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苦豆子籽乾餾油及其生產方法、設備和用途的製作方法

2023-05-16 22:31:41 2

專利名稱:苦豆子籽乾餾油及其生產方法、設備和用途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一種苦豆子籽乾餾油及其生產方法、設備和用途。
苦豆子(SOPHORE ALOPECUREIDES L.)為豆科槐屬植物,灌木,枝多成帚狀,全株除花冠外均密生灰白色短絹毛。其有種子6~12粒,淡黃色,卵形。地上部分含生物鹼6.11%,種子含8.11%,生物鹼有20餘種,主要有槐胺鹼、槐果鹼、苦參鹼、苦豆鹼、槐定鹼、金雀花鹼、氧化苦參鹼、野靛鹼等。
長期以來,人們對苦豆子生物鹼進行了研究,發現苦豆子生物鹼有許多藥理作用,因此目前人們主要是用有機溶劑從全草和種子中提取生物鹼使用。按天津科技翻譯出版公司出版的《有毒中草藥大辭典》第293-296頁的記載,苦豆子生物鹼主要藥理作用為抗心律失常、抗炎、抗癌、對中樞神經的作用以及對免疫功能的影響。但由於所提取的生物鹼對皮膚病的作用不明顯,而且提取生物鹼的得率較低,為此人們經過實踐,用苦豆子籽乾餾油配以10%軟膏外擦,治療溼疹、神經性皮炎,能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但目前苦豆子籽乾餾油是採用將苦豆子籽放入乾餾釜中進行常壓乾餾的方法製得的,由於乾餾是一個高溫處置的過程,對於具有多種構型、構象式而存在的生物鹼來說,分解、重排、構象變化等多種複雜反應會同時進行,因此選擇不同的乾餾條件,所得到的物質有所不同。由於苦豆子籽中的藥理有效成份的熔點或沸點都不太高,最高的也只有250℃左右,因此在常壓下乾餾,加熱溫度過高,引發藥理有效成分的物質結構的破壞、分解及焦化,以及所得物質的成份發生了變化,使得有效成份得率較低,同時在乾餾油中含有碳粒,影響乾餾油的質量。因此也引發了其治療作用的降低,而且對其它類疾病無治療作用。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對溼疹、手足癬及甲癬、燙傷、燒傷、痤瘡、慢性潰瘍、尖銳溼疣、牛皮癬、黴菌性陰道炎、宮頸糜爛治療效果好、質量高的苦豆子籽乾餾油,並提供一種有效成份得率高、適合工業化生產的方法和設備,以及該產品的用途。
本發明苦豆子籽乾餾油(以下稱B餾油),其按重量百分比其含有(1)、油酸、壬酸和其它脂肪酸、豆甾醇、豆甾酸 60%~81%(2)、苯胺、苯酚 10%~20%(3)、苦豆子生物鹼 1%~2%(4)、膠質 餘量本發明苦豆子籽乾餾油(以下稱A餾油),其按重量百分比其含有上述B餾油的(1)、(2)、(3)40%~60%菸鹼1%~5%膠質8%~10%水 餘量製備上述乾餾油的方法是將苦豆子籽置於乾餾釜中加熱,抽氣,使抽氣點的真空壓力值不低於0.02MPa,當爐溫到180~200℃時,進行保溫乾餾,收集抽氣狀態下,在真空壓力值持續下降前的餾油。
其設備由乾餾釜、電加熱器、餾油收集裝置和真空泵組成,乾餾釜由內外套筒構成,內筒為加熱室,內外套筒圍成儲料腔,其上安有蓋板,在儲料腔的底部設有出油口,出油口通過管路連通餾油收集裝置,在餾油收集裝置的末端管路連通真空泵。
將上述B餾油和A餾油混合作為治病藥的應用,用於治療溼疹、手足癬及甲癬、燙傷、燒傷、痤瘡、慢性潰瘍、尖銳溼疣、牛皮癬、黴菌性陰道炎、宮頸糜爛的藥用。
本發明苦豆子籽乾餾油有效成份高、質量好,對皮膚病治療效果好,其可治療溼疹、手足癬及甲癬、燙傷、燒傷、痤瘡、慢性潰瘍、尖銳溼疣、牛皮癬、黴菌性陰道炎、宮頸糜爛。其方法和設備,提取乾餾油有效成份高、質量好,適合工業化生產。
表1為阿勒泰地區醫院40例臨床綜合評價表;表2為苦豆子籽乾餾油對角叉菜引起足蹠腫脹的影響表;
表3為苦豆子籽乾餾油對角叉菜引起耳部炎症的作用表;表4為苦豆子籽乾餾油的抗菌作用表;表5為苦豆子籽乾餾油的抑菌效價測定表;

圖1為餾油B以DMSO-d6作溶劑而得的′H NMR譜圖;圖2為餾油B以CDCl3作溶劑而得的′H NMP譜圖;圖3為餾油B經減壓蒸餾後所得淡黃色液體(即B-1)的′H NMR譜圖;圖4為餾油B的13CNMR譜圖;圖5為餾油B處理後所得B-1的13CNMR譜圖(放大3倍);圖6為餾油B處理後所得B-1的13CNMR譜圖(未放大);圖7為餾油B處理後所得B-1的偏共振譜圖;圖8為餾油B的IR譜圖;圖9為餾油B處理後所得B-1的IR譜圖;圖10為餾油A經減壓蒸餾後所得淡黃色液體(即A-1)的′H NMR譜圖;圖11為餾油A用乙醚萃取,經乾燥蒸除乙醚得無色液體(即A-3)的′H NMR譜圖;圖12為除去A-1後的餾油A剩餘的黑色油狀物(即A-2)的′H NMR譜圖;圖13為餾油A以D2O為溶劑所得的′H NMR譜圖;圖14為餾油A的IR譜圖;圖15為餾油A處理後所得A-1的IR譜圖;圖16為本發明生產方法的加熱過程與真空壓力變化的相關曲線圖;圖17為本發明設備的結構示意圖;圖18為本發明設備的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圖19為本發明設備的冷凝器的結構示意圖;圖20為本發明設備的電加熱器電路圖;圖21為本發明設備的電加熱元件的排布圖;圖22為本發明設備的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下面結合附表及附圖對本發明作詳細描述。
本發明將苦豆子籽置於乾餾釜中加熱,抽氣,使抽氣點的真空壓力值不低於0.02MPa,當爐溫到180~200℃時,進行保溫乾餾,收集抽氣狀態下,在真空壓力值持續下降前的餾油。在生產過程中,當爐溫升至100℃上下時,A餾油開始逸出,繼續增溫至180~200℃,則A餾油與B餾油同時乾餾而出,並以B餾油為主,二者混雜在一起,很難在乾餾過程中加以分離。(除非採用精密分餾等工藝手段,才有可能奏效)。當乾餾結束後,利用物理方法可將A餾油與B餾油分開來。經蘭州大學分析測試中心對A餾油與B餾油分別進行波譜分析,得圖1~15譜圖。
B餾油外觀為油狀黑棕色稠質,減壓蒸餾,其餾出物呈淡黃色油性液體,空氣中放置,顏色很快變成棕黑色,有類似菸袋杆中煙油的不愉快氣味。
作B餾油的實驗。
a)做′H NMR譜(溶劑DMSO-d6及CDCl3,內標TMS,譜寬800Hz)對餾油B的混合物分別用DMSO-d6和CDCl3做溶劑,做′H NMP譜,得圖1和圖2。二者的譜圖基本一致。由圖中可知δ6.5-7.35ppm處有一組多重峰,說明含芳烴;δ5.3ppm處有一峰包,可能含烯烴 δ0.9-2.3ppm處的譜峰,是一典型的鏈狀脂肪烴的特徵峰,表明該化合物含有CH3-(CH2)n-基團;δ0.8-2.8ppm間是一組多重峰,而且1.8-2.8ppm處的脂環峰積分值較高,說明有甾體骨架的組分存在。
b)將樣品B進行減壓蒸餾,其餾出液初始時為淡黃色油狀液體(B-1),在空氣中放置,很快會變為棕黑色。
做B-1樣的′H NMR譜(圖3),其譜圖與圖1和2基本一致,唯芳烴部分的譜峰強度增高,說明化合物B餾油是一混合物,其中芳烴部分的沸點較低。
c)做13CNMP譜做餾油B原始樣的13CNMR譜,得圖4,其主要譜峰的分布範圍是105-131ppm和14-34ppm,譜峰強度是高場端遠大於低場端,這和′H NMP譜(圖1和2)的結果是一致的。圖4譜表明,餾油B主要是由脂肪烴和芳烴二個大組分組成的。
做B-1的13CNMR譜,得圖5、6,做偏共振譜,得圖7,結果表明105-131ppm區間的三個單峰在偏共振譜(圖7)中均裂分成二重峰,說明有下列結構單元,即單取代芳烴,從13C譜的化學位移和譜峰強度等數據和薩特勤標準13C譜圖數據對比來看,該芳烴組分應為苯胺 或苯胺與苯酚 的混合物。苯胺在空氣中放置極易氧化變色(淡黃色→棕黑色),這與餾油的顏色變化也是一致的。
據文獻報導,苦豆子種子中含有多種生物鹼,它們都是含氮化合物,這些含氮化合物,在高溫乾餾時,極易發生脫氫、重排、分解等反應,因此,餾油中含有一定量的苯胺是不足為奇的。
從B和B-1在′H和13CNMR譜高場端的譜峰特徵來看,餾油部分顯然含有長鏈不飽和脂肪酸,如油酸、壬酸等,有資料報導,油酸氧化可以得到壬酸。另外還可以看到甾體脂環的譜峰。
從圖5和圖2還可測知餾油中的少量成分,它們是苦參鹼、槐果鹼、苦豆鹼。有關資料報導,苦豆子種子裡苦參鹼與槐果鹼含量最高,但因它們都是結晶固體,熔點分別是55℃和76℃,一般溫度下很難蒸餾出來,高溫時,又會發生分解。所以在苦豆子籽的乾餾油中它們會隨乾餾的進行而帶到餾油中,所以量很少,但是它們會具有一定的生理活性。
還需提到的是,乾餾是一個高溫加工的過程,對於具有多種構型、構象式而存在的生物鹼來說,分解、重排、構象變化等多種複雜反應會同時進行的,所以也會產生微量新的活性物質與前述組分一起,起到治病的作用。
d)B和B-1的紅外光譜分析分別做B及B-1的IR譜(液膜法),得圖8、9。可知該化合物含有羰基(>C=O)、 基、雙鏈、苯環、NH2基、CH3-、-CH2-、 這與前邊所分析的化合物結構類型是一致的。
由上述數據分析,B餾油按重量百分比含有(1)、油酸、壬酸和其它脂肪酸、豆甾醇、豆甾酸 60%~81%(2)、苯胺、苯酚 10%~20%(3)、苦豆子生物鹼1%~2%(4)、膠質餘量A餾油外觀是紅色液體,久置空氣中可變為棕黑色液體,可與水混溶,有與B餾油同樣的不愉快氣味。
做A餾油譜圖餾油A減壓蒸餾,得無色透明的餾出物A-1。
做A-1的′H NMR譜,得圖10,用DMSO-d6為溶劑,TMS為內標,結果表明,在δ3.85ppm處僅有一很強的單峰,顯然是水峰,其它峰均被此峰掩蓋,所以A-1含有一定量的水(雜以少量其它易溶於水的揮發物)。
將A-1水溶液(有菸葉油味,用乙醚萃取二次,合併醚層,用無水硫酸鈉將醚層乾燥過夜,蒸除溶劑,得少量無色液體A-3,做′H NMP譜,得圖11,溶劑為CDCl3,結果表明,其中含有菸鹼。
蒸去A-1後的黑色油狀物A-2做′HNMR譜(溶劑為DMSO),得圖12。從圖中可知,該殘渣中除溶劑峰(δ2.1ppm)外,還含有主要類似於圖1的組分,即含有與餾油B相類似的組分,從工藝上看,餾油A與餾油B是同時乾餾而流出的,只是前者沸點較低,後者沸點較高,如果不採用精密分餾等工藝手段,在一般條件下二者是很難在乾餾過程中分開的,必然互相混雜,所以餾油A中含雜有餾油B是不足為奇的,所以它們的′H NMR譜圖就必定會一致的。
做A與A-1的紅外光譜,得圖14、15,其結果與上述推斷也是一致的。
由上述數據分析A餾油按重量百分比含有上述B餾油的(1)、(2)、(3) 4%~60%菸鹼 1%~5%膠質 8%~10%水餘量經譜圖分析,上述A、B餾油相互比較二者基本一致,只是有效成分的相對含量不同,說明兩種餾油經過調製皆可同時入藥。
經新疆阿勒泰地區醫院40例臨床觀察報告表明1、止癢效果顯著,一般用藥30分鐘後止癢,藥效持久。
2、有脫痂作用,用藥後皮膚光澤、柔潤。
3、有抗炎作用,對慢性皮膚潰瘍有肯定療效。
4、治療周期短,上述醫院尚未發現需長期用藥者。
5、治病範圍廣,溼疹、牛皮癬等都有顯效,6、未發現皮膚過敏現象。
其綜合評價見表1。
將苦豆子籽乾餾油調製後入藥,經新疆福海縣中醫院臨床72例觀察結果,發現其不但對甲癬、黴菌性陰道炎有特效,對I-II度燙(燒)傷也有同樣治療作用。
一、病例選擇病例均為隨機入選的門診病例。
1、甲癬35例,男27例,女8例,年齡最大53歲,最小19歲,平均年齡35.8歲。
2、燙(燒)18例,男11例,女7例,年齡最大41歲,最小5歲,平均年齡22.3歲,其中燙(燒)傷深度I度10例,淺II度7例,深II度1例,燙(燒)傷程度輕I度16例,II度以下2例。
3、黴菌性陰道炎(陰癢)19例,最大年齡48歲,最小25歲,平均年齡33.7歲,其中伴宮頸糜爛6例。
二、其使用方法分別如下1、甲癬先將病甲刮除,然後再塗本藥,日3-5次,直到新甲長出。
2、燙(燒)18例除了2例經常規清創術後,應用抗菌素外,其餘均用本藥暴露外用,日4-5次。
3、黴菌性陰道炎取用20-30ml消疹靈放在溫開水中坐浴,每日2次,浴後加用本藥塗擦陰道內,每日2次。
三、觀察方法全部患者均由專人觀察治療,並作有關必要體檢及輔助檢查,每隔2-3天來門診複查1次。所有病別,病例均以治療七天為1療程,觀察1-3個療程。
四、療效判定標準,均以治療前後的自身對照判定。
1、顯效症狀,體徵消失,或基本消失,有關輔助檢查恢復正常。
2、有效症狀、體徵有所緩解,有關輔助檢查有所改善。
3、無效不屬於上列者。
用藥1-3個療程對甲癬、陰癢、燙(燒)傷的治療見下表病別例數 顯效 有效 無效 總有效率(%)甲癬351718 0 100燙傷、燒傷181521 94.44黴菌性陰道炎及宮頸糜爛191090 100經新疆福海縣中醫院對38例手足癬用苦豆子籽乾餾油治療結果表明,苦豆子籽乾餾油具有清熱利溼,收斂止痛及殺蟲的功能。用苦豆子籽乾餾油治療手足癬,取得了滿意療效。
一、病例選擇所有病例均屬門診患者,並依據臨床上皮損分為水皰型、糜爛型、丘疹鱗屑型、角化過度型四種。
二、一般資料本組38例,男17例,女21例;年齡14~46歲,平均年齡37歲。屬糜爛型26例,水皰型7例,丘疹鱗屑型2例,角化過度型3例。病程最短1年,最長15年。全部病例均是間歇性發作,其中10例伴有不同程度細菌感染。
三、治療方法患者局部用溫開水清潔皮膚,待幹後搖均藥液,用醫用棉籤蘸苦豆子籽乾餾油塗抹於患部,反覆輕輕塗擦,直至局部微微灼熱為止。用藥後勿洗局部,每天3~4次,用藥至局部症狀消失,皮損痊癒,膚色正常後再用藥維持2天。合併中度感染者加用抗生素。在治療期間不用其它藥物及方法治療,避免接觸肥皂等刺激性物品。
四、治療結果療效標準以治療10天內皮損、瘙癢消失,皮膚色澤正常,隨訪1個月無復發者為痊癒;治療10天皮損範圍縮小,瘙癢減輕者為有效。治療結果,38例中,除2例未堅持治療者外,糜爛型24例,經1~3天治療全部痊癒;水泡型7例,經2~5天治療全部痊癒;丘疹鱗屑型2例,治療10天痊癒;角化過度型3例,經2~10天治療均有效。總有效率100%。
經新疆中藥民族藥研究所對上述苦豆子籽乾餾油的抗炎與抗真菌作用的實驗證明苦豆子籽乾餾油對角叉菜引起的小鼠足蹠腫脹對巴豆油引起的小鼠耳部炎症均有明顯抑制作用;對石膏樣毛癬菌和裴氏著色菌以及石膏樣小孢子菌亦有抑菌作用。提示苦豆子籽乾餾油可用於治療溼疹及真菌感染引起的癬病。
一、藥品及試劑苦豆子籽乾餾油由新疆福海縣二中提供。角叉菜,遼寧省藥物研究所產品。巴豆油,新疆醫學院藥理室提制。石膏樣毛癬菌、裴氏著色菌、石膏樣小孢子菌均由新疆醫學院微生物教研室提供。
二、動物swiss小白鼠由新疆醫學院動物房提供。
三、苦豆子籽乾餾油對炎症的作用1、苦豆子籽乾餾油對角叉菜引起小鼠足蹠腫脹的影響取swiss小白鼠18隻,隨機分3組,每組6隻。空白對照組塗生理鹽水;陽性對照組;塗去炎松醋酸軟膏;給藥組塗苦豆子籽乾餾油。自小鼠右足蹠腱膜下注入1%角叉菜0.5ml,每隔2hr塗藥液一次,6hr後以外徑千分尺測足蹠厚度,以左右足蹠厚度差值表示腫脹程度,結果苦豆子籽乾餾油對角叉菜引起的足蹠腫脹有抑制作用。見表2。
2、苦豆子籽乾餾油對巴豆油引起的小鼠耳部炎症的影響取瑞士種小白鼠18隻,隨機分3組,每組6隻。空白對照組塗生理鹽水;陽性對照組;塗去炎松醋酸軟膏;給藥組塗苦豆子籽乾餾油。各組塗巴豆油(2%巴豆油、20%無水乙醇,5%蒸餾水和73%乙醚)0.1ml於小鼠左耳前後兩面,每隔1hr塗藥液於左耳。4hr後處死小鼠,以7mm打孔器打下左右耳片稱重,以左右耳片重量為腫脹度,比較腫脹度。結果,苦豆子籽乾餾油對巴豆油引起的小鼠耳部炎症有抑制作用。見表3。
四、苦豆子籽乾餾油的抗菌作用1、苦豆子籽乾餾油的抗菌強度測定(平皿挖溝灌藥法)改良沙保氏(Subourand)培養基熔化後,倒入滅菌的平皿內約3-5mm厚,待凝固,以無菌切刀在培養基蹦切除寬1cm、長5-6cm條塊,深度到底。即見平皿中央出現一條整齊的長溝,將受試苦豆子籽乾餾油稀釋成20%的溶液(苦豆子籽乾餾油20ml+蒸餾水80ml→100ml為20%),灌入溝內,以藥液不外溢為度。然後將培養了一周的各種菌株(1、石膏樣毛癬菌;2、裴氏著色譜;3、石膏樣小孢菌)用滅菌接種環將菌分別在溝的兩側與垂直方向作劃線接種,接種完畢,將培養皿放入37℃培養箱培養72hr,取出後觀察結果,苦豆子籽乾餾油與陽性組(去炎松原料)對石膏樣毛癬菌、裴氏著色菌、石膏樣小孢子菌均有抗菌作用。見表4。
2、苦豆子籽乾餾油的抑菌效價測定(二倍稀釋法)取10×100mm滅菌有棉塞的試管11支,編號排列在試管架上。於每管中先加入無菌改良沙保氏培養液2.0ml,然後於第1管中加入受試的苦豆子籽乾餾油2.0ml,混勻後取出2.0ml放入第2管中,依次類推,直到第9管取出2.0ml棄去,使成1∶2;1∶4;…;1∶6;…等各種濃度。第10管不加藥物作為對照組,以使觀察培養液是否適合於細菌生長。第11管中加受試苦豆子籽乾餾油2.0ml,混合取出2.0棄去,不加細菌,以便觀察受試苦豆子籽乾餾油是否有汙染。將改良沙保氏培養6天的實驗菌液,用無菌沙氏培養液稀釋成1/10濃度。取0.1ml分別加入上述1-10管中,混均勻一起放入37℃培養箱中培養3天觀察結果,發現第6管石膏樣毛癬菌和第6管裴氏著色菌均有真菌生長,其抑菌嘗試濃度為1∶32。而石膏樣小孢子菌至第9管無菌生長,說明它的抑菌效價更低。見表5。
經新疆中藥民族藥研究所對苦豆子籽乾餾油作皮膚刺激性毒性實驗表明苦豆子乾餾油對家兔正常皮膚及破損皮膚均無刺激性,過敏試驗無過敏反應發生,外用安全。
一、藥品及試劑苦豆子籽乾餾油由新疆福海縣二中提供。硫化鈉,北京新光化學試劑廠產品,批號920620。120號紗紙,中華人民共和國蘭州砂輪廠出品。
二、動物豚鼠,家兔由新疆醫學院動物房提供。
三、苦豆子籽乾餾油對家兔皮膚刺激性實驗1、對家兔正常皮膚的刺激性實驗取家兔6隻,體重2.0-2.5kg,隨機均分兩組。空白對照組塗蒸餾水;苦豆子籽乾餾油組塗苦豆子籽乾餾油。以硫化鈉水溶液將兔背部皮膚脫毛、洗淨,將2cm長1.5cm寬的濾紙片浸入藥液半小時,取出貼於兔背部皮膚,用紗布、膠布包紮,觀察24小時,72小時,7天兔背部皮膚。結果,無紅腫、無炎症。
2、對家兔破損皮膚的刺激性實驗取家兔6隻,體重2.0-2.5kg,隨機均分兩組。空白對照組塗蒸餾水;苦豆子籽乾餾油組塗苦豆子籽乾餾油。以硫化鈉水溶液兔背部皮膚脫毛、洗淨,以120號細砂紙打磨皮膚,至皮膚有血滲出後,同上法分別塗蒸餾水及苦豆子籽乾餾油,觀察24小時,72小時,7天兔背部皮膚。結果,兩組兔背部破損皮膚結痂、脫落、均無紅腫、炎症發生。
四、苦豆子籽乾餾油的過敏試驗取豚鼠6隻,體重250-350g,每隔日腹腔注射藥0.5ml,共注射3次。然後分成兩組,分別在第一次注藥後14天及21天再從腹腔注射原藥液1ml觀察動物活動情況。結果,豚鼠活動良好,無任何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興奮不安等)發生。
上述的臨床觀察報告及實驗表明。苦豆子籽乾餾油具有很好的治療如皮膚病等病的作用,而且外用安全。因此其可用於治溼疹、手足癬及甲癬、燙(燒)傷、痤瘡、慢性皮膚潰瘍、尖銳溼疣、牛皮癬、黴菌性陰道炎及宮頸糜爛的藥用。
本發明為製備上述A餾油和B餾油,並使其對上述疾病起治療作用的有效成份不因爐溫太高而遭破壞,提高餾油的質量和得率,經發明人研究和試驗,設計發明了″減壓乾餾″的生產方法。即將苦豆子籽置於乾餾釜中加熱,抽氣,使抽氣點的真空壓力值不低於0.02MPa,當爐溫到180~200℃時,進行保溫乾餾,收集抽氣狀態下,在真空壓力值持續下降前的餾油。其加熱過程與壓力變化的相關曲線,見圖16。
如圖16所示(0-1)段真空泵未啟動,爐溫升至100℃左右,真空壓力值為零;(1-2)段啟動真空泵,抽取乾餾爐中的空氣,真空壓力值迅速上升;(2-3)段時,苦豆子籽中的可揮發性氣體開始逸出,真空壓力值上升較(1-2)段緩慢;(4-5)段,爐溫升至190℃左右保持穩定,此時揮發氣體達到平衡,真空壓力值亦保持在0.044MPa左右的相對穩定狀態;(6-7)段為苦豆子籽炭化階段,這時又有大量無用氣體產生,使真空壓力值趨於下降,這是苦豆子籽藥用有效成份揮發已盡的象徵,即可停爐;3點和6點兩個波動峰,是內部氣相轉換的過程。
由上分析可看出,(4-5)段是乾餾出油的最佳狀態,為工藝條件的最佳選擇點。
為降低餾油中的含水量,在乾餾前,將苦豆子籽乾燥,其含水量不高於5%。為保持每次加工出的餾油之間的物質含量的差別,在180-200℃保溫乾餾時,爐溫在181-199℃的任意溫度點,溫度控制器的溫度控制點限定在±1℃。
本發明為生產乾餾油時,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工人易於掌握,同時節水、節能,以及對工人及環境無有害汙染,設計了一套設備。
如圖17所示,本發明的設備由乾餾釜8、電加熱器9、餾油收集裝置14和真空泵16組成,乾餾釜8由內外套筒11、10構成,內筒11的內空間為加熱室5,內外套筒11、10圍成儲料腔7,其上安有蓋板6,在儲料腔7的底部設有出油口12,出油口12通過管路13連通餾油收集裝置14,餾油收集裝置14的末端管路15連通真空泵16。生產時,將乾餾釜8的蓋板6打開,加入苦豆子籽,當填滿儲料腔7時,蓋上蓋板6並緊固,開始加熱,當達到預定溫度時,開啟真空泵16,此時通過管路在乾餾釜8中形成負壓,乾餾出的氣體經餾油收集裝置14回收,乾餾完畢,停止加熱,從餾油收集裝置14中取出餾油。
如圖17所示,本發明電加熱器9可由電熱絲或矽碳棒組成,電熱絲或矽碳棒沿內外環布置,沿外環布有主加熱單元2,內環為保溫加熱單元3,並設有溫度控制器1,溫度控制器1的探頭4設在加熱室5內,溫度控制器1上串接有繼電器C,繼電器C的常開觸點串接在主加熱單元2的通電迴路上。通過控制主加熱單元2而控制加熱溫度,並由保溫加熱單元3保持保溫乾餾。
實施例一。如圖18所示,本發明真空泵由噴嘴25、水槽26、水泵27組成的噴射抽氣泵構成,抽取乾餾系統的氣體。水泵27的進出口分別連通水槽26和噴嘴25的進口,噴嘴25的出口與水槽26連通。本實施例中水泵功率為7.5KW,噴嘴的噴射速度為每小時125立方米水量。如圖18所示,在真空泵與餾油收集裝置之間設有緩衝罐24。有利於廢氣放空。如圖18所示,餾油收集裝置由儲罐22、冷凝器23組成,乾餾釜21的儲料腔出油口連通儲罐22,儲罐22的出口連通冷凝器23,冷凝器23的出口連通緩衝罐24。如圖19所示,冷凝器由數個列管32組成,在列管32外套有套筒34,套筒34圍成一個冷卻腔33,冷卻腔33上有進出冷卻液口35、31。如圖20、21所示,外環36布置的主加熱單元有三組加熱單元,其分別接三相電,每組加熱單元有三個電熱絲或矽碳棒,並由兩個閘刀DK1、DK2控制,在內環37的保溫加熱單元有一組加熱單元,加熱單元有三個電熱絲或矽碳棒,其分別接三相電,並由一個閘刀DK3控制。本實施例的其它裝置與圖17相同。生產餾油時,將乾餾釜21的蓋板20打開,加入45公斤乾燥苦豆子籽,蓋上蓋板20並緊固。把乾餾釜21送置電加熱器上,開始加熱,當爐溫達到80~110℃時,開啟噴射抽氣泵,此時通過管路在乾餾釜21中形成負壓,在此條件下,隨著溫度的升高,乾餾出的氣體經冷凝器23冷卻凝結,把A、B餾油留在儲罐22中。將爐溫限定在190℃,乾餾2小時後,停止加熱,稍息停止抽氣,從儲罐中取出混合餾油,其總產量為7.2公斤,得率則為16.0%。
當卸料時,清除殘渣後,再將儲罐中收集的餾油,送入液液分離桶中,經過靜置處理,把A餾油經底部導管先放出來,然後放出B餾油。
當改變保溫乾餾溫度時,即把乾餾溫度用溫度控制器限定在180℃或185℃或195℃或200℃時,其加熱過程與壓力變化的相關曲線與圖16相似,各次的生產記錄列於下表乾餾時間 真空壓力值 限定溫度 裝料 總產量 得率(小時) (MPa)(℃)(Kg) (Kg)(%)2.000.044±0.002180 456.9015.32.000.044±0.002185 456.9515.42.000.044±0.002195 457.5016.72.000.044±0.002200 458.1018.0
從表中所列數據可以看出,限定溫度愈高,得率也愈高。然而在195℃和200℃條件下,得到的乾餾油中都有碳粒出現,且溫度越高,碳粒越多。對乾餾油的質量有影響。在低於190℃的條件下,乾餾2.00小時,真空壓力值並未出現持續下降的現象,這時其得率皆為15%左右。要使得率再提高必須延長乾餾時間。實踐證明時間延長30-40分鐘時,得率才能達到16%。因此,把生產溫度限定到190℃是非常適宜的。同時也說明180~200℃也是完全可行的。
實施例二。如圖22所示,本發明設備的餾油收集裝置由氣液分離器40、儲罐42、冷凝器41組成,乾餾釜的儲料腔出油口連通氣液分離器40,氣液分離器40的出口與冷凝器41的進口連通,冷凝器41的出口連通儲罐42,儲罐42的出口連通緩衝罐。當然氣液分離器、儲罐、冷凝器可有多種組配形式。本實施例設備的其它部分與實施例一相同。其水泵功率為4.5KW,噴嘴速度為每小時100立方米水量。用此套設備進行生產時,其記錄數據列於下表乾餾時間 升溫狀況 真空壓力值 備 注(分鐘) (℃)(MPa)18100 0 開啟真空泵28109 0.03629109 0.034 真空壓力值下降54148 0.026 真空壓力平均值;出油167 190 0.024±0.002 限定溫度169 190 0.020 真空壓力值下降188 190 0.018±0.001 真空壓力值持續下降當更換噴射真空泵的功率,使生產過程中的真空壓力值最大值有所減小,但節電多,並且,由此可以看出,減壓能力與水泵功率以及噴射速度有關,乾餾釜的大小也影響減壓能力,二者有一定的相關性。苦豆子籽含有多種化學成分,各組分的沸點各異,致使儲成分的沸點範圍頗寬,僅籽中生物鹼而言,其幅度就在160~250℃左右。因此它們需要一個較高的溫度條件才能揮發出來。在180~200℃的乾餾溫度下,選擇真空壓力值不低於0.02MPa,就可以使沸點高於200℃的物質逸出,使具有分解溫度較高而沸點較低的物質加速揮發,那些分解溫度較低的物質,則被分解成其它物質。
如圖22所示,設置氣液分離器40,可使不易氣化的乾餾油率先分離出來,並從氣液分離器40的下口流入儲罐42中,這樣便不致於讓餾油沾汙冷凝器41的列管,使冷凝器41長時間保持其熱交換效率。
按該實施例生產時,乾餾釜中裝入苦豆子籽90公斤,加熱時間為2.5小時左右,限定溫度在190℃±1℃。參照上表中數據可看出,除真空壓力值有所減小外,其它數據的變化規律與圖16基本吻合,生產乾餾油總量為14.60公斤,得率16.2%。
表1
*由於牛皮癬常復發,缺乏更深層的觀察,故列在顯效欄。表2.苦豆子籽乾餾油對角叉菜引起足蹠腫脹的影響X±s組別 鼠數(只) 足蹠腫脹度(mm)空白對照組 6 0.93±0.27給 藥 組 6 0.57±0.17※※去炎松陽性組6 0.472±0.18 ※※※※P>0.05※※P<0.05※※※P<0.01均與對照組比較表3.苦豆子籽乾餾油對巴豆油引起耳部炎症的作用X±s組別 鼠數(只) 耳腫脹度(g)空白對照組 6 0.0165±0.0037給藥組 6 0.0067±0.0057※※※去炎松陽性組 6 0.0115±0.0033※※※P>0.05※※P<0.05※※※P<0.01均與對照組比較表4.苦豆子籽乾餾油的抗菌作用組別抗菌強度毛癬菌著色菌小孢子菌空白對照組 +++ ++ +++給藥組-- -陽性對照組-- -注「+++」明顯生長「++」少量生長「-」沒有生長表5.苦豆子籽乾餾油的抑菌效價測定試管編號1 23 4 5 6 7 8 91011稀釋倍數(藥液)1∶2 1∶4 1∶0 1∶16 1∶32 1∶64 1∶120 1∶256 1∶512 0 1∶2石膏樣毛癬菌- -- - - + + + + +-裴氏著色菌 - -- - - + + + + +-石膏樣小孢子菌 - -- - - - - - - +-注「+」表示有真菌生長,「-」表示無真菌生長。
在本次實驗中,苦豆子籽乾餾油對石膏樣毛癬菌的抑菌效價為1∶32,對裴氏著色菌的抑菌效價為1∶32,對石膏樣小孢子菌的抑菌效價小於1∶512。
權利要求
1.一種苦豆子籽乾餾油,其特徵是按重量百分比其含有(1)、油酸、壬酸和其它脂肪酸、豆甾醇、豆甾酸 60%~81%(2)、苯胺、苯酚 10%~20%(3)、苦豆子生物鹼 1%~2%(4)、膠質 餘量
2.一種苦豆子籽乾餾油,其特徵是按重量百分比其含有上述權項的(1)、(2)、(3) 40%~60%菸鹼1%~5%膠質8%~10%水 餘量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乾餾油的製備方法,其特徵是將苦豆子籽置於乾餾釜中加熱,抽氣,使抽氣點的真空壓力值不低於0.02MPa,當爐溫到180~200℃時,進行保溫乾餾,收集抽氣狀態下,在真空壓力值持續下降前的餾油。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製備方法,其特徵是苦豆子籽在乾餾前進行乾燥,乾燥後苦豆子籽的含水量不高於5%。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製備方法,其特徵是當爐溫升到80~110℃時,開始抽氣。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製備方法,其特徵是在180~200℃保溫乾餾時,爐溫在181~199℃的任意溫度點,溫度控制器的溫度控制點限定在±1℃。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製備方法,其特徵是保溫乾餾的最佳溫度為190℃。
8.一種製備苦豆子籽乾餾油的設備,其特徵是其由乾餾釜、電加熱器、餾油收集裝置和真空泵組成,乾餾釜由內外套筒構成,內筒的內空間為加熱室,內外套筒圍成儲料腔,其上安有蓋板,在儲料腔的底部設有出油口,出油口通過管路連通餾油收集裝置,餾油收集裝置的末端管路連通真空泵。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設備,其特徵是真空泵由噴嘴、水槽、水泵組成的噴射抽氣泵構成,水泵的進出口分別連通水槽和噴嘴的進口,噴嘴的出口與水槽連通。
10.根據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設備,其特徵是在真空泵與餾油收集裝置之間設有緩衝罐。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設備,其特徵是餾油收集裝置由冷凝器和儲罐組成,乾餾釜的儲料腔出油口連通儲罐,儲罐的出口連通冷凝器的進口,冷凝器的出口連通緩衝罐。
12.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設備,其特徵是餾油收集裝置由氣液分離器、儲罐、冷凝器組成,乾餾釜的儲料腔出油口連通氣液分離器,氣液分離器的出口與冷凝器的進口連通,冷凝器的出口與儲罐連通,儲罐的出口連通緩衝罐。
13.根據權利要求11~12之一所述的設備,其特徵是冷凝器由數個列管組成,在列管外套有套筒,套筒圍成一個冷卻腔,冷卻腔上有進出冷卻液口。
14.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設備,其特徵是電加熱器為電熱絲或矽碳棒組成,電熱絲或矽碳棒沿內外環布置,沿外環布有主加熱單元,內環為保溫加熱單元,並設有溫度控制器,溫度控制器的探頭設在爐內,溫度控制器上串接有繼電器,繼電器的常開觸點串接在主加熱單元的通電迴路上。
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設備,其特徵是沿外環布置的主加熱單元有三組加熱單元,其分別接三相電,每組加熱單元有三個電熱絲或矽碳棒,並由兩個閘刀控制,在內環的保溫加熱單元有一組加熱單元,加熱單元有三個電熱絲或矽碳棒,其分別接三相電,並由一個閘刀控制。
16.一種用權項1或2所述的乾餾油治病藥的應用,其特徵是用於治療溼疹、手足癬及甲癬、燙傷、燒傷、痤瘡、慢性潰瘍、尖銳溼疣、牛皮癬、黴菌性陰道炎、宮頸糜爛的藥用。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於一種苦豆子籽乾餾油及其生產方法、設備和用途。其乾餾油的B餾油含有油酸、壬酸和其它脂肪酸、豆甾醇、豆甾酸60%~81%,苯胺、苯酚10%~20%,苦豆子生物鹼1%~2%,膠質為餘量;A餾油含有B餾油的前三種物質40%~60%,菸鹼1%~5%,膠質8%~10%,水為餘量。並設計了「減壓乾餾」的生產方法和設備。本發明乾餾油有效成分高、質量好,對溼疹、手足癬及甲癬、燙傷、燒傷、痤瘡、慢性潰瘍、尖銳溼疣、牛皮癬、黴菌性陰道炎、宮頸糜爛治療效果好,適合工業化生產。
文檔編號C11B1/00GK1124282SQ94117439
公開日1996年6月12日 申請日期1994年12月4日 優先權日1994年12月4日
發明者郭屏宇, 竇好義, 劉淑蘭 申請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福海縣第二中學

同类文章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包括敞開式箱體和前攝影蓋,在箱體頂部設有移動式光源盒,在箱體底部設有LED脫影板,LED脫影板放置在底板上;移動式光源盒包括上蓋,上蓋內設有光源,上蓋部設有磨沙透光片,磨沙透光片將光源封閉在上蓋內;所述LED脫影

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與流程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背景技術:在寬帶碼分多址(WCDMA,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系統頻分復用(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模式下,為了進行異頻硬切換、FDD到時分復用(TDD,Ti

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檯曆,尤其涉及一種既顯示月曆、又能插入照片的個性化檯曆,屬於生活文化藝術用品領域。背景技術::公知的立式檯曆每頁皆由月曆和畫面兩部分構成,這兩部分都是事先印刷好,固定而不能更換的。畫面或為風景,或為模特、明星。功能單一局限性較大。特別是畫

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視頻信號處理領域,特別是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背景技術: Mpeg標準是由運動圖像專家組(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MPEG)開發的用於視頻和音頻壓縮的一系列演進的標準。按照Mpeg標準,視頻圖像壓縮編碼後包

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的製作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背景技術:熱塑性複合材料與傳統熱固性複合材料相比其具有較好的韌性和抗衝擊性能,此外其還具有可回收利用等優點。熱塑性塑料在液態時流動能力差,使得其與纖維結合浸潤困難。環狀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bt)是一種環狀預聚物,該材料力學性能差不適合做纖

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一種PE滾塑儲槽一、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PE滾塑儲槽,主要用於化工、染料、醫藥、農藥、冶金、稀土、機械、電子、電力、環保、紡織、釀造、釀造、食品、給水、排水等行業儲存液體使用。二、 背景技術 目前,化工液體耐腐蝕貯運設備,普遍使用傳統的玻璃鋼容

釘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釘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釘,尤其涉及一種可提供方便拔除的鐵(鋼)釘。背景技術:考慮到廢木材回收後再加工利用作業的方便性與安全性,根據環保規定,廢木材的回收是必須將釘於廢木材上的鐵(鋼)釘拔除。如圖1、圖2所示,目前用以釘入木材的鐵(鋼)釘10主要是在一釘體11的一端形成一尖

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ー種直流氧噴裝置。背景技術:臨床上的放療過程極易造成患者的局部皮膚損傷和炎症,被稱為「放射性皮炎」。目前對於放射性皮炎的主要治療措施是塗抹藥膏,而放射性皮炎患者多伴有局部疼痛,對於止痛,多是通過ロ服或靜脈注射進行止痛治療

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屬於機械領域。背景技術::閥門作為流體控制裝置應用廣泛,手輪傳動的閥門使用比例佔90%以上。國家標準中提及手輪所起作用為傳動功能,不作為閥門的運輸、起吊裝置,不承受軸向力。現有閥門

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背景技術:1-本發明所屬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其中的管狀容器被放在循環於配送鏈上的文檔匣或託架裝置中。本發明特別適用於,然而並非僅僅專用於,對引入自動分析系統的血液樣本試管之類的自動識別。本發明還涉及專為實現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