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盒抽紙巾摺疊機上用的摺紙輥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06 13:43:11 2
專利名稱:一種盒抽紙巾摺疊機上用的摺紙輥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衛生紙摺疊機的技術領域,尤其是指一種盒抽紙巾摺疊機上用的摺紙輥結構。
背景技術:
業內習知,傳統的盒抽紙巾摺疊機普遍採用單邊吸氣的方式來依次進行橫向切紙、送紙、摺紙的動作,最後並將紙巾交替摺疊在一起,但是現有的盒抽紙巾摺疊機局限於其本身的結構特徵,還普遍存在工作效率低、無法組成連續的生產線、能耗高、摺紙精度低等缺點,未能得到推廣普及。雖然目前國內也有一種通過在摺紙輥兩端設有吸氣控制口和相應的氣閥結構來進行同步送紙吸氣和同步摺紙吸氣的盒抽紙巾摺疊機,該盒抽紙巾摺疊機的兩端同步吸氣的方式相比傳統的盒抽紙巾摺疊機的單邊吸氣的方式更為先進,工作效率更高,但是其還存在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採用這種摺紙輥兩端同步吸氣的方式,就目前的技術而言是很難達到兩端同步吸氣的效果,其實際情況往往是由於真空吸盤的相位有差別,導致左右兩端吸氣控制口的先吸先關以及不同步混合吸氣,進而使得摺紙輥內部的氣流波動比較大,這樣會嚴重影響到後續加工和成品質量。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效率高、吸力強、吸氣均勻、氣流導向順暢、疊紙精度高,而且能耗低和運行成本低的盒抽紙巾摺疊機上用的摺紙輥結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盒抽紙巾摺疊機上用的摺紙輥結構,它包括有兩端均設有吸氣控制口的摺紙輥本體;在摺紙輥本體的輥面上設有多軸向排列的送紙、摺紙吸氣孔;送紙、摺紙吸氣孔與摺紙輥本體內的氣流通道相通;在所述的每條氣流通道的中間部位內設有間隔件,把貫通摺紙輥本體內部的氣流通道分隔為兩段, 工作時,通過摺紙輥本體的轉動,使得每段氣流通道與各自的吸氣控制口形成周期性連通吸氣。
所述的摺紙輥本體的輥面上設有多個與軸向排列的摺紙吸氣孔一一對應的摺紙槽,使得該摺紙輥本體輥面上的摺紙吸氣孔分布在與其相應的摺紙槽的面上。
所述的氣流通道包括有多條間隔排列的送紙吸氣流通道和摺紙吸氣流通道,且每條送紙吸氣流通道與相應的送紙吸氣孔連通,每條摺紙吸氣流通道與相應的摺紙吸氣孔連ο
所述的送紙吸氣流通道和摺紙吸氣流通道為同一氣流通道,對應的送紙吸氣孔和摺紙吸氣孔均與該氣流通道連通。
本發明在採用了上述方案後,其最大優點是本發明能有效地解決摺紙輥內部的氣流波動大的問題,使得本發明在降低能耗和運行成本的同時,其效率更高、疊紙精度更高, 送紙、摺紙的速度更快,能完全滿足實際生產要求,並且可以和生產原紙的設備輕易地組成流水線,實現自動化作業。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1和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B-B剖視圖。
圖3為圖2中本發明實施例1的C-C剖視圖。
圖4為圖2中本發明實施例1的D-D剖視圖。
圖5為圖2中本發明實施例1的E-E剖視圖。
圖6為圖2中本發明實施例2的C-C剖視圖。
圖7為圖2中本發明實施例2的D-D剖視圖。
圖8為圖2中本發明實施例2的E-E剖視圖。
圖9為本發明實施例3和實施例4的結構示意圖。
圖10為圖9的B-B剖視圖。
圖11為圖10中本發明實施例3的C-C剖視圖。
圖12為圖10中本發明實施例3的D-D剖視圖。
圖13為圖10中本發明實施例3的E-E剖視圖。
圖14為圖10中本發明實施例4的C-C剖視圖。
圖15為圖10中本發明實施例4的D-D剖視圖。
圖16為圖10中本發明實施例4的E-E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多個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根據附圖1至附圖5所示,本實施例所述的盒抽紙巾摺疊機上用的摺紙輥結構,它包括有兩端均設有吸氣控制口 1的摺紙輥本體2,其中,本實施例的吸氣控制口 1 可以設置在摺紙輥本體2的兩端輥面上或兩端端面上,或同時設置在摺紙輥本體2的兩端輥面上和兩端端面上,吸氣控制口 1 一端通過管路與抽真空設備相連,另一端與轉動的摺紙輥本體2的氣流通道6形成周期性配合,工作時,通過摺紙輥本體2的轉動,使得每段氣流通道6與各自的吸氣控制口 1形成周期性連通吸氣,即當摺紙輥本體2的氣流通道6轉至與吸氣控制口 1相通時,抽真空設備進行抽真空工作,當氣流通道6轉離吸氣控制口 1後, 則停止抽真空,如此周期反覆操作;在摺紙輥本體2的輥面上設有多軸向排列的送紙、摺紙吸氣孔3、4,並且該摺紙輥本體2的輥面上還設有多個與軸向排列的摺紙吸氣孔4 一一對應的摺紙槽5,使得該摺紙輥本體2輥面上的摺紙吸氣孔4分布在與其相應的摺紙槽5的面上;送紙、摺紙吸氣孔3、4與摺紙輥本體2內的氣流通道6相通;而本實施例所述的氣流通道6包括有三條送紙吸氣流通道6-1和三條摺紙吸氣流通道6-2,該送紙吸氣流通道6-1 和摺紙吸氣流通道6-2在摺紙輥本體2內間隔排列,並且本實施例在所述的每條送紙吸氣流通道6-1和摺紙吸氣流通道6-2的中間部位內設有間隔件7 (對氣流通道6的密封性設計得越高越好,最好是能完全密封),把貫通摺紙輥本體2內部的氣流通道6分隔為左右兩段,分別由左右兩端相對應的吸氣控制口 1控制。
實施例2 根據附圖1至附圖2和附圖6至附圖8所示,與實施例1不同的是本實施例的送紙吸氣流通道和摺紙吸氣流通道為同一氣流通道8,因此,本實施例的氣流通道8有三條,且本實施例對應的送紙吸氣孔3和摺紙吸氣孔4均與同一氣流通道8連通。
實施例3 根據附圖9至附圖10和附圖11至附圖13所示,與實施例1不同的是本實施例的摺紙輥本體2的輥面上不設有摺紙槽5。
實施例4 根據附圖9至附圖10和附圖14至附圖16所示,與實施例2不同的是本實施例的摺紙輥本體2的輥面上不設有摺紙槽5。
採用以上設計後,使得本發明的每個吸氣控制口 1能明確分工,對應控制與其相連通的氣流通道形成周期性連通吸氣,同時由於本發明縮短了每個吸氣控制口 1所負責的氣流通道的長度,使得本發明更便於對原紙的吸氣控制以及避免了就目前技術採用兩端同步吸氣的結構其左右兩端吸氣控制口1的先吸先關以及不同步混合吸氣而導致的摺紙輥本體2內部的氣流波動比較大的問題,使得本發明在降低能耗和運行成本的同時,其效率更高、疊紙精度更高,送紙、摺紙的速度更快,能完全滿足生產要求,並且本發明可以和生產原紙的設備輕易地組成流水線,實現自動化作業,值得推廣。
以上所述之實施例子只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並非以此限制本發明的實施範圍,故凡依本發明之形狀、原理所作的變化,均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盒抽紙巾摺疊機上用的摺紙輥結構,它包括有兩端均設有吸氣控制口(1)的摺紙輥本體(2);在摺紙輥本體(2)的輥面上設有多軸向排列的送紙、摺紙吸氣孔(3、4);送紙、 摺紙吸氣孔(3、4)與摺紙輥本體(2)內的氣流通道(6)相通;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的每條氣流通道(6)的中間部位內設有間隔件(7),把貫通摺紙輥本體(2)內部的氣流通道(6)分隔為兩段,工作時,通過摺紙輥本體(2)的轉動,使得每段氣流通道(6)與各自的吸氣控制口 (1)形成周期性連通吸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盒抽紙巾摺疊機上用的摺紙輥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摺紙輥本體(2)的輥面上設有多個與軸向排列的摺紙吸氣孔(4) 一一對應的摺紙槽(5), 使得該摺紙輥本體(2)輥面上的摺紙吸氣孔(4)分布在與其相應的摺紙槽(5)的面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盒抽紙巾摺疊機上用的摺紙輥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氣流通道(6)包括有多條間隔排列的送紙吸氣流通道(6-1)和摺紙吸氣流通道(6-2),且每條送紙吸氣流通道(6-1)與相應的送紙吸氣孔(3 )連通,每條摺紙吸氣流通道(6-2 )與相應的摺紙吸氣孔(4)連通。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盒抽紙巾摺疊機上用的摺紙輥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送紙吸氣流通道和摺紙吸氣流通道為同一氣流通道(8),對應的送紙吸氣孔(3)和摺紙吸氣孔(4)均與該氣流通道(8)連通。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盒抽紙巾摺疊機上用的摺紙輥結構,它包括有兩端均設有吸氣控制口的摺紙輥本體;在摺紙輥本體的輥面上設有多軸向排列的送紙、摺紙吸氣孔;送紙、摺紙吸氣孔與摺紙輥本體內的氣流通道相通;在所述的每條氣流通道的中間部位內設有間隔件,把貫通摺紙輥本體內部的氣流通道分隔為兩段,工作時,通過摺紙輥本體的轉動,使得每段氣流通道與各自的吸氣控制口形成周期性連通吸氣。本發明能有效地解決摺紙輥內部的氣流波動大的問題,使得本發明在降低能耗和運行成本的同時,其效率更高、疊紙精度更高,送紙、摺紙的速度更快,能完全滿足實際生產要求,並且可以和生產原紙的設備輕易地組成流水線,實現自動化作業。
文檔編號B65H45/16GK102502327SQ201110338758
公開日2012年6月20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1日
發明者陸德昌 申請人:陸德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