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抗病增產複合微生物菌劑的製備方法
2023-05-17 22:34:46 1
一種抗病增產複合微生物菌劑的製備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抗病增產複合微生物菌劑的製備方法,涉及一種複合微生物菌劑的製備方法。是要解決現有的菌劑功能單一,保質期短的問題。方法:一、將粉煤灰和腐殖酸混合滅菌,得吸附載體;二、螢光假單胞菌接種到金氏B培養基中培養,製備螢光假單胞菌培養液;製備螢光假單胞菌種子液;發酵罐發酵得螢光假單胞菌發酵液;將螢光假單胞菌發酵液與吸附載體混合,得含螢光假單胞菌的粉劑;三、膠質芽孢桿菌接種到培養基中培養,製備膠質芽孢桿菌培養液;製備膠質芽孢桿菌種子液;發酵罐培養,得膠質芽孢桿菌發酵液;將膠質芽孢桿菌發酵液與吸附載體混合,得到含膠質芽孢桿菌的粉劑;四、菌種復配,製成微生物複合菌劑粉劑。用於作物抗病增產。
【專利說明】一種抗病增產複合微生物菌劑的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複合微生物菌劑的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化肥是提高糧食產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多年來過多及不合理的施用導致土壤板結、地力下降、病害嚴重及品質下降。另一方面,隨著科技與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生活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對農產品提出了多樣化、優質化、無害化的需求,綠色安全食品已成為消費的熱點和時尚。改善環境、發展生態農業,迫切需要提高種植技術,徹底改變以往依靠大量使用化肥農藥提高農作物產量,生產高量低質產品的作法,嚴格限制農藥、化肥的使用量。微生物肥料產品因其具有改良土壤、降低農作物產品的農藥殘留,刺激作物生長與提高作物品質等多重功能而得到越來越廣泛地應用,成為發展生態農業、生產綠色食品的主要施肥品種之一,應用面積逐年擴大,顯示出良好的發展前景。
[0003]此外,農業生產中病、蟲、草、鼠四大威脅,尤其是病害每年對農業生產的收成造成巨大的損失,據統計病菌病害每年使農作物減產10%?20%,目前主要以化學防治為主,然而化學農藥帶來的環境汙染,農藥殘留以及病菌抗藥性等一系列問題日趨嚴重,是制約農業產業轉向綠色發展之路的瓶頸,迫使人們在儘量科學應用化學農藥、加強品種抗病性研究的同時,也在不斷尋求新的防治措施。生物防治作為植物病害管理系統的一項重要措施有其固有的優勢。生物防治環境和諧、無汙染、無殘留,作用機制複雜,不易產生抗藥性,符合市場對綠色農產品的需求,因此開發環保、高效的生物農藥具有重要意義。目前生物農藥的發展已迅速崛起,成為農資產業的一支生力軍。目前我國農藥耗用量每年達150萬噸以上,如生物農藥使用量佔到農藥總數的30%。也就是說,生物農藥使用量每年達45萬噸?50萬噸,而目前我國生物農藥產量僅8-12萬噸,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是要解決現有的菌劑功能單一,保質期短的問題,提供一種抗病增產複合微生物菌劑的製備方法。
[0005]本發明抗病增產複合微生物菌劑的製備方法,按以下步驟進行:
[0006]一、將粉煤灰和腐殖酸按重量比為4:6均勻混合滅菌,得到吸附載體;
[0007]二、用接種環挑取螢光假單胞菌接種到5mL金氏B培養基中,於30°C、150r/min振蕩培養18h,然後將螢光假單胞菌劃線接種到金氏B培養基平板上,於30°C培養箱中培養18h,挑取單菌落再次接種到裝有5mL金氏B培養基中,於30°C、150r/min振蕩培養18h,得螢光假單胞菌培養液;將螢光假單胞菌培養液按照體積百分比5%的接種量接種到10mL金氏B培養基中,於30°C、150r/min振蕩培養18h,得螢光假單胞菌種子液;然後將螢光假單胞菌種子液全部接種到含有30L金氏B培養基的發酵罐中,連續培養24小時,得螢光假單胞菌發酵液;
[0008]將螢光假單胞菌發酵液與吸附載體混合,螢光假單胞菌發酵液的重量為吸附載體重量的10%,得到含螢光假單胞菌的粉劑;
[0009]三、用接種環挑取膠質芽孢桿菌接種到5mL培養基中,於31°C、150r/min振蕩培養18h,然後將膠質芽孢桿菌劃線接種到培養基平板上,於31°C培養箱中培養18h,挑取單菌落再次接種到5mL培養基中,於3rC、150r/min振蕩培養18h,得膠質芽孢桿菌培養液;將膠質芽孢桿菌培養液按照體積百分比5%的接種量接種到10mL培養基中,於3rC、150r/min振蕩培養18h,得膠質芽孢桿菌種子液;然後將膠質芽孢桿菌種子液全部接種到含有30L培養基的發酵罐中,連續培養24小時,得膠質芽孢桿菌發酵液;
[0010]將膠質芽孢桿菌發酵液與吸附載體混合,膠質芽孢桿菌發酵液的重量為吸附載體重量的10%,得到含膠質芽孢桿菌的粉劑;
[0011]四、菌種復配:
[0012]將含螢光假單胞菌的粉劑與含膠質芽孢桿菌的粉劑復配均勻,其中螢光假單胞菌與膠質芽孢桿菌的重量比為8:2,製成微生物複合菌劑粉劑。
[0013]所述突光假單胞菌為突光假單胞菌(Pseudomonas f Iuorescens),所述膠質芽孢桿菌為膠質芽孢桿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 Krassilnikov),均購買自北京雙龍阿姆斯科技有限公司。
[0014]本發明採用現代生物工程技術,利用本項目的相關農用微生物農藥製劑研究成果,以螢光假單胞菌(抗病菌株)和矽酸鹽細菌(增產菌株)作為重點研究對象,以減少農藥、化肥用量、提高作物品質與產量、改善土壤生態環境等為目標,研究建立相應的生產工藝及配方,通過多點次田間試驗,形成配套應用技術,減輕因施用化肥、農藥而造成的環境汙染日益加重的現狀。
[0015]本發明的優點:本發明所製備的複合菌劑能減少化肥用量20% ;抑制土傳病害的發生,防效達60%以上;改善作物品質,提高產量10%左右。本複合菌劑通過代謝產生多種次級代謝產物,對蔬菜作物常見的枯萎病、晚疫病、灰黴病,惡菌病等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同時也可以產生多種激素類物質,刺激作物生長發育,增加作物產量,充分發揮微生物間的協同、互補、增強作用,達到既增產又抗病的雙重功效。因此該複合菌劑具有安全、高效、廣譜和效果穩定的優勢,在田間應用可同時發揮肥和藥的功能,簡化使用程序。
[0016]本發明的複合菌劑能有效抑制作物根際病原真菌和細菌產生的病害,同時具有增產效果。經多地區、多種作物田間試驗,土壤傳播病害發病率可控制在10%以下,增產達10 %左右,優於國內其他微生物製劑產品。
【具體實施方式】
[0017]本發明技術方案不局限於以下所列舉【具體實施方式】,還包括各【具體實施方式】間的任意組合。
[0018]【具體實施方式】一:本實施方式抗病增產複合微生物菌劑的製備方法,按以下步驟進行:
[0019]一、將粉煤灰和腐殖酸按重量比為4:6均勻混合滅菌,得到吸附載體;
[0020]二、用接種環挑取螢光假單胞菌接種到5mL金氏B培養基中,於30°C、150r/min振蕩培養18h,然後將螢光假單胞菌劃線接種到金氏B培養基平板上,於30°C培養箱中培養18h,挑取單菌落再次接種到裝有5mL金氏B培養基中,於30°C、150r/min振蕩培養18h,得螢光假單胞菌培養液;將螢光假單胞菌培養液按照體積百分比5%的接種量接種到10mL金氏B培養基中,於30°C、150r/min振蕩培養18h,得螢光假單胞菌種子液;然後將螢光假單胞菌種子液全部接種到含有30L金氏B培養基的發酵罐中,連續培養24小時,得螢光假單胞菌發酵液;
[0021]將螢光假單胞菌發酵液與吸附載體混合,螢光假單胞菌發酵液的重量為吸附載體重量的10%,得到含螢光假單胞菌的粉劑;
[0022]三、用接種環挑取膠質芽孢桿菌接種到5mL培養基中,於31°C、150r/min振蕩培養18h,然後將膠質芽孢桿菌劃線接種到培養基平板上,於31°C培養箱中培養18h,挑取單菌落再次接種到5mL培養基中,於3rC、150r/min振蕩培養18h,得膠質芽孢桿菌培養液;將膠質芽孢桿菌培養液按照體積百分比5%的接種量接種到10mL培養基中,於3rC、150r/min振蕩培養18h,得膠質芽孢桿菌種子液;然後將膠質芽孢桿菌種子液全部接種到含有30L培養基的發酵罐中,連續培養24小時,得膠質芽孢桿菌發酵液;
[0023]將膠質芽孢桿菌發酵液與吸附載體混合,膠質芽孢桿菌發酵液的重量為吸附載體重量的10%,得到含膠質芽孢桿菌的粉劑;
[0024]四、菌種復配:
[0025]將含螢光假單胞菌的粉劑與含膠質芽孢桿菌的粉劑復配均勻,其中螢光假單胞菌與膠質芽孢桿菌的重量比為8:2,製成微生物複合菌劑粉劑。
[0026]本實施方式製備的複合微生物菌劑,是以抗病菌株-螢光假單胞菌和增產菌株-矽酸鹽細菌進行復配組合,使其發揮多重功效,提高抗病能力、促生、降解、活化功能,其對多種真菌、細菌性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能減少化肥用量20% ;抑制土傳病害的發生,防效達60%以上;改善作物品質,提高產量10%左右。同時可使產品保質期延長到一年以上。形成適合本土的兼有「藥-肥」合一功能的新型微生物製劑,減輕因施用化肥、化學農藥而造成的環境汙染日益加重的現狀。
[0027]【具體實施方式】二: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驟二中金氏B培養基由20g蛋白腖、1.5g磷酸氫二鉀、1.5g硫酸鎂、1g瓊脂和100mL無菌水組成,pH值為7.2±0.2。其它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相同。
[0028]【具體實施方式】三: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步驟二中發酵罐中培養溫度為28.5°C。其它與【具體實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0029]【具體實施方式】四: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的是:步驟三所述培養基由 0.2g ΚΗ2Ρ04、0.8g Κ2ΗΡ04、0.2g MgSO4.7Η20、0.Ig CaSO4.2Η20、0.0lgNa2MoO4.2Η20、0.5g 酵母、20g 甘露醇、0.0lg FeCl3 和 100mL 水組成,pH 值為 7.0 ?7.4。
其它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至三之一相同。
[0030]【具體實施方式】五: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至四之一不同的是:步驟三中發酵罐中培養溫度為30°C。其它與【具體實施方式】一至四之一相同。
[0031]實施例1:
[0032]本實施例抗病增產複合微生物菌劑的製備方法,按以下步驟進行:
[0033]一、將粉煤灰和腐殖酸按重量比為4:6均勻混合滅菌,得到吸附載體;
[0034]二、用接種環挑取螢光假單胞菌接種到裝有5mL金氏B培養基的試管中,於30°C、150r/min振蕩培養18h,然後將螢光假單胞菌劃線接種到金氏B培養基平板上,於30°C培養箱中培養18h,挑取單菌落再次接種到裝有5mL金氏B培養基的試管中,於30°C、150r/min振蕩培養18h,得螢光假單胞菌培養液;將螢光假單胞菌培養液按照體積百分比5%的接種量接種到10mL金氏B培養基中,於30°C、150r/min振蕩培養18h,得螢光假單胞菌種子液;配製30L金氏B培養基,轉入30L發酵罐中,經過121°C 20分鐘高溫滅菌,冷卻到28.5°C保持恆溫,然後將螢光假單胞菌種子液全部接種到發酵罐中,連續培養24小時,得螢光假單胞菌發酵液;螢光假單胞菌發酵液中活菌數達50億/mL以上;
[0035]將螢光假單胞菌發酵液與吸附載體混合,螢光假單胞菌發酵液的重量為吸附載體重量的10%,得到含螢光假單胞菌的粉劑;
[0036]所述金氏B培養基由20g蛋白腖、1.5g磷酸氫二鉀、1.5g硫酸鎂、1g瓊脂和100mL無菌水組成,pH值為7.2±0.2。
[0037]三、用接種環挑取膠質芽孢桿菌接種到裝有5mL培養基的試管中,於31°C、150r/min振蕩培養18h,然後將膠質芽孢桿菌劃線接種到培養基平板上,於31°C培養箱中培養18h,挑取單菌落再次接種到裝有5mL培養基的試管中,於31°C、150r/min振蕩培養18h,得膠質芽孢桿菌培養液;將膠質芽孢桿菌培養液按照體積百分比5%的接種量接種到10mL培養基中,於3rC、150r/min振蕩培養18h,得膠質芽孢桿菌種子液;配製30L培養基,轉入30L發酵罐中,經過121°C 20分鐘高溫滅菌,冷卻到30°C保持恆溫,然後將膠質芽孢桿菌種子液全部接種到發酵罐中,連續培養24小時,得膠質芽孢桿菌發酵液;膠質芽孢桿菌發酵液中活菌數達50億/mL以上;
[0038]將膠質芽孢桿菌發酵液與吸附載體混合,膠質芽孢桿菌發酵液的重量為吸附載體重量的10%,得到含膠質芽孢桿菌的粉劑;
[0039]步驟三所述培養基由0.2g ΚΗ2Ρ04、0.8g Κ2ΗΡ04、0.2g MgSO4.7Η20、0.IgCaSO4.2Η20、0.0lg Na2MoO4.2Η20、0.5g 酵母、20g 甘露醇、0.0lg FeC13 和 100mL 水組成,pH值為7.0?7.4。
[0040]四、菌種復配:
[0041]將含螢光假單胞菌的粉劑與含膠質芽孢桿菌的粉劑復配均勻,其中螢光假單胞菌與膠質芽孢桿菌的重量比為8:2,製成微生物複合菌劑粉劑,活菌數> 5億/克。
[0042]所述突光假單胞菌為突光假單胞菌(Pseudomonas f Iuorescens),所述膠質芽孢桿菌為膠質芽孢桿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 Krassilnikov),均購買自北京雙龍阿姆斯科技有限公司。
[0043]為驗證本實施例的有益效果進行以下試驗:
[0044]試驗1:本實施例抗病增產複合微生物菌劑在青椒上的田間試驗報告(時間2013.4—2013.7,地點:黑龍江省雞西市)
[0045]一、試驗方案和方法:本實驗設兩個處理,不設重複。
[0046]處理I試驗田:常規施肥+供試菌劑;
[0047]處理2對照田:常規施肥+等量清水。
[0048]試驗田面積I畝,對照田面積I畝。其它管理措施保持一致。
[0049]供試菌劑施用方法和施用時間:每畝用量5公斤,在青椒座果期開始,每隔7天隨灌水衝施,共衝施2次。
[0050]二、試驗結果:
[0051]試驗田青椒在常規施肥的基礎上噴施高技術研究院提供的生物菌劑,比對照田在常規施肥的基礎上噴施等量清水畝增產437.36千克,增產率13.57%,降低發病率8.2%,投入產出比為1:48.60。
[0052]試驗2:微生物複合菌劑在番茄上田間小區實驗(時間:2013.2-2013.6,地點: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
[0053]一、試驗設計:試驗分別設計3個處理,3次重複,共計9個試驗小區,小區面積30平方米,各小區隨機排列,設保護行。
[0054]二、試驗處理:
[0055]Kl:常規施肥+衝施菌劑;K2:常規施肥+衝施等量清水;CK:常規施肥。
[0056]施肥方法:①常規施肥:底肥為農家肥500kg/畝、尿素25kg/畝、磷二銨25kg/畝;追肥2次,每次施尿素1kg/畝;②衝施菌劑:共衝施二次,分別在苗期和採收前,每次衝施5公斤/畝(1:100稀釋)③衝施等量清水:共衝施二次,時期與噴施菌劑相同。
[0057]三、試驗結果:
[0058]本實施例的微生物複合菌劑對番茄進行衝施,可提高坐果率,增加產量10.3% ;有效改善品質,降低發病率為6.4%。
[0059]試驗3:微生物複合菌劑在黃瓜上田間小區實驗(時間:2014.2-2014.7,地點:哈爾濱市阿城區)
[0060]一、試驗設計:試驗分別設計3個處理,3次重複,共計9個試驗小區,小區面積30平方米,各小區隨機排列,設保護行。
[0061]二、試驗處理:K1:常規施肥+衝施複合菌劑;K2:常規施肥+衝施等量清水;CK:
常規施肥。
[0062]施肥方法:①常規施肥:底肥為農家肥450kg/畝、尿素20kg/畝、磷二銨30kg/畝;追肥2次,每次施尿素1kg/畝衝施複合菌劑:共噴施二次,分別在苗期和採收前,每次噴施5公斤/畝(1:100稀釋)③衝施等量清水:共衝施二次,時期與衝施複合菌劑相同。
[0063]三、試驗結果:
[0064]本實施例的微生物複合菌劑對黃瓜進行衝施,可提高坐果率,增加產量11.9% ;有效改善品質,降低發病率達9.6%。
【權利要求】
1.一種抗病增產複合微生物菌劑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該製備方法,按以下步驟進行: 一、將粉煤灰和腐殖酸按重量比為4:6均勻混合滅菌,得到吸附載體; 二、用接種環挑取螢光假單胞菌接種到5mL金氏B培養基中,於30°C、150r/min振蕩培養18h,然後將螢光假單胞菌劃線接種到金氏B培養基平板上,於30°C培養箱中培養18h,挑取單菌落再次接種到裝有5mL金氏B培養基中,於30°C、150r/min振蕩培養18h,得螢光假單胞菌培養液;將螢光假單胞菌培養液按照體積百分比5%的接種量接種到10mL金氏B培養基中,於30°C、150r/min振蕩培養18h,得螢光假單胞菌種子液;然後將螢光假單胞菌種子液全部接種到含有30L金氏B培養基的發酵罐中,連續培養24小時,得螢光假單胞菌發酵液; 將螢光假單胞菌發酵液與吸附載體混合,螢光假單胞菌發酵液的重量為吸附載體重量的10%,得到含螢光假單胞菌的粉劑; 三、用接種環挑取膠質芽孢桿菌接種到5mL培養基中,於31°C、150r/min振蕩培養18h,然後將膠質芽孢桿菌劃線接種到培養基平板上,於31°C培養箱中培養18h,挑取單菌落再次接種到5mL培養基中,於3rC、150r/min振蕩培養18h,得膠質芽孢桿菌培養液;將膠質芽孢桿菌培養液按照體積百分比5 %的接種量接種到10mL培養基中,於31 °C、150r/min振蕩培養18h,得膠質芽孢桿菌種子液;然後將膠質芽孢桿菌種子液全部接種到含有30L培養基的發酵罐中,連續培養24小時,得膠質芽孢桿菌發酵液; 將膠質芽孢桿菌發酵液與吸附載體混合,膠質芽孢桿菌發酵液的重量為吸附載體重量的10%,得到含膠質芽孢桿菌的粉劑; 四、菌種復配: 將含螢光假單胞菌的粉劑與含膠質芽孢桿菌的粉劑復配均勻,其中螢光假單胞菌與膠質芽孢桿菌的重量比為8:2,製成微生物複合菌劑粉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抗病增產複合微生物菌劑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二中金氏B培養基由20g蛋白腖、1.5g磷酸氫二鉀、1.5g硫酸鎂、1g瓊脂和100mL無菌水組成,pH值為7.2±0.2。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抗病增產複合微生物菌劑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二中發酵罐中培養溫度為28.5°C。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抗病增產複合微生物菌劑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三所述培養基由 0.2gKH2P04、0.8gK2HP04、0.2gMgS04.7Η20、0.IgCaSO4.2Η20、0.0lgNa2MoO4.2Η20、0.5g 酵母、20g 甘露醇、0.0lgFeCl3 和 100mL 水組成,pH 值為 7.0 ?7.4。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抗病增產複合微生物菌劑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三中發酵罐中培養溫度為30°C。
【文檔編號】C05F17/00GK104371924SQ201410557938
【公開日】2015年2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0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20日
【發明者】王東凱, 吳瓊, 趙金海, 王雷, 曹滌非, 黃國慶, 李瑤, 孫堯, 薛佳瑩 申請人:黑龍江省科學院高技術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