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上肢偏癱病人專用病員服的製作方法
2023-05-06 21:45:11
一種上肢偏癱病人專用病員服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上肢偏癱病人專用病員服,考慮到上肢偏癱病人的實際需要,能夠將偏癱上肢早期固定於功能位置,操作簡單方便。本實用新型包括衣身、開設在衣身頂部的衣領、以及分別連接在衣身兩側的兩隻衣袖,每隻衣袖上分別設有一條半拉鏈,所述衣袖上的半拉鏈設於肘部至袖口之間,所述衣身前片設有至少一組半拉鏈組,所述半拉鏈組包括兩條對稱地設置在衣身前片左右兩側的半拉鏈,所述位於衣身前片左側的半拉鏈與左衣袖上設置的半拉鏈配合連接,所述位於衣身前片右側的半拉鏈與右衣袖上設置的半拉鏈配合連接。病員服採用拉鏈固定方式,能夠將上肢託起保持良肢位,避免發生各類偏癱問題,有利於後期的康復。
【專利說明】 一種上肢偏癱病人專用病員服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於醫用服裝【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用於給上肢偏癱病人穿著的病員服。
【背景技術】
[0002]腦卒中是神經系統常見病、多發病,是目前人類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具有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復發率高的特點。在致殘方面,大約有70%的腦卒中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包括肢體癱瘓、語言障礙、吞咽困難、認知障礙等,其中,肢體癱瘓最為常見,它給患者帶來很大的痛苦,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對家庭、社會也帶來很大的壓力和負擔。
[0003]大多數腦卒中偏癱病人由於上肢功能恢復比其他部位慢、效果也沒其他部位明顯,患者往往對上肢功能恢復失去信心。這樣的患者往往早期不重視上肢的功能位置,隨意將癱瘓上肢垂於身體兩側,長期下去導致出現以下一系列偏癱上肢問題,如:
[0004]1.偏癱肢體腫脹:由於偏癱肢體靜脈回流障礙、營養代謝障礙等原因導致肢體腫脹,水腫時間長可引起關節強硬攣縮,只有減少因重力對灌注影響(減少上肢下垂的重力),促進靜脈血液回流,才能減輕腫脹。
[0005]2.肩關節半脫位:上肢長期下垂,重力影響下牽拉致半脫位,因為癱瘓時肩關節周圍肌肉韌帶鬆弛,固定關節功能減弱,加之重力作用,肩關節就會離開關節窩脫位。康復訓練被動運動時疼痛更厲害,影響康復效果及肢體功能恢復。
[0006]3.肩手症候群:發生腦血管病1-3個月內,表現患肢肩痛手痛,上抬受限等,如不及時治療,引起殘疾。
[0007]4.肩關節周圍炎:偏癱後數月發生,表現為上臂外展,上抬時疼痛,以後逐漸加重,出現持續性上臂和手劇烈疼痛,難以入睡。
[0008]隨著腦卒中患者急性期或早期康復的開展,及康復理念的日趨健全,腦卒中早期保持肢體的良肢位尤為重要。良肢位是防止或對抗痙攣姿勢的出現,保護肩關節及早期誘發分離運動而設計的一種臨時性治療體位。文獻表明早期良肢位的擺放可有效防止各種併發症的發生,為後期康復治療打下良好的基礎,且不同程度降低患者致殘率,為家庭社會減輕負擔。在臨床上人們往往只重視臥床病人的良肢位擺放,對於能行走的上肢癱瘓病人,上肢良肢位不重視,即使醫護人員意識到可能造成的後果,傳統的做法是用三角巾或繃帶通過頸部受力來懸吊患肢於胸前,由於繃帶與頸部的接觸面積太小,長期以往,頸部負荷過重,頸部肌肉酸脹致使大多數病人被迫中途放棄懸吊,從而影響患肢功能恢復。
【發明內容】
[0009]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上肢偏癱病人專用病員服,考慮到上肢偏癱病人的實際需要,能夠將偏癱上肢早期固定於功能位置,操作簡單方便。
[0010]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11]一種上肢偏癱病人專用病員服,包括衣身、開設在衣身頂部的衣領、以及分別連接在衣身兩側的兩隻衣袖,每隻衣袖上分別設有一條半拉鏈,所述衣袖上的半拉鏈設於肘部至袖口之間,所述衣身前片設有至少一組半拉鏈組,所述半拉鏈組包括兩條對稱地設置在衣身前片左右兩側的半拉鏈,所述位於衣身前片左側的半拉鏈與左衣袖上設置的半拉鏈配合連接,所述位於衣身前片右側的半拉鏈與右衣袖上設置的半拉鏈配合連接。
[0012]進一步的,所述衣身中部設有插袋,所述插袋位於衣身前片上的半拉鏈末端。
[0013]進一步的,所述半拉鏈均為雙向拉鏈。
[0014]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和有益效果:
[0015]採用拉鏈固定方式,能夠將上肢託起保持良肢位,避免發生各類偏癱問題,有利於後期的康復。由於不藉助頸部力量,避免給頸部造成負擔,且整體操作十分方便,不僅適用於腦卒中、上肢偏癱病人恢復,也適用於臂部骨折病人的康復療程。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實施例一提供的上肢偏癱病人專用病員服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實施例二提供的上肢偏癱病人專用病員服結構示意圖一;
[0018]圖3為實施例二提供的上肢偏癱病人專用病員服結構示意圖二 ;
[0019]附圖標記列表:
[0020]衣身I,衣領2,左衣袖3,4-右衣袖4,5-半拉鏈,6-插袋。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明本實用新型,應理解下述【具體實施方式】僅用於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的範圍。需要說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詞語「前」、「後」、「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圖中的方向,詞語「內」和「外」分別指的是朝向或遠離特定部件幾何中心的方向。
[0022]實施例一:
[0023]如圖1所示,一種上肢偏癱病人專用病員服,包括衣身1、衣領2 (衣領2可以是常規的有領或無領設計,開口形狀可以為V形、U形等常見形狀)、分別連接在衣身兩側的左衣袖3、右衣袖4,所述左衣袖3和右衣袖4上分別設有一條半拉鏈5 (本實用新型中稱半幅拉鏈為半拉鏈,兩條半拉鏈即可組合成一條完整的拉鏈),所述左衣袖3和右衣袖4上的半拉鏈5均設於兩衣袖上的肘部至袖口之間,所述衣身I前片設有兩組半拉鏈組,我們稱圖1中的兩組半拉鏈組自上而下分別為第一半拉鏈組和第二半拉鏈組,上述兩組半拉鏈組都分別包括兩條對稱地設置在衣身前片左右兩側的半拉鏈5。其中第一半拉鏈組中的兩條半拉鏈從衣身兩側至衣身中間逐漸上斜,兩條半拉鏈呈八字形,第二半拉鏈組中的兩條半拉鏈基本水平。需要說明的是,半拉鏈組的數量和其中半拉鏈的角度應根據需要設定,主要以配合病人良肢位為準。所述位於衣身前片左側的半拉鏈5用於與左衣袖3上設置的半拉鏈5配合連接,所述位於衣身前片右側的半拉鏈5用於與右衣袖4上設置的半拉鏈5配合連接。在兩側衣袖或衣身前片上的半拉鏈上設有用於閉合或拉開拉鏈的拉鏈頭。
[0024]本病員服的衣襟可設置在衣身前片或後片,穿衣方式與普通病員服一樣,病人穿好本病員服後,當左上肢癱瘓需要固定良肢位時,將病人左衣袖上的半拉鏈與衣身前片左側的某一條半拉鏈對齊閉合,即可將左前臂固定在衣身前片半拉鏈處、與上臂呈70度?120度夾角,一般以呈90度左右為佳。同樣的,當右上肢癱瘓需要固定時,將病人右衣袖上的半拉鏈與衣身前片右側的合適位置的半拉鏈對齊閉合,即可將右前臂固定在衣身前片半拉鏈處、與上臂呈70度?120度夾角。
[0025]優選的,前述的拉鏈為雙向拉鏈,不管從拉鏈的哪個方向均可方便地閉合或打開拉鏈,操作簡便快速。
[0026]實施例二:
[0027]在應用實施例一種的病員服時,我們發現,由於偏癱病人的一側肢體完全無行動能力,當閉合拉鏈後,病患的前臂雖呈良肢位,但其手部自然垂下,與前臂呈一定夾角,不利於血液流動,長此以往會導致病人腕關節僵硬。因此,本例在實施例一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在衣身I中部設有插袋6,所述插袋6位於衣身前面上的半拉鏈末端。可以在衣身前片上的每條半拉鏈末端(我們以半拉鏈靠近衣身中軸線的一端為末端)分別設有插袋6 (如圖2所示),也可以在同組兩條半拉鏈中間設置一個兩頭貫通的插袋(如圖3所示,其中半拉鏈組為三組)。插袋6底部應儘量與拉鏈的延伸線平行或基本重合,以保證手部與前臂儘量呈一直線,利於血液循環。
[0028]本實用新型方案所公開的技術手段不僅限於上述實施方式所公開的技術手段,還包括由以上技術特徵任意組合所組成的技術方案。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上肢偏癱病人專用病員服,包括衣身(I)、開設在衣身頂部的衣領(2)、以及分別連接在衣身兩側的兩隻衣袖,其特徵在於:每隻衣袖上分別設有一條半拉鏈(5),所述衣袖上的半拉鏈(5)設於肘部至袖口之間,所述衣身(I)前片設有至少一組半拉鏈組,所述半拉鏈組包括兩條對稱地設置在衣身前片左右兩側的半拉鏈(5),所述位於衣身前片左側的半拉鏈(5)與左衣袖(3)上設置的半拉鏈(5)配合連接,所述位於衣身(I)前片右側的半拉鏈(5)與右衣袖(4)上設置的半拉鏈(5)配合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上肢偏癱病人專用病員服,其特徵在於:所述衣身(I)中部設有插袋(6),所述插袋(6)位於衣身(I)前片上的半拉鏈(5)末端。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上肢偏癱病人專用病員服,其特徵在於:所述半拉鏈(5)均為雙向拉鏈。
【文檔編號】A41D13/12GK203986241SQ201420431480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1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1日
【發明者】向陽, 成月花 申請人:南京腦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