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附劑轉移帶的製作方法
2023-05-13 17:57:46 1
粘附劑轉移帶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用於提高襯片去除工藝的襯片突出部設計。具體而言,本實用新型是包含光學透明粘附劑、輕離型襯片和重離型襯片的粘附劑轉移帶。光學透明粘附劑具有第一表面和與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輕離型襯片鄰接光學透明粘附劑的第一表面放置。重離型襯片鄰接光學透明粘附劑的第二表面放置。在一實施方式中,剝離帶鄰接輕離型襯片的邊緣放置。輕離型襯片寬於光學透明粘附劑,使得剝離帶粘附在距離光學透明粘附劑至少4mm處。在另一實施方式中,重離型襯片包括一體的突出部。
【專利說明】粘附劑轉移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總體涉及和光學透明粘附劑一起使用的離型襯片。特別地,本實用新型包括具有便於從光學透明粘附劑去除離型襯片的突出部的離型襯片。
【背景技術】
[0002]粘附劑轉移帶通常包括放置在輕離型襯片和重離型襯片之間的光學透明粘附劑(OCA) 0重離型襯片可具有大約75 μ m的厚度。承載帶可同樣附接到離型襯片中的一個,通常是重離型襯片。然後將粘附劑轉移帶模切以備使用。離型襯片的至少一個包括附接到離型襯片的邊緣、拐角或一體突出部的剝離帶,以方便離型襯片從光學透明粘附劑中去除。在實際應用中,多個粘附劑轉移帶被堆疊,且裝載進入貼合機中。之後粘附劑轉移帶被用於使用光學透明粘附劑將兩個襯底層壓在一起。
[0003]在一些應用中,例如在圖1中所示的現有技術的結構10中,在輕離型襯片的邊緣或拐角處,剝離帶附接到輕離型襯片。現有技術的結構包括第一粘附劑轉移帶12和第二粘附劑轉移帶14。第一粘附劑轉移帶12包括重離型襯片16、粘附劑18和輕離型襯片20。第二粘附劑轉移帶14包括重離型襯片22、粘附劑24和輕離型襯片26。當第一粘附劑轉移帶12的剝離帶28放置在輕離型襯片20上過於接近鄰近的第二粘附劑轉移帶14的粘附劑24時,當貼合機在堆疊中選取第一粘附劑轉移帶12時,會有問題產生。在一些情況下,因為剝離帶28太貼近於第二粘附劑轉移帶14的粘附劑24放置,第二粘附劑轉移帶14的粘附劑24可能會附接到第一粘附劑轉移帶12的剝離帶28上。通常,剝離帶28和鄰近的粘附劑24之間的距離是大約2mm。由於太接近於堆疊中的鄰近粘附劑轉移帶,第一粘附劑轉移帶12的剝離帶28可接觸鄰近的第二粘附劑轉移帶14的粘附劑24。這樣,當貼合機選取第一粘附劑轉移帶12時,因為第一粘附劑轉移帶12的剝離帶28是附接到第二粘附劑轉移帶14的粘附劑24上,第二粘附劑轉移帶14也會被提起。
實用新型內容
[0004]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本實用新型是包含光學透明粘附劑、輕離型襯片、重離型襯片以及剝離帶的粘附劑轉移帶。透明光學粘附劑具有第一表面和與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輕離型襯片鄰接光學透明粘附劑的第一表面放置。重離型襯片鄰接光學透明粘附劑的第二表面放置。剝離帶鄰接輕離型襯片的邊緣放置。輕離型襯片寬於光學透明粘附劑以使得剝離帶粘附在距離光學透明粘附劑至少4mm處。
[0005]在另一種實施方式中,本實用新型是包含光學透明粘附劑、輕離型襯片和重離型襯片的粘附劑轉移帶。光學透明粘附劑具有第一表面和與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輕離型襯片鄰接光學透明粘附劑的第一表面放置。重離型襯片鄰接光學透明粘附劑的第二表面放置。重離型襯片包括一體的突出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圖1是現有技術中粘附劑轉移帶的橫截面圖,其中粘附劑轉移帶具有粘附到粘附劑轉移帶的輕離型襯片的邊緣的剝離帶。
[0007]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粘附劑轉移帶的橫截面圖,包括延伸過光學透明粘附劑和重離型襯片的邊緣的輕離型襯片。
[0008]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粘附劑轉移帶的橫截面圖,包括延伸過光學透明粘附劑和重離型襯片的邊緣的輕離型襯片。
[0009]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粘附劑轉移帶的橫截面圖,包括具有一體突出部的重離型襯片。
[0010]圖5是圖4的粘附劑轉移帶的俯視圖,包括具有一體突出部的重離型襯片。
[0011]圖6是粘附劑轉移帶的橫截面圖,包括延伸過光學透明粘附劑、具有一體突出部的重離型襯片和承載帶的邊緣的輕離型襯片。
[0012]圖7是圖6的粘附劑轉移帶的橫截面圖,去除了承載帶,並且剝離帶粘附到輕離型襯片的邊緣。
[0013]圖8是圖7的粘附劑轉移帶的橫截面圖,去除了輕離型襯片和剝離帶,暴露出光學透明粘附劑的第一主表面。
[0014]圖9是第一層疊組件的橫截面圖,包括圖8中的粘附劑轉移帶,並且光學透明粘附劑的先前暴露出的第一主表面層疊到襯底I。
[0015]圖10是第二層疊組件的橫截面圖,包括反轉的圖9中的第一層疊組件,這樣重離型襯片是在堆疊結構的頂部。剝離帶已經被粘附到一體突出部的外表面(即,重離型襯片的外表面,優選地,重離型襯片的外表面是重離型襯片的非離型塗敷側)。
[0016]圖11是圖10的第二層疊組件的橫截面圖,去除了重離型襯片和剝離帶,暴露出光學透明粘附劑的第二主表面。
[0017]圖12是第三層疊組件的橫截面圖,包括圖11中的第二層疊組件,並且光學透明粘附劑的先前暴露出的第二主表面層疊到襯底2。
[0018]圖13是本實用新型物品的俯視圖,包括具有一體突出部和粘附到一體突出部的剝離帶的離型襯片。
[0019]這些圖並不是按照比例來繪製的,僅僅意欲用於說明的目的。
【具體實施方式】
[0020]輕離型襯片上的剝離帶
[0021]如圖2所示的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中,第一粘附劑轉移帶30包括重離型襯片32、粘附劑34和輕離型襯片36,並且第二粘附劑轉移帶38包括重離型襯片40、粘附劑42和輕離型襯片44。剝離帶46被附接到第一粘附劑轉移帶30的輕離型襯片36的邊緣或拐角48。為了阻止第一粘附劑轉移帶30的剝離帶46接觸和粘附到鄰近的第二粘附劑轉移帶38的粘附劑42,增加了輕離型襯片36的長度。增加輕離型襯片36的長度,以使得第一粘附劑轉移帶30的剝離帶46和第二粘附劑轉移帶38的粘附劑42之間的距離(N )增加,使得第一粘附劑轉移帶30的剝離帶46的接觸第二粘附劑轉移帶38的粘附劑42的可能性被大幅降低。在一種實施方式中,第一粘附劑轉移帶30的剝離帶46和第二粘附劑轉移帶38的粘附劑42之間的距離從大約2mm增加到大約4和1mm之間。已經發現,在大約4和大約1mm之間的距離,第一粘附劑轉移帶30的剝離帶46將不會接觸第二粘附劑轉移帶38的粘附劑42。
[0022]當堆疊粘附劑轉移帶時,D'的增加還為未對準留有更多餘地。如圖3中所示的,即使存在一些未對準,第一粘附劑轉移帶30的剝離帶46接觸第二粘附劑轉移帶38的粘附劑42的可能性也大幅降低。
[0023]重離型襯片上的一體突出部
[0024]剝離帶46也可被放置在第一粘附劑轉移帶30的重離型襯片32上。但是,如果重離型襯片32上的離型力太高,可導致從粘附劑34去除重離型襯片32非常困難。這在開發更軟的光學透明粘附劑時會特別成問題。雖然具有高離型力的重離型襯片可避免輕離型襯片的選取問題,但是這同樣可引起重離型襯片的去除問題。
[0025]如圖4和5中所示的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中,突出部50與重離型襯片32一體設計。特別地,圖4和5分別顯示的是具有一體突出部50的重離型襯片32的側視圖和俯視圖。在這種設計中,重離型襯片32可提供剝離力,用於重離型襯片32從例如承載帶52去除。突出部50設計在沿著重離型襯片32的邊緣或拐角的任何位置上。這種設計將有利於操作區間和避免去除重離型襯片32的困難,這樣允許對適合的重離型襯片進行更廣泛的選擇以應用於特定應用。
[0026]可通過用於切割片材料(襯片,背襯和粘附劑)的任何傳統技術,包括水刀切割、雷射切割以及模切(優選的是模切)來形成突出部50。在突出部區域中殘留的粘附劑可通過傳統的工藝去除,例如用適當溶劑清洗、用適當襯底擦拭、層疊工藝及其組合。如果使用模切,傳統壓機可與傳統模具共同使用,優選的是刻蝕模具。
[0027]重離型襯片上的一體突出部+剝離帶
[0028]在另一種實施方式中,如圖6中所示,包括承載帶56、重離型襯片58、光學透明粘附劑60和輕離型襯片62的粘附劑轉移帶54可包含具有一體突出部64的重離型襯片58。為了將光學透明粘附劑60應用到第一和第二襯底,首先將承載帶56從重離型襯片58上去除。為了快速使用,多個粘附劑轉移帶可進而被堆疊在彼此的頂部。如圖7中所示的,剝離帶66被附接在輕離型襯片62的邊緣或拐角處,以方便輕離型襯片62的去除。當準備使用時,輕離型襯片62從光學透明粘附劑60剝離,暴露光學透明粘附劑60的第一主表面68 (圖8)。如圖9中所示,光學透明粘附劑60進而被層疊到第一襯底70,形成第一層疊組件72。
[0029]如圖10中所示,第一層疊組件72進而被反轉,以使得重離型襯片58暴露。如圖11中所示,剝離帶74進而被放置在重離型襯片58上,以方便重離型襯片58從光學透明粘附劑60上去除,形成第二層疊組件76。必須施加壓力到重離型襯片58的表面,以便於將剝離帶74粘附到重離型襯片58。傳統地,當重離型襯片具有和光學透明粘附劑一樣的尺寸時,當施加壓力到重離型襯片時,因為壓力同樣會施加到光學透明粘附劑上,在光學透明粘附劑上可能會形成缺陷。
[0030]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本實用新型設計了具有一體突出部64的重離型襯片58。一體突出部64從重離型襯片58的主體延伸,以使得其從重離型襯片58和光學透明粘附劑60的總體尺寸突出。在一種實施方式中,一體突出部64從重離型襯片58的邊緣處延伸出的範圍在大約0.2cm到大約2cm之間。尤其是,一體突出部64從重離型襯片58的邊緣處延伸出的範圍在大約0.3cm到大約Icm之間。更特別的是,一體突出部64從重離型襯片58的邊緣處延伸出大約0.5cm。
[0031]當需要從光學透明粘附劑60去除重離型襯片58時,剝離帶74可因此附接到重離型襯片58的一體突出部64上。因為一體突出部64沒有與光學透明粘附劑60重疊,施加到光學透明粘附劑60上的壓力小到沒有,從而允許光學透明粘附劑60無缺陷。
[0032]如在圖11中所示,一旦通過附接到一體突出部64的剝離帶74將重離型襯片58從光學透明粘附劑60去除,光學透明粘附劑60的第二主表面78就暴露出來。
[0033]如在圖12中所示的,通過將光學透明粘附劑60的第二主表面78(圖11)層疊到第二襯底82上,形成第三層疊組件80。
[0034]圖13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物品84的俯視圖,其包括具有一體突出部64和粘附到一體突出部64的剝離帶74的重離型襯片58。
[0035]儘管已經參照優選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描述,但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將認識到,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內容的條件下,可進行形式和細節上的變化。
【權利要求】
1.一種粘附劑轉移帶,其特徵在於包括: 具有第一表面和與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的透明光學粘附劑; 鄰接光學透明粘附劑的第一表面放置的輕離型襯片; 鄰接光學透明粘附劑的第二表面放置的重離型襯片;以及 鄰接輕離型襯片的邊緣放置的剝離帶,其中輕離型襯片寬於光學透明粘附劑,使得剝離帶粘附在距離光學透明粘附劑至少4mm處。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粘附劑轉移帶,其特徵在於,剝離帶距離光學透明粘附劑少於1mm處鄰近放置。
3.一種粘附劑轉移帶,其特徵在於包括: 具有第一表面和與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的透明光學粘附劑; 鄰接光學透明粘附劑的第一表面放置的輕離型襯片;以及 鄰接光學透明粘附劑的第二表面放置的重離型襯片;其中重離型襯片包括一體的突出部。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粘附劑轉移帶,其特徵在於,一體的突出部從重離型襯片的邊緣處延伸。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粘附劑轉移帶,其特徵在於,一體的突出部從重離型襯片的邊緣處延伸的範圍在0.2cm到2cm之間。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粘附劑轉移帶,其特徵在於,一體的突出部從重離型襯片的邊緣處延伸的範圍在0.3cm到Icm之間。
7.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粘附劑轉移帶,其特徵在於進一步包括粘附到一體的突出部的剝離帶。
【文檔編號】H01L21/02GK204230203SQ201420165072
【公開日】2015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2月28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1日
【發明者】林欽傑, 凃致道, 李正, 蔡涵琦, 李勝利, 丁均怡, 謝承翰 申請人:3M創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