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塔吊底座的製作方法
2023-05-13 10:01:16 1

本實用新型屬於建築工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塔吊底座。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建築行業近幾年突飛猛進,所有的高層建築都會用到塔吊,豎立塔吊必須先建造一個堅實的底座。
現有技術的塔吊底座包括澆灌式和預製式,澆灌式是挖好坑槽後,綁紮鋼筋,焊接預埋件然後澆灌混凝土,這種結構雖然堅固,但是使用完成後即廢棄,一個底座大約1噸鋼材15方混凝土,材料浪費嚴重;預製式包括多個混凝土塊,將塔吊底橫梁固定在上面,然後再壓接一些混凝土塊,這種固定存在不均勻沉降,時間久了塔吊出現傾斜,固定效果較差,使用起來不方便。
發明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解決現有技術的塔吊底座固定效果差、使用不方便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新型塔吊底座,以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新型塔吊底座,它包括蓋板、上壓塊和下壓塊;所述上壓塊和下壓塊的上表面設有與塔吊底部安裝孔相對應的預埋件;其要點是所述上壓塊和下壓塊設有對應的扣槽;所述上壓塊和下壓塊扣接後呈「十」字形,上表面互相平齊;所述上壓塊和下壓塊之間分別設有相互對應的限位凹槽和限位凸起;所述下壓塊扣槽的兩側分別設有螺栓;所述蓋板上設有與兩側螺栓對應的螺栓孔;所述上壓塊和下壓塊上分別設有對稱分布的吊裝孔。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限位凸起位於下壓塊扣槽的底部,向上凸起呈圓柱形;所述限位凹槽位於上壓塊扣槽的頂部,扣接後,與限位凸起相貼合。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限位凸起的高度為10-15cm,直徑為30-50cm;限位凹槽的高度高出限位凸起2cm。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上壓塊和下壓塊的外面設有一層塑料殼體,裡面填充鋼筋混凝土。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蓋板為金屬板。
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合理、使用方便,上、下壓塊之間連接牢固,吊裝方便,沉降均勻、有效的解決了現有技術的塔吊底座固定效果差、使用不方便的技術問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分解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組合示意圖。
圖中1、蓋板 2、螺栓孔 3、限位凹槽 4、扣槽 5、上壓塊 6、螺栓 7、限位凸起 8、下壓塊 9、吊裝孔 10、預埋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實施例1:根據圖1和圖2,一種新型塔吊底座,它包括蓋板1、上壓塊5和下壓塊8;所述上壓塊5和下壓塊8的上表面設有與塔吊底部安裝孔相對應的預埋件10;所述上壓塊5和下壓塊8之間設有對應的扣槽4;所述上壓塊和下壓塊扣接後呈「十」字形,上表面互相平齊;所述上壓塊5和下壓塊8之間分別設有相互對應的限位凹槽3和限位凸起7;所述下壓塊扣槽的兩側分別設有螺栓6;所述蓋板1上設有與兩側螺栓6對應的螺栓孔2;所述上壓塊和下壓塊上分別設有對稱分布的吊裝孔9。
所述限位凸起7位於下壓塊8扣槽的底部,向上凸起呈圓柱形;所述限位凹槽3位於上壓塊5扣槽4的頂部,扣接後,與限位凸起7相貼合。
所述上壓塊和下壓塊的長度、寬度和高度均相等,所述扣槽的高度為上壓塊或下壓塊高度的一半。
所述限位凸起7的高度為10-15cm,直徑為30-50cm;限位凹槽3的高度高出限位凸起2cm。
所述上壓塊5和下壓塊8的外面設有一層塑料殼體,裡面填充鋼筋混凝土。
所述蓋板1為金屬板,也可以採用金屬橫梁代替,其目的是防止沉降不均勻。
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合理、使用方便,上、下壓塊之間連接牢固,吊裝方便,沉降均勻、有效的解決了現有技術的塔吊底座固定效果差、使用不方便的技術問題。
顯然,上文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