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筒等靜壓內徑一次成型模的製作方法
2023-05-06 09:21:46
專利名稱:陶瓷筒等靜壓內徑一次成型模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模具,具體地說是陶瓷筒等靜壓內徑一次成型模。
背景技術:
在本實用新型提出之前,等靜壓成型工藝是真空陶瓷成型的一種發展方向,受到 越來越多真空滅弧室陶瓷筒生產廠家的青睞。等靜壓成型工藝生產真空滅弧室瓷筒的方法 是將通過噴霧造粒的粉料裝入成型橡皮模內,在冷等靜壓機中壓製成初坯,然後按圖紙要 求用車床將初坯車製成成坯,最後通過高溫窯爐燒製成陶瓷筒。但由於真空滅弧室瓷筒內 部結構的特殊性——中間內臺階小於瓷件兩端(如圖3所示),導致對這種特殊結構的加 工普遍採用車加工成型,即瓷筒坯體在壓制時內徑留一定的車加工餘量,完成外徑車加工 後,換夾具,再次上車床按圖將內徑加工成型。這樣做,雖然模具的型芯設計簡單、加工容 易,但是內徑車加工費工、費時又費料。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省時省力和 降低生產成本的陶瓷筒等靜壓內徑一次成型模。針對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陶瓷筒等靜壓內徑一次成型模,其技術方案 是包括成型模套和型芯,所述型芯通過上橡皮封頭和下橡皮封頭定位在成型模套內,所述 型芯包括上型芯和下型芯,下型芯上端外徑比下端外徑小,且其外徑過渡部位的外表面為 圓錐面,上型芯的外徑與下型芯下端的外徑相同,所述上型芯下端與下型芯上端相連,形成 帶中間臺階結構的型芯,該中間臺階結構在成型過程中直接成型陶瓷筒的中間內臺階,從 而不需再次對瓷筒坯體的內徑進行加工。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下型芯上端設有定位杆,上型芯對應的位置設有與定位杆相 配合的定位孔,下型芯通過定位杆穿過定位孔定位在上型芯內,定位杆上端並用螺母固定, 這樣有利於上型芯和下型芯準確安裝定位。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下型芯的中心設有沉槽,這樣有利於節約模具材料,從而降低 成本。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上型芯上端和螺母之間設有密封圈。本實用新型採用上型芯和下型芯的組合結構形成帶中間臺階結構的型芯,保證了 成型過程中直接成型陶瓷筒的中間內臺階,從而不需再次對陶瓷筒坯體的內表面進行加工。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對比,充分顯示其優越性在於具有結構簡單、省時省力和 降低了生產成本的特點。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結構示意視圖;[0011]圖2為現有模具的使用狀態結構示意視圖;圖3為陶瓷筒的結構示意視圖。圖中上橡皮封頭1 ;下橡皮封頭2 ;成型模套3 ;型芯4 ;上型芯4. 1 ;下型芯4. 2 ; 定位杆4. 3 ;沉槽4. 4 ;螺母5 ;密封圈6 ;粉料7。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成型模套3、上型芯4. 1和下型芯4. 2,所述下型芯 4. 2上端外徑比下端外徑小,且其外徑過渡部位的外表面為圓錐面,上型芯4. 1的外徑與下 型芯4. 2下端的外徑相同,所述上型芯4. 1下端與下型芯4. 2上端相連,形成帶中間臺階結 構的型芯4,該型芯4通過上橡皮封頭1和下橡皮封頭2定位在成型模套3內。上述下型芯4. 2上端設有定位杆4. 3,上型芯4. 1對應的位置設有與定位杆4. 3相 配合的定位孔,下型芯4. 2通過定位杆4. 3穿過定位孔定位在上型芯4. 1內,定位杆4. 3上 端並用螺母5固定,該定位杆4. 3的個數可根據實際需要設計。當然,上型芯4. 1和下型芯 4. 2之間也可採用其它定位方式。所述上型芯4.1上端和螺母5之間設有密封圈6。所述 下型芯4. 2的中心設有用於節約材料的沉槽4. 4。所述上型芯4. 1和下型芯4. 2的材料採 用45#鋼,按設計要求加工後,淬火,拋光,鍍鉻。本實用新型在實際生產中的使用方法如下1、下橡皮封頭2套在下型芯4. 2下端,再將成型模套3套在下橡皮封頭2上,並用 橡皮筋紮緊成型模套3 ;2、將上型芯4. 1通過定位杆4. 3裝到下型芯4. 2上;3、按規定裝滿粉料7 ;4、將上橡皮封頭1套蓋在上型芯4. 1及成型模套上,並用橡皮筋紮緊成型模套3 ;5、在上型芯4. 1上端和螺母5之間加以密封圈6,並用螺母5緊固。即完成裝模全 過程;組裝好的模具如圖1所示。6、卸模時,只需將螺母5擰下,上型芯4. 1和下型芯4. 2即可從陶瓷筒坯體兩端分 別取出。這樣成型後的陶瓷筒坯體只需對其外表面進行車加工即可,從而在提高了工效的 同時,提高了一次粉料的利用率,並且還提高了陶瓷筒坯體內表面的光潔度。
權利要求陶瓷筒等靜壓內徑一次成型模,包括成型模套(3)和型芯(4),所述型芯(4)通過上橡皮封頭(1)和下橡皮封頭(2)定位在成型模套(3)內,其特徵在於,所述型芯(4)包括上型芯(4.1)和下型芯(4.2),下型芯(4.2)上端外徑比下端外徑小,且其外徑過渡部位的外表面為圓錐面,上型芯(4.1)的外徑與下型芯(4.2)下端的外徑相同,所述上型芯(4.1)下端與下型芯(4.2)上端相連,形成帶中間臺階結構的型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筒等靜壓內徑一次成型模,其特徵在於,所述下型芯 (4. 2)上端設有定位杆(4. 3),上型芯(4. 1)對應的位置設有與定位杆(4. 3)相配合的定位 孔,下型芯(4. 2)通過定位杆(4. 3)穿過定位孔定位在上型芯(4. 1)內,定位杆(4. 3)上端 並用螺母(5)固定。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陶瓷筒等靜壓內徑一次成型模,其特徵在於,所述下型芯 (4.2)的中心設有沉槽(4.4)。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陶瓷筒等靜壓內徑一次成型模,其特徵在於,所述上型芯 (4. 1)上端和螺母(5)之間設有密封圈(6)。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陶瓷筒等靜壓內徑一次成型模,它涉及模具。本實用新型包括成型模套和型芯,所述型芯通過上橡皮封頭和下橡皮封頭定位在成型模套內,所述型芯包括上型芯和下型芯,下型芯上端外徑比下端外徑小,且其外徑過渡部位的外表面為圓錐面,上型芯的外徑與下型芯下端的外徑相同,所述上型芯下端與下型芯上端相連,形成帶中間臺階結構的型芯,該中間臺階結構在成型過程中直接成型陶瓷筒的中間內臺階,從而不需再次對瓷筒坯體的內徑進行加工,解決了工效低和成本高的問題。本實用新型適用於生產陶瓷筒。
文檔編號B28B7/28GK201693653SQ20102022752
公開日2011年1月5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10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10日
發明者張衛東 申請人:湖北漢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