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雙面複合彩鋼板的製作方法
2023-05-13 16:10:36 1
專利名稱:一種雙面複合彩鋼板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雙面複合彩鋼板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彩鋼板,尤其是涉及一種雙面複合彩鋼板。背景技術:
已知的,彩鋼板作為一種快捷的建築形式,已經廣泛使用在各種跨度較大的廠房、庫房、臨時建築中;由於彩鋼板通常為一張薄鋼板經過折彎形成增強,由於折彎處也相對較薄,在受到衝擊後變的坑坑窪窪,影響使用效果和觀感;並且很多彩鋼板為單層結構,使得彩鋼板建築內部很不好看。
發明內容為了克服背景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雙面複合彩鋼板,本實用新型利用巖錦板與硬泡聚氨酯板進行複合,有效確保了建築物的保溫和強度需求,所述中部支撐型材、一側支撐型材和另一側支撐型材保證了彩鋼板外表面的強度需求;彩鋼板和內彩鋼板獲取了較好的強度效果和觀感。為了實現所述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雙面複合彩鋼板,包括彩鋼板、巖錦板、硬泡聚氨酯板和內彩鋼板,所述彩鋼板具有至少兩個平板,在兩兩平板之間分別設有斜板,所述兩個斜板的上端分別連接桃形凸起的下部兩個邊,在桃形凸起上設有中部支撐型材,在所述至少兩個平板的外側分別設有斜板,斜板的上端設有短平板,·兩個短平板的外端分別設有立板,其中一個立板的上部設有立板彎鉤,在所述兩斜板和短平板的下部分別設有一側支撐型材、另一側支撐型材;所述至少兩個平板下部粘接有複合板,所述複合板的兩側分別對應所述至少兩個平板外側所述斜板上部的短平板的外側下部;在複合板的下部粘接有內彩鋼板。所述的雙面複合彩鋼板,所述複合板包括巖錦板層和硬泡聚氨酯板層,其中巖錦板層與至少兩個平板下部粘接。所述的雙面複合彩鋼板,所述內彩鋼板為平板結構,在平板結構的內彩鋼板上間隔設有多個V形凸起和Π形凸起。所述的雙面複合彩鋼板,所述中部支撐型材的兩豎支撐上端設有桃形插入板,所述桃形插入板與桃形凸起插接,在兩豎支撐的下端外側分別設有下連接板,所述下連接板的下部面與巖錦板粘接,在兩下連接板外端分別設有向上延伸板,所述向上延伸板上端的斜粘接面分別與桃形凸起下部的兩斜板粘接。所述的雙面複合彩鋼板,所述一側支撐型材下部為一平板,在下部平板的兩側上部分別設有一高一低兩個立板,其中高立板的內側設有向內折彎的上平面粘接面,低立板的內側設有斜粘接面;所述下部平板與巖錦板粘接,斜粘接面與斜板粘接,上平面粘接面與短平板的下部面粘接。所述的雙面複合彩鋼板,所述另一側支撐型材與一側支撐型材為相同的反方向結構。由於採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的雙面複合彩鋼板,通過將保溫效果較好的巖錦板與強度較高的硬泡聚氨酯板進行複合,有效確保了建築物的保溫和強度需求,其中中部支撐型材、一側支撐型材和另一側支撐型材保證了彩鋼板外表面的強度需求;內彩鋼板使得本實用新型內面得到強度增加;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相對於現有結構抗衝擊能力得到有效保證。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中部支撐型材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側支撐型材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彩鋼板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內彩鋼板結構示意圖。圖中:1、立板;2、斜粘接面;3、桃形凸起;4、豎支撐;5、立板彎鉤;6、一側支撐型材、斜板;8、平板;9、V形凸起;10、Π形凸起;11、硬泡聚氨酯板;12、巖錦板;13、另一側支撐型材;14、上平面粘接面;15、桃形插入板;16、下連接板。
具體實施方式
通過下面的實施例可以詳細的解釋本實用新型,公開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護本實用新型範圍內的一切技術改進,結合附圖1 5所述的一種雙面複合彩鋼板,包括彩鋼板、巖錦板12、硬泡聚氨酯板11和內彩鋼板,所述彩鋼板具有至少兩個平板8,在兩兩平板之間分別設有斜板7,所述兩個斜板7的上端分別連接桃形凸起3的下部兩個邊,在桃形凸起3上設有中部支撐型材,在所述至少兩個平板8的外側分別設有斜板7,斜板的上端設有短平板,兩個短平板的外端分別設有立板1,其中一個立板I的上部設有立板彎鉤5,在所述兩斜板7和短平板的下部分別設有一側支撐型材6、另一側支撐型材13 ;所述至少兩個平板8下部粘接有複合板,所述複合板包括巖錦板12層和硬泡聚氨酯板11層,所述複合板的兩側分別對應所述至少兩個平板8外側所述斜板7上部的短平板的外側下部;在複合板的硬泡聚氨酯板11下部粘接有內彩鋼板;所述內彩鋼板為平板結構,在平板結構的內彩鋼板上間隔設有多個V形凸起9和Π形凸起10。進一步,所述中部支撐型材的兩豎支撐4上端設有桃形插入板15,所述桃形插入板15與桃形凸起3插接,在兩豎支撐4的下端外側分別設有下連接板16,所述下連接板16的下部面與巖錦板12粘接,在兩下連接板16外端分別設有向上延伸板,所述向上延伸板上端的斜粘接面2分別與桃形凸起3下部的兩斜板7粘接;所述一側支撐型材6下部為一平板8,在下部平板8的兩側上部分別設有一高一低兩個立板1,其中高立板I的內側設有向內折彎的上平面粘接面14,低立板I的內側設有斜粘接面2 ;所述下部平板8與巖錦板12粘接,斜粘接面2與斜板7粘接,上平面粘接面14與短平板的下部面粘接;所述另一側支撐型材13與一側支撐型材6為相同的反方向結構。[0027]實施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雙面複合彩鋼板,通過將保溫效果較好的巖錦板12與強度較高的硬泡聚氨酯板11通過粘合形成複合板,有效確保了建築物的保溫和強度需求,在彩鋼板與複合板之間設置的中部支撐型材、一側支撐型材6和另一側支撐型材13,使得本實用新型的強度符合設計要求,所述複合板上粘接的內彩鋼板使得建築物內外均得到了所需強度和裝飾效果;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法為常規使用方式,因此本實用新型並未對使用方法進行進一步的闡述。[0028]本實用新型未詳述部分為現有技術。
權利要求1.一種雙面複合彩鋼板,包括彩鋼板、巖錦板(12)、硬泡聚氨酯板(11)和內彩鋼板,其特徵是:所述彩鋼板具有至少兩個平板(8),在兩兩平板之間分別設有斜板(7),所述兩個斜板(7)的上端分別連接桃形凸起(3)的下部兩個邊,在桃形凸起(3)上設有中部支撐型材,在所述至少兩個平板(8)的外側分別設有斜板(7),斜板的上端設有短平板,兩個短平板的外端分別設有立板(I ),其中一個立板(I)的上部設有立板彎鉤(5),在所述兩斜板(7)和短平板的下部分別設有一側支撐型材(6)、另一側支撐型材(13);所述至少兩個平板(8)下部粘接有複合板,所述複合板的兩側分別對應所述至少兩個平板(8)外側所述斜板(7)上部的短平板的外側下部;在複合板的下部粘接有內彩鋼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面複合彩鋼板,其特徵是:所述複合板包括巖錦板(12)層和硬泡聚氨酯板(11)層,其中巖錦板層(12)與至少兩個平板(8 )下部粘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面複合彩鋼板,其特徵是:所述內彩鋼板為平板結構,在平板結構的內彩鋼板上間隔設有多個V形凸起(9)和Π形凸起(1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面複合彩鋼板,其特徵是:所述中部支撐型材的兩豎支撐(4)上端設有桃形插入板(15),所述桃形插入板(15)與桃形凸起(3)插接,在兩豎支撐(4)的下端外側分別設有下連接板(16),所述下連接板(16)的下部面與巖錦板(12)粘接,在兩下連接板(16)外端分別設有向上延伸板,所述向上延伸板上端的斜粘接面(2)分別與桃形凸起(3 )下部的兩斜板(7 )粘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面複合彩鋼板,其特徵是:所述一側支撐型材(6)下部為一平板(8 ),在下部平板(8 )的兩側上部分別設有一高一低兩個立板(I),其中高立板(I)的內側設有向內折彎的上平面粘接面(14),低立板(I)的內側設有斜粘接面(2);所述下部平板(8)與巖錦板(12)粘接,斜粘接面(2)與斜板(7)粘接,上平面粘接面(14)與短平板的下部面粘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面複合彩鋼板,其特徵是:所述另一側支撐型材(13)與一側支撐型材(6)為相同的反方向結構。
專利摘要一種雙面複合彩鋼板,涉及一種彩鋼板,在兩兩平板之間分別設有斜板(7),在桃形凸起(3)上設有中部支撐型材,在所述至少兩個平板(8)的外側分別設有斜板(7),兩個短平板的外端分別設有立板(1),其中一個立板(1)的上部設有立板彎鉤(5);所述至少兩個平板(8)下部粘接有複合板,所述複合板的兩側分別對應所述至少兩個平板(8)外側所述斜板(7)上部的短平板的外側下部;在複合板的下部粘接有內彩鋼板;本實用新型利用巖錦板與硬泡聚氨酯板進行複合,有效確保了建築物的保溫和強度需求,彩鋼板和內彩鋼板獲取了較好的強度效果和觀感。
文檔編號E04C2/292GK203049903SQ201220649558
公開日2013年7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日
發明者鄒思慧 申請人:鄒思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