右反向布置,拆卸裝置1、2包括基座3及設置於基座3上的驅動裝置4、鎖緊裝置,所述驅動裝置4為油缸,其通過銷轉動連接於支架11上,所述支架11通過螺栓固定於基座3上,所述鎖緊裝置包括擺杆5及上鎖緊件、下鎖緊件,所述上鎖緊件、下鎖緊件上下布置,且上鎖緊件、下鎖緊件配合圍成鎖緊圈,所述鎖緊圈的中心處形成有與非開挖導向鑽相適配的鎖孔,所述上鎖緊件由第一鎖緊塊6、第二鎖緊塊7構成,所述下鎖緊件由第三鎖緊塊8、第四鎖緊塊9構成,所述第一鎖緊塊6、第二鎖緊塊7、第三鎖緊塊8、第四鎖緊塊9上均設置有用於增強鎖緊力的夾緊塊12,所述夾緊塊12的夾緊表面為鋸齒狀結構,所述第四鎖塊9的端頭a與擺杆5的第一端轉動連接,且第四鎖塊9的端頭b與第三鎖塊8的端頭c轉動連接,所述第三鎖塊8的端頭d通過連接螺栓、壓緊螺母可拆卸的與第二鎖塊7的端頭e連接,所述第二鎖塊7的端頭f與第一鎖塊6的端頭g轉動連接,所述第一鎖塊6上開有圓弧形結構的通孔10,並通過連接銷安裝在基座3上,且第一鎖塊6的端頭h轉動連接在擺杆5鄰近第一端位置處,所述擺杆5的第二端與驅動裝置4的輸出端轉動連接。
[0020]使用時,將第一拆卸裝置I的上鎖緊件、下鎖緊件套在其中的一根非開挖導向鑽杆上,將第二拆卸裝置2的上鎖緊件、下鎖緊件套在另一根非開挖導向鑽杆上,通過連接螺栓、壓緊螺母將上鎖緊件的第二鎖塊7與下鎖緊件的第三鎖塊8固定連接起來,此時,通過驅動裝置4帶動擺杆5的第二端下移,進而帶動由第一鎖緊塊6、第二鎖緊塊7、第三鎖緊塊
8、第四鎖緊塊9連接而成的鎖緊圈轉動,從而帶動非開挖導向鑽杆轉動,第一拆卸裝置I的鎖緊圈繞逆時針方向轉動,第二拆卸裝置2的鎖緊圈繞順時針方向轉動,將難以拆卸的兩根非開挖導向鑽杆擰松,從而便於拆卸。
[0021]值得一提的是,上述鎖緊裝置第四鎖緊塊9的端頭a與擺杆5的第一端轉動連接,第一鎖緊塊6的端頭h轉動連接在擺杆5鄰近第一端位置處,此種結構設計,使得驅動裝置4剛剛下壓時,擺杆5會以第一鎖緊塊6的端頭h與其相轉動連接處為支點轉動,從而使得第四鎖緊塊9上移,形成自鎖,進一步增大了對非開挖導向鑽杆的鎖緊力,待第四鎖緊塊9上移頂到第一鎖緊塊6上與其相配合的圓弧面時,即完全鎖緊,此時,第一鎖緊塊6、第二鎖緊塊7、第三鎖緊塊8、第四鎖緊塊9形成一整體,驅動裝置繼續下壓即帶動第一鎖緊塊6、第二鎖緊塊7、第三鎖緊塊8、第四鎖緊塊9連接而成的鎖緊圈轉動,從而實現將兩根難以拆卸非開挖導向鑽杆抒松。
[0022]以上實施例只是闡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限制,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有各種變化和改變,這些變化和改變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範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權利要求】
1.一種非開挖導向鑽杆拆卸機構,其特徵在於:包括沿前後方向布置的第一拆卸裝置及第二拆卸裝置,所述第一拆卸裝置、第二拆卸裝置左右反向布置,拆卸裝置包括基座及設置於基座上的驅動裝置、鎖緊裝置,所述鎖緊裝置包括擺杆及上鎖緊件、下鎖緊件,所述上鎖緊件、下鎖緊件上下布置,且上鎖緊件、下鎖緊件配合圍成鎖緊圈,所述鎖緊圈的中心處形成有與非開挖導向鑽相適配的鎖孔,所述上鎖緊件由第一鎖緊塊、第二鎖緊塊構成,所述下鎖緊件由第三鎖緊塊、第四鎖緊塊構成,所述第四鎖塊的端頭a與擺杆的第一端轉動連接,且第四鎖塊的端頭b與第三鎖塊的端頭c轉動連接,所述第三鎖塊的端頭d可拆卸的與第二鎖塊的端頭e連接,所述第二鎖塊的端頭f與第一鎖塊的端頭g轉動連接,所述第一鎖塊上開有圓弧形結構的通孔,並通過連接銷安裝在基座上,且第一鎖塊的端頭h轉動連接在擺杆鄰近第一端位置處,所述擺杆的第二端與驅動裝置的輸出端轉動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非開挖導向鑽杆拆卸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鎖緊塊、第二鎖緊塊、第三鎖緊塊、第四鎖緊塊上均設置有用於增強鎖緊力的夾緊塊,所述夾緊塊的夾緊表面為鋸齒狀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非開挖導向鑽杆拆卸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驅動裝置通過銷轉動連接於支架上,所述支架通過螺栓固定於基座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非開挖導向鑽杆拆卸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驅動裝置為液壓缸或氣缸。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非開挖導向鑽杆拆卸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三鎖塊的端頭d通過連接螺栓、壓緊螺母與第二鎖塊的端頭e固定連接。
【文檔編號】E21B19/18GK204082043SQ201420533395
【公開日】2015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16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16日
【發明者】王加明, 鮑洪鋒, 周洪洋 申請人:無錫雙馬鑽探工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