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熨鬥的製作方法
2023-05-17 21:34:11 1

本發明涉及一種小家電,尤其涉及一種蒸汽電熨鬥。
背景技術:
現有的電熨鬥的蒸汽噴射裝置、噴霧裝置、大量釋放蒸汽裝置,分別採用蒸汽噴射按鈕、噴霧按鈕、大量釋放蒸汽按鈕單獨進行控制,用戶在實際使用電熨鬥時,由於各按鈕彼此獨立,其中總有某個按鈕離把手遠一些,當需要操作該按鈕時,用戶只能停下熨燙,操作該按鈕後再熨燙,使用不方便,也影響工作效率;另外,電熨鬥外殼按鈕多,也顯得不美觀。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針對以上問題,提供了一種只通過操作一個按鈕,就可以實現控制蒸汽噴射、噴霧、大量釋放蒸汽的電熨鬥。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本發明包括外殼、由電熱器件進行加熱的底板、底板上方的水箱、設置在所述外殼裡的蒸汽噴射裝置、噴霧裝置、大量釋放蒸汽裝置、蒸汽噴射裝置的控制機構、噴霧裝置的控制機構、大量釋放蒸汽裝置的控制機構和操作部,操作部包括操作杆和操作杆套筒,操作杆套筒固定連接於底板,操作杆套筒內表面設有凹槽,操作杆的上部設有凸出部,操作杆下部套在操作杆套筒中,操作杆在操作杆套筒內能夠轉動和上下移動,操作杆下部表面活動嵌有滾珠,滾珠與凹槽相適配,蒸汽噴射裝置的控制機構、噴霧裝置的控制機構、大量釋放蒸汽裝置的控制機構能夠與操作杆對應的旋轉位置上的凸出部相配合。
凹槽包括a段、b段、c段、d段,a段環繞操作杆套筒內表面,b段、c段、d段為相互緊鄰的n形,b段、c段、d段逐步增高,凹槽相互聯通。
在操作杆套筒裡,操作杆和底板之間設有彈簧。
本發明通過旋轉操作杆,使操作杆上的凸出部在不同的方向和高度上和不同的控制機構相配合,從而實現對電熨鬥的控制,減少了電熨鬥上的按鈕數,方便了用戶使用,提供了熨燙效率,也使電熨鬥更美觀簡潔。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部分放大結構圖,
圖3是操作杆套筒展開圖,
圖4是操作杆結構示意圖;
圖中1是底板,2是操作杆,3是操作杆套筒,4是蒸汽噴射裝置的控制機構,5是凸出部,6是把手,7是滾珠,8是a段,9是b段,10是c段,11是d段。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如圖1-4所示,本發明包括外殼、由電熱器件進行加熱的底板1、底板1上方的水箱、設置在所述外殼裡的蒸汽噴射裝置、噴霧裝置、大量釋放蒸汽裝置、蒸汽噴射裝置的控制機構4、噴霧裝置的控制機構、大量釋放蒸汽裝置的控制機構和操作部,蒸汽噴射裝置控制機構4、噴霧裝置控制機構、大量釋放蒸汽裝置控制機構分別圍設在操作杆2的左右和正對面,並且高度相互錯開,且和凸出部5相適配,操作部包括操作杆2和操作杆套筒3,操作杆套筒3固定連接於底板1,操作杆套筒3內表面設有凹槽,操作杆2的上部設有凸出部5,操作杆2下部套在操作杆套筒3中,操作杆2在操作杆套筒3內能夠轉動和上下移動,操作杆2下部表面活動嵌有滾珠7,滾珠7與凹槽相適配,蒸汽噴射裝置的控制機構4、噴霧裝置的控制機構、大量釋放蒸汽裝置的控制機構分別與操作杆2對應的旋轉位置上的凸出部5相配合。
凹槽包括a段8、b段9、c段10、d段11,a段8環繞操作杆套筒3內表面,b段9、c段10、d段11為相互緊鄰的n形,b段9、c段10、d段11逐步增高,凹槽相互聯通。
在操作杆套筒3裡,操作杆2和底板1之間設有彈簧。
用戶使用電熨鬥時,先預熱,後進行熨燙,當需要噴霧時,按壓並扭動操作杆2,滾珠7在凹槽內滾動,當滑動到b段9時,凸出部5和蒸汽噴射裝置的控制機構4相連接,此時開啟蒸汽噴射,當滑動到c段10時,凸出部5和大量釋放蒸汽裝置的控制機構相連接,此時開啟大量釋放蒸汽,當滑動到d段11時,凸出部5和噴霧裝置的控制機構相連接,此時開啟噴霧,當滑動到a段時,默認乾式熨燙。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一種電熨鬥,涉及蒸汽電熨鬥,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了一種只操作一個按鈕,實現控制蒸汽噴射、噴霧、大量釋放蒸汽的電熨鬥,技術方案包括外殼、底板、底板上方的水箱、外殼裡的蒸汽噴射裝置、噴霧裝置、大量釋放蒸汽裝置、相應的控制機構和操作部,操作部包括操作杆和操作杆套筒,操作杆套筒固定連接於底板,操作杆套筒內表面設有凹槽,操作杆的上部設有凸出部,操作杆下部活動套在操作杆套筒中,操作杆下部表面活動嵌有滾珠,滾珠與凹槽相適配,蒸汽噴射裝置、噴霧裝置、大量釋放蒸汽裝置各自的控制機構分別與操作杆對應的旋轉位置上的凸出部相配合。凹槽包括A段、B段、C段、D段,通過旋轉操作杆,實現對電熨鬥不同功能的控制,方便了用戶使用。
技術研發人員:高原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高原
技術研發日:2016.03.19
技術公布日:2017.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