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撬自行車鎖的製作方法
2023-05-06 20:33:46 1
專利名稱:防撬自行車鎖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一種改進的自行車鎖。
現有的自行車鎖不論是彈子式還是磁性式,它的外殼均由二塊鐵皮分別製成後,用鉚釘鉚在一起,極易被螺絲刀、鑿子或其他扁尖的金屬工具擴縫撬開。鎖匣內,小彈簧和鎖閂裝在鎖頭外,當鎖殼被撬後,鎖閂容易被金屬工具撬歪而移出鎖鍵的凹槽。此時,鎖鍵由於受大彈簧的拉力,會全部自動退到鎖殼內,車鎖被打開。現有車鎖的鎖殼的兩端點大多無套環,(部分有套環的,因套環上無鉚釘固定,容易被撬落),鎖殼容易被撬開,這樣鎖鍵便容易被扭彎,使車鎖失去作用。目前,許多用戶用鏈條鎖代替自行車鎖,鏈條鎖雖比自行車鎖安全,但使用十分不便,且其鏈條容易被鉗剪和撬斷。
本實用新型的任務是提供一種使用方便,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外型美觀、牢固可靠、防撬性能好的自行車鎖。
適當增大鎖頭(6)體積,在鎖芯(7)的外側面設兩條對稱的豎槽(8),使鎖芯(7)的中間形成一凸塊(9)。在鎖頭(6)內設一條與鎖芯(7)相鄰且垂直的圓孔(4),一頭通,一頭閉,圓孔(4)內放置鎖閂(2)和小彈簧(3),鎖閂(2)由圓銅棒製成,直徑稍比圓孔(4)小,一頭呈斜坡(1),與斜坡(1)同方向的鎖閂(6)中間設一條凹槽(5)它的位置與鎖芯(7)的凸塊(9)的寬度和厚度吻合,小彈簧(3)的直徑稍小於圓孔(4)直徑,在鎖頭(6)內設一條與圓孔(4)相通的圓弧孔(10)兩頭通,供鎖鍵(11)收伸時通行。圓弧孔(10)的直徑略大於鎖鍵(11)的直徑,其弧度與鎖鍵(11)相同。當鑰匙插入鎖芯逆時針方向扭動時,鎖芯(7)帶動鎖閂(2)壓縮小彈簧,鎖閂(2)退出圓弧孔(10),全部回到圓孔(4)內,車鎖打開;當鑰匙停止扭動時,鎖閂受小彈簧(3)彈力的作用,呈斜坡狀(8)的一頭進入圓弧孔(10)中,此時如鎖鍵(11)向順時針方向轉(即上鎖),鎖閂的斜坡(1)便會卡入鎖鍵的凹槽(16)使鎖鍵(11)難以轉動,從而保證自行車的安全。
在鎖殼(12)的端點(13)套上一個鐵皮製成的弧形方套環(14),套環(14)上下各設一個鉚釘孔(15)。本實用新型其餘的零部件結構與現有的彈子側匣式自行車鎖零部件相類似,由於本實用新型的鎖匣內的鎖閂(2),小彈簧(3)都設在鎖頭(6)內,上鎖時鎖鍵(11)的凹槽也在鎖頭(6)內,因此,即使鎖殼(12)被撬開,也無法插入工具撬扭鎖閂(2)和小彈簧(3),鎖閂(2)仍卡在鎖鍵的凹槽(16)內,鎖鍵(11)、鎖頭(6)及上面一塊鎖殼(12)仍連為一體,起到保安作用。本實用新型由於在鎖殼端點(13)上加設套環(14)使鎖殼一端無法撬開,由於在套環上(14)上加鉚釘(15)固定,使套環(14)難以取下,從而防止鎖鍵(11)被扭彎。這就增強了自行車鎖的安全性能。
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外型美觀、成本低廉、牢固可靠、防撬性能好的特點。本實用新型適用目前市場銷售的任何型號的自行車。
圖1為防撬車鎖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表示鎖閂的斜坡;(2)表示鎖閂;(3)表示小彈簧;(4)表示圓孔;(5)表示鎖閂的凹槽;(6)表示鎖頭;(7)表示鎖芯;(8)表示鎖芯豎槽;(9)表示鎖芯的凸塊;(10)表示圓弧孔;(11)表示鎖鍵;(12)表示鎖殼;(13)表示鎖殼端點;(14)套環;(15)表示鉚釘。
圖2為鎖頭的主視圖;圖3為圖2的左視圖,圖4為圖2的俯視圖;圖5為鎖閂的正視圖;圖6為圖5的左視圖;圖7為套環的主視圖;圖8為圖7的左視圖。
實施例根據本實用新型制度,安裝一種防撬自行車鎖。鎖頭中的鎖芯和鎖閂用圓銅棒銑磨等方法製成,鎖頭其餘部分用鋁通過鑄造、銑磨等加工方法製成。套環用鐵皮製成後鍍鉻而成,其餘零部件為外購件。各零部件按圖1裝配,便可得到一種防撬自行車鎖。
權利要求1.一種防撬自行車鎖,該車鎖由鎖殼(12)、鎖頭(6)、鎖鍵(11)、套環(14)和大彈簧組成,該車鎖的鎖門(2)和小彈簧(3)均設在鎖頭(6)內,鎖鍵(11)穿過鎖頭(6),其特徵在於A、在鎖頭中的鎖芯側面設兩條豎槽(8),使其中間形成一凸塊(9);B、在鎖頭內設一直圓孔(4),內裝一個小彈簧(3)和一個鎖閂(2),鎖閂(2)的一頭呈斜坡狀(1),鎖閂(2)中部設有一凹槽(5),與鎖芯凸塊(9)吻合;C、在鎖殼端點設一個套環(14),套在鎖殼外面,在套環上設一鉚釘(15)。
專利摘要一種防撬自行車鎖,該鎖由鎖殼、鎖頭、鎖鍵、大彈簧和套環組成。其中鎖頭由鎖閂、鎖芯、小彈簧組成。在鎖頭內設有直圓孔,內裝鎖閂和小彈簧。在鎖殼端點設有環套,套環上設有鉚釘。該鎖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外表美觀牢固可靠、防撬性能好的特點,適合各類自行車。
文檔編號E05B71/00GK2060802SQ8920713
公開日1990年8月22日 申請日期1989年5月12日 優先權日1989年5月12日
發明者王洪躍 申請人:王洪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