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儲料桶內物料取用率的現衝飲品機和方法與流程
2023-05-17 22:56:39 4

本發明涉及料粉衝泡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提高儲料桶內物料取用率的現衝飲品機和方法。
背景技術:
在先研發的現衝飲品機中,料粉被儲放在儲料桶內,通過取料裝置對儲料桶內的料粉進行取用,由於儲料粉是自然堆積在儲料桶內,因此存在部分料粉無法流至出料口被取料裝置所取用,料粉的取用率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提高儲料桶內物料取用率的現衝飲品機,其可有效解決上述問題,提高儲料桶內料粉的取用率。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如下方案進行實施:
一種提高儲料桶內物料取用率的現衝飲品機,其特徵在於:包括機殼,機殼上設置有用於儲存物料的儲料裝置,用於將儲料裝置中的物料按量取用的取料裝置,儲料裝置包括儲料桶,儲料桶為敞口的圓形筒體,圓形筒體內設置有隔板,隔板將儲料桶的內腔分隔成上、下布置的儲料區和裝配區,儲料區用於儲放物料;取料裝置包括水平布置的取料棒,取料棒的一端插至儲料桶內,取料棒上設置有用於盛裝物料的取料凹槽,取料棒設置在裝配區,隔板上設置有出料口,出料口與取料棒上的取料凹槽相對應布置;儲料桶的桶口處設置有料蓋,料蓋和儲料桶可拆卸式連接配合,料蓋上設置有攪料機構,攪料機構使得隔板上的物料向出料口處聚集。
進一步的方案為:
攪料機構包括懸吊狀布置的攪料軸,攪料軸的中心線與儲料桶的中心線相重合,攪料軸的下端設置有用於攪動物料的攪拌葉,攪拌葉的沿攪料軸的周向間隔設置,攪拌葉為立狀布置的弧形板體構成,各攪拌葉的寬度沿方向w逐漸減小,攪拌葉的寬度為攪拌葉沿攪料軸徑向方向的寬度尺寸,方向w為攪料軸的轉動方向。弧形板體上凹形面的弧口的指向與方向w保持一致。
弧形板體的厚度隨弧形板體高度的增大而遞增。
攪料軸的上端與端蓋內設置的攪料電機相連接,端蓋和機殼上設置插拔式連接配合的接線端子用於實現攪料電機的電連接。
飲品機還包括,用於加熱配製用水的儲水裝置,用於將儲水裝置中的配製用水按量取用的加水裝置,為取出的物料和配製用水進行混勻提供場所的混勻裝置,將混勻裝置中的液體移至盛裝容器中的排液裝置、用於輸入操作人員的操作指令的輸入裝置以及控制裝置,控制裝置對輸入裝置輸入的信號進行分析處理並依據分析處理的結果調控各裝置的運行狀態。物料為粉狀物料。
進一步的方案為:
還包括電源裝置,電源裝置為各裝置進行供電。
還包括顯示裝置,顯示裝置對輸入裝置輸入的信號進行顯示。
還包括儲存裝置,儲存裝置對輸入裝置輸入的信息進行儲存。
還包括語音裝置,語音裝置用於播報提示信息。
還包括廢水箱,廢水箱用於儲存衝洗混勻裝置的廢水。
還包括數據採集裝置,數據採集裝置對各裝置的運行狀態進行數據採集和監控。
具體的方案為:
儲水裝置包括儲水箱,儲水箱內設置有溫度傳感器a、液位傳感器a和加熱組件a,儲水箱上設置進水口和出水口,(進水口可通過水泵c與水源相連接),出水口與混勻裝置相連接,控制裝置接收溫度傳感器a、液位傳感器a採集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並依據分析處理的結果調控加熱組件(和水泵c)的運行狀態。
混勻裝置有普通攪拌器、轉筒式攪拌器、磁力攪拌器三種。具體的為:混勻裝置包括敞口圓形的混合罐,混合罐的罐底向內延伸設置攪拌軸,攪拌軸上設置有攪拌葉,攪拌軸與驅動機構c相連接,驅動機構c驅使攪拌軸進行轉動。
或者混勻裝置包括敞口圓形的混合罐,混合罐轉動安裝在機殼內,混合罐的底部內側壁上設置有擾流筋,驅動機構d驅使混合罐進行轉動。
或者混勻裝置包括敞口圓形的混合罐,混合罐內設置有攪拌子,磁力驅動機構驅使攪拌子轉動對混合罐內的液體進行混勻。
加水裝置包括泵a,泵a的進水口與儲水裝置的出水口相連接,混合罐內設置有噴水嘴,噴水嘴包括圓環形的環形管,環形管的管壁上沿其周向均勻設置出水孔,出水孔的出水方向斜向下指向混合罐的罐壁,泵a的出水口與噴水嘴相連接。
排液裝置為泵b構成,泵b的進水口與混勻裝置的出水口相連接,泵b的出水口與三通閥的進口相連接,三通閥(三通電磁閥)的a路出口與杯子相對應布置,三通閥的b路出口與廢水箱相連接。
殼體的前側下部設置用於放置杯子的空缺區域,空缺區域的底部設置用固定杯子的託臺。
儲料裝置包括儲料桶,取料裝置包括水平布置的取料棒,取料棒的一端插至儲料桶內,取料棒上設置有用於盛裝物料的取料凹槽,取料棒與驅動機構a和驅動機構b相連接,驅動機構a、b調節取料棒處於兩種狀態,其一為:取料凹槽位於儲料桶內、取料凹槽的槽口向上布置的取料位;其二為:取料凹槽位於混合罐內或者位於混合罐的罐口上方、取料凹槽的槽口向下布置的卸料位。(驅動機構a調節取料棒沿其身長方向進行移動,驅動機構b調節取料凹槽處取料棒的棒身進行翻轉)。
託臺上設置有用於檢測是否放置杯子的傳感器c。
廢水箱上設置對其內廢液的液位進行檢測的液位傳感器b。
混合罐內設置溫度傳感器b以及換熱組件。
儲料桶上設置對其存留的物料量進行監測的傳感器d。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取料棒,用於對上述儲料桶中的物料進行取用,具體如下:
一種取料棒,其特徵在於:取料棒包括棒a和棒b,棒a和棒b的端部順延轉動配合連接,棒a上設置取料凹槽。取料棒處於卸料位時,棒a位於儲料桶的外部。棒a和棒b的截面外輪廓保持一致。驅動機構b驅使棒a進行轉動。
進一步的方案為:
棒a和棒b之間為可拆卸式連接配合。
棒a和棒b之間設置有連接件,棒b為管狀棒材,連接件包括中間段,中間段的外輪廓與棒a、棒b的外輪廓保持一致,中間段的一側設置有短軸,連接件通過短軸與棒a轉動配合連接,中間段的另一側設置有連杆,連杆插至棒b內,連杆遠離中間段的端部設置可拆卸式鎖緊件,可拆卸式鎖緊件用於對連接段和棒b進行鎖緊。
可拆卸式鎖緊件由(「1」字形的)各彈性卡爪構成,彈性卡爪包括連杆端部安裝的彈片和彈片端部設置的凸起部,凸起部勾住棒b的端部端面實現連接件和棒b之間的鎖緊。
棒b的側壁上設置有容置部,容置部為棒b遠離棒a一側的端部端面向其內部開設的條形空缺部,容置部的長度方向與棒b的長度方向保持一致,容置部內設置有條形的解鎖板,解鎖板和容置部構成滑動導向配合連接,容置部與彈性卡爪相對應布置,解鎖板與儲料桶相固接,解鎖板抵靠凸起部縮回至棒b的內管內部實現連接件和棒b之間的拆卸。
解鎖板的寬度沿方向a逐漸增大,方向a為棒b的身長方向且由棒b指向棒a。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儲料裝置,具體的方案為:
一種儲料裝置,其特徵在於:儲料桶為敞口的圓形筒體,圓形筒體內設置有隔板,隔板將儲料桶的內腔分隔成上、下布置的儲料區和裝配區,儲料區用於儲放物料,取料棒設置在裝配區,隔板上設置有出料口,出料口與取料棒上的取料凹槽相對應布置,取料棒與儲料桶沿取料棒的長度方向構成滑動導向配合。
進一步的方案為:
取料棒的截面外輪廓與圖形a的形狀相一致,圖形a為立狀布置的矩形,矩形上側的兩角部進行圓角處理形成弧形的肩部,兩肩部向其本體內開設肩槽,肩槽的槽深方向與矩形的高度方向(鉛垂方向)相一致,隔板的下板面上設置有導向條,導向條插至肩槽內構成滑動導向配合,導向條、肩槽的長度方向均與取料棒的長度方向保持一致。
棒b的管腔截面為矩形,連杆的截面為矩形,棒b靠近連接件一端的端部為導向端,導向端的管腔設置成擴口狀(亦即管腔的截面尺寸沿方向a逐漸增大)。自然狀態下凸起部凸出於連杆的外壁面。
棒b遠離棒a一端的下表面上設置有限位凸塊,儲料桶的桶底上設置有限位凹槽,限位凸塊和限位凹槽構成滑動導向配合連接,限位凹槽的長度方向與取料棒的長度方向保持一致,限位凹槽靠近棒a一側的端部為限位端;取料棒處於取料位時、限位凸塊距限位凹槽的限位端的間距為d3;取料棒由取料位轉至卸料位時取料凹槽移動的距離為d1;取料棒處於取料位時、解鎖板距彈性卡爪上凸起部的間距為d2,d1<d2<d3。
儲料桶的桶底蓋與儲料桶本體為可拆卸式連接配合。
兩導向條的外側分別設置有立狀的安裝板,兩安裝板和隔板、儲料桶的桶底蓋圍合構成供取料棒穿過的通道,解鎖板分別安裝在兩安裝板相對布置的兩板面a上。彈性卡爪設置有兩個,兩彈性卡爪左右水平相對布置。
儲料桶可拆卸式安裝在機殼內,儲料桶沿方向a進行安裝和拆卸。儲料桶與機殼沿方向a導向裝配,機殼內設置對儲料桶進行鎖緊的鎖緊件。
儲料區的底部設置成鬥狀,出料口設置在儲料區的底部高度最低處。
驅動機構a為氣缸a構成,氣缸a的活塞杆與取料棒相連接,氣缸a的長度方向與取料棒的長度方向保持一致,氣缸a安裝在轉盤上,驅動機構b驅使轉盤進行轉動。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鍵快速衝泡料粉的方法,具體包括如下操作:
s1:將飲品機接通電源,通過飲品機上的輸入裝置設定操作參數並保存;
s2:控制裝置調控各裝置進行自檢操作,向儲料桶內添加料粉,向儲水裝置中添加衝泡用水,啟動儲水裝置中的加熱組件使得水溫升至預設的溫度並維持該溫度;
s3:當檢測到操作人員按下衝泡鍵後,控制裝置對輸入的信號進行分析處理確定用水量和料粉用量,啟動取料裝置和加水裝置向混勻裝置內加入所需量的料粉和衝泡用水,隨後啟動混勻裝置將料粉溶解混勻,料液混勻後通過排液裝置移至杯子中,供待取用。
進一步的:
操作s1包括通過輸入裝置設定儲水裝置中水溫、料粉和衝泡用水的料液比、設定輸入裝置上衝泡鍵的料液量;
執行操作s3後的t2時間段內未再次接收到操作人員按壓衝泡鍵的信號,則執行操作sa:
sa:控制裝置調控加水裝置向混勻裝置內注入一定量的水(用水量依據混勻裝置的大小決定),啟動混勻裝置進行自清洗,自清洗後通過排液裝置將混勻裝置內的液體排至廢液箱內,並通過儲存單元儲存此時的時間。
執行操作sa後的t1時間段內未接收到操作人員按壓衝泡鍵的信號,則在下一次執行操作s3前先執行一次操作sa。
衝泡鍵設置有多個,各衝泡鍵衝泡的料液量相異。
步驟s3中,排液裝置將混勻裝置中的料液排出前,先通過傳感器c檢測是否在託盤上放置好杯子;若檢測到沒有放置杯子,則控制單元調控語音提示裝置播報放入杯子的提示信息;若檢測到放置有杯子,則啟動排液裝置將混勻裝置中的料液移至杯子中。
若液位傳感器a檢測到儲水裝置內的液位低於單次衝泡的最大用水量時,則控制單元調控語音提示裝置播報補加用水的提示信息或者通過啟動泵c自動補加。
若液位傳感器b檢測到廢水箱內的液位高於預設值時,則通過控制單元調控語音提示裝置播報提示操作人員將廢水箱內的廢水倒出的信息。
若傳感器d檢測到儲料裝置中的料粉不足單次衝泡的最大用量時,則控制單元調控語音提示裝置播報補加料粉的提示信息。
步驟s3中先通過加水裝置向混勻裝置中加入總用水量n倍的配製用水,然後啟動混勻裝置邊混合邊加入全部用量的料粉,料粉加完後再加入剩餘量的配製用水,完全混勻後停止混勻裝置的運轉,n∈(0.3~0.5)。
最後,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儲料桶中物料的管理方法,包括:
儲料桶中物料的按量取用操作:依據所需取用的物料總量和取料凹槽的體積分析得出取料棒執行取料操作的次數m,然後調控取料棒執行m次取料操作;
取料操作為:初始時取料棒處於取料位,儲料桶內的物料落至取料凹槽內並填充滿整個取料凹槽的槽腔,啟動驅動機構a調節取料棒沿方向a平移距離d1,然後啟動驅動機構b調節取料凹槽翻轉至槽口向下,使得取料棒處於卸料位,取料凹槽內物料落至下方的混合罐內;卸料結束後驅動機構b調節取料凹槽反向翻轉使得取料凹槽的槽口向上布置,然後啟動驅動機構a調節取料棒沿方向b平移距離d1,使得取料棒恢復至取料位,方向b和方向a為方向相逆的兩個方向。
還包括,儲料桶中物料的補充操作:打開機殼上與儲料桶桶口相對應布置的料蓋,將需要加入的物料從料蓋口處倒入即可,補充物料後關閉料蓋。
還包括,儲料桶清理操作:打開機殼側壁上的儲料桶安裝口,然後打開儲料桶與機殼之間的鎖緊件(卡扣式可拆卸鎖緊件/插接式可拆卸鎖緊件),將儲料桶沿方向b平移距離d3,在平移過程中解鎖板抵靠彈性卡爪的凸起部縮回至棒b內管腔內實現棒b與連接件之間的解鎖,隨後繼續平移儲料桶,儲料桶和棒b一同被移出機殼;移出機殼後將棒b從儲料桶內抽出,拆下儲料桶的桶底蓋,對儲料桶的儲料區、裝配區以及取料棒分別進行清潔處理,清潔處理結束後,先將桶底蓋與儲料桶裝配好,將棒b插入儲料桶內,隨後將儲料桶和棒b一同沿方向a平推與連接件、棒a進行裝配,裝配結束後閉合儲料桶與機殼之間的鎖緊件將儲料桶固定,然後關閉儲料桶安裝口即可。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提高儲料桶內物料取用率的現衝飲品機,是在取料棒每次取料前,先通過控制裝置調控攪料機構運行2~3圈。
上述技術方案中提供的飲品機,可以通過控制面板預先設定的溫度、體積和濃度,實現一鍵快速現衝飲品,且可有效解決儲料桶內物料取用率低的問題。本發明提供的飲品機可以用於大部分粉狀物料和水混勻配製飲品。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剖視示意圖;
圖3為取料裝置、混勻裝置、儲料裝置之間裝配示意圖;
圖4為取料裝置、儲料裝置之間裝配的示意圖;
圖5為棒a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連接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棒b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8為棒b導向端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取料棒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10為取料棒的側視圖;
圖11為圖9的d-d剖視示意圖;
圖12為取料棒和隔板、桶底蓋的裝配示意圖;
圖13為圖12的e-e剖視示意圖;
圖14為隔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15為取料棒處於取料位的結構示意圖;
圖16為取料凹槽翻轉至卸料位前的狀態示意圖;
圖17為圖3的b-b剖視示意圖,b-b剖的剖面為鉛垂面且取料棒的中心線位於該剖面上;
圖18為儲料桶進行拆卸時解鎖板進行解鎖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19為解鎖板解鎖後儲料桶和棒b一同移出的結構示意圖;
圖20為取料棒處於取料位的結構示意圖;
圖21為取料凹槽翻轉至卸料位前的狀態示意圖;
圖22為圖3的c-c剖視示意圖;c-c剖的剖面為水平面且解鎖板的上板面與該剖面相重合;
圖23為儲料桶進行拆卸時解鎖板進行解鎖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24為解鎖板解鎖後儲料桶和棒b一同移出的結構示意圖;
圖25為本發明的調控示意圖;
圖26為攪料機構在隔板上的投影視圖;
圖27為攪拌葉的鉛垂截面視圖。
附圖中各標記與部件的對應關係如下:
10-機殼、11-輸入裝置、12-顯示裝置、13-儲料桶安裝口、14-廢水箱安裝口、15-料蓋、15a-攪料機構、151-攪料軸、152-攪拌葉、16-託臺、17-控制裝置、20-杯子、31-儲水箱、32-廢水箱、33-電源裝置、34-泵a、35-泵b、36-氣缸a、37-驅動電機、40-儲料桶、41-隔板、411-出料口、41a-導向條、41b-安裝板、41c-解鎖板、42-桶底蓋、421-限位凹槽、50-取料棒、51-棒a、51a-取料凹槽、51b-短軸安裝孔、52-棒b、52a-肩槽、52b-容置部、52c-限位凸塊、53-連接件、53a-中間段、53b-短軸、53c-連杆、53d-彈性卡爪、60-混合罐、61-噴水嘴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具體說明。應當理解,以下文字僅僅用以描述本發明的一種或幾種具體的實施方式,並不對本發明具體請求的保護範圍進行嚴格限定。
本發明採取的技術方案如圖1、2所示:
一種飲品機,包括機殼10,機殼10上設置有用於儲存料粉的儲料裝置,用於加熱配製用水的儲水裝置,用於將儲料裝置中的料粉按量取用的取料裝置,用於將儲水裝置中的配製用水按量取用的加水裝置,為取出的料粉和配製用水進行混勻提供場所的混勻裝置,將混勻裝置中的液體移至盛裝容器(可以為杯子、杯子、茶碗等等)中的排液裝置、用於輸入操作人員的操作指令的輸入裝置11以及控制裝置17,控制裝置17對輸入裝置11輸入的信號進行分析處理並依據分析處理的結果調控各裝置的運行狀態。通過採取上述技術方案,這樣在操作時,可以通過控制面板預先設定的溫度、體積和濃度,實現一鍵快速現衝飲品。控制裝置17可為單片機構成,可選用51單片機或者arm單片機等等。輸入裝置11可以為觸屏輸入裝置11和鍵盤輸入裝置11,輸入裝置11上設置有按壓式的衝泡鍵。
進一步的方案為:還包括電源裝置33,電源裝置33為各裝置進行供電,保證各裝置的可靠運行,電源裝置主要是將220v的電源接入和轉換為12v、4v或其他低壓電流供各裝置進行使用。還包括顯示裝置12,顯示裝置12對輸入裝置11輸入的信號進行顯示,以及顯示操作信息以供操作人員進行選擇或者按照提示信息進行操作,可為觸控顯示屏。還包括儲存裝置,儲存裝置對輸入裝置11輸入的信息進行儲存,以及用於儲存飲品機的操作程序,可為tf卡或者其他類型記憶卡。還包括語音裝置,語音裝置用於播報提示信息,採用電磁喇叭即可。還包括數據採集裝置,數據採集裝置對各裝置的運行狀態進行監控。通過上述各裝置的進一步操作,使得飲品機能夠智能化運行,更加的方便和快捷。各裝置之間的調控具體如圖25所示。
另外,一般相鄰衝泡的間隔時間較長,因此需要對混勻裝置進行清洗以保證不被汙染,因此飲品機還包括廢水箱32,廢水箱32用於儲存衝洗混勻裝置的廢水。
具體的方案為:儲水裝置包括儲水箱31,儲水箱31內設置有溫度傳感器a、液位傳感器a和加熱組件a,儲水箱31上設置進水口和出水口,出水口與混勻裝置相連接,控制裝置17接收溫度傳感器a、液位傳感器a採集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並依據分析處理的結果調控加熱組件的運行狀態。這裡的水源可以是手動添加和自動添加,手動添加是通過語音裝置播報出補加用水的提示音,操作人員聽到語音提示音後打開儲水箱31的加水口補入水源,這裡的水源可以是純淨水或者礦泉水,這樣只需要將水加熱到最佳的水溫即可,如45℃。當然也可以是自來水,但是這樣需要先將水燒開,將冷卻的開水加至儲水箱31內進行保溫即可。自動加水的方案是將儲水箱31的進水口通過泵c與桶裝的純淨水/礦泉水相連接,當液位傳感器a檢測到缺水時,控制裝置17啟動泵c直接補加水源。當然也可採用將儲水箱31的進水口直接通過連接水管與自來水相連接,連接水管上設置連通閥,但是這樣需要將儲水箱31分隔成兩個部分,一部分加熱自來水至100℃,另外一部分對加熱後的自來水進行儲存。優選在連通閥的前端設置過濾器,這樣可以對自來水進行過濾,避免儲水箱31內結垢和去除鐵屑等雜質。這樣當液位傳感器a檢測到缺水時,控制裝置17調節連通閥處於導通狀態即可補加水源,連通閥可以為電磁閥。泵a、泵b、泵c均可以採用微型電磁泵,可以準確的控制流量。
混勻裝置可以為普通攪拌器、轉筒式攪拌器、磁力攪拌器中的任意一者,其是為料粉的溶解提供場所,混勻裝置上需要留有供取料棒50把料粉導入其內部的口部。具體的可為,混勻裝置包括敞口圓形的混合罐60,混合罐60的罐底向內延伸設置攪拌軸,攪拌軸上設置有攪拌葉,攪拌軸與驅動機構c相連接,驅動機構c驅使攪拌軸進行轉動。驅動機構c可為伺服電機構成。
或者,混勻裝置包括敞口圓形的混合罐60,混合罐60轉動安裝在機殼10內,混合罐60的底部內側壁上設置有擾流筋,驅動機構d驅使混合罐60進行轉動。
或者,混勻裝置為磁力攪拌器,包括敞口圓形的混合罐60,混合罐60內設置有(磁力)攪拌子,磁力驅動機構驅使攪拌子轉動對混合罐60內的液體進行混勻。
加水裝置包括泵a(圖示部件34),泵a的進水口與儲水裝置的出水口相連接,混合罐60內設置有噴水嘴61,噴水嘴61包括圓環形的環形管,環形管的管壁上沿其周向均勻設置出水孔,出水孔的出水方向斜向下指向混合罐60的罐壁,泵a的出水口與噴水嘴61相連接。由於取料棒50倒下的料粉會在混合罐60的罐壁上粘附,因此通過上述噴水嘴61的噴水,可以將衝泡用水沿著混合罐60的罐壁淋下,從而將料粉衝至罐底部,避免料粉在罐壁上結團。
排液裝置為泵b(圖示部件35)構成,泵b的進水口與混勻裝置的出水口相連接,泵b的出水口與三通閥的進口相連接,三通閥(三通電磁閥)的a路出口與杯子20相對應布置,三通閥的b路出口與廢水箱32相連接。殼體的前側下部設置用於放置杯子20的空缺區域,空缺區域的底部設置用固定杯子20的託臺16,將杯子20放在託臺16上,實現杯口與上部出液口的對正。託臺16上設置定位組件使得杯子20與出液口相對應布置,保證料液能夠準確的注入杯子中。
取料裝置可以採用如圖3、4所示的技術方案進行實施,儲料裝置包括儲料桶40,取料裝置包括水平布置的取料棒50,取料棒50的一端插至儲料桶40內,取料棒50上設置有用於盛裝物料的取料凹槽51a,取料棒50與驅動機構a和驅動機構b相連接,驅動機構a、b調節取料棒50處於兩種狀態,其一為:取料凹槽51a位於儲料桶40內、取料凹槽51a的槽口向上的取料位;其二為:取料凹槽51a位於混合罐60內或者位於混合罐60的罐口上方、取料凹槽51a的槽口向下的卸料位。取料棒50沿其身長方向與儲料桶構成滑動導向配合連接,驅動機構a調節取料棒50沿其身長方向進行移動,驅動機構b調節取料凹槽51a處取料棒50的棒身進行翻轉。通過上述取料裝置的實施,可以使得料粉定量準確的取出。取料凹槽51a的大小可以根據物料的種類進行選取,本發明中,取料凹槽51a的容積設置為**ml,這樣1取料凹槽51a的料粉配25ml的衝泡用水,衝50ml、75ml、100ml的飲品即可取用整數量凹槽的料粉。
數據採集裝置包括如下傳感器,亦即:託臺16上設置有用於檢測是否放置杯子20的傳感器c。廢水箱32上設置對其內廢液的液位進行檢測的液位傳感器b。混合罐60內設置溫度傳感器b以及換熱組件。儲料桶40上設置對其存留的物料量進行監測的傳感器d。傳感器c和傳感器d可為重量傳感器或者圖像傳感器,能夠確保準確判斷杯子20是否放入和對物料殘留量進行準確判斷即可。
取料棒50的截面可以為圓形,但是為圓形時,存在如下缺陷:不易於設置取料凹槽51a,而且設置的取料凹槽51a口部會形成缺口;取料棒50移動時,料粉會從缺口處溢出。因此,本發明中優選將取料棒50的截面設置成矩形,這樣便於設置取料凹槽51a。但是僅將截面設置為矩形,還是需要在儲料桶40的側壁上設置圓形的裝配孔用以滿足取料棒50的轉動需求,這樣裝配孔的截面遠遠大於取料棒50的截面,儲料桶40內的物料就會從裝配孔處溢出。因此,本發明採用如圖5、6、7、8、9、10、11所示的技術方案進行實施。取料棒50包括棒a(圖示部件51)和棒b(圖示部件52),棒a(圖示部件51)和棒b(圖示部件52)的端部順延轉動配合連接,棒a上設置取料凹槽51a。取料棒50處於卸料位時,棒a位於儲料桶40的外部。棒a和棒b的截面外輪廓保持一致,驅動機構b驅使棒a進行轉動。這樣就可以解決可靠設置取料凹槽51a和防止物料外溢的難題。
由於取料棒50具有一定高度,取料棒50插入普通的儲料桶40內後,低於取料棒50上表面高度的物料就會無法被取出。因此,為了使得儲料桶40內的物料儘可能被取用,本發明採用如圖12、13、14所示的技術方案進行實施,亦即,儲料桶40為敞口的圓形筒體,圓形筒體內設置有隔板41,隔板41將儲料桶40的內腔分隔成上、下布置的儲料區和裝配區,儲料區用於儲放料粉,取料棒50設置在裝配區,隔板41上設置有出料口411,出料口411與取料棒50上的取料凹槽51a相對應布置,取料棒50與儲料桶40沿取料棒50的長度方向構成滑動導向配合。這樣取料棒50上表面下側不會存在物料,使得儲料桶40內的物料都儘可能的被取料棒50取用。採用該方案進行實施時,取料棒50的長度應滿足取料棒50處於卸料位時,取料棒50上的其餘處棒身能夠對隔板41上的出料口411進行堵截的,防止物料進入裝配區。優選將棒b的長度設置的(略)大於儲料桶40的直徑。棒b的中心線與儲料桶40的桶心相重合。
進一步的優選方案為,如圖1、26所示:儲料桶40的桶口處設置有料蓋15,料蓋15和儲料桶40可拆卸式連接配合,料蓋15上設置有攪料機構15a,攪料機構15a使得隔板41上的物料向出料口411處聚集。攪料機構15a包括懸吊狀布置的攪料軸151,攪料軸151的中心線與儲料桶40的中心線相重合,攪料軸151的下端設置有用於攪動物料的攪拌葉152,攪拌葉152的沿攪料軸151的周向間隔設置,攪拌葉152為立狀布置的弧形板體構成、攪拌葉152的寬度為攪拌葉沿攪料軸151徑向方向的寬度尺寸,方向w為攪料軸151的轉動方向。
若出料口411設置在隔板41的中間部位,則弧形板體上凹形面的弧口的指向與方向w保持一致。若出料口411設置在隔板41的邊緣處,則弧形板體上凹形面的弧口的指向與方向w相逆。弧形板體的厚度隨弧形板體高度的增大而遞增,如圖27所示。
通過上述結構攪料機構15a的設置,可以使得隔板41上出料口411外周的物料都儘可能的聚集從出料口411處排出,從而提高物料的取用率,避免部分物料無法被取用。
每過一段時間需要對儲料桶40進行清潔,取料棒50的一端是與驅動機構相固連的,在拆卸時為了避免物料從出料口411進入裝配區,因此在拆卸時,還需要保持取料棒50對出料口411的堵塞。因此本發明的進一步的優選方案為,棒a和棒b之間為可拆卸式連接配合。具體可以採取如圖5、6、7、8、9、10所示的技術方案進行實施,棒a和棒b之間設置有連接件53,棒b為管狀棒材,連接件53包括中間段53a,中間段53a的外輪廓與棒a、棒b的外輪廓保持一致,中間段53a的一側設置有短軸53b,連接件53通過短軸53b與棒a轉動配合連接,中間段53a的另一側設置有連杆53c,連杆53c插至棒b內,連杆53c遠離中間段53a的端部設置可拆卸式鎖緊件,可拆卸式鎖緊件用於對連接段和棒b進行鎖緊。棒a的端部設置用於轉動安裝短軸53b的短軸安裝孔51b,連接件53的設置可以實現棒a、棒b之間的轉動配合連接和可拆卸式的連接配合,以滿足上述目的的設置。具體的可拆卸式鎖緊件由各彈性卡爪53d構成,彈性卡爪53d包括連杆53c端部安裝的彈片和彈片端部設置的凸起部,凸起部勾住棒b的端部端面實現連接件和棒b之間的鎖緊。彈性卡爪53d呈「1」字形。
進一步的方案為,如圖7、8、9所示:棒b的側壁上設置有容置部52b,容置部52b為棒b遠離棒a一側的端部端面向其內部開設的條形空缺部,容置部52b的長度方向與棒b的長度方向保持一致,容置部52b內設置有條形的解鎖板41c,解鎖板41c和容置部52b構成滑動導向配合連接,容置部52b與彈性卡爪53d相對應布置,解鎖板41c與儲料桶40相固接,解鎖板41c抵靠凸起部縮回至棒b的內管內部實現連接件53和棒b之間的拆卸。這樣可以使得棒a、棒b之間的快速拆卸,使得儲料桶40的卸載更加方便。解鎖板41c的寬度沿方向a逐漸增大,方向a為棒b的身長方向且由棒b指向棒a。這樣儲料桶40在沿方向b平移卸載過程中,可以很平順和快速的實現棒a、棒b之間的拆卸。
更進一步的方案:取料棒50的截面外輪廓與圖形a的形狀相一致,圖形a為立狀布置的矩形,矩形上側的兩角部進行圓角處理形成弧形的肩部,兩肩部向其本體內開設肩槽52a,肩槽52a的槽深方向與矩形的高度方向(鉛垂方向)相一致,隔板41的下板面上設置有導向條41a,導向條41a插至肩槽52a內構成滑動導向配合,導向條41a、肩槽52a的長度方向均與取料棒50的長度方向保持一致。這樣可以進一步的防止物料進入裝配區,同時可以起到導向的作用。
棒b的管腔截面為矩形,連杆53c的截面為矩形,棒b靠近連接件53一端的端部為導向端,導向端的管腔設置成擴口狀(亦即管腔的截面尺寸沿方向a逐漸增大),如圖8所示。自然狀態下凸起部凸出於連杆53c的外壁面,將導向端設置成擴口狀,這樣可使得在裝配時連杆53c端部的彈性卡爪53d方便的插入棒b內。
優選的方案,如圖9、10、11所示,棒b遠離棒a一端的下表面上設置有限位凸塊52c,儲料桶40的桶底上設置有限位凹槽421,限位凸塊52c和限位凹槽421構成滑動導向配合連接,限位凹槽421的長度方向與取料棒50的長度方向保持一致,限位凹槽421靠近棒a一側的端部為限位端;取料棒50處於取料位時、限位凸塊52c距限位凹槽421的限位端的間距為d3;取料棒50由取料位轉至卸料位時取料凹槽51a移動的距離為d1;取料棒50處於取料位時、解鎖板41c距彈性卡爪53d上凸起部的間距為d2,d1<d2<d3。這樣在解鎖後,儲料桶40可以帶著棒b一起移出機殼10,實現棒b在儲料桶40卸載過程中對出料口411的堵塞。
更為詳細的方案為,儲料桶40的桶底蓋與儲料桶40本體為可拆卸式連接配合,便於對裝配區的清潔、檢修,同時便於取下棒b進行清理。另外,兩導向條41a的外側分別設置有立狀的安裝板41b,兩安裝板41b和隔板41、儲料桶40的桶底蓋圍合構成供取料棒50穿過的通道,解鎖板41c分別安裝在兩安裝板41b相對布置的兩板面a(圖示部件41e)上。彈性卡爪53d設置有兩個,兩彈性卡爪53d左右水平相對布置。
儲料桶40可拆卸式安裝在機殼10內,儲料桶40沿方向a進行安裝和拆卸。儲料桶40與機殼10沿方向a導向裝配,機殼10內設置對儲料桶40進行鎖緊的鎖緊件。如可在儲料桶40的桶底蓋42下表面上開設導向滑塊,機殼10上儲料桶40的安裝區設置有導軌,導向滑塊和導軌沿方向a構成滑動導向配合,通過鎖緊件進行限位鎖止。
儲料區的底部設置成鬥狀,出料口411設置在儲料區的底部高度最低處。這樣便於儲料桶40內所有的物料都能夠填充至取料凹槽51a內。另外優選將取料凹槽51a設置成如下形狀,亦即取料凹槽51a為擴口狀的凹槽,取料凹槽51a的截面為方形或圓形,取料凹槽51a的截面沿方向c逐漸增大,方向c為取料凹槽51a的槽底指向槽口的方向。具體實施時,可在取料棒50上設置裝配孔,裝配孔內可拆卸式安裝料鬥,料鬥的鬥腔構成取料凹槽51a,可以採用螺紋連接或者卡扣連接構成可拆卸式連接。
具體的實施方案為:驅動機構a為氣缸a(圖示部件36)構成,氣缸a的活塞杆與取料棒50相連接,氣缸a的長度方向與取料棒50的長度方向保持一致,氣缸a安裝在轉盤上,驅動機構b驅使轉盤進行轉動,驅動機構b為驅動電機37,這樣可以實現取料棒50在取料位和卸料位之間的快速轉換。
採用上述設備實現一鍵快速衝泡料粉的方法,具體包括如下操作:
s1:將飲品機接通電源,通過飲品機上的輸入裝置11設定操作參數並保存;
s2:控制裝置17調控各裝置進行自檢操作,向儲料桶40內添加料粉,向儲水裝置中添加衝泡用水,啟動儲水裝置中的加熱組件使得水溫升至預設的溫度並維持該溫度;
s3:當檢測到操作人員按下衝泡鍵後,控制裝置17對輸入的信號進行分析處理確定用水量和料粉用量,啟動取料裝置和加水裝置向混勻裝置內加入所需量的料粉和衝泡用水,隨後啟動混勻裝置將料粉溶解混勻,料液混勻後通過排液裝置移至杯子20中,供待取用。
進一步的:
操作s1包括通過輸入裝置11設定儲水裝置中水溫、料粉和衝泡用水的料液比、設定輸入裝置11上衝泡鍵的料液量;
執行操作s3後的t2時間段內未再次接收到操作人員按壓衝泡鍵的信號,則執行操作sa:
sa:控制裝置17調控加水裝置向混勻裝置內注入一定量的水(用水量依據混勻裝置的大小決定),啟動混勻裝置進行自清洗,自清洗後通過排液裝置將混勻裝置內的液體排至廢液箱內,並通過儲存單元儲存此時的時間。
執行操作sa後的t1時間段內未接收到操作人員按壓衝泡鍵的信號,則在下一次執行操作s3前先執行一次操作sa。
衝泡鍵設置有多個,各衝泡鍵衝泡的料液量相異。
步驟s3中,排液裝置將混勻裝置中的料液排出前,先通過傳感器c檢測是否在託盤上放置好杯子20;若檢測到沒有放置杯子20,則控制單元調控語音提示裝置播報放入杯子20的提示信息;若檢測到放置有杯子20,則啟動排液裝置將混勻裝置中的料液移至杯子20中。
若液位傳感器a檢測到儲水裝置內的液位低於單次衝泡的最大用水量時,則控制單元調控語音提示裝置播報補加用水的提示信息或者通過啟動泵c自動補加。
若液位傳感器b檢測到廢水箱32內的液位高於預設值時,則通過控制單元調控語音提示裝置播報提示操作人員將廢水箱32內的廢水倒出的信息。具體的是將機殼10上的廢水箱安裝口14打開,將廢水箱32取出傾倒即可。
若傳感器d檢測到儲料裝置中的料粉不足單次衝泡的最大用量時,則控制單元調控語音提示裝置播報補加料粉的提示信息。
步驟s3中先通過加水裝置向混勻裝置中加入總用水量n倍的配製用水,然後啟動混勻裝置邊混合邊加入全部用量的料粉,料粉加完後再加入剩餘量的配製用水,完全混勻後停止混勻裝置的運轉,n∈(0.3~0.5)。
另外,本發明中儲料桶40中物料的管理方法,包括:
儲料桶40中物料的按量取用操作:依據所需取用的物料總量和取料凹槽51a的體積分析得出取料棒50執行取料操作的次數m,然後調控取料棒50執行m次取料操作;
取料操作為:初始時取料棒50處於取料位,如圖15、20所示,儲料桶40內的物料落至取料凹槽51a內並填充滿整個取料凹槽51a的槽腔,啟動驅動機構a調節取料棒50沿方向a平移距離d1,如圖16、21所示,然後啟動驅動機構b調節取料凹槽51a翻轉至槽口向下,使得取料棒50處於卸料位,如圖17、22所示,取料凹槽51a內物料落至下方的混合罐60內;卸料結束後驅動機構b調節取料凹槽51a反向翻轉使得取料凹槽51a的槽口向上布置,如圖16、21所示,然後啟動驅動機構a調節取料棒50沿方向b平移距離d1,使得取料棒50恢復至取料位,如圖15、20所示,方向b和方向a為方向相逆的兩個方向。
進一步的,取料棒每次取料前,先通過控制裝置調控攪料機構運行2~3圈。
還包括,儲料桶40中物料的補充操作:打開機殼10上與儲料桶40桶口相對應布置的料蓋15,將需要加入的物料從料蓋15口處倒入即可,補充物料後關閉料蓋15。
還包括,儲料桶40清理操作:打開機殼10側壁上的儲料桶安裝口13,然後打開儲料桶40與機殼10之間的鎖緊件(卡扣式可拆卸鎖緊件/插接式可拆卸鎖緊件),將儲料桶40沿方向b平移距離d3,在平移過程中解鎖板41c抵靠彈性卡爪53d的凸起部縮回至棒b內管腔內實現棒b與連接件53之間的解鎖,如圖18、22所示,隨後繼續平移儲料桶40,儲料桶40和棒b一同被移出機殼10,如圖19、23所示;移出機殼10後將棒b從儲料桶40內抽出,拆下儲料桶40的桶底蓋42,對儲料桶40的儲料區、裝配區以及取料棒50分別進行清潔處理,清潔處理結束後,先將桶底蓋42與儲料桶40裝配好,將棒b插入儲料桶40內,隨後將儲料桶40和棒b一同沿方向a平推與連接件53、棒a進行裝配,裝配結束後閉合儲料桶40與機殼10之間的鎖緊件將儲料桶40固定,然後關閉儲料桶安裝口13即可。
可以通過編程將控制程序和操控方法寫入控制裝置17,用以實現自動衝泡的操作。
具體的實施例為:
接通電源,啟動飲品機,向水箱內加入純淨水,確定取料凹槽51a的容積,本發明中飲品機的取料凹槽51a的容積為**ml,輸入裝置11上設置有5個一鍵衝泡的衝泡鍵,分別標記為:鍵a、鍵b、鍵c、鍵d、鍵e。
一、參數設定:按下輸入裝置11上的「設置」按鈕,顯示裝置12顯示出設置菜單,設置菜單由上至下依次顯示為「水溫」-「料液比」-「鍵a」-「鍵b」-「鍵c」-「鍵d」-「鍵e」-「實時時間」-「時間t1」-「時間t2」項,按壓輸入裝置11上的上、下按鈕選取需要選定的項目:
設置水溫:按壓上、下按鈕將光標移至「水溫」項,然後按壓「確定」,此時顯示裝置12顯示出水溫菜單,通過數字按鈕輸入想要設定的溫度,如設置為45℃,則通過數字按鈕輸入45,按壓「確定」按鈕進行確認,然後按壓「返回」按鈕返回至設置菜單;
設置料液比:按壓上、下按鈕將光標移至「料液比」項,然後按壓「確定」,此時顯示裝置12顯示出料液比菜單,料液比菜單由上至下依次顯示為「料粉量」-「配水量」項;按壓上、下按鈕將光標移至「料粉量」項,然後按壓「確定」,此時顯示裝置12顯示料粉量菜單,通過數字按鈕輸入想要設定的料粉量,如設置為1取料凹槽51a,則通過數字按鈕輸入1,然後按壓「確定」按鈕進行確認,然後按壓「返回」按鈕返回至料液比菜單;然後按壓下按鈕將光標移至「配水量」項,然後按壓「確定」,此時顯示裝置12顯示配水量菜單,通過數字按鈕輸入想要設定的配水量,如設置為25ml,則通過數字按鈕輸入25,然後按壓「確定」按鈕進行確認,然後按壓「返回」按鈕返回至料液比菜單,再次按壓「返回」,按鈕返回至設置菜單;通過上述料液比的設置,則料液按照1取料凹槽51a的料粉與25ml的水的料液比進行調配;
衝泡鍵的設置,以鍵a為例進行說明:按壓上、下按鈕將光標移至「鍵a」項,然後按壓「確定」,此時顯示裝置12顯示出鍵a菜單,通過數字按鈕輸入想要設定的體積,如設置為50ml,則通過數字按鈕輸入50,按壓「確定」按鈕進行確認,然後按壓「返回」按鈕返回至設置菜單;若後續按壓鍵a則衝泡50ml的料液;同上操作將鍵b設置為75ml,鍵c設置為100ml、鍵d設置為125ml、鍵e設置為150ml;後續隨著嬰兒的長大,可以隨時改變各按鈕的料液量。
設置實時時間:按壓上、下按鈕將光標移至「實時時間」項,然後按壓「確定」,此時顯示裝置12顯示出實時時間菜單,通過數字按鈕輸入當前時間,如當前時間為2017年-04月-13日-10時-36分-24秒,則通過數字按鈕輸入當前的時間,按壓「確定」按鈕進行確認,然後按壓「返回」按鈕返回至設置菜單;
設置時間t1:按壓上、下按鈕將光標移至「時間t1」項,然後按壓「確定」,此時顯示裝置12顯示出時間t1菜單,如設置為10h,通過數字按鈕輸入10,按壓「確定」按鈕進行確認,然後按壓「返回」按鈕返回至設置菜單;
設置時間t2:按壓上、下按鈕將光標移至「時間t2」項,然後按壓「確定」,此時顯示裝置12顯示出時間t2菜單,如設置為2h,通過數字按鈕輸入2,按壓「確定」按鈕進行確認,然後按壓「返回」按鈕返回至設置菜單。
完成上述各參數的設定,即可再次按壓「返回」按鈕返回主頁菜單,當然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還可以選擇設置其他用以輔助準確快速衝泡的參數。主頁菜單上顯示當前水箱的水溫和剩餘水量、儲料箱內的物料剩餘量等等參數。
衝泡操作:
以下以衝泡100ml料液為例進行說明:操作人員將杯子20的蓋子取下,然後將杯子20放在託臺16上,按壓下鍵c,這樣控制裝置17通過分析就可以得知,需要調控取料裝置中的取料棒50運行4次,亦即取料4次,取用100ml的水衝泡。控制裝置17具體調控一鍵衝泡的操作如下:控制裝置17調控啟動泵a先向混勻裝置中加入30~50ml的水,並啟動混勻裝置,然後調控取料棒50取用物料4次,物料取用完成後,再次啟動泵a向混勻裝置中加入剩餘量的水,然後混合使得料粉充分溶解,混勻後停止混勻裝置。由於前述已經將杯子20放在託臺16上,因此傳感器c可以檢測到杯子20,控制裝置17可以啟動泵b並調節三通閥的a路出口處於導通狀態(如若檢測不到杯子20,則控制裝置17無法啟動泵b和打開三通閥的a路,並調節語音裝置播報語音提示操作人員放入杯子20),將混勻裝置中的料液移至杯子20中,然後調控語音裝置播報語音提示信息,提示操作人員取下杯子20。
取料棒50的取料操作具體如下:開始時,取料棒50處於取料位,氣缸a調節棒b移出儲料桶40使得取料凹槽51a與混合罐60的罐口相對應布置。然後驅動機構b(驅動電機37)調節棒b翻轉180°使得取料棒50處於卸料位,使得料粉倒入混合罐60內,然後驅動機構b再調節取料棒50b再次翻轉180°,隨後啟動氣缸a調節取料棒50插至儲料桶40內再次進行取料,如此重複4次,即可完成取料。
機殼10可以為注塑件構成,機殼10主要用於安裝各裝置,各裝置在機殼10內的布置狀態和位置關係如圖2所示,本發明未詳細說明的各裝置與機殼10之間的安裝固定可以是螺栓裝配、卡扣裝配、插接裝配、注塑一體成形、粘接劑粘接等等,這些常規的連接方式均可以實現各裝置與機殼10之間的安裝固定。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依據說明書中記載的布置狀態和位置關係選用相應的常規連接方式將各裝置與機殼10進行可靠的連接。
上述提供的飲品機也可作為咖啡機、果汁機或者嬰幼兒奶粉機進行使用。
本發明未能詳盡描述的設備、機構、組件和操作方法,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均可選用本領域常用的具有相同功能的設備、機構、組件和操作方法進行使用和實施。或者依據生活常識選用的相同設備、機構、組件和操作方法進行使用和實施。各組件的型號可以根據具體的需求進行選用。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獲知本發明中記載內容後,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其作出若干同等變換和替代,這些同等變換和替代也應視為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