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祛風除寒藥酒及製備方法
2023-05-16 15:41:51 1
專利名稱:一種祛風除寒藥酒及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製劑,尤其是一種治療風寒痺症的口服藥酒的中藥製劑。
背景技術:
據調查,世界上患有風溼痺症的病人已超過十億人。可見風寒痺症的發病率高、患病人群比較廣泛,尤其在較寒冷地區的中老年人群中發病率更高。當今市場上雖然有多種治療此類疾病的藥物及方法,如用中西藥治療、針灸、按摩、拔罐等,雖然有一定療效,但效果不明顯、周期長、易復發,而且特別有效的治療手段及標本兼治的藥物並不多見,因此無法解除多數患病人群長期承受的疾病之苦。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克服上述不足,為實現從根本上解除風寒症患者的痛苦,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而發明的祛風除寒藥酒及製備方法,所述的藥酒各組分按重量配比白酒2500~3000克,白花蛇20~35克,首烏15~30克,川烏30~35克,馬錢子20~25克,豨薟15~25克,寄生15~25克,地風15~25克,年見30~35克,防風30~35克,大活30~35克,川羌30~35克,草烏30~35克,附子30~35克,木瓜30~40克,蜂蜜200~260克,紅糖250~300克。
前述祛風除寒藥酒的製備方法的實現步驟是(1)按上述重量配比的藥材、蜂蜜、紅糖裝入紗布袋內封口;(2)將上述重量配比的白酒和封口紗布袋放入罈子中;(3)取一新鮮的豬膀胱封於壇口;(4)用一對鐵鍋對扣,把罈子扣在裡面,再用泥土封好;(5)將鐵鍋放在文火上燉製18~30小時。
本發明的特點是該藥酒所含各味藥材配伍科學合理,製作方法獨特,藥力藥效顯著,可治療由風溼引起的多種頑疾(如風溼、類風溼、產後風寒、腰椎炎、肩周炎、風溼性心臟病等)。經96例患者的臨床應用證明,其療程短,見效快,療效確切,達到了標本兼治的效果,可臨床使用,值得推廣。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將純糧釀製的2500克50°白酒放入泥潭或瓷壇中;取白花蛇20克,首烏15克,川烏30克,馬錢子20克,豨薟、寄生、地風各15克,年見、防風、大活、川羌、草烏、附子各30克,木瓜30克、蜂蜜200克、紅糖250克裝入紗布袋內封口後放入泥潭或瓷壇中;取一新鮮的豬膀胱封於壇口;用一對鐵鍋對扣,把罈子扣在裡面,再用泥土封好;將鐵鍋放在文火上燉製18小時後即可。待用。
實施例2將純糧釀製的2900克60°白酒放入泥潭或瓷壇中;取白花蛇25克,首烏20克,川烏32克,馬錢子22克,豨薟、寄生、地風各20克,年見、防風、大活、川羌、草烏、附子各32克,木瓜35克、蜂蜜250克、紅糖290克裝入紗布袋內封口後放入泥潭或瓷壇中;取一新鮮的豬膀胱封於壇口;用一對鐵鍋對扣,把罈子扣在裡面,再用泥土封好;將鐵鍋放在文火上燉製24小時後即可。待用。
實施例3將純糧釀製的3000克60°白酒放入泥潭或瓷壇中;取白花蛇35克,首烏30克,川烏35克,馬錢子25克,豨薟、寄生、地風各25克,年見、防風、大活、川羌、草烏、附子各35克,木瓜40克、蜂蜜260克、紅糖300克裝入紗布袋內封口後也放入泥潭或瓷壇中;取一新鮮的豬膀胱封於壇口;用一對鐵鍋對扣,把罈子扣在裡面,再用泥土封好;將鐵鍋放在文火上燉製30小時後即可。待用。
上述白酒可以是純糧釀製的50°~60°白酒。
本發明選用的中藥材白花蛇、川烏為君藥,可祛風解毒;馬錢子、草烏為臣藥,可消腫散寒;防風、年見、寄生、川羌、地風為佐藥,其作用是強筋止痛;大活、附子、木瓜、豨薟、首烏為使藥,可通風活絡、直達病灶;蜂蜜為輔佐它能和百藥;紅糖補血益氣;純糧白酒可舒筋活血。通過上述藥材的合理配伍及獨特的工藝製作方法,充分將各味藥材的有效成分協調起來,使其藥力發揮最佳作用並達到了最好效果。
下面是本發明臨床應用中的七個典型實例1.王某 男 72歲,遼寧黑山人。由於風寒所致,患有腰腿痛疾病數十年,二十年前X光檢查為腰椎彎曲,臨床表現為雙膝紅腫,行走困難。常年服用大量治療風溼、類風溼中、西藥未見好轉,並有反覆加重的現象。經服此藥酒三個療程(21天),每天三次,每次15~20毫升,疼痛及紅腫逐漸消失,第四個療程後行走方便,第五個療程症狀全部消失。至今十餘年尚未復發。
2.楊某 女 37歲,遼寧黑山縣工商局幹部。患產後風,臨床表現為34歲起入冬時節,手指關節、膝關節紅腫伴有腰腿痛。先後到四家大醫院就診,診斷為風溼痺症、產後風寒、類風溼性關節炎等經多方治療均未見好轉。經服該藥酒45天,每天三次,每次20~25毫升後,周身開始發熱,並排黑色便,兩周後每天排氣數次,經治療症狀全部消失,至今九年尚未復發。
3.石某 男 34歲,黑龍江省甘南政府幹部。患風溼性腰腿痛四年,入冬初春季節尤為嚴重,臨床表現為腰椎彎曲無法挺直。血檢類風因子陽性,血沉600mm/小時,常年服用中西藥未見成效,後服該藥酒50天,症狀全部消失。腰椎達到恢復原來狀態,至今七年時間未見復發。
4.徐 某 女23歲,遼寧朝陽人,18歲確診為風溼性心臟病。採用西醫療法得到間歇性控制,後服用速效救心丸加之每天兩次服用此藥酒,每次5~15毫升,使風溼減退,服用60天後,血檢類風因子陰性,血沉由原來的120mm/小時下降至30mm/小時,至今恢復情況基本正常。
5.韓某 男 43歲,遼寧黑山人。八年前患腰病伴右下肢坐骨神經痛,且無勞動能力,X光確診第二、三腰椎骨質增生,經多方治療未見成效,服該藥酒每天三次,每次25~30毫升,35天症狀全部消失。後X光檢查恢復正常,至今九年時間未見復發。
6.許某 女 20歲,遼寧錦州中等專業學校學生。右肩周部有一4cm×3cm部位酸痛三年,遇陰雨天症狀加重,經醫院確診為風溼性肩周炎,經多方治療未見成效,服該藥酒每天三次,每次15~20毫升,20天症狀全部消失。
7.祁某 女 35歲,遼寧北寧市人。患腰腿及兩臂關節痛症,遇陰雨天症狀加重,被多家醫院確診為產後風溼性關節炎,服用多種中西藥治療未能奏效,經服此藥酒治療90天,痛症全部消失,至今未有反常現象。
本藥酒的使用方法七天為一個療程,每天服用三次(分別為早、中飯前15分鐘及晚飯後服用)每次15~20毫升。重患可適當加量,但每次不得超過30毫升。一般情況四個療程便可初見成效,重患可參考實例適當增加療程。
注1.治療期間忌食綠豆、白菜。
2.服藥期間便黑色便、排氣為正常現象。
3.孕婦禁用。
本藥酒臨床應用療效統計情況
權利要求
1.一種祛風除寒藥酒,其特徵在於,該藥酒重量配比是白酒2500~3000克,白花蛇20~35克,首烏15~30克,川烏30~35克,馬錢子20~25克,豨薟、寄生、地風各15~25克,年見、防風、大活、川羌、草烏、附子各30~35克,木瓜30~40克,蜂蜜200~260克,紅糖250~300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祛風除寒藥酒,其特徵在於,其重量配比是白酒2900克,白花蛇2 5克,首烏20克,川烏32克,馬錢子22克,豨薟、寄生、地風各20克,年見、防風、大活、川羌、草烏、附子各32克,木瓜35克,蜂蜜250克,紅糖290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祛風除寒藥酒,其特徵在於,其重量配比是白酒2500克,白花蛇20克,首烏15克,川烏30克,馬錢子20克,豨薟、寄生、地風各15克,年見、防風、大活、川羌、草烏、附子各30克,木瓜30克,蜂蜜200克,紅糖250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祛風除寒藥酒,其特徵在於,其重量配比是白酒3000克,白花蛇35克,首烏30克,川烏35克,馬錢子25克,豨薟、寄生、地風各25克,年見、防風、大活、川羌、草烏、附子各35克,木瓜40克,蜂蜜260克,紅糖300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祛風除寒藥酒,其特徵在於,所述白酒是純糧釀造的50°~60°白酒。
6.一種祛風除寒藥酒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該方法的實現步驟是(1)按上述重量配比的藥材、蜂蜜、紅糖裝入紗布袋內封口;(2)將上述重量配比的白酒和封口紗布袋放入罈子中;(3)取一新鮮的豬膀胱封於壇口;(4)用一對鐵鍋對扣,把罈子扣在裡面,再用泥土封好;(5)將鐵鍋放在文火上燉製18~30小時。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一種祛風除寒藥酒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罈子為泥壇或瓷壇。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一種祛風除寒藥酒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將鐵鍋放在文火上燉製24小時。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祛風除寒藥酒及製備方法,所述藥酒為一種治療風寒痺症的口服藥酒。其重量配比是白酒2500~3000克,白花蛇20~35克,首烏15~30克,川烏30~35克,馬錢子20~25克,豨薟、寄生、地風各15~25克,年見、防風、大活、川羌、草烏、附子各30~35克,木瓜30~40克,蜂蜜200~260克,紅糖250~300克。其製備方法是將藥材、蜂蜜、紅糖裝入紗布袋封口,放入裝有白酒的壇中,取豬膀胱封壇口,用兩鐵鍋對扣,把罈子扣在其中,再用泥土封好,將鐵鍋放文火上燉製18~30小時。特點是成分配比合理,工藝獨特,可治療由風溼引起的多種頑疾。臨床證明,療程短,見效快,療效確切,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可臨床使用,值得推廣。
文檔編號C12G3/00GK1559554SQ200410021329
公開日2005年1月5日 申請日期2004年3月3日 優先權日2004年3月3日
發明者李清, 韓鵬, 李 清 申請人:李清, 李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