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撒式生態發酵床的製作方法
2023-05-02 11:34:41 1
專利名稱:幹撒式生態發酵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生態發酵床的製造方法,特別是一種幹撒式生態發酵床的製造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發酵床作為國際上一種最新的生態環保養殖模式,主要應用於牲畜或家禽的環保型養殖,其自推廣以來,受到了高度的重視並被廣大養殖戶積極地採用。現有的發酵床存在以下幾方面的缺陷如 (1)多數需要墊料厚度80-100公分,墊料成本過高,用戶經濟負擔過大; (2)養完一欄豬或者一年後需要挖出重新製作,費工、費時。
(3) —年內,墊料需多次添加,且墊料裡還須要添加營養液,成本加大。
(4)必須經過堆積、加水、糖、黃土攪拌均勻,發酵後才能飼養,水份要達到
60% _75%才能啟動使用。
(5)不能消毒,不能使用抗生素,啟動條件苛刻。
(6)啟動時需要一定的溫度和溼度。
(7)操作複雜,分解能力差,溼度太大,使用年限少,投入成本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幹撒式生態發酵床的製造方法,它能夠降低傳統發酵床墊料的厚度及其成本;無需提前發酵,鋪好即用;發酵方式為乾式發酵,無需加水;壽命比常規發酵床長,不加任何輔料,操作簡單;適應能力強,能消毒,能隨時休眠,能隨時啟動,能添加抗生素,分解糞便能力強;使牲畜或家禽的出欄時間縮短,能夠降低養殖成本。
本發明的目的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實現 本幹撒式生態發酵床的製作方法,其特徵在於該發酵床的菌種部分由墊料部分和發酵菌種劑組成,按照鋪20公分厚的墊料部分撒一層稀釋後的發酵菌種劑作為一層底料,再鋪20公分厚的墊料部分撒一層稀釋後的發酵菌種劑作為一層底料,共鋪2層底料,踩踏鋪平至40公分即可。 本發明所述的發酵菌種劑由毛氏桿菌及梭氏桿菌組成的細菌、放線菌、真菌、酵母菌及乳酸桿菌組成的有益菌的複合菌群,其中細菌約佔20%,放線菌佔20%,真菌佔50%,有益菌佔10%。 本發明所述發酵菌種劑的製作方法是選取我國山區中生長的一種野柞木樹,它本身在天然環境中已含有天然複合菌群(其中細菌約佔20% ,放線菌20% ,真菌50% ,有益菌佔10%),將在天然條件下已形成菌絲塊的菌種取回來後,烘乾至水分達到9%以下,經粉碎、密封包裝後,在低溫1(TC以下避光乾燥儲存;然後,再以米糠作載體培養基,在其中
加入篩選的天然複合菌種,用1%尿素水(尿素水=1 : ioo)作為活化劑進行配料接種,
促使菌劑的早生快發、增強活力,菌劑生產應做好水、溫、氣的協調,嚴格控制培養基水份為
350%,累計溫度為16(TC,時間60小時即可。 本發明所述的墊料部分為鋸末、稻殼、花生殼、玉米稈、小麥稈、稻草、小麥糠、玉米 芯、玉米皮、棉花稈和辣椒稈其中的 一種。 本發明所述墊料部分選擇鋸末時,其水分在16% _19%,鋸末的細度範圍要求在 25-50目左右,宜粗不宜細。 本發明所述的墊料部分選擇花生殼,或玉米稈,或小麥稈,或稻草,或小麥糠,或玉 米芯,或玉米皮,或棉花稈,或辣椒稈時,花生殼,或玉米稈,或小麥稈,或稻草,或小麥糠, 或玉米芯,或玉米皮,或棉花稈,或辣椒稈均呈粉碎或破碎狀態並為乾燥狀態,其水分在 16% _19%,細度直徑為0. 6-2. 5毫米。 本發明所述的發酵菌種劑的稀釋是按1 : 10比例與玉米面不加水混勻稀釋。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它降低了傳統發酵床墊料的厚度,降低了發酵 床墊料的成本;無需提前發酵,鋪好即用;乾式發酵,無需加水;壽命比常規發酵床長,發 酵劑每年只需添加一次且不加任何輔料;只須幹撒就能飼養,操作簡單;適應能力強,能消 毒,能隨時休眠,能隨時啟動,能添加抗生素,分解糞便能力強;無論嚴冬酷暑,都能啟動飼 養;使牲畜或家禽的出欄時間縮短,提前15天-20天出欄,省100斤料,降低了養殖成本。
圖1發酵菌種劑的生產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如圖l所示,本幹撒式生態發酵床的製作方法,其特徵在於該發酵床的菌種部 分由墊料部分和發酵菌種劑組成,按照鋪20公分厚的墊料部分撒一層稀釋後的發酵菌種 劑作為一層底料,再鋪20公分厚的墊料部分撒一層稀釋後的發酵菌種劑作為一層底料,共 鋪2層底料,踩踏鋪平至40公分即可。所述的發酵菌種劑由毛氏桿菌及梭氏桿菌組成的 細菌、放線菌、真菌、酵母菌及乳酸桿菌組成的有益菌的複合菌群,其中細菌約佔20%,放線 菌佔20 % ,真菌佔50 % ,有益菌佔10 % 。所述發酵菌種劑的製作方法是選取我國山區中 生長的一種野柞木樹,它本身在天然環境中已含有天然複合菌群(其中細菌約佔20 % ,放 線菌20 % ,真菌50 % ,有益菌佔10% ),將在天然條件下已形成菌絲塊的菌種取回來後,烘 幹至水分達到9%以下,經粉碎、密封包裝後,在低溫l(TC以下避光乾燥儲存;然後,再以米
糠作載體培養基,在其中加入篩選的天然複合菌種,用1%尿素水(尿素水=i : ioo)
作為活化劑進行配料接種,促使菌劑的早生快發、增強活力,菌劑生產應做好水、溫、氣的協
調,嚴格控制培養基水份為50%,累計溫度為16(TC,時間60小時即可。所述的墊料部分為 鋸末、稻殼、花生殼、玉米稈、小麥稈、稻草、小麥糠、玉米芯、玉米皮、棉花稈和辣椒稈其中的 一種。所述墊料部分選擇鋸末時,其水分在16%-19%,鋸末的細度範圍要求在25-50目 左右,宜粗不宜細。所述的墊料部分選擇花生殼,或玉米稈,或小麥稈,或稻草,或小麥糠, 或玉米芯,或玉米皮,或棉花稈,或辣椒稈時,花生殼,或玉米稈,或小麥稈,或稻草,或小麥 糠,或玉米芯,或玉米皮,或棉花稈,或辣椒稈均呈粉碎或破碎狀態並為乾燥狀態,其水分在 16%-19%,細度直徑為0.6-2.5毫米。所述的發酵菌種劑的稀釋是按1 : IO比例與玉米 面不加水混勻稀釋。
4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敘述 選取鋸末、稻殼、花生殼、玉米稈、小麥稈、稻草、小麥糠、玉米芯、玉米皮、棉花稈和 辣椒稈其中的一種作為墊料部分,預先乾燥、粉碎,除雜麵積10m2的發酵床,約需墊料部分1 噸。取本發明的發酵菌種劑,按l : 10比例與與玉米面不加水混勻稀釋,也可以採取邊鋪 邊撒的方式稀釋。按照鋪20公分厚的墊料部分撒一層稀釋後的發酵菌種劑作為一層底料, 再鋪20公分厚的墊料部分撒一層稀釋後的發酵菌種劑作為一層底料,共鋪2層底料,踩踏 鋪平至40公分,然後,即可開始蓄養牲畜和家禽。
權利要求
一種幹撒式生態發酵床的製作方法,其特徵在於該發酵床的菌種部分由墊料部分和發酵菌種劑組成,按照鋪20公分厚的墊料部分撒一層稀釋後的發酵菌種劑作為一層底料,再鋪20公分厚的墊料部分撒一層稀釋後的發酵菌種劑作為一層底料,共鋪2層底料,踩踏鋪平至40公分即可。
2. 根據權利權利要求1所述的幹撒式生態發酵床的製作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發酵菌種劑由毛氏桿菌及梭氏桿菌組成的細菌、放線菌、真菌、酵母菌及乳酸桿菌組成的有益菌的複合菌群,其中細菌約佔20%,放線菌佔20%,真菌佔50%,有益菌佔10%。
3. 根據權利權利要求2所述的幹撒式生態發酵床的製作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發酵菌種劑的製作方法是選取我國山區中生長的一種野柞木樹,它本身在天然環境中已含有天然複合菌群(其中細菌約佔20%,放線菌20%,真菌50%,有益菌佔10% ),將在天然條件下已形成菌絲塊的菌種取回來後,烘乾至水分達到9%以下,經粉碎、密封包裝後,在低溫l(TC以下避光乾燥儲存;然後,再以米糠作載體培養基,在其中加入篩選的天然複合菌種,用1%尿素水(尿素水=1 : ioo)作為活化劑進行配料接種,促使菌劑的早生快發、增強活力,菌劑生產應做好水、溫、氣的協調,嚴格控制培養基水份為50%,累計溫度為16(TC,時間60小時即可。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幹撒式生態發酵床的製作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墊料部分為鋸末、稻殼、花生殼、玉米稈、小麥稈、稻草、小麥糠、玉米芯、玉米皮、棉花稈和辣椒稈其中的一種。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幹撒式生態發酵床的製作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墊料部分選擇鋸末時,其水分在16% _19%,鋸末的細度範圍要求在25-50目左右,宜粗不宜細。
6.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幹撒式生態發酵床的製作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墊料部分選擇花生殼,或玉米稈,或小麥稈,或稻草,或小麥糠,或玉米芯,或玉米皮,或棉花稈,或辣椒稈時,花生殼,或玉米稈,或小麥稈,或稻草,或小麥糠,或玉米芯,或玉米皮,或棉花稈,或辣椒稈均呈粉碎或破碎狀態並為乾燥狀態,其水分在16% _19%,細度直徑為0. 6-2. 5毫米。
7.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幹撒式生態發酵床的製作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發酵菌種劑的稀釋是按1 : 10比例與玉米面不加水混勻稀釋。
全文摘要
一種幹撒式生態發酵床的製作方法,其特徵在於該發酵床的菌種部分由墊料部分和發酵菌種劑組成,按照鋪20公分厚的墊料部分撒一層稀釋後的發酵菌種劑作為一層底料,再鋪20公分厚的墊料部分撒一層稀釋後的發酵菌種劑作為一層底料,共鋪2層底料,踩踏鋪平至40公分即可。其優點為,降低了傳統發酵床墊料的厚度及其成本;無需提前發酵,鋪好即用;乾式發酵,無需加水;壽命比常規發酵床長,發酵劑每年只需添加一次且不加任何輔料;只須幹撒就能飼養,操作簡單;適應能力強,能消毒,能隨時休眠,能隨時啟動,能添加抗生素,分解糞便能力強;無論嚴冬酷暑,都能啟動飼養;使牲畜或家禽的出欄時間縮短,降低了養殖成本。
文檔編號A01K1/015GK101773075SQ20101011135
公開日2010年7月14日 申請日期2010年2月11日 優先權日2010年2月11日
發明者黃豔萍 申請人:黃豔萍