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口腔咽部皰疹的中藥組合物的製作方法
2023-05-06 03:10:16 1
一種治療口腔咽部皰疹的中藥組合物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口腔咽部皰疹的中藥組合物,屬於中成藥領域。其配方藥物按重量份組成為:生黃芪8-12克,蒲公英10-15克,金銀花8-12克,蘆根8-12克,天花粉5-8克,蒼朮3-5克,石膏25-35克,知母8-12克,白茅根10-20克,元參10-15克,大黃3-5克。本發明本發明將全身與局部結合治療,具有療效好,毒副作用小的優點。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口腔咽部皰疹的中藥組合物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屬於一種中成藥,具體地說,尤其涉及一種治療口腔咽部皰疹的中藥組合 物。
【背景技術】
[0002] 在臨床上,口腔皰疹主要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多發生於嬰幼兒,可引起 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皰疹小兒皰疹性口炎就是常見的兒童口腔疾病之一。小兒皰疹性主要 由病毒引起,為單純的皰疹感染,多見於5歲以下幼兒,尤以6個月至2歲的幼兒為多見,多 發生在機體抵抗力降低時。本病有自限性,抗生素治療無效,但易反覆發病。小兒口腔皰疹 的症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小兒皰疹性口炎症狀主要有常在發病前2?3天即有發 熱、唾液增多、躁動不安、啼哭、拒食等呼吸道感染或急性傳染病史表現。小兒皰疹性口炎症 狀的林一方面是發病急,體溫可迅速上升至40°C左右,寶寶煩燥不安,因疼痛而哭鬧、拒食, 隨後口腔黏膜充血、水腫,在唇、頰、舌等處出現針頭大小的透明水皰,散在或密集成簇,水 皰可於數小時後潰破形成潰瘍,並相互融合成邊緣不規則的較大片的潰瘍面,表面覆蓋黃 白色假膜。目前,治療口腔皰疹主要是以起消炎作用的西藥為主,但大多數藥物只能緩解症 狀,很難根除,而且西藥存在價格較高,副作用較大的缺點,嬰幼兒身體嬌弱,此類藥物對於 嬰幼兒來說會毒副作用較大。
【發明內容】
[0003] 為克服現有產品的缺陷,本發明提供一種其具有成本低、使用效果好、生發配方合 理的一種治療口腔咽部皰疹的中藥組合物。
[0004] 本發明是採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5] -種治療口腔咽部皰疹的中藥組合物,其配方藥物按重量份組成為:生黃芪8-12 克,蒲公英10-15克,金銀花8-12克,蘆根8-12克,天花粉5-8克,蒼朮3-5克,石膏25-35 克,知母8-12克,白茅根10-20克,元參10-15克,大黃3-5克。
[0006] 其優選的配方藥物按重量份組成為:生黃芪10克,蒲公英12克,金銀花10克,蘆 根10克,天花粉6克,蒼朮4克,石膏30克,知母10克,白茅根15克,元參12克,大黃4克。
[0007] 各中藥藥材的藥理作用:
[0008] 生黃芪:甘,微溫,歸脾、肺經。功效主治:補氣昇陽,益衛固表,利水消腫,託瘡生 肌。用於脾胃氣虛及中氣下陷諸證,用於肺氣虛及表虛自汗,氣虛外感諸證,用於氣虛水溼 失運的浮腫,小便不利,用於氣血不足,瘡瘍內陷的膿成不潰或潰久不斂,用於氣虛血虧的 面色萎黃、神倦脈虛等,用於氣虛不能攝血的便血、崩漏等,用於氣虛血滯不行的關節痺痛、 肢體麻木或半身不遂等,用於氣虛津虧的消渴證。
[0009] 蒲公英:性味,苦甘寒,歸肝、胃經。功效主治:清熱解毒,利溼,瘡癰,乳癰,內癰, 熱淋,黃疸。
[0010] 金銀花:性味,甘寒,歸肺、心、胃經。功效主治: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瘡癰疔腫,外 感風熱,溫病初起,熱毒血痢。
[0011] 蘆根:性味,甘,寒,歸肺、胃經。功效主治:清熱生津,除煩止渴,利尿,用於熱病煩 渴,用於肺熱嘔吐,用於肺熱咳嗽,肺癰咳吐膿血,用於熱淋澀痛。
[0012] 天花粉:性味,甘、微苦,微寒,歸肺、胃經;功效主治:清熱生津,消腫排膿,用於熱 病口渴,內熱消渴,用於肺熱咳嗽或燥咳,用於癰腫瘡瘍。
[0013] 蒼朮:性味,辛苦溫,歸脾、胃經,功效主治:燥溼健脾,祛風溼,發表,用於溼滯中 焦證,用於風溼痺痛,外感表證夾溼之證。
[0014] 石膏:性味,辛、甘,大寒,歸肺、胃經。功效主治:清熱瀉火,除煩止渴收斂生肌,用 於氣分實熱證,用於肺熱咳喘,用於胃火牙痛,用於瘡瘍潰後不斂,溼疹,水火燙傷。
[0015] 知母:性味,苦、甘,寒,歸肺、胃、腎經;功效主治: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用於氣分 實熱證,用於肺熱咳嗽,陰虛燥咳,用於陰虛消渴,用於骨蒸潮熱。
[0016]白茅根:性味,甘,寒,歸肺、胃、大腸經;功效主治:涼血止血,清熱利尿,用於血熱 出血證;,用於熱淋,水腫,小便不利及溼熱黃疸。
[0017] 元參:性味,苦,甘,鹹,寒。歸肺,胃,腎經。功用主治:涼血解毒,適於血熱及瘡 毒。
[0018] 大黃:性味,苦,寒,歸脾、胃、大腸、肝、心經。功效主治:瀉下攻積,清熱瀉火,止 血,解毒,活血祛瘀,清瀉溼熱;胃腸積滯,大便秘結,血熱妄行之處血證,熱毒瘡瘍,丹毒及 燒燙傷,瘀血諸證,黃疸,淋證。
[0019]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口腔咽部皰疹雖然病在咽,但已影響到肺 胃,造成表裡皆熱,本發明治療全身著眼,表裡同治,以促使邪退熱清,熱退身涼,本發明將 全身與局部結合治療,達到了很好的療效,且本發明採用天然中藥為原料,對嬰幼兒的毒副 作用較小。
[0020] 以下結合臨床試驗及典型病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0021] 一、臨床試驗:
[0022] 1、臨床資料:選取2013年10月-2014年6月間的口腔皰疹患兒64例,男38例, 女26例,年齡九月齡到5歲,平均年齡2. 58歲。隨機將64例患兒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其 中,治療組32例,男19例,女13例;對照組32例,男19例,女13例。兩組患兒在性別、年 齡、病程、病情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
[0023] 2、診斷標準:用藥後口腔皰疹消退時間評估療效①顯效:72小時內體溫降至正 常,無新皰疹出現②有效:72小時以上體溫降至正常,偶有皰疹出現③無效:6d以上體溫咯 高於正常,皰疹無變化,或出現併發症。
[0024] 3、治療方法:兩組患兒均使用常規抗病毒、補液支持治療,治療組將本發明配方藥 物水煎服,一日兩次;對照組不服用本發明藥物。
[0025] 4、結果:
[0026] 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效果對比,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顯著性。見表1。
[0027]表1 :
[0028]
【權利要求】
1. 一種治療口腔咽部皰疹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其配方藥物按重量份組成為: 生黃芪8-12克,蒲公英10-15克,金銀花8-12克,蘆根8-12克,天花粉5-8克,蒼朮3-5克, 石膏25-35克,知母8-12克,白茅根10-20克,元參10-15克,大黃3-5克。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口腔咽部皰疹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其配方藥物 按重量份組成為:生黃芪10克,蒲公英12克,金銀花10克,蘆根10克,天花粉6克,蒼朮4 克,石膏30克,知母10克,白茅根15克,元參12克,大黃4克。
【文檔編號】A61P11/04GK104474312SQ201410664809
【公開日】2015年4月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19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19日
【發明者】王寶梁, 杜軍偉 申請人:杜軍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