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貼裝組件以及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5-06 14:29:21 3

本實用新型涉及表面組裝技術與工程安裝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表面貼裝組件以及系統。
背景技術:
表面貼裝技術(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簡稱SMT)是目前電子組裝行業裡最流行的一種技術和工藝。SMT貼片指的是在意為印刷電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簡稱PCB)基礎上進行加工的系列工藝流程的簡稱。印製電路板也稱印刷線路板,是重要的電子部件,是電子元器件的支撐體,是電子元器件電氣連接的載體,由於它是採用電子印刷術製作的,故被稱為「印刷」電路板。表面貼裝技術也稱為表面組裝技術或表面安裝技術,它是一種將無引腳或短引線表面組裝元器件(Surface mount component簡稱SMC)安裝在印製電路板的表面或其它基板的表面上,通過回流焊或浸焊等方法加以焊接組裝的電路裝連技術。SMT包括表面貼裝技術、表面貼裝設備、表面貼裝元器件以及SMT管理。
表面貼裝技術能夠帶來諸多優點,它使電路的組裝密度高、電子產品體積小、重量輕,貼片元件的體積和重量只有傳統插裝元件的十分之一左右,一般採用表面貼裝技術之後,電子產品體積縮小百分之四十到百分之六十,重量減輕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八十。其次,表面貼裝技術的可靠性高、抗震能力強,且焊點缺陷率低。再者,表面貼裝技術減少了電磁和射頻幹擾,高頻特性好。而且,表面貼裝技術易於實現自動化,提高生產效率,使成本降低,並節省材料、能源、設備、人力以及時間等。
目前,在諸多需要安裝電線線路的地方不便於打孔釘釘子,在此類材料上通過鑽孔的方式安裝電路會導致安全性能的降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鑑於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表面貼裝組件以及系統,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在諸多不便於打孔釘釘子的地方安裝電線線路會導致安全性能降低的技術問題。
第一方面,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表面貼裝組件,用於貼膜式布線,包括:表面貼裝電線與貼裝膜;
所述表面貼裝電線置於所述貼裝膜上;
所述表面貼裝電線內部設置銅芯導線,所述銅芯導線數為二至四根,所述銅芯導線之間通過絕緣層分隔。
結合第一方面,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其中,所述銅芯導線在所述表面貼裝電線內並排設置。
結合第一方面,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種可能的實施方式,其中,所述銅芯導線的直徑為0.15mm,所述表面貼裝組件的厚度為0.5mm。
結合第一方面,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種可能的實施方式,其中,所述貼裝膜為絕緣材料。
結合第一方面,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種可能的實施方式,其中,所述表面貼裝組件還包括錫箔屏蔽層,所述錫箔屏蔽層設置於所述表面貼裝電線的兩面。
第二方面,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還提供一種表面貼裝系統,包括:轉接板、轉接盒以及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表面貼裝組件;
所述轉接板通過設置於所述轉接板上的電線線路,將所述表面貼裝電線與外部線路或外部設備進行連接;
所述轉接盒通過設置在轉接板上的中心孔以及螺絲固定安裝所述轉接板。
結合第二方面,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其中,所述轉接板可通過設置於所述轉接板上的電線線路,將所述表面貼裝電線的線型調整為與外部設備的連接線規格一致。
結合第二方面,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二種可能的實施方式,其中,所述轉接板可通過設置於所述轉接板上的所述電線線路,將所述表面貼裝電線的一路分為多路。
結合第二方面,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三種可能的實施方式,其中,所述轉接板還包括焊接點;
所述焊接點置於所述轉接板上,用於通過焊接連接外部線路與所述表面貼裝電線。
結合第二方面,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四種可能的實施方式,其中,所述轉接板還包括所述中心孔外圍的中心盤、所述中心盤上的連接孔;
所述轉接盒通過所述中心孔對所述轉接板進行定位;
所述連接孔用於連接多片所述轉接板的所述中心盤。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帶來了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表面貼裝組件用於貼膜式布線,該表面貼裝組件包括貼裝膜以及表面貼裝電線,表面貼裝電線內部置有二至四根銅芯導線,該銅芯導線之間通過絕緣層分隔,且表面貼裝電線設置在貼裝膜上,通過將設置在貼裝膜上的表面貼裝電線貼在需要貼膜式布線的地方,且表面貼裝電線內的銅芯導線僅有有二至四根,實現了通過表面貼裝電線的電壓以及電流較小,而且該銅芯導線之間通過絕緣層分隔,保證了一定的安全性,從而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在諸多不便於打孔釘釘子的地方安裝電線線路會導致安全性能降低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其他特徵和優點將在隨後的說明書中闡述,並且,部分地從說明書中變得顯而易見,或者通過實施本實用新型而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優點在說明書、權利要求書以及附圖中所特別指出的結構來實現和獲得。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表面貼裝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表面貼裝電線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表面貼裝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第一轉接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第二轉接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表面貼裝系統的另一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轉接盒的結構示意圖。
圖標:1-表面貼裝組件;11-表面貼裝電線;111-銅芯導線;112-絕緣層;12-貼裝膜;2-表面貼裝系統;21-轉接板;211-電線線路;212-第一轉接板;213-第二轉接板;214-第一線路;215-第二線路;216-第三線路;217-第四線路;218-中心孔;219-中心盤;22-轉接盒;3-外部設備。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目前在諸多需要安裝電線線路的地方不便於打孔釘釘子,在此類材料上通過鑽孔的方式安裝電路會導致安全性能的降低,基於此,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表面貼裝組件以及系統,可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在諸多不便於打孔釘釘子的地方安裝電線線路會導致安全性能降低的技術問題。
為便於對本實施例進行理解,首先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公開的一種表面貼裝組件以及系統進行詳細介紹。
實施例一: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表面貼裝組件1,用於貼膜式布線。如圖1所示,其中包括表面貼裝電線11與貼裝膜12,表面貼裝電線11置於貼裝膜12上。表面貼裝電線11內部設置銅芯導線111,銅芯導線111數為二至四根,銅芯導線111之間通過絕緣層112分隔。
如圖2所示,銅芯導線111在表面貼裝電線11內並排設置。起到分隔作用的絕緣層112,可以採用在銅芯導線111上用單面透明膠帶貼膜的方式實現,達到將表面貼裝電線11內部的二至四根銅芯導線111分開的效果。
作為本實施例的優選實施方式,表面貼裝電線11與貼裝膜12是一體的,表面貼裝電線11與貼裝膜12是作為一個整體設置的。
現有符合國家標準的2.5mm2的多股銅芯線中,每一根由17或19股細導線組成,流過多股銅芯導線的最大電流為18A。
本實施例中,將銅芯導線111的數目調整為二至四根。國家標準2.5mm2的多股銅芯線,兩根穿管敷設時,最大承載電流為18A,據此推算,每一根導線中的一股能夠承載的電流約為1.0A,本自貼線單根載流量取其十分之一,電流為0.1A。表面貼裝電線11的額定使用參數為12V/0.1A/1.2W,因此,電線完全可以承受,電壓取其約二十分之一,使單面膠帶的絕緣功能能夠實現。由於表面貼裝電線11的額定參數中的耐壓比國標導線中的耐壓小很多,承受的電流也小了很多,因此表面貼裝電線11的安全係數得到了提高。
此外,利用國家標準的2.5mm2多股銅芯導線111中的單一股線作為表面貼裝電線11的芯線,生產時不用另開模具就能夠直接使用,達到更加簡單便捷的效果。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表面貼裝電線11,與軟排線、同軸軟線相比安裝方便,可靠性與靈活度高且佔用空間小;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表面貼裝電線11與鍍銀塑料線相比,成本低且可靠耐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表面貼裝電線11與現有的常用線相比更加美觀。
另外,在不容易或不方便鑽孔、釘釘子的地方布線,如玻璃、陶瓷、石膏材質的石膏板、水泥牆等上面安裝電路,用其他方式不僅會增加工程造價,還會增加施工難度以及影響外觀。本實施例中,採用表面貼裝組件1的表面貼裝電線11來布線,可以在不打孔的情況下布線,實現直接貼上表面貼裝組件1即可達到使用的效果,因此降低了施工難度、工程造價,美觀且提高了安全性。
作為本實施例的優選實施方式,表面貼裝組件1還包括錫箔屏蔽層,錫箔屏蔽層設置於表面貼裝電線11的兩面。在表面貼裝電線11的基礎上,上下各設有一層自貼錫箔,因此形成屏蔽線。
作為一個優選方案,銅芯導線的直徑為0.15mm,表面貼裝電線11寬度在10mm以內。具體的,表面貼裝電線11的銅芯導線111數量為兩根時,表面貼裝電線11寬度為5mm;表面貼裝電線11的銅芯導線111數量為三根時,表面貼裝電線11寬度為8mm;表面貼裝電線11的銅芯導線111數量為四根時,表面貼裝電線11寬度為10mm。表面貼裝電線11採用直徑為0.15mm銅芯導線111。
需要說明的是,貼裝膜12為絕緣材料,貼裝膜12採用類似單面透明膠帶的絕緣材料,厚度在0.1mm左右,因此,貼裝膜12的絕緣特性使表面貼裝電線11外部形成絕緣導線,絕緣導線作為成品,其厚度不超過0.5mm。
因此,表面貼裝電線11的整體尺寸比較小,在安裝表面貼裝組件1時,表面貼裝電線11的最大寬度是10mm,能夠達到節省空間的效果,使表面貼裝組件1的使用達到可靠且美觀的效果。
作為本實施例的優選實施方式,表面貼裝組件1與表面貼裝電線11能夠以其他的形式實現,其中包括表面自貼電線與表面自貼膜結合的形式。
實施例二: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表面貼裝系統2,如圖3所示,包括:轉接板21、轉接盒22以及上述實施例一提供的表面貼裝組件1;轉接板21通過設置於轉接板21上的電線線路211,將表面貼裝電線11與外部線路和/或外部設備3進行連接。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轉接板21採用厚度為0.3mm至0.5mm的單面環氧樹脂玻璃板製作,環氧樹脂是指分子中含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環氧基團的有機化合物,凡分子結構中含有環氧基團的高分子化合物統稱為環氧樹脂,固化後的環氧樹脂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學性能,它對金屬和非金屬材料的表面具有優異的粘接強度,絕緣性能良好,變定收縮率小,製品尺寸穩定性好,硬度高,柔韌性較好,對鹼及大部分溶劑穩定。轉接板21上的印刷電路板圖另用其他電子繪圖軟體製作,其中,印製電路板也稱作印刷線路板,是重要的電子部件以及電子元器件的支撐體。印製電路板是電子元器件電氣連接的載體,是採用電子印刷術製作的。電子設備採用印製板後,由於同類印製板的一致性,從而避免了人工接線的差錯,並可實現電子元器件自動插裝或貼裝、自動焊錫、自動檢測,保證了電子設備的質量,降低了成本,且便於維修。
進一步說明的是,轉接板21可以與表面貼裝電線11配套使用,使表面貼裝電線11使用更加方便。轉接板21可將外部線路或外部設備3,與表面貼裝電線11連接在一起。如果不使用轉接板21的話,其他外部的線路與表面貼裝電線11將會不方便連接。
作為本實施例的優選實施方式,轉接板21上的線路設計有兩種模式:第一轉接板212和第二轉接板213,如圖4和圖5所示。這兩種模式的線路樣式能夠使轉接板21適用於各種不同的情況,使轉接板21成為可通用的裝置。
其中,轉接板21可通過設置於轉接板21上的電線線路211,將表面貼裝電線11的電線型號調整轉換為與外部設備3的連接線規格一致,使表面貼裝電線11的電線型號適用於外部設備3。因為外部設備3的連接線規格與表面貼裝電線11的規格不一定相同,通過轉接板21焊接連接電線線路211,使表面貼裝電線11與外部設備3能夠連接適應,保證了一定的安全性。
作為一個優選方案,轉接板21上的電線線路211寬度為0.5mm。轉接板21可通過設置於轉接板21上的電線線路211,將表面貼裝電線11的一路分為多路。
如圖4所示,第一轉接板212上的電線線路211包括第一線路214、第二線路215、第三線路216和第四線路217。需要說明的是,轉接板21還包括焊接點,焊接點置於電線線路211上,用於通過焊接連接線路與表面貼裝電線11。另外,第一轉接板212上的每個電線線路211上分別設有四個焊接點。因此,第一轉接板212上的電線線路211可以將表面貼裝電線11的一根線路轉換為兩至三根的線路並分出去。將一根總線分成兩至三根支線,可以使表面貼裝電線11一路進來,以分成三路的方式的連結出去,能夠實現一分二與一分三,具體的是一進二出或一進三出。
如圖6所示,轉接盒22通過設置在轉接板21上的中心孔218對轉接板21進行定位,轉接盒22通過中心孔218以及螺絲固定安裝轉接板21。
如圖4所示,轉接板21還包括中心孔218外圍的中心盤219、中心盤219上的連接孔。連接孔用於連接多片轉接板21的中心盤219。具體的,轉接板21的中心孔218是直徑為3mm的固定孔,外圈的中心盤219是直徑為5mm的接地盤,中心盤219邊的連接孔直徑為0.5mm,轉接板21上面所示線路的焊盤,為了絕緣呈不穿孔的狀態。
作為本實施例的優選實施方式,轉接盒22為圓形裝置,如圖7所示,轉接盒22的中間處設置有一個圓形的孔,該圓形孔的直徑為3mm,轉接盒22的外圍圓直徑為25mm,轉接盒22的最大厚度為10mm,轉接板21是邊長為15mm的正方形,轉接盒安裝在轉接板的外部。
因此,轉接板21與轉接盒22的整體尺寸比較小,在安裝表面貼裝系統2時,能夠達到節省空間的效果,使表面貼裝系統2的使用達到可靠且美觀的效果。
此外,在表面貼裝電線11的基礎上,上下各設置一層的自貼錫箔,形成屏蔽線。通過中間接地的中心盤219及連接孔,可以將屏蔽線的線路兩端引出接地。因此,轉接盒22除了用於分線外,還可以作為兩端線頭的終端盒子。
作為一個優選方案,轉接板21與轉接盒22能夠以其他的形式使用,其中包括作為自貼薄膜電線的組件進行搭配使用的形式。
需要說明的是,表面貼裝系統2可以應用於諸多場合,包括內部辦公人員與外部人員之間的交流窗口,例如醫院的服務窗口、銀行櫃檯、郵局服務窗口等諸多場合,在其窗口玻璃上貼裝表面貼裝組件1或表面貼裝系統2。
現有的諸多交流窗口採用的是用膠帶直接粘貼線路的形式,既不平整美觀也不安全。本實施例中,可以將表面貼裝組件1或表面貼裝系統2貼裝在交流窗口的玻璃表面,達到平整美觀且安全的效果,適用於各類場合。因此,表面貼裝組件1與表面貼裝系統2適用範圍比較寬廣,具有一定的實用性。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表面貼裝系統,與上述實施例提供的表面貼裝組件具有相同的技術特徵,所以也能解決相同的技術問題,達到相同的技術效果。
另外,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於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儘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範圍內,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可輕易想到變化,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變化或者替換,並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範圍,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應所述以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